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车间”撬动“大扶贫”

时间:2019-08-26 17:52:0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张军 田治华

——湖南省龙山县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样本

前锥、左拨、挑针,一双手均匀而又飞快地动着,不一会儿,毛线团开始慢慢变小……

立秋时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的县城车间里,几十名员工正在忙着赶货,员工基本上都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甚至还有部分残疾人员工。

一头连着湘西偏远农村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一头连着国内外的各大商场和柜台;一头连着“四通八达”的电商平台,一头连着遍布深山的扶贫车间,这就是龙山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扩散性“扶贫车间”的典型现状,也是东西部协作助力精准脱贫,美丽的济南市中区与神秘的湘西州龙山县结下的不解之缘,两年多来,市中区加大了劳务协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大扶贫车间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正是因为东西协作的支持,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扶贫车间逐步发展壮大,“小车间”撬动了“大扶贫”。

用善良和爱开启创业路

16岁那年,成绩优异的谭艳林为让弟妹完成学业,南下打工。2010年,经历8年打工生涯的她回到龙山县城开了一家精品店。

当时,她的姑姑因摔伤致半身瘫痪,没有了经济来源。为让姑姑能有一份工作,谭艳林给姑姑找了个活儿:让手巧的姑姑编织自己设计的织品,再通过精品店售卖出去。

不想,谭艳林设计的一些图稿经姑姑之手织成毛线织品后,放在店里,竟然大受欢迎。

手工织品热销,市场空间极大,谭艳林的脑子一下子动了起来,她想到社会上像姑姑这样会手工编织的残疾人和留守妇女还有很多,如果打开市场,让她们通过民族传统手工编织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还能照顾家庭。

创业之初,谭艳林在阿里巴巴上注册了用户,并把第一批“作品”放到网上,没想到一天就接到200多个咨询电话。

2011年,谭艳林的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姑姑成了公司的第一个员工。在龙山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该公司在全县21个乡镇(街道)开展了手工编织巡回培训。培训会第一天,公司便招聘到了89名职工,其中23名是残疾人。

公司起步伊始,第一批新员工招收上门后,因为技术生疏,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材料,很多产品卖不出去,谭艳林咬牙不计损失,毅然回收了不合格的产品。正是她的这一举动,焐热了大伙儿的心,让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大家干劲十足,积极参加培训,主动“传、帮、带”,很快这一批员工就可以脱手生产,出众者还担任“老师傅”。两个月后,公司的6000件优质产品新鲜出炉。

小产品搭上电商“飞”世界

电子商务像一束光让谭艳林看到了通往外界的路。

她抓住一切机会,阿里巴巴、淘宝、微商……有事没事,谭艳林就在网上“逛”,生怕漏掉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有一次,她在阿里巴巴看到一条国外的求购信息。事实上,不会英语的她并没有看懂求购信息,但是里面求购图片她看懂了,并觉得自己的公司能做。无奈之下,她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阿里巴巴的客服,让他们帮忙翻译并回复。

就这样,谭艳林和这个国外客户建立了联系。当时,在MSN上,客户告诉她,自己发求购信息很久了,几个月以来,谭艳林是第一个回复他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回复,让她的产品真正走出了国门,直到现在,这名客户还成了她的老客户。

订单多起来,谭艳林不断开发新品种,从婴儿鞋帽服饰、创意礼品,到有民族特色的女性饰品,一步一步把大山的特色产品带到山外。

2016年,“惹巴妹”公司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主要研发湘西民族民间手工编织品。同时,将其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其原创设计的500种编织款式,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2017年底,龙山“惹巴妹”手工织品在第22届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展销会上,深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多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全部销售一空。会展现场,“惹巴妹”与意大利动漫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成功签约;与电商亚马逊欧洲站的代理人签约;聘请了2名意大利留学生设计师为公司研发设计总工程师;还在意大利唐人街开拓了市场。

