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东川:聚焦易地扶贫搬迁 书写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答卷

时间:2019-12-17 09:13:0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IMG_20191216_165819.jpg

东川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全区8个乡镇(街道)全部是贫困乡镇;146个村(社区)有扶贫任务,129个为贫困村(含86个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1户104511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已脱贫28143户102508人,贫困发生率从建档时的52.88%下降到1.09%。2019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川区退出了贫困县序列,实现了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目标,脱贫成效得到了第三方评估团队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作为集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老工业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县,东川区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主要矛盾,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聚焦“如何搬、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融入”等重点问题,敢闯敢试、苦干实干,既兑现了如期完成搬迁的“军令状”,又向交出了脱贫攻坚的“满意账”。

IMG_20191216_174559.jpg

一、聚焦“稳得住”贴心服务,着力解决“搬迁进城适应难”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用心用情、设身处地为搬迁群众着想,统筹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各个环节,真心工作、真情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把支部建在楼栋上,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易地扶贫搬迁首要位置,以党的建设带动搬迁社区建设。成立移民新区党工委和移民新区管委会,托管新成立的移民搬迁居民社区,在原有村级行政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设置片区管理员、楼层长、楼栋长,理顺“移民新区党工委—社区党委—楼栋党支部—楼层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建设,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发动起来、思想动员起来、人心凝聚起来。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移民新区党工委下设2个社区党委和1个社区党总支、27个楼栋党支部、119个党小组,管理党员606名,联系群众6660户,并制定了《东川区移民新区党工委党员联系群众五项制度》,实现了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建立东川区“党建引领、新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制度坚持党建脱贫“双推进”,围绕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中心重点任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突出区委高位统筹,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对移民新区安置点群众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融入城市基层有效治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控制性工程”取得高质量成效,保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工作目标。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服务保障全覆盖。按照一站式服务的标准要求,组建安置点为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就业、社保、就医、教育等提高全方位服务。抓好搬迁对象迁出地到迁入地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的转移衔接工作,整合各方资源,从高从优落实政策,织牢低保、医保、养老保障网。配套建设卫生服务站,共有医护人员196人,病床107张,设有中药房、西药房、输液室、检验室、疫苗接种室等,满足群众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需求。统筹划片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近就学,共安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250人(小学1568人,中学682人),并争取资金开办学生食堂,协调公交公司免费开通安置点到就读学校公交车,进一步减轻搬迁家庭经济负担。

把常识教到心坎里,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统一制作“一卡两册”,于搬迁前发放给搬迁群众,由包保干部负责“手把手”教育培训。一卡,即“便民连心服务卡”,内容包括:乡镇(街道)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报警电话、信访维权、医疗服务、物业管理、就业就学咨询等信息。两册,即“便民手册”和“文明手册”。“便民手册”内容包括城市地图、小区图纸、学校、医院、公园、文化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公交车站、周边加油站、农贸市场、超市生活配套等情况简介。“文明手册”内容包括交通秩序、治安管理、信访维权、文化活动、交通出行、生活习惯、小区生活注意事项(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电梯乘坐、家畜禁养)等。

IMG_20191216_164822.jpg

二、聚焦“能脱贫”带动增收,着力解决“搬迁群众致富难”问题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为群众建好“房子”,更要帮助群众过好“日子”。东川区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统筹推进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确保了群众搬得出、有事做、能脱贫。

就业“春风送岗”,确保搬迁群众有工资性收入。实施“11511”精准就业扶贫行动,落实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包保措施,对涉及有易地搬迁任务的7个乡镇成立镇级就业工作站,涉及搬迁的68个村成立就业小分队,精准找岗、引岗、送岗、稳岗到户到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服务站,采取“服务窗口+劳务公司+企业(合作社)+易地搬迁农民工”的模式,由劳务中介企业统一对易地搬迁人员统一管理和组织安排就业。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在每个安置点至少建设1个就业扶贫车间,通过组织开展网络创业、刺绣等培训班,引导搬迁劳动力学习电商、淘宝等知识,为居家创业奠定基础。增强搬迁安置点内循环,安置点及周边共开发760多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不具备外出就业条件的搬迁劳动力,消除“零就业”家庭。

产业“藤上结瓜”,确保搬迁群众有经营性收入。实施“5+3”增收计划〔5项到户增收措施:一亩土地流转(托管)、一名家庭人员务工、一份合作股份、一项自主发展的种养殖业、一项增收项目”;3项产业发展保障:金融服务保障、销售服务保障、技术服务保障〕,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利益联结分成机制,保证搬迁群众每年可获得利益分成。采取自主流转和兜底流转的方式,对具备流转条件的土地进行流转,支持种养殖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土地流转,每亩流转土地平均增收500元。截至目前,共引进康美药业(昆明)种植资源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实施土地流转17543亩,完成退耕还林34383亩。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奇济康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搬迁后闲置的土地,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开展花椒种植,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资产“收益开花”,确保搬迁群众有财产性收入。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将搬迁资金、产业扶贫资金、部门整合资金用于光伏发电、建设标准化厂房、修建或购买商业门面等项目,鼓励组建合作社或平台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安置点商铺、车间、仓库、集贸市场、停车场等营利性物业,让搬迁群众享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收益。目前,全区共申报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19个,其中:村级电站5座、联村电站11座,装机总容量36.54MW,概算总投资2.14亿元,共关联7299户26993人增收。

