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大化:“联建联养联种”模式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

时间:2019-04-28 13:09:1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韦哲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打造“联建联养联种”产业扶贫新样板,在千山万弄里建设了345个扶贫车间,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促进贫困群众及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一、乡村组织联引,保障产业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村里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如何布局?要解决多少贫困户的增收问题?由乡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雅龙乡温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覃善来说。

温和村是探索联建联养模式较早的村之一。在土地少、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状况下,乡村党组织穿针引线,利用扶贫产业奖补资金、社会资金等在弄仍屯建设肉牛联养扶贫车间。采取“先养后付”的方式从富牛集团引进架子牛50头,并达成保价回购协议,推动肉牛产业落地生根。

“从温和村联建联养肉牛扶贫车间、贡川乡清波村联建联养七百弄鸡扶贫车间等近30个规范运行的产业扶贫车间看,强化基层党组织引导至关重要。”分管产业扶贫工作的副县长王丹华说。通过乡村组织协调,采取统一进种苗、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喂养、统一销售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养殖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技术等长期以来制约产业扶贫发展的问题。

同时,建立组织、考评、激励保障机制。对村干部和管理员在“联建联养联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带来的成效进行评分量化,将考评结果与激励挂钩,激发基层干部工作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产业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二、多户合作联建,推动扶贫车间建设遍地开花。

3月初,七百弄乡弄雄村弄肥屯村民蓝云联合10户贫困户自主联合建设扶贫车间。4月中旬,蓝云引进七百弄鸡3100羽开展联养。4月初,同屯村民蒙建英也投入建设七百弄鸡养殖扶贫车间,计划养殖七百弄鸡5000羽。据悉,该县政府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对建设七百弄鸡扶贫车间的群众以每平米200元予以奖补,对参与养殖七百弄鸡的贫困户每只补助30元。为确保七百弄鸡种苗的正常供应,县政府投资180万,在该屯建设月孵化能力为2万羽以上的繁育场,这是该县建设的第4个七百弄鸡繁育场。目前同屯村民蓝小锋还投入建设联养七百弄羊扶贫车间。呈现了热火朝天的扶贫车间建设局面。

该县突出群众主体,建立合作机制。在促进村民联合共建的同时,各乡(镇)负责资金资源整合,确保扶贫车间投入;包村乡(镇)领导和工作队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动共建,协同推进。

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温和村弄仍扶贫车间等还规定参与养殖户每户自筹2000元作为初始期的运行费用,并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

根据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全覆盖的需要,该县确定各类扶贫车间的建设规模,如七百弄鸡养殖扶贫车间规模为年饲养3000羽以上,鸽子扶贫车间养殖规模为500对以上……同时以村或自然屯为单位,每个扶贫车间组织10户以上贫困户参与(非贫困户也可参加)。

该县还规定,每个深度贫困村建设联建联养或联种扶贫车间3个,一般贫困村建设2个、非贫困村建设1个,全县计划建设联建联养联种扶贫车间457个,目前已开工建设345个,呈现扶贫车间建设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三、共管轮值联养,节省劳力促增收。

该县以“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1户或2户农户轮流出工”的方式联养联种,若群众不能出工出力,可委托他人或每日出资60元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将有限劳动力释放出来,节省了劳力成本。

“我没钱,用奖补资金抵消,也入股了。”温和村村民蓝飞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股民。他只要按照值日表,每月到扶贫车间喂牛1天至2天,就能参加分红。其余时间,可以一边在家安心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一边打零工创收。

“不能参加轮值的贫困户也能入股。”扶贫车间管理员蓝锋举例说,在外务工的贫困户韦爱英,通过付工钱委托代养,也可以参加分红。

四、效益分配联享,实现农民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覃善来估算,温和村养殖的50头牛犊在今年中秋节前后可出栏,由富雅公司按协议保价回收,入股的每户农户及村集体都可领到分红8000多元。另外,该村实施“粮改饲”项目,改种全株玉米和牧草,不仅可以喂牛,1亩土地的年收益还从原来的700元提高到1750元。

贡川乡清波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建光介绍,该村去年11月联建联养七百弄鸡5000余羽,目前已销售1500余羽。全部出栏后,预计营业额40多万元,加上政府每只鸡补助30元,贫困户每户可增收7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联建联养联种,将直接发钱发物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不仅激励群众通过劳动创收,还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大化脱贫攻坚指挥部 韦哲)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广西大化:“联建联养联种”模式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

