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砀山:葛集镇扶贫妈妈和她的“丁小扶 ”

时间:2019-10-17 22:46:3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戴红梅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01.jpg

“丁小扶,你家是哪儿的?”“俺是毛雷庄的!”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砀山方言大声回答道。这一问一答看是“平常”,却是非同“寻常”,“丁小扶”的真名是“丁晓彤”,家也不是毛雷庄的,而是安徽省淮北市的,因为她妈妈李春艳是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2017年4月被选派到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村扶贫工作队任副队长,她出生后一直陪妈妈在村里扶贫,所以村里村外的干部群众都亲切的逗她,喊她“丁小扶”。

扶贫路上,舍小家为大家

在没有选派到贫困村扶贫时,李春艳有着人人称羡的“三口之家”,儿子六岁,夫妇俩一个在淮北师范大学任教,一位是淮北市中学教师,均是高知识、高收入的社会精英。2017年4月24日,得知学校有驻村扶贫任务后,李春艳的那颗“农村情结”被拨动了,因为她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对农村的贫困状况有着深刻的体会,知道农村渴盼着早日走上小康的道路。几经考虑后,李春艳立即到校党委组织部报名。校领导考虑到她孩子年幼,让回家商量好了再决定。当时,孩子只有6岁,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疼爱的时候。丈夫是实行坐班制的中学教师,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但她真不想放弃,说服丈夫把奶奶从安庆农村接来帮着看孩子。4月28日,在校领导陪同下,带着满心不舍,抛下从未离开过身边的孩子,与同校的两位队友一起来到毛雷庄村,开始了和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

面临困难,不退缩不害怕

走进毛雷庄村,看到村部只是两栋低矮的民房,办公设施陈旧,没有单独的住处,虽有思想准备的李春艳还是大失所望,没想到办公、生活的环境如此简陋。但是她及时调整思想情绪,挽起手臂,与队友、村干部一起把18平米计划生育检查室整理出来,并隔断成里外间,外间作厨房,里间作卧室。厨房里没有排气扇,每次饭后油烟和饭菜味好长时间都驱散不掉。晚上躺在床上,想孩子、想自己温暖的家难以入睡。2017年6月,帮助争取了省级村级场所建设资金进行村部房屋改造,临时厨房没有了,有一天为了赶工作,错过了吃饭时间,只好借施工队的露天锅灶,打着手电筒在路边做饭,没料到饭还没有做好又下起大雨,饭菜半生不熟没法吃。当时李春艳心里挺委屈的,没吃的、没住的,经常加班加点,不由得更想家、更想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她没有打退堂鼓,办法总比困难多,她和队友要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在校领导和镇村干部的关心鼓励、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她更坚定了驻村扶贫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33.jpg

帮扶助贫,入农户巧谋划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李春艳和她的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对村民嘘寒问暖,详细了解每家的实际情况,并同村两委协商解决方案,为每个贫困户制定具体帮扶措施,老百姓亲切的叫她“春天的燕子”。 经过不懈的努力,毛雷庄村引进大棚油桃、老果园改造、光伏发电站、扶贫工厂、电商扶贫驿站、冷库、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同时工作队积极倡议校工会、团委多次开展“消费扶贫”,组织淮北师范大学开展全校师生“爱心购、金秋采摘、农副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有效拓宽村民创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从每人每年收入不到15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两年里,全村脱贫169户、330人,贫困发生率由6.51%下降到0.5%,实现了贫困村出列。同时充分依托学校力量,深入推进文化帮扶、教育帮扶,邀请大学生艺术团慰问演出,到村里小学、幼儿园进行“六一”慰问,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促成砀山县教育局与淮师大薪火义务支教社合作,为村里修建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残疾人工作站等,村部也由原来两栋简陋的民房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的两层楼房。村里的路灯亮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广场舞也跳起来了,生活富足的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2018年,毛雷庄被砀山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先进村”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11.jpg

身怀二宝,不离岗勇坚持

在驻村期间,6岁的儿子想念妈妈,李春艳的丈夫就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来到村里,陪伴她工作,成了编外“扶贫工作队”。2017年底,李春艳怀了二宝,为了不耽误和影响工作,她克服各种困难和不适,没有申请调离,依然坚守工作岗位。校领导和村干部让她不要太劳累,多注意身体。她总是笑着说:“请领导放心!我是学体育的,身体素质好,能扛得住。”整个孕产期她只请了4个月产假,就带着三个月大的女儿回村工作。在村里,女儿每天跟着走村串户,成了她的小跟班。村民们非常喜欢她,抱她、逗她,都喊她“丁小扶”,戏说她是脱贫攻坚队伍中最小的队员,她很乐意 这样叫她、喊她。一年多的驻村生活,她成了全村人的开心果,你若问她是哪儿的人,她就会仰起头,用砀山话说“毛雷庄的”。每次回到淮师大的小家,她和爸爸、哥哥说的最多的还是村里的小朋友、砀山梨、小猪、小羊。

习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扶贫两年来,李春艳被很多村民、学校老师、朋友称为“扶贫妈妈”,女儿被叫作“丁小扶”。但是看着毛雷庄的巨大变化,李春艳和她的队友内心是快乐的、欣慰的;虽然家人的支持付出很多,让她心怀愧疚,但她一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更为投身到扶贫事业而自豪!因此,2019年9月,她光荣地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帮扶    

