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笃”定前行战贫困 ——陕西省汉滨区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工作综述

时间:2019-12-02 11:03:02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陈善刚

QQ截图20191202110701.jpg

初冬时节寒意浓,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到处都能看到扶贫干部们忙碌的身影。连日来,陕西省汉滨区将“三比一提升”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紧紧围绕整区脱贫摘帽的底线任务,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掀起“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工作热潮,脱贫成效明显。 

抓学习重提升  淬炼扶贫干部能力

“这次集中培训,不仅让我准确掌握了政策,更让我适应了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为今年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增加了信心和动力。”中原镇骆驼村党支部书记吴其方在参加了不久前召开的整区脱贫摘帽政策和业务集中培训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自9月以来,从区级到部门,从部门到镇办,从镇办到贫困村,该区积极为扶贫干部“充电续航”,重点围绕“学什么、干什么、比什么、亮什么、促什么”的目标,积极推行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分级培训制,采取分片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脱贫攻坚政策业务专题培训班”、政策宣讲、主题党日、“院落会议”等形式,将提升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目前,该区先后召开6次调度视频会,对贫困户退出、贫困村出列、动态管理、问题整改、项目库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题培训,举办精准扶贫系列培训班8期,培训人次达4600余人,扶贫干部参训率100%,业务知识测试平均成绩86分,扶贫干部工作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为推进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抓作风添活力   脱贫攻坚动能持续增

搬迁入住、旧宅腾退、危房改造全部清零。沈坝镇关耀村工作队连日来正对入户情况进行“盘点”,研究制定解决措施,致力“清零”。这样的工作状态在各战区已是常态化。 

面对200个村出列、19227户61365人脱贫重任,全区帮扶干部齐心协力奔跑在“百日决战”最后“一百米”。为夯实责任,该区建立了“区委常委包抓片区、区级领导包联镇办、区直部门包抓到村、党员干部包帮到户、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体系,建立分片联动推进机制,制定“十个严禁十个一律”战时纪律,党员干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集中“火”力向脱贫攻坚发起全面总攻。 

目前,该区组织1.9万名党员干部包抓贫困户,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实施“百企帮百村”,300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帮扶231个贫困村。每年安排村(社区)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7700万元,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安排工作经费2万元,为每个贫困村安排办伙补助6000元;为镇办干部按每人每月360元标准安排下乡补助,筹措1500万元为村干部发放每月600元生活补贴,持续提升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鼓舞了攻坚士气。 

图片7.png

抓重点破瓶颈   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看着刘家沟安置社区里宽敞明亮的新家,江北办朱家湾村贫困户李月林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自开展“三比一提升”工作以来,该区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00%达标入住作为硬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战天斗地,在雨棚下保质量、抢工期、赶进度;驻地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搬运工”,只为贫困群众能尽早入住新家。

该区紧盯目标、压实责任,落实区级领导包片联镇责任,逐点逐户夯实责任人和包抓人,签订装修入住协议,建立包抓到户台账,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如期达标入住。 

如今步入城区五大社区和各搬迁安置点,一座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拔地而起,青山绿水新家园,优质的生态环境,高标准的水、电、路配套设施,一个个搬迁安置点逐步成为乡村旅游小景区。随着硬件环境的不断建设完善,吸引着更多返乡能人回到故土,带领广大群众创业奔富路。

抓短板强弱项  助力乡村发展新境界

“原来,这里的道路遇风黄土漫天、逢雨泥泞不堪,群众出行极为不便。”建民办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猛说。10月3日,从区交通部门传来好消息,付黄四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13.3公里面板铺筑全面完工,对沿线8个建制村脱贫退出通畅达标的影响彻底消除。 

该区牢固树立“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理念,围绕建制村通硬化路“全覆盖”目标,采取超常措施,再掀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实现了全区村通硬化路全覆盖。

据统计,该区投入资金8.46亿元新建村组道路687条1605.61公里,建成了一批覆盖贫困村的骨干路网,实现全区通村路100%通畅,2.7万户7.3万贫困人口摆脱交通落后的困扰。投入5.53亿元,实施367个村(贫困村231个)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8.18万人,使全区自来水入户率从“十二五”末的68%提高到99%以上。投入3587万元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189个,实现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农网改造实现了户户通,提升了用电质量。 

而今公路通了,群众告别了肩挑背驮的日子;水质达标了,群众用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电路通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支撑了产业发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变了贫困村整体发展面貌,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加快推进。

抓创新建机制  为稳定脱贫“上保险”

10月18日,晏坝镇金龙村68岁的李付东告诉我们,今年一共分到务工分红2341元,土地分红290元,加上务工收入2.5万元,给这个七口之家减轻了不少负担。 

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同步同业有订单、反租倒包有承包费……多重增收让群众稳定脱贫有了“保险”,这是该区创新探索“资产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实现贫困户增收的新路径。

为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缺少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该区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和根本出路,打好组合拳,推行“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方式,探索“村有四式、户有八法”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引导群众以土地(林地)经营权、剩余资产及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公司、园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 

目前,全区建成重点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专业合作社1800家,完善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机制,累计带动贫困户1.9万户5.4万人,实现产业人均年增收1500元。45个深度贫困村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资金5.05亿元,平均每个深度贫困村1120余万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笃”定前行战贫困 ——陕西省汉滨区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工作综述