时间:2019-04-28 13:09:1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韦哲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打造“联建联养联种”产业扶贫新样板,在千山万弄里建设了345个扶贫车间,推动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促进贫困群众及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

一、乡村组织联引,保障产业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村里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如何布局?要解决多少贫困户的增收问题?由乡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雅龙乡温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覃善来说。

温和村是探索联建联养模式较早的村之一。在土地少、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状况下,乡村党组织穿针引线,利用扶贫产业奖补资金、社会资金等在弄仍屯建设肉牛联养扶贫车间。采取“先养后付”的方式从富牛集团引进架子牛50头,并达成保价回购协议,推动肉牛产业落地生根。

“从温和村联建联养肉牛扶贫车间、贡川乡清波村联建联养七百弄鸡扶贫车间等近30个规范运行的产业扶贫车间看,强化基层党组织引导至关重要。”分管产业扶贫工作的副县长王丹华说。通过乡村组织协调,采取统一进种苗、统一培训、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喂养、统一销售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养殖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技术等长期以来制约产业扶贫发展的问题。

同时,建立组织、考评、激励保障机制。对村干部和管理员在“联建联养联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带来的成效进行评分量化,将考评结果与激励挂钩,激发基层干部工作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产业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二、多户合作联建,推动扶贫车间建设遍地开花。

3月初,七百弄乡弄雄村弄肥屯村民蓝云联合10户贫困户自主联合建设扶贫车间。4月中旬,蓝云引进七百弄鸡3100羽开展联养。4月初,同屯村民蒙建英也投入建设七百弄鸡养殖扶贫车间,计划养殖七百弄鸡5000羽。据悉,该县政府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对建设七百弄鸡扶贫车间的群众以每平米200元予以奖补,对参与养殖七百弄鸡的贫困户每只补助30元。为确保七百弄鸡种苗的正常供应,县政府投资180万,在该屯建设月孵化能力为2万羽以上的繁育场,这是该县建设的第4个七百弄鸡繁育场。目前同屯村民蓝小锋还投入建设联养七百弄羊扶贫车间。呈现了热火朝天的扶贫车间建设局面。

该县突出群众主体,建立合作机制。在促进村民联合共建的同时,各乡(镇)负责资金资源整合,确保扶贫车间投入;包村乡(镇)领导和工作队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动共建,协同推进。

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温和村弄仍扶贫车间等还规定参与养殖户每户自筹2000元作为初始期的运行费用,并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

根据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全覆盖的需要,该县确定各类扶贫车间的建设规模,如七百弄鸡养殖扶贫车间规模为年饲养3000羽以上,鸽子扶贫车间养殖规模为500对以上……同时以村或自然屯为单位,每个扶贫车间组织10户以上贫困户参与(非贫困户也可参加)。

该县还规定,每个深度贫困村建设联建联养或联种扶贫车间3个,一般贫困村建设2个、非贫困村建设1个,全县计划建设联建联养联种扶贫车间457个,目前已开工建设345个,呈现扶贫车间建设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三、共管轮值联养,节省劳力促增收。

该县以“1个固定管理员+每日1户或2户农户轮流出工”的方式联养联种,若群众不能出工出力,可委托他人或每日出资60元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将有限劳动力释放出来,节省了劳力成本。

“我没钱,用奖补资金抵消,也入股了。”温和村村民蓝飞如今又多了一个身份——股民。他只要按照值日表,每月到扶贫车间喂牛1天至2天,就能参加分红。其余时间,可以一边在家安心照看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一边打零工创收。

“不能参加轮值的贫困户也能入股。”扶贫车间管理员蓝锋举例说,在外务工的贫困户韦爱英,通过付工钱委托代养,也可以参加分红。

四、效益分配联享,实现农民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覃善来估算,温和村养殖的50头牛犊在今年中秋节前后可出栏,由富雅公司按协议保价回收,入股的每户农户及村集体都可领到分红8000多元。另外,该村实施“粮改饲”项目,改种全株玉米和牧草,不仅可以喂牛,1亩土地的年收益还从原来的700元提高到1750元。

贡川乡清波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建光介绍,该村去年11月联建联养七百弄鸡5000余羽,目前已销售1500余羽。全部出栏后,预计营业额40多万元,加上政府每只鸡补助30元,贫困户每户可增收7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联建联养联种,将直接发钱发物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不仅激励群众通过劳动创收,还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大化脱贫攻坚指挥部 韦哲)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