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树立统筹思维 做好融合文章 努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19-12-11 11:25:0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狄杰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目标取向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从方法路径看,精准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前提,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手段。从时间安排看,在2020年全面脱贫基础上,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巩固提升、深化拓展,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必须坚持统筹发力、融合发展,把脱贫攻坚形成的一系列发展成果、制度成果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互促进。

一要推动扶贫产业项目与村级集体资产相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打头的也是要实现产业振兴。济南市按照“村有产业、家有就业、户有分红”的目标,突出产业脱贫“治本”作用,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2016年以来,济南市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新上1883个产业扶贫大项目、好项目。这些风险小、收益高的扶贫产业项目是乡村产业振兴最现成的优质资源。下一步,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全程监管机制和后续管护机制,将脱贫攻坚以来的所有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明确到村(居),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用。

二要推动扶贫产业收益与集体经济增收相衔接。扶贫产业项目的所有权归村集体,其收益理所当然也应归村集体所有。扶贫产业收益的分配原则是,一次分配讲究精准,二次分配讲究公平,这并不影响其产权、收益属性。“手中无米鸡不理”。“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薄弱是乡村振兴的“拦路虎”。2016年以来,济南市先后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整合涉农资金10.76 亿元,扶贫产业项目年收益达5700多万元,实现了贫困户收益分配全覆盖。这是一笔可观的集体经济收入。下一步,就是要明确这些扶贫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确保这些扶贫产业项目都能持久运营、长期获益,切实解决好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同时,要健全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扶贫收益用于扶贫救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努力让全体村民受益。

三要推动贫困户帮扶与其他困难户救助相衔接。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济南市严格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2010年不变价)的识别标准,采取“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信息比对、建档立卡”识别程序,通过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市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现在看,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是没问题的。但对于一些边缘贫困户以及因病、因灾造成家庭困难的农户,即时发现、即时核查、即时救助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可以借鉴贫困户识别、帮扶的路子,采取“村级上报、入户核查、民主评议、村内公示、分类救助”的办法,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落一户。

四要推动孝善养老扶贫与乡风文明塑造相衔接。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弘扬孝善文化、助力精准脱贫,济南市大力推行以“亲情赡养”为核心的孝善养老,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治,老人、子女、村孝善扶贫理事会三方签订协议,进一步明确子女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对子女缴纳孝心赡养费的,给予20%-30%的补助,市、区(县)累计投入1600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7100万元,受益贫困老人3.48万人,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塑造乡风文明,首要的是要弘扬孝善文化。下一步,可借鉴贫困户“亲情赡养”思路和办法,所有镇村都设立孝善养老基金,通过政策激励,实现村民孝善养老全覆盖,推动孝善文明在农村蔚然成风。

五要推动第一书记帮包与基层人才振兴相衔接。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脱贫攻坚以来,济南市接续选派3548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理路子、带班子、筹票子,1006个省市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干群融合,后劲十足。济南有5000多个行政村,大城市带大农村特点鲜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要振兴农村“两委”班子。当前,全省正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集聚整合各类资源,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借鉴第一书记帮包经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职责,不仅要为乡村振兴争取各类政策资源,帮助农村尽快摆脱困境,更要帮助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坚强农村班子,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六要推动智志双扶解困与基层治理体系相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济南市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实施“积分制”扶贫,围绕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项目、参加技能培训、主动就业创业、提升人居环境、自觉孝老敬亲、养成良好习惯等设置积分奖励,帮扶干部每月一次入户考评,贫困群众以表现换积分,凭积分到由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设立的扶贫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既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意识,又汇聚起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正能量,“小积分”发出了“千钧力”,撬动了“大扶贫”。推进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主角,是决定性力量,而不是“过路看客”。如何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是当前各级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往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积分制”扶贫模式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下一步,可根据普通群众特点,围绕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建立科学化、制度化、可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以此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要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环境整治相衔接。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是综合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扶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济南市在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基础上,按照院内、屋内、厨房、厕所、个人卫生干净和生产、生活用品摆放规范的“五净两规范”标准,通过量化考评,促使贫困户自主改善提升房屋内外环境,使其生活更有尊严、更加自信,精气神比改造前提升了不少。一个富裕美丽的乡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干净整洁。当前,农村环境整治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多年陋习,“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消灭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柴草乱堆、旱厕简陋等现象,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可借鉴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思路,构建人人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督促广大农民群众形成以“脏”为羞、以“懒”为耻的观念意识,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八要推动易地搬迁脱贫与新型城镇建设相衔接。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国家统筹考虑人往哪里搬、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社区如何管等问题,系统推进安全适用住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就业空间拓展、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帮助1000多万片贫困地区群众挪了“穷窝”,换了“穷业”,既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脱贫目标,也催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向城镇、社区、中心村集中,是乡村振兴“人往哪里去”的趋势和方向。下一步,可借鉴异地搬迁脱贫经验,重点在土地流转规范、产业配套发展、收入可靠稳定、居住舒适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等方面下气力,切实消除人口集中顾虑,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

