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场脱贫攻坚故事会助力“扶贫日”

时间:2019-10-21 03:50:0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刘圣宇 彭超

图片6.png

2019年10月17日,全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上午9时,奉节县人民大会堂里座无虚席。庄严承诺——共奔小康脱贫攻坚故事会如约开讲。 

“这几年,我种植脐橙,一年收入20多万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2016年8月,我主动申请脱贫,就想告诉大家只要勤劳,摆脱贫困没问题。”朱衣镇仙女村吴汉成的故事引起大家共鸣。

奉节县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帽。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营造浓厚氛围,提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增强高质量脱贫奔小康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奉节县利用“扶贫日”活动,组织6名先进典型人物现场宣讲脱贫攻坚故事,他们只为一个庄严承诺——共奔小康。

以下选三位宣讲人的故事聆听。

做一位有温度的扶贫干部

康乐镇朝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邢平—— 

3社贫困户杨学文,2017年的时候申请了5万元金融贷款,养了40多头猪。

年底生猪的行情很不好,卖不起价格,杨学文还有20多头猪没有卖出去,当时市场价是6.5元每斤,关键是没有人买。杨学文每天在家焦躁不安,整晚失眠。

邢平得知这个事情后,主动到他家去了解困难,杨学文对邢平说:“我不是怕亏钱,是怕还不起国家的金融贷款,辜负了你们对我的支持”。

邢平当时心里一阵酸楚,扶贫最主要的是扶志,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能让杨学文从此对脱贫丧失了信心,一定要帮助他。邢平四处奔波联系了一个猪贩子,跟他谈好价格,每斤6.5元,然后跟杨学文说,每斤8元。杨学文喜出望外,猪卖了后高兴了好一阵子,其实他不知道每斤猪肉邢平贴了1.5元。

“也许这几千块钱对我们来说,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杨学文这种奋发向上的贫困户来说,就是迈不过去的坎,关键的时候我们拉他们一把,他们从此就能增强致富的信心,就能实现真正脱贫。”邢平自豪说道。

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邢平与“六个娃”结下“四段情”的故事,与两个孤儿结下了“甥舅情”,与一个困难儿童结下“父女情”,与两个孤儿结下了“兄弟情”,与一个困难儿童结下“叔侄情”。

“你每个月要为这些困难儿童开支几千元,你自己也有孩子,你没有压力吗。”有人这样问道。

邢平回答:压力是有的,但是我不抽烟、不打牌、也不喝酒,开支比较少,老婆也非常支持我,还能应付过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当时的场景下别无选择,使命呼唤担当,我必须站出来,比如我与两个孤儿接下“兄弟情”。

5社贫困户周贤平是个倔脾气,尘肺病患者,还喜欢喝酒。2017年4月,他老婆在一阵争吵之后,跳河自杀。面对这个别人都不愿意帮扶的家庭,邢平主动将其纳入自己帮扶对象。周贤平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大儿周绍云在辽宁读大一,小儿周绍开在奉节中学念高二。

2018年4月,周贤平在家中平静死去,邢平帮助料理后事后立即召开“特别”家庭会。周绍云、周绍开虽有至亲,大伯住在精神病院、幺伯是一个低保户,都“无能无力、爱莫能助。”

面对如此困境,邢平没有含糊,坚决果断:“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大哥,我来照顾你们。”

邢平就像对待自己亲弟弟一样来照顾他们,每月按时给他们打生活费,经常到学校或者打电话关心兄弟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他们规划人生。

后面邢平又主动申请做两兄弟的监护人,成为他们俩最亲的亲人。今年7月,周绍开高考考上了重庆交通大学,开学的时候,邢平送他去学校报名,临别时,周绍开对邢平说:平哥,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像你一样去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孩子。当时听了绍开的话,邢平心里特别高兴,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邢平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事,而且要一直坚持下去。

共产党员诺言的“实践者”

兴隆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左宏兵—— 

“村级工作多复杂,其中充满苦和辣;样样事情一把抓,天天早出晚归家。”这便是左宏兵每天的工作写照。

回龙村以前是全县的后进村,情况复杂,问题较多,村民有抱怨,对抗心理严重,经常拆台摆会。2008年3月,左宏兵当选为回龙村党支部书记,转眼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