2018年初,“惹巴妹”手工织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带去的210件产品不到3天就被抢销一空。在同年4月的广州广交会上,该公司一次性签下了60万元的订单。

目前,该公司80%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多。在线下,和多家外贸公司合作,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产品销往欧美、中东、东亚、南亚等地,同时和国内知名母婴店签约代理分销,向全国各景区展开分销铺货,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小车间撬动脱贫“大梦想”

谭艳林是龙山土生土长的一位85后苗族姑娘,员工们却称她为“惹巴妹”,“惹巴”是土家语,意为“美丽”,“惹巴妹”即“美丽的姑娘”。

曾是留守儿童的谭艳林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在她看来,能够解决家乡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谭艳林的公司,大多是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她希望能让这些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山里的孩子不再像自己小时候一样留守。也正因为此,她坚决把分车间设在农村。目前,在龙山县12个乡镇(街道)的贫困村里,谭艳林均设立了“扶贫车间”,解决了龙山县近600名留守妇女的就业,其中近半人数是建档立卡户,70余人为残疾人。

通过采取产品回收、劳动力入股、产业帮扶等方式,按照“公司+车间+农户”经营模式,灵活的务工方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挣钱顾家“两不误”,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

现在的“惹巴妹”在龙山乃至在湘西都很出名。

在东西部协作扶贫资金的援助下,有了州、县各级的有力推动,“惹巴妹”公司以发展“扶贫车间”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形成“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格局,用“小车间”来撬动“大扶贫”。

目前,“惹巴妹”公司面向全州8县市开展免费手工技能培训,年培训达3000人次,已在龙山、古丈、凤凰、保靖、花垣和吉首等6个县市设立“扶贫车间”,20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得以就地就近就业,惠及217名残疾人和1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下一步,她计划将“扶贫车间”建设覆盖到州内每个县。

如今,公司被评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企业”、湘西州“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企业”等,谭艳林本人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荣誉。(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委宣传部)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小车间”撬动“大扶贫”

时间:2019-08-26 17:52:0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张军 田治华

——湖南省龙山县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样本

前锥、左拨、挑针,一双手均匀而又飞快地动着,不一会儿,毛线团开始慢慢变小……

立秋时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的县城车间里,几十名员工正在忙着赶货,员工基本上都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甚至还有部分残疾人员工。

一头连着湘西偏远农村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一头连着国内外的各大商场和柜台;一头连着“四通八达”的电商平台,一头连着遍布深山的扶贫车间,这就是龙山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扩散性“扶贫车间”的典型现状,也是东西部协作助力精准脱贫,美丽的济南市中区与神秘的湘西州龙山县结下的不解之缘,两年多来,市中区加大了劳务协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大扶贫车间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正是因为东西协作的支持,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扶贫车间逐步发展壮大,“小车间”撬动了“大扶贫”。

用善良和爱开启创业路

16岁那年,成绩优异的谭艳林为让弟妹完成学业,南下打工。2010年,经历8年打工生涯的她回到龙山县城开了一家精品店。

当时,她的姑姑因摔伤致半身瘫痪,没有了经济来源。为让姑姑能有一份工作,谭艳林给姑姑找了个活儿:让手巧的姑姑编织自己设计的织品,再通过精品店售卖出去。

不想,谭艳林设计的一些图稿经姑姑之手织成毛线织品后,放在店里,竟然大受欢迎。

手工织品热销,市场空间极大,谭艳林的脑子一下子动了起来,她想到社会上像姑姑这样会手工编织的残疾人和留守妇女还有很多,如果打开市场,让她们通过民族传统手工编织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还能照顾家庭。

创业之初,谭艳林在阿里巴巴上注册了用户,并把第一批“作品”放到网上,没想到一天就接到200多个咨询电话。

2011年,谭艳林的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姑姑成了公司的第一个员工。在龙山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该公司在全县21个乡镇(街道)开展了手工编织巡回培训。培训会第一天,公司便招聘到了89名职工,其中23名是残疾人。