九要推动生态补偿脱贫与保护绿水青山相衔接。从全国范围看,95%的贫困人口和大多数贫困地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和重点保护的地区。“富饶的贫困”是这些地区普遍面临的尴尬境地。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就是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创新,为生态红线地区脱贫提供持久动力。这方面,中西部很多地方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济南市山区丘陵较多,部分地区发展受限。可借鉴生态补偿脱贫机制,在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实施政府购买生态公益林制度、制定区域生态建设面积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和核算体系、研究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入探索,确保发展受限的地区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十要推动政策力量整合与深化农村改革相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发挥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求突破。济南市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把手工程”,突出党委主责,督促805名市、区县、街镇三级专职扶贫队伍奋战一线,42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攻坚,2.15万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1200多家各类企业、商会协会、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共建,汇聚脱贫攻坚强大“济南力量”,连续三年全省扶贫成效考核均居前列。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改革要“打头炮”。当前,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任务繁重,更加需要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体系,动员全党全社会尽锐出战,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论坛    
观察思考

树立统筹思维 做好融合文章 努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19-12-11 11:25:0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狄杰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目标取向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从方法路径看,精准脱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前提,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手段。从时间安排看,在2020年全面脱贫基础上, 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巩固提升、深化拓展,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必须坚持统筹发力、融合发展,把脱贫攻坚形成的一系列发展成果、制度成果固化下来、坚持下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互促进。

一要推动扶贫产业项目与村级集体资产相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打头的也是要实现产业振兴。济南市按照“村有产业、家有就业、户有分红”的目标,突出产业脱贫“治本”作用,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科学谋划产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2016年以来,济南市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新上1883个产业扶贫大项目、好项目。这些风险小、收益高的扶贫产业项目是乡村产业振兴最现成的优质资源。下一步,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全程监管机制和后续管护机制,将脱贫攻坚以来的所有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明确到村(居),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用。

二要推动扶贫产业收益与集体经济增收相衔接。扶贫产业项目的所有权归村集体,其收益理所当然也应归村集体所有。扶贫产业收益的分配原则是,一次分配讲究精准,二次分配讲究公平,这并不影响其产权、收益属性。“手中无米鸡不理”。“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薄弱是乡村振兴的“拦路虎”。2016年以来,济南市先后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整合涉农资金10.76 亿元,扶贫产业项目年收益达5700多万元,实现了贫困户收益分配全覆盖。这是一笔可观的集体经济收入。下一步,就是要明确这些扶贫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确保这些扶贫产业项目都能持久运营、长期获益,切实解决好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同时,要健全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扶贫收益用于扶贫救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努力让全体村民受益。

三要推动贫困户帮扶与其他困难户救助相衔接。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济南市严格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2010年不变价)的识别标准,采取“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信息比对、建档立卡”识别程序,通过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全市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现在看,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是没问题的。但对于一些边缘贫困户以及因病、因灾造成家庭困难的农户,即时发现、即时核查、即时救助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可以借鉴贫困户识别、帮扶的路子,采取“村级上报、入户核查、民主评议、村内公示、分类救助”的办法,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落一户。

