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拔穷根 产业发展奔小康

时间:2019-10-17 13:25:1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石治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永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贫困村190个(深度贫困村5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847户145088人。近年来,永顺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目前,永顺县累计145个贫困村出列(深度贫困村14个),30979户12244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1.2%下降到4.83%,今年计划减贫19031人,45个贫困村出列,实现贫困县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在工作推进中,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当家产业,做好做活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三业”文章,构建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社、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六个一”产业扶贫体系,带动全县90%以上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产业扶贫工作进入贫困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来永顺县视察产业扶贫工作,对永顺县脱贫攻坚成效给予肯定;2018年湖南省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永顺县召开,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永顺县产业扶贫工作给予肯定;2018年永顺县作为唯一的贫困县代表,在全国扶贫产业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9月全国贫困地区“一村一品”发展暨品牌农产品招商对接活动在永顺县举办。

一、坚持科学规划布局,以好的蓝图愿景牵引群众脱贫致富。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永顺县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永顺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永顺县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永顺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等等,精心描绘了“一轴五综四带两区一园”产业布局蓝图,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激活贫困村的土地、劳力、资产、自然风光、文化资源等要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时还注重抓好规划的宣传、培训、组织工作,用蓝图愿景凝聚人心,引导贫困群众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增强贫困群众和干部队伍战胜贫困的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全县建成油茶、优质稻、柑橘、猕猴桃、商品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特色养殖等9大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12.9万亩,产业建设已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年产值实现25.385亿元,带动3.14万户13.05万人增收,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扶贫开发格局,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以好的经济效益支撑群众脱贫致富。永顺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产品、管理、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让脱贫致富的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一是充分挖掘绿色、生态、有机、富硒优势和土司文化特色,大力开展农业“两区”划定工作,着力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龙头,打造万亩精品园8个、千亩标准园69个、百亩示范园38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54家、家庭农场333家。二是依托芙蓉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灵溪石堤首车片油茶产业园、松柏芙蓉高坪片猕猴桃示范园、小溪片优质柑橘示范园、泽家列夕片万亩柚类产业园、毛坝万坪片莓茶产业园、塔卧砂坝片茶叶精品园、小溪片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高坪石堤片湘西黑猪示范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战略。三是引进沃康油业、芙蓉资源、老爹生物、伟佳柑橘、凯硕生态、松柏米业、湘西万源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推进三产融合,培育中高端产品,打响了沃康山茶油、松柏大米、溪洲莓茶、湘西椪柑等知名品牌,获得“两品一标”认证21个,其中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4件,建设“两品一标”示范基地39.6万亩。同时通过开展电商扶贫,2016年以来线上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8亿多元,带动1.68万贫困人口增收。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好的帮扶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以市场为纽带、双赢为目标,永顺县采取入股、合作、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形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突出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的共享产业链上的收益增值,得到更多实惠。重点探索推行油茶“3311”发展模式,通过实施3种差异化扶持政策(政策扶持、利益分配、收益保障)和采取3种帮扶模式(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争取达到1人1亩油茶目标。目前发展油茶42万亩,产值3亿元,带动6.7万贫困人口增收。发展土家探源生态文化村镇游,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86个、精品村32个,带动1.86万人脱贫。最后,通过开展劳务培训、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劳务协作等方式,每年保持3.7万左右贫困劳动力在外稳定务工,带动2.2万户贫困家庭增收。

四、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以好的活动载体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产业脱贫活动,推行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和“五树五建”扶贫扶志扶智行动,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项目+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围绕9大扶贫产业,建成“村社合一”合作社321个、创业协会209个、产业基地226个、产业互助组织752个、创新设立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23个,锻造脱贫青年力量2860名,培育党员能人220人,群众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涌现出在病床上开网店的永顺县土家姑娘向笑梅、身残志坚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民网红张远龙、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残疾夫妻向承友、王竞春等一批自主脱贫致富典型。

五、加强资金资源整合,以好的投入机制保障群众脱贫致富。在资金投入上,永顺县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13.1亿元用于产业扶贫,累计发放贷款5985笔,金额合计2.52亿元,贴息2072.67万元。同时建立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为贫困户购买了产业发展商业保险,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当家产业。在力量投入上,坚持精锐出战,驻村扶贫、结对帮扶,8060名干部结对37847户贫困户,做细做实利益协调工作,“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扶贫方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依靠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此外,抓住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湘潭市对口扶持、历下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发展机遇,引进一批大企业好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带动贫困户1860户6520人增收。在技术投入上,率先在全国解放和释放科技惠农生产力的做法上得到了科技部肯定,通过选派190名科技特派员、组建10个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扶贫,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人才支撑。(作者为湖南省永顺县委书记)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标签调查研究    
观察思考