安徽砀山:葛集镇扶贫妈妈和她的“丁小扶 ”

时间:2019-10-17 22:46:3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戴红梅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01.jpg

“丁小扶,你家是哪儿的?”“俺是毛雷庄的!”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砀山方言大声回答道。这一问一答看是“平常”,却是非同“寻常”,“丁小扶”的真名是“丁晓彤”,家也不是毛雷庄的,而是安徽省淮北市的,因为她妈妈李春艳是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2017年4月被选派到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村扶贫工作队任副队长,她出生后一直陪妈妈在村里扶贫,所以村里村外的干部群众都亲切的逗她,喊她“丁小扶”。

扶贫路上,舍小家为大家

在没有选派到贫困村扶贫时,李春艳有着人人称羡的“三口之家”,儿子六岁,夫妇俩一个在淮北师范大学任教,一位是淮北市中学教师,均是高知识、高收入的社会精英。2017年4月24日,得知学校有驻村扶贫任务后,李春艳的那颗“农村情结”被拨动了,因为她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对农村的贫困状况有着深刻的体会,知道农村渴盼着早日走上小康的道路。几经考虑后,李春艳立即到校党委组织部报名。校领导考虑到她孩子年幼,让回家商量好了再决定。当时,孩子只有6岁,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疼爱的时候。丈夫是实行坐班制的中学教师,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但她真不想放弃,说服丈夫把奶奶从安庆农村接来帮着看孩子。4月28日,在校领导陪同下,带着满心不舍,抛下从未离开过身边的孩子,与同校的两位队友一起来到毛雷庄村,开始了和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

面临困难,不退缩不害怕

走进毛雷庄村,看到村部只是两栋低矮的民房,办公设施陈旧,没有单独的住处,虽有思想准备的李春艳还是大失所望,没想到办公、生活的环境如此简陋。但是她及时调整思想情绪,挽起手臂,与队友、村干部一起把18平米计划生育检查室整理出来,并隔断成里外间,外间作厨房,里间作卧室。厨房里没有排气扇,每次饭后油烟和饭菜味好长时间都驱散不掉。晚上躺在床上,想孩子、想自己温暖的家难以入睡。2017年6月,帮助争取了省级村级场所建设资金进行村部房屋改造,临时厨房没有了,有一天为了赶工作,错过了吃饭时间,只好借施工队的露天锅灶,打着手电筒在路边做饭,没料到饭还没有做好又下起大雨,饭菜半生不熟没法吃。当时李春艳心里挺委屈的,没吃的、没住的,经常加班加点,不由得更想家、更想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是,她没有打退堂鼓,办法总比困难多,她和队友要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在校领导和镇村干部的关心鼓励、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她更坚定了驻村扶贫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33.jpg

帮扶助贫,入农户巧谋划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李春艳和她的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对村民嘘寒问暖,详细了解每家的实际情况,并同村两委协商解决方案,为每个贫困户制定具体帮扶措施,老百姓亲切的叫她“春天的燕子”。 经过不懈的努力,毛雷庄村引进大棚油桃、老果园改造、光伏发电站、扶贫工厂、电商扶贫驿站、冷库、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同时工作队积极倡议校工会、团委多次开展“消费扶贫”,组织淮北师范大学开展全校师生“爱心购、金秋采摘、农副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有效拓宽村民创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从每人每年收入不到15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两年里,全村脱贫169户、330人,贫困发生率由6.51%下降到0.5%,实现了贫困村出列。同时充分依托学校力量,深入推进文化帮扶、教育帮扶,邀请大学生艺术团慰问演出,到村里小学、幼儿园进行“六一”慰问,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促成砀山县教育局与淮师大薪火义务支教社合作,为村里修建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残疾人工作站等,村部也由原来两栋简陋的民房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的两层楼房。村里的路灯亮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广场舞也跳起来了,生活富足的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2018年,毛雷庄被砀山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先进村”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191017224011.jpg

身怀二宝,不离岗勇坚持

在驻村期间,6岁的儿子想念妈妈,李春艳的丈夫就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来到村里,陪伴她工作,成了编外“扶贫工作队”。2017年底,李春艳怀了二宝,为了不耽误和影响工作,她克服各种困难和不适,没有申请调离,依然坚守工作岗位。校领导和村干部让她不要太劳累,多注意身体。她总是笑着说:“请领导放心!我是学体育的,身体素质好,能扛得住。”整个孕产期她只请了4个月产假,就带着三个月大的女儿回村工作。在村里,女儿每天跟着走村串户,成了她的小跟班。村民们非常喜欢她,抱她、逗她,都喊她“丁小扶”,戏说她是脱贫攻坚队伍中最小的队员,她很乐意 这样叫她、喊她。一年多的驻村生活,她成了全村人的开心果,你若问她是哪儿的人,她就会仰起头,用砀山话说“毛雷庄的”。每次回到淮师大的小家,她和爸爸、哥哥说的最多的还是村里的小朋友、砀山梨、小猪、小羊。

习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扶贫两年来,李春艳被很多村民、学校老师、朋友称为“扶贫妈妈”,女儿被叫作“丁小扶”。但是看着毛雷庄的巨大变化,李春艳和她的队友内心是快乐的、欣慰的;虽然家人的支持付出很多,让她心怀愧疚,但她一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更为投身到扶贫事业而自豪!因此,2019年9月,她光荣地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