上班第一天,左宏兵便和新当选的村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老百姓大都不理不睬,看到村干部调脸就走了。见此情景,左宏兵决定换个思路,召开群众会。

一听说要开群众会,村民一喊就很异常的围拢来了,交头接耳,神神秘秘,好像要砸会场的样子。这就是左宏兵进村的第一个群众会,老百姓的质疑、诋毁言行实在难以接受。左宏兵暗自想,“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买卖?”犹豫之时,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行,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迎难而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这一强大的责任感指引着我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开始第二招,分户走访,个别谈话,了解问题,在问题上找原因。左宏兵通过边走访、边了解、边沟通、边化解,最终还剩一个饮水难的问题。

原来,在公路改道和打隧洞时,把老百姓的水源打断了,管道长达一年之久无水流,群众挑水吃无人管理,管道破裂无人维修,导致10个社的群众饮水困难。

当时情况紧急,左宏兵和几个村干部就东拼西凑了1万块钱,由群众派代表去采购材料,村干部在现场带头施工,这一举动感动了村民,许多村民自告奋勇打突击,两天就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当时好多村民都向村委会竖起了大拇指,70多岁的老党员邬贤怒说:“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支部就是好支部,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就是好干部。”

“一是要受得气;二是要受得住累;三是要吃得了亏;四是要经得住磨。”左宏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干部多跑腿,群众才能少走路。”左宏兵始终坚持年初向村民公开履行承诺,年底向村民交“成绩单”。如今的回龙村,一排排崭新的民房错落有致,盘旋的沥青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看旱夔门、观迷宫河、游神仙洞的游客越来越多。

青山不负英雄志,红心永向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真诚得民心。这些年左宏兵就是用这样一颗炽热的心,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90后“大家长”

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院长栗春容—— 

2015年,奉节县共有贫困失能人员948户1013人,这些失能人员不仅自己丧失劳动力,还需要1至2名有劳动力的亲属在家专门照顾,成为贫困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为充分释放失能人员贫困家庭劳动力发展产业增收或外出务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失能贫困人员家庭尽快脱贫,奉节县探索开展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栗春容从此与院里的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失能人员供养中心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大部分成员都是患有痴、呆、傻、盲或者其它残疾的弱势群体。

工作的第一天,残酷的现实环境就给了栗春容一个“下马威”,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从护理员的工作入手,给他们喂饭、洗澡、理发、洗衣服,甚至换尿片,看到那些大小便啊,有时也恶心的吃不下饭,也在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适应这样一份工作?直到一件事情改变了栗春容的想法。

特困老人许登雄入住的那天,是栗春容和同事们从车上抬下来的,一打开车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当时老人已经神智不清,意识模糊,她们马上为老人洗澡换衣服,脱裤子的时候大便就在裤裆里面。洗澡完毕通知医生前来为老人做体检,医生说他需要住院治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以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医生下发了病危通知书,与亲属沟通后,他们希望保守治疗,并再次将老人送到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

当时栗春容心急如焚,和护理人员24小时轮流守候。因老人身体瘫痪卧床不起,又怕老人长褥疮,每隔两个小时就要为老人翻身,每天还要为其擦洗身子。老人吞咽困难,他们就用针管给他打流食。去世的那天早上,栗春容正在查房,发现他躺在床上口吐白沫,便将老人扶起,呼喊着老人的名字,弥留之际,老人紧紧拉着栗春容的手不放,流着泪望着,嘴一张一合,话都说不出来,但还是艰难的在她手心画出“好人”两个字。

扶着他去世的那一刻,栗春容心里还是有点害怕,毕竟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给老人送终。虽然只照顾了他短短的一个月,栗春容在处理他的后事时候心里特别难受。许登雄老人是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离世的第一位老人。时间虽已过去3年多,但栗春容仍然记忆犹新,从未忘记那刻!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想打退堂鼓的想法,渐渐地热爱上了这份工作。”栗春容说道,努力把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建成失能人员的“安乐窝”。

在生活上,栗春容每天与他们拉家常、谈心、读报、下象棋,每月举办一次生日宴会,每个节日根据习俗举办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真情付出,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栗春容在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工作岗位上,努力为老人、为残疾人服务,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收获了信任和快乐。栗春容最大的心愿是: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女。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标签扶贫故事    

