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临泉:滑集镇突出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9-05-05 09:16:33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靳克龙

微信图片_20190505091349.jpg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滑集镇坚持把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落细、服务落小、考核落准作为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着力点,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精准脱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脱贫动力,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建强支部引领脱贫攻坚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滑集镇坚持以开展优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充分整合各种项目资金,不断放大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形成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格局。

该镇香铺村是甜叶菊种植专业村,近年来,村党总支坚持党员带头,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把设施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干部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高涨,成立了甜叶菊、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积达800余苗,实现年产值400多万元。

锤炼干部带头脱贫攻坚

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发挥两委干部“引路人”作用。该镇采取“两推一选”、机关下派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将产业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吸纳成为“两委”成员,把推动精准扶贫、完成贫困户脱贫销号任务作为年末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

该镇史庄村党总支书记金从付,2011年任该村党组织书记以来,一直带领村两委班子探索脱贫致富新思路。2012年,为提高传统农业效益,推进为养而种、以养改种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金从付示范先行,成立鑫村晚秋黄梨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0%以上的农户开始发展舍饲养羊、禽类养殖等农牧结合项目,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金从付发现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非常适合种植水果,但是种植水果前期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群众认识和思想上有顾虑。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年已40岁出头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通过租赁土地进行试验种植。他购买了大量晚秋黄梨、葡萄种植方面的书籍,从施肥、栽植、幼苗管理、成苗定芽、抽穗、定果、疏果等这些专业种植技术自学开始,每年至少两次到外地的晚秋黄梨、葡萄生产基地学习先进技术,在种植晚秋黄梨、葡萄的第三年,金从付获得了大丰收。农民看到晚秋黄梨、葡萄种植亩均收入是大田收入的6倍以上后,开始转换了思维,纷纷开始种晚秋黄梨、植葡萄。

2012年,史庄村成立了晚秋黄梨、葡萄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晚秋黄梨、葡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一体化经营。目前,全村晚秋黄梨、葡萄栽植面积已经达到500亩,葡萄100多亩,每年实现利润50余万元。经由晚秋黄梨、葡萄产业衍生的生态采摘旅游产业,每年可实现利润8万元,与此同时,史庄村根据全村各户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全村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77户已在合作社入股,17户享受小额贷款入股分红每年3600元,18户贫困户享受养羊(寄养)产业奖补800元,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稳定致富。

创新模式推进脱贫攻坚

打造多种共富联合体,让农民口袋富起来。滑集镇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社(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上,全镇共建立银杏产业园、晚秋黄梨、油桃产业园、甜叶菊、桑蚕产业园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多个,带动了1万多名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该镇靳桥村银杏产业园,通过土地租赁经营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目前企业规模已达到2000亩以上,该企业采取“基地+深加工”的运行模式,初步加工的银杏叶直接运到厂区提取银杏精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该企业负责人闫鑫说道“我们生产的产品98%出口到国外,今后还要种植菩提、国槐、蒲公英、苜蓿等中药材,争取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该镇坚持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结合党员冬训、春训,举办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巡回讲堂,“农民讲给农民听,你行我也行”,增强党员群众脱贫致富意识。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先富带后富,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长效机制,建立“结对帮带对子”2300个。仅2018年一年,全镇就举办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电商等培训16余期,培训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带动1000多名群众就业。(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滑集镇党政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党建扶贫    
部委省市

安徽临泉:滑集镇突出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9-05-05 09:16:33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靳克龙

微信图片_20190505091349.jpg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滑集镇坚持把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落细、服务落小、考核落准作为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着力点,把组织资源转化为精准脱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脱贫动力,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建强支部引领脱贫攻坚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滑集镇坚持以开展优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充分整合各种项目资金,不断放大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形成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格局。

该镇香铺村是甜叶菊种植专业村,近年来,村党总支坚持党员带头,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把设施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干部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高涨,成立了甜叶菊、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积达800余苗,实现年产值400多万元。

锤炼干部带头脱贫攻坚

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注重发挥两委干部“引路人”作用。该镇采取“两推一选”、机关下派等方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将产业大户或致富带头人吸纳成为“两委”成员,把推动精准扶贫、完成贫困户脱贫销号任务作为年末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

该镇史庄村党总支书记金从付,2011年任该村党组织书记以来,一直带领村两委班子探索脱贫致富新思路。2012年,为提高传统农业效益,推进为养而种、以养改种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金从付示范先行,成立鑫村晚秋黄梨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40%以上的农户开始发展舍饲养羊、禽类养殖等农牧结合项目,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金从付发现当地气候、土壤情况非常适合种植水果,但是种植水果前期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群众认识和思想上有顾虑。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年已40岁出头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通过租赁土地进行试验种植。他购买了大量晚秋黄梨、葡萄种植方面的书籍,从施肥、栽植、幼苗管理、成苗定芽、抽穗、定果、疏果等这些专业种植技术自学开始,每年至少两次到外地的晚秋黄梨、葡萄生产基地学习先进技术,在种植晚秋黄梨、葡萄的第三年,金从付获得了大丰收。农民看到晚秋黄梨、葡萄种植亩均收入是大田收入的6倍以上后,开始转换了思维,纷纷开始种晚秋黄梨、植葡萄。

2012年,史庄村成立了晚秋黄梨、葡萄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晚秋黄梨、葡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一体化经营。目前,全村晚秋黄梨、葡萄栽植面积已经达到500亩,葡萄100多亩,每年实现利润50余万元。经由晚秋黄梨、葡萄产业衍生的生态采摘旅游产业,每年可实现利润8万元,与此同时,史庄村根据全村各户实际情况,因户施策,全村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77户已在合作社入股,17户享受小额贷款入股分红每年3600元,18户贫困户享受养羊(寄养)产业奖补800元,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稳定致富。

创新模式推进脱贫攻坚

打造多种共富联合体,让农民口袋富起来。滑集镇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社(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上,全镇共建立银杏产业园、晚秋黄梨、油桃产业园、甜叶菊、桑蚕产业园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培育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60多个,带动了1万多名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该镇靳桥村银杏产业园,通过土地租赁经营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示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目前企业规模已达到2000亩以上,该企业采取“基地+深加工”的运行模式,初步加工的银杏叶直接运到厂区提取银杏精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该企业负责人闫鑫说道“我们生产的产品98%出口到国外,今后还要种植菩提、国槐、蒲公英、苜蓿等中药材,争取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该镇坚持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结合党员冬训、春训,举办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巡回讲堂,“农民讲给农民听,你行我也行”,增强党员群众脱贫致富意识。通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先富带后富,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长效机制,建立“结对帮带对子”2300个。仅2018年一年,全镇就举办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电商等培训16余期,培训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带动1000多名群众就业。(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滑集镇党政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