产业扶贫拔穷根 产业发展奔小康

时间:2019-10-17 13:25:1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石治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永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贫困村190个(深度贫困村5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847户145088人。近年来,永顺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目前,永顺县累计145个贫困村出列(深度贫困村14个),30979户12244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1.2%下降到4.83%,今年计划减贫19031人,45个贫困村出列,实现贫困县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在工作推进中,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当家产业,做好做活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三业”文章,构建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社、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六个一”产业扶贫体系,带动全县90%以上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产业扶贫工作进入贫困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来永顺县视察产业扶贫工作,对永顺县脱贫攻坚成效给予肯定;2018年湖南省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永顺县召开,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永顺县产业扶贫工作给予肯定;2018年永顺县作为唯一的贫困县代表,在全国扶贫产业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今年9月全国贫困地区“一村一品”发展暨品牌农产品招商对接活动在永顺县举办。

一、坚持科学规划布局,以好的蓝图愿景牵引群众脱贫致富。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永顺县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永顺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永顺县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永顺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等等,精心描绘了“一轴五综四带两区一园”产业布局蓝图,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激活贫困村的土地、劳力、资产、自然风光、文化资源等要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时还注重抓好规划的宣传、培训、组织工作,用蓝图愿景凝聚人心,引导贫困群众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增强贫困群众和干部队伍战胜贫困的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全县建成油茶、优质稻、柑橘、猕猴桃、商品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特色养殖等9大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12.9万亩,产业建设已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年产值实现25.385亿元,带动3.14万户13.05万人增收,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扶贫开发格局,产业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以好的经济效益支撑群众脱贫致富。永顺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产品、管理、模式创新,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让脱贫致富的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一是充分挖掘绿色、生态、有机、富硒优势和土司文化特色,大力开展农业“两区”划定工作,着力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为龙头,打造万亩精品园8个、千亩标准园69个、百亩示范园38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54家、家庭农场333家。二是依托芙蓉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灵溪石堤首车片油茶产业园、松柏芙蓉高坪片猕猴桃示范园、小溪片优质柑橘示范园、泽家列夕片万亩柚类产业园、毛坝万坪片莓茶产业园、塔卧砂坝片茶叶精品园、小溪片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高坪石堤片湘西黑猪示范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战略。三是引进沃康油业、芙蓉资源、老爹生物、伟佳柑橘、凯硕生态、松柏米业、湘西万源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家,推进三产融合,培育中高端产品,打响了沃康山茶油、松柏大米、溪洲莓茶、湘西椪柑等知名品牌,获得“两品一标”认证21个,其中绿色食品14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4件,建设“两品一标”示范基地39.6万亩。同时通过开展电商扶贫,2016年以来线上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8亿多元,带动1.68万贫困人口增收。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好的帮扶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以市场为纽带、双赢为目标,永顺县采取入股、合作、订单、劳务、租赁等多种形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突出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的共享产业链上的收益增值,得到更多实惠。重点探索推行油茶“3311”发展模式,通过实施3种差异化扶持政策(政策扶持、利益分配、收益保障)和采取3种帮扶模式(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争取达到1人1亩油茶目标。目前发展油茶42万亩,产值3亿元,带动6.7万贫困人口增收。发展土家探源生态文化村镇游,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86个、精品村32个,带动1.86万人脱贫。最后,通过开展劳务培训、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劳务协作等方式,每年保持3.7万左右贫困劳动力在外稳定务工,带动2.2万户贫困家庭增收。

四、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以好的活动载体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开展扶贫扶志扶智行动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产业脱贫活动,推行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和“五树五建”扶贫扶志扶智行动,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项目+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围绕9大扶贫产业,建成“村社合一”合作社321个、创业协会209个、产业基地226个、产业互助组织752个、创新设立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23个,锻造脱贫青年力量2860名,培育党员能人220人,群众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涌现出在病床上开网店的永顺县土家姑娘向笑梅、身残志坚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民网红张远龙、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残疾夫妻向承友、王竞春等一批自主脱贫致富典型。

五、加强资金资源整合,以好的投入机制保障群众脱贫致富。在资金投入上,永顺县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涉农资金13.1亿元用于产业扶贫,累计发放贷款5985笔,金额合计2.52亿元,贴息2072.67万元。同时建立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为贫困户购买了产业发展商业保险,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当家产业。在力量投入上,坚持精锐出战,驻村扶贫、结对帮扶,8060名干部结对37847户贫困户,做细做实利益协调工作,“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扶贫方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依靠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此外,抓住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湘潭市对口扶持、历下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发展机遇,引进一批大企业好企业,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带动贫困户1860户6520人增收。在技术投入上,率先在全国解放和释放科技惠农生产力的做法上得到了科技部肯定,通过选派190名科技特派员、组建10个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扶贫,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人才支撑。(作者为湖南省永顺县委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