一场脱贫攻坚故事会助力“扶贫日”

时间:2019-10-21 03:50:0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刘圣宇 彭超

图片6.png

2019年10月17日,全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上午9时,奉节县人民大会堂里座无虚席。庄严承诺——共奔小康脱贫攻坚故事会如约开讲。 

“这几年,我种植脐橙,一年收入20多万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2016年8月,我主动申请脱贫,就想告诉大家只要勤劳,摆脱贫困没问题。”朱衣镇仙女村吴汉成的故事引起大家共鸣。

奉节县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帽。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营造浓厚氛围,提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增强高质量脱贫奔小康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奉节县利用“扶贫日”活动,组织6名先进典型人物现场宣讲脱贫攻坚故事,他们只为一个庄严承诺——共奔小康。

以下选三位宣讲人的故事聆听。

做一位有温度的扶贫干部

康乐镇朝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邢平—— 

3社贫困户杨学文,2017年的时候申请了5万元金融贷款,养了40多头猪。

年底生猪的行情很不好,卖不起价格,杨学文还有20多头猪没有卖出去,当时市场价是6.5元每斤,关键是没有人买。杨学文每天在家焦躁不安,整晚失眠。

邢平得知这个事情后,主动到他家去了解困难,杨学文对邢平说:“我不是怕亏钱,是怕还不起国家的金融贷款,辜负了你们对我的支持”。

邢平当时心里一阵酸楚,扶贫最主要的是扶志,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能让杨学文从此对脱贫丧失了信心,一定要帮助他。邢平四处奔波联系了一个猪贩子,跟他谈好价格,每斤6.5元,然后跟杨学文说,每斤8元。杨学文喜出望外,猪卖了后高兴了好一阵子,其实他不知道每斤猪肉邢平贴了1.5元。

“也许这几千块钱对我们来说,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杨学文这种奋发向上的贫困户来说,就是迈不过去的坎,关键的时候我们拉他们一把,他们从此就能增强致富的信心,就能实现真正脱贫。”邢平自豪说道。

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邢平与“六个娃”结下“四段情”的故事,与两个孤儿结下了“甥舅情”,与一个困难儿童结下“父女情”,与两个孤儿结下了“兄弟情”,与一个困难儿童结下“叔侄情”。

“你每个月要为这些困难儿童开支几千元,你自己也有孩子,你没有压力吗。”有人这样问道。

邢平回答:压力是有的,但是我不抽烟、不打牌、也不喝酒,开支比较少,老婆也非常支持我,还能应付过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当时的场景下别无选择,使命呼唤担当,我必须站出来,比如我与两个孤儿接下“兄弟情”。

5社贫困户周贤平是个倔脾气,尘肺病患者,还喜欢喝酒。2017年4月,他老婆在一阵争吵之后,跳河自杀。面对这个别人都不愿意帮扶的家庭,邢平主动将其纳入自己帮扶对象。周贤平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大儿周绍云在辽宁读大一,小儿周绍开在奉节中学念高二。

2018年4月,周贤平在家中平静死去,邢平帮助料理后事后立即召开“特别”家庭会。周绍云、周绍开虽有至亲,大伯住在精神病院、幺伯是一个低保户,都“无能无力、爱莫能助。”

面对如此困境,邢平没有含糊,坚决果断:“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大哥,我来照顾你们。”

邢平就像对待自己亲弟弟一样来照顾他们,每月按时给他们打生活费,经常到学校或者打电话关心兄弟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他们规划人生。

后面邢平又主动申请做两兄弟的监护人,成为他们俩最亲的亲人。今年7月,周绍开高考考上了重庆交通大学,开学的时候,邢平送他去学校报名,临别时,周绍开对邢平说:平哥,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像你一样去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孩子。当时听了绍开的话,邢平心里特别高兴,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邢平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事,而且要一直坚持下去。

共产党员诺言的“实践者”

兴隆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左宏兵—— 

“村级工作多复杂,其中充满苦和辣;样样事情一把抓,天天早出晚归家。”这便是左宏兵每天的工作写照。

回龙村以前是全县的后进村,情况复杂,问题较多,村民有抱怨,对抗心理严重,经常拆台摆会。2008年3月,左宏兵当选为回龙村党支部书记,转眼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