公司起步伊始,第一批新员工招收上门后,因为技术生疏,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材料,很多产品卖不出去,谭艳林咬牙不计损失,毅然回收了不合格的产品。正是她的这一举动,焐热了大伙儿的心,让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大家干劲十足,积极参加培训,主动“传、帮、带”,很快这一批员工就可以脱手生产,出众者还担任“老师傅”。两个月后,公司的6000件优质产品新鲜出炉。

小产品搭上电商“飞”世界

电子商务像一束光让谭艳林看到了通往外界的路。

她抓住一切机会,阿里巴巴、淘宝、微商……有事没事,谭艳林就在网上“逛”,生怕漏掉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有一次,她在阿里巴巴看到一条国外的求购信息。事实上,不会英语的她并没有看懂求购信息,但是里面求购图片她看懂了,并觉得自己的公司能做。无奈之下,她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阿里巴巴的客服,让他们帮忙翻译并回复。

就这样,谭艳林和这个国外客户建立了联系。当时,在MSN上,客户告诉她,自己发求购信息很久了,几个月以来,谭艳林是第一个回复他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回复,让她的产品真正走出了国门,直到现在,这名客户还成了她的老客户。

订单多起来,谭艳林不断开发新品种,从婴儿鞋帽服饰、创意礼品,到有民族特色的女性饰品,一步一步把大山的特色产品带到山外。

2016年,“惹巴妹”公司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主要研发湘西民族民间手工编织品。同时,将其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其原创设计的500种编织款式,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2017年底,龙山“惹巴妹”手工织品在第22届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展销会上,深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多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全部销售一空。会展现场,“惹巴妹”与意大利动漫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成功签约;与电商亚马逊欧洲站的代理人签约;聘请了2名意大利留学生设计师为公司研发设计总工程师;还在意大利唐人街开拓了市场。

2018年初,“惹巴妹”手工织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带去的210件产品不到3天就被抢销一空。在同年4月的广州广交会上,该公司一次性签下了60万元的订单。

目前,该公司80%产品出口,销售渠道多。在线下,和多家外贸公司合作,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产品销往欧美、中东、东亚、南亚等地,同时和国内知名母婴店签约代理分销,向全国各景区展开分销铺货,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小车间撬动脱贫“大梦想”

谭艳林是龙山土生土长的一位85后苗族姑娘,员工们却称她为“惹巴妹”,“惹巴”是土家语,意为“美丽”,“惹巴妹”即“美丽的姑娘”。

曾是留守儿童的谭艳林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在她看来,能够解决家乡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谭艳林的公司,大多是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她希望能让这些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山里的孩子不再像自己小时候一样留守。也正因为此,她坚决把分车间设在农村。目前,在龙山县12个乡镇(街道)的贫困村里,谭艳林均设立了“扶贫车间”,解决了龙山县近600名留守妇女的就业,其中近半人数是建档立卡户,70余人为残疾人。

通过采取产品回收、劳动力入股、产业帮扶等方式,按照“公司+车间+农户”经营模式,灵活的务工方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挣钱顾家“两不误”,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2000元左右。

现在的“惹巴妹”在龙山乃至在湘西都很出名。

在东西部协作扶贫资金的援助下,有了州、县各级的有力推动,“惹巴妹”公司以发展“扶贫车间”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形成“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格局,用“小车间”来撬动“大扶贫”。

目前,“惹巴妹”公司面向全州8县市开展免费手工技能培训,年培训达3000人次,已在龙山、古丈、凤凰、保靖、花垣和吉首等6个县市设立“扶贫车间”,20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得以就地就近就业,惠及217名残疾人和1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下一步,她计划将“扶贫车间”建设覆盖到州内每个县。

如今,公司被评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企业”、湘西州“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企业”等,谭艳林本人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荣誉。(作者单位湖南省龙山县委宣传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共济大厦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84297683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