四要推动孝善养老扶贫与乡风文明塑造相衔接。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弘扬孝善文化、助力精准脱贫,济南市大力推行以“亲情赡养”为核心的孝善养老,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治,老人、子女、村孝善扶贫理事会三方签订协议,进一步明确子女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对子女缴纳孝心赡养费的,给予20%-30%的补助,市、区(县)累计投入1600万元,撬动各类社会资金7100万元,受益贫困老人3.48万人,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塑造乡风文明,首要的是要弘扬孝善文化。下一步,可借鉴贫困户“亲情赡养”思路和办法,所有镇村都设立孝善养老基金,通过政策激励,实现村民孝善养老全覆盖,推动孝善文明在农村蔚然成风。

五要推动第一书记帮包与基层人才振兴相衔接。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脱贫攻坚以来,济南市接续选派3548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理路子、带班子、筹票子,1006个省市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干群融合,后劲十足。济南有5000多个行政村,大城市带大农村特点鲜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要振兴农村“两委”班子。当前,全省正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乡村振兴工作队”,集聚整合各类资源,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借鉴第一书记帮包经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职责,不仅要为乡村振兴争取各类政策资源,帮助农村尽快摆脱困境,更要帮助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坚强农村班子,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六要推动智志双扶解困与基层治理体系相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济南市注重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实施“积分制”扶贫,围绕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项目、参加技能培训、主动就业创业、提升人居环境、自觉孝老敬亲、养成良好习惯等设置积分奖励,帮扶干部每月一次入户考评,贫困群众以表现换积分,凭积分到由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设立的扶贫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既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意识,又汇聚起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正能量,“小积分”发出了“千钧力”,撬动了“大扶贫”。推进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主角,是决定性力量,而不是“过路看客”。如何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是当前各级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往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积分制”扶贫模式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下一步,可根据普通群众特点,围绕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建立科学化、制度化、可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以此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要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环境整治相衔接。改善贫困户人居环境是综合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扶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济南市在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基础上,按照院内、屋内、厨房、厕所、个人卫生干净和生产、生活用品摆放规范的“五净两规范”标准,通过量化考评,促使贫困户自主改善提升房屋内外环境,使其生活更有尊严、更加自信,精气神比改造前提升了不少。一个富裕美丽的乡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应该是干净整洁。当前,农村环境整治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多年陋习,“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消灭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柴草乱堆、旱厕简陋等现象,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可借鉴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思路,构建人人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督促广大农民群众形成以“脏”为羞、以“懒”为耻的观念意识,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八要推动易地搬迁脱贫与新型城镇建设相衔接。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脱贫问题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国家统筹考虑人往哪里搬、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社区如何管等问题,系统推进安全适用住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就业空间拓展、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帮助1000多万片贫困地区群众挪了“穷窝”,换了“穷业”,既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脱贫目标,也催生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向城镇、社区、中心村集中,是乡村振兴“人往哪里去”的趋势和方向。下一步,可借鉴异地搬迁脱贫经验,重点在土地流转规范、产业配套发展、收入可靠稳定、居住舒适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等方面下气力,切实消除人口集中顾虑,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

九要推动生态补偿脱贫与保护绿水青山相衔接。从全国范围看,95%的贫困人口和大多数贫困地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和重点保护的地区。“富饶的贫困”是这些地区普遍面临的尴尬境地。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就是通过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创新,为生态红线地区脱贫提供持久动力。这方面,中西部很多地方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济南市山区丘陵较多,部分地区发展受限。可借鉴生态补偿脱贫机制,在完善生态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生态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实施政府购买生态公益林制度、制定区域生态建设面积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和核算体系、研究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入探索,确保发展受限的地区也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十要推动政策力量整合与深化农村改革相衔接。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发挥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求突破。济南市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把手工程”,突出党委主责,督促805名市、区县、街镇三级专职扶贫队伍奋战一线,42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攻坚,2.15万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1200多家各类企业、商会协会、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共建,汇聚脱贫攻坚强大“济南力量”,连续三年全省扶贫成效考核均居前列。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改革要“打头炮”。当前,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任务繁重,更加需要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体系,动员全党全社会尽锐出战,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不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共济大厦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84297683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