时间:2019-12-02 11:03:02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陈善刚

QQ截图20191202110701.jpg

初冬时节寒意浓,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到处都能看到扶贫干部们忙碌的身影。连日来,陕西省汉滨区将“三比一提升”活动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紧紧围绕整区脱贫摘帽的底线任务,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掀起“比责任落实、比尽锐出战、比精准举措”工作热潮,脱贫成效明显。 

抓学习重提升  淬炼扶贫干部能力

“这次集中培训,不仅让我准确掌握了政策,更让我适应了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为今年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增加了信心和动力。”中原镇骆驼村党支部书记吴其方在参加了不久前召开的整区脱贫摘帽政策和业务集中培训会后,深有感触地说。 

自9月以来,从区级到部门,从部门到镇办,从镇办到贫困村,该区积极为扶贫干部“充电续航”,重点围绕“学什么、干什么、比什么、亮什么、促什么”的目标,积极推行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分级培训制,采取分片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脱贫攻坚政策业务专题培训班”、政策宣讲、主题党日、“院落会议”等形式,将提升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目前,该区先后召开6次调度视频会,对贫困户退出、贫困村出列、动态管理、问题整改、项目库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题培训,举办精准扶贫系列培训班8期,培训人次达4600余人,扶贫干部参训率100%,业务知识测试平均成绩86分,扶贫干部工作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为推进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抓作风添活力   脱贫攻坚动能持续增

搬迁入住、旧宅腾退、危房改造全部清零。沈坝镇关耀村工作队连日来正对入户情况进行“盘点”,研究制定解决措施,致力“清零”。这样的工作状态在各战区已是常态化。 

面对200个村出列、19227户61365人脱贫重任,全区帮扶干部齐心协力奔跑在“百日决战”最后“一百米”。为夯实责任,该区建立了“区委常委包抓片区、区级领导包联镇办、区直部门包抓到村、党员干部包帮到户、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体系,建立分片联动推进机制,制定“十个严禁十个一律”战时纪律,党员干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集中“火”力向脱贫攻坚发起全面总攻。 

目前,该区组织1.9万名党员干部包抓贫困户,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实施“百企帮百村”,300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帮扶231个贫困村。每年安排村(社区)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7700万元,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安排工作经费2万元,为每个贫困村安排办伙补助6000元;为镇办干部按每人每月360元标准安排下乡补助,筹措1500万元为村干部发放每月600元生活补贴,持续提升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鼓舞了攻坚士气。 

图片7.png

抓重点破瓶颈   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看着刘家沟安置社区里宽敞明亮的新家,江北办朱家湾村贫困户李月林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自开展“三比一提升”工作以来,该区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00%达标入住作为硬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战天斗地,在雨棚下保质量、抢工期、赶进度;驻地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搬运工”,只为贫困群众能尽早入住新家。

该区紧盯目标、压实责任,落实区级领导包片联镇责任,逐点逐户夯实责任人和包抓人,签订装修入住协议,建立包抓到户台账,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如期达标入住。 

如今步入城区五大社区和各搬迁安置点,一座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拔地而起,青山绿水新家园,优质的生态环境,高标准的水、电、路配套设施,一个个搬迁安置点逐步成为乡村旅游小景区。随着硬件环境的不断建设完善,吸引着更多返乡能人回到故土,带领广大群众创业奔富路。

抓短板强弱项  助力乡村发展新境界

“原来,这里的道路遇风黄土漫天、逢雨泥泞不堪,群众出行极为不便。”建民办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猛说。10月3日,从区交通部门传来好消息,付黄四级公路改建工程全长13.3公里面板铺筑全面完工,对沿线8个建制村脱贫退出通畅达标的影响彻底消除。 

该区牢固树立“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理念,围绕建制村通硬化路“全覆盖”目标,采取超常措施,再掀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实现了全区村通硬化路全覆盖。

据统计,该区投入资金8.46亿元新建村组道路687条1605.61公里,建成了一批覆盖贫困村的骨干路网,实现全区通村路100%通畅,2.7万户7.3万贫困人口摆脱交通落后的困扰。投入5.53亿元,实施367个村(贫困村231个)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8.18万人,使全区自来水入户率从“十二五”末的68%提高到99%以上。投入3587万元新建改造标准化卫生室189个,实现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农网改造实现了户户通,提升了用电质量。 

而今公路通了,群众告别了肩挑背驮的日子;水质达标了,群众用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电路通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支撑了产业发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变了贫困村整体发展面貌,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加快推进。

抓创新建机制  为稳定脱贫“上保险”

10月18日,晏坝镇金龙村68岁的李付东告诉我们,今年一共分到务工分红2341元,土地分红290元,加上务工收入2.5万元,给这个七口之家减轻了不少负担。 

入股有分红、务工有工资、同步同业有订单、反租倒包有承包费……多重增收让群众稳定脱贫有了“保险”,这是该区创新探索“资产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实现贫困户增收的新路径。

为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缺少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该区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和根本出路,打好组合拳,推行“拨改投、投转股、股分红”方式,探索“村有四式、户有八法”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引导群众以土地(林地)经营权、剩余资产及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公司、园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 

目前,全区建成重点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专业合作社1800家,完善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机制,累计带动贫困户1.9万户5.4万人,实现产业人均年增收1500元。45个深度贫困村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资金5.05亿元,平均每个深度贫困村1120余万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