上班第一天,左宏兵便和新当选的村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老百姓大都不理不睬,看到村干部调脸就走了。见此情景,左宏兵决定换个思路,召开群众会。

一听说要开群众会,村民一喊就很异常的围拢来了,交头接耳,神神秘秘,好像要砸会场的样子。这就是左宏兵进村的第一个群众会,老百姓的质疑、诋毁言行实在难以接受。左宏兵暗自想,“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买卖?”犹豫之时,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行,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迎难而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这一强大的责任感指引着我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开始第二招,分户走访,个别谈话,了解问题,在问题上找原因。左宏兵通过边走访、边了解、边沟通、边化解,最终还剩一个饮水难的问题。

原来,在公路改道和打隧洞时,把老百姓的水源打断了,管道长达一年之久无水流,群众挑水吃无人管理,管道破裂无人维修,导致10个社的群众饮水困难。

当时情况紧急,左宏兵和几个村干部就东拼西凑了1万块钱,由群众派代表去采购材料,村干部在现场带头施工,这一举动感动了村民,许多村民自告奋勇打突击,两天就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当时好多村民都向村委会竖起了大拇指,70多岁的老党员邬贤怒说:“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支部就是好支部,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就是好干部。”

“一是要受得气;二是要受得住累;三是要吃得了亏;四是要经得住磨。”左宏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干部多跑腿,群众才能少走路。”左宏兵始终坚持年初向村民公开履行承诺,年底向村民交“成绩单”。如今的回龙村,一排排崭新的民房错落有致,盘旋的沥青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看旱夔门、观迷宫河、游神仙洞的游客越来越多。

青山不负英雄志,红心永向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真诚得民心。这些年左宏兵就是用这样一颗炽热的心,艰苦奋斗,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90后“大家长”

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院长栗春容—— 

2015年,奉节县共有贫困失能人员948户1013人,这些失能人员不仅自己丧失劳动力,还需要1至2名有劳动力的亲属在家专门照顾,成为贫困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为充分释放失能人员贫困家庭劳动力发展产业增收或外出务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失能贫困人员家庭尽快脱贫,奉节县探索开展贫困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栗春容从此与院里的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失能人员供养中心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大部分成员都是患有痴、呆、傻、盲或者其它残疾的弱势群体。

工作的第一天,残酷的现实环境就给了栗春容一个“下马威”,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她从护理员的工作入手,给他们喂饭、洗澡、理发、洗衣服,甚至换尿片,看到那些大小便啊,有时也恶心的吃不下饭,也在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适应这样一份工作?直到一件事情改变了栗春容的想法。

特困老人许登雄入住的那天,是栗春容和同事们从车上抬下来的,一打开车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当时老人已经神智不清,意识模糊,她们马上为老人洗澡换衣服,脱裤子的时候大便就在裤裆里面。洗澡完毕通知医生前来为老人做体检,医生说他需要住院治疗,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以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医生下发了病危通知书,与亲属沟通后,他们希望保守治疗,并再次将老人送到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

当时栗春容心急如焚,和护理人员24小时轮流守候。因老人身体瘫痪卧床不起,又怕老人长褥疮,每隔两个小时就要为老人翻身,每天还要为其擦洗身子。老人吞咽困难,他们就用针管给他打流食。去世的那天早上,栗春容正在查房,发现他躺在床上口吐白沫,便将老人扶起,呼喊着老人的名字,弥留之际,老人紧紧拉着栗春容的手不放,流着泪望着,嘴一张一合,话都说不出来,但还是艰难的在她手心画出“好人”两个字。

扶着他去世的那一刻,栗春容心里还是有点害怕,毕竟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给老人送终。虽然只照顾了他短短的一个月,栗春容在处理他的后事时候心里特别难受。许登雄老人是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离世的第一位老人。时间虽已过去3年多,但栗春容仍然记忆犹新,从未忘记那刻!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想打退堂鼓的想法,渐渐地热爱上了这份工作。”栗春容说道,努力把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建成失能人员的“安乐窝”。

在生活上,栗春容每天与他们拉家常、谈心、读报、下象棋,每月举办一次生日宴会,每个节日根据习俗举办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真情付出,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栗春容在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工作岗位上,努力为老人、为残疾人服务,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收获了信任和快乐。栗春容最大的心愿是:敬老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女。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共济大厦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84297683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