IMG_20191216_173453.jpg

三、聚焦“可融入”探索创新,着力解决“搬迁社区治理难”问题

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社区群众思想观转变难、内生动力激发难等问题,投入精干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实施了以“讲感恩、讲诚信、讲法治”和“比发展、比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新民风”建设,着力培养和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卡内和卡外全覆盖。“新时代新民风”建设覆盖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消除了“卡内”和“卡外”群众的政策“悬崖效应”。积分评定、“五星家庭”和“法治文明小区”创建按照“日抽查”了解区情民意、“月碰头”分析汇总情况、“季分析”做出先期预判、“年定级”进行表彰奖励的思路进行,确保情况掌握充分、前后衔接有序,进一步激发搬迁群众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形成“对党感恩、人人诚信、户户争星、邻里和谐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

坚持共治和自治齐推进。健全完善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指导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文体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社会调节、基层自治良性互动,根据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需要,优先从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招聘了28名协警、200名保安,统筹安排协助做好片区社会治安管理,积极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社区。通过开展“三讲三评”、文化表演、学习培训、风采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感恩、诚信、法治、发展、和谐”的新民风“随风潜入夜”,达到思想扶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推动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搬迁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奖励和惩处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以“五星家庭”“法治文明小区”创建为载体,把握申报、评定、兑换三个环节,通过开展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评定工作,建立“五星超市”平台,实行积分兑换商品制,调动搬迁群众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设置“五星家庭”门牌7000余个。移民搬迁小区6个“五星超市”已全部正式营运,“五星家庭”积分评定及积分按月上卡,并进行物资兑换。其中,对“五星级家庭”,除享受四星级家庭待遇外,在社区干部选举、社区人员招聘、公益岗位安排、“两代表一委员”选举、评先评优、参军入伍等方面给予照顾优先;对两星及以下的家庭,取消所有奖励优待扶持政策,暂缓搬迁小区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

IMG_20191216_171439.jpg

东川的脱贫攻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全区党员干部和各级群众实现了思想高度统一,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团结一致、上下同心,苦战实战、同甘共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积累了宝贵了工作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干群携手同心,则无坚不摧、战无不胜。东川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派出驻村663名驻村工作队员、9571名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选派三分之二的机关干部组成815人的“先锋队”驻村扶贫,脱贫攻坚各条战线“红旗插满山头,干部充满山沟”,广大扶贫干部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帮助群众建房筑路、收粮搬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

       二是始终把握扶贫开发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摆脱贫困首要意义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坚持群众主体,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东川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教育上“扶智”,从思想上“扶志”,结合村规民约,利用脱贫标兵、致富带头人等讲好脱贫故事,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感恩意识,营造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地树立“对党诚信、对村规民约诚信、对收入诚信”的导向,推进“诚信超市”平台建设,通过以诚信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自助式帮扶,引导广大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是始终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聚焦东川脱贫攻坚,区级领导全部下沉到乡镇和村组,担任乡镇第一指挥长和包村;精心选派161名科级干部负责包村,统揽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动员驻区企业、公职人员、中小学生助力脱贫攻坚,组织2203名公职人员组建139支“亲情小分队”,回乡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开创了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的新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认可度。积极争取各级帮扶单位支持,2016年以来,上海市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500万元,航天科工集团投入帮扶资金1274.6万元,省市挂包单位投入帮扶资金2.8亿元,北京市朝阳区投入帮扶资金1亿元,辖区企业和企业家捐款2184.99万元。

       四是始终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东川区牢牢把握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区级“四班子”以上率下、精诚团结,坚持“职位不分一二线,只有火线和前线”,建立了四班子“既抓主业,又各有侧重”的统筹联动机制,形成全区“一盘棋”格局。围绕激发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率先在全省启动“庸懒散滑贪”专项整治活动,真正动真碰硬,分“学、查、评、改、建”五个阶段,对存 在突出问题的328名干部进行分类处置,达到“惩处极少数,整治较少数,教育大多数”目标,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全区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根本转变,精神状态为之一振,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作风保证。

       五是始终不断完善配套化的政策和制度。中央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后,结合东川区实际,制定出台《关于举全区之力坚决提前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七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制定出台了易地搬迁、务工增收、基础设施等,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积极大胆创新,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12个方面48个步骤”的东川模式,形成了“1+7+N”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的政策体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标签易地搬迁    
观察思考

云南东川:聚焦易地扶贫搬迁 书写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答卷

时间:2019-12-17 09:13:0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IMG_20191216_165819.jpg

东川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全区8个乡镇(街道)全部是贫困乡镇;146个村(社区)有扶贫任务,129个为贫困村(含86个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1户104511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已脱贫28143户102508人,贫困发生率从建档时的52.88%下降到1.09%。2019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川区退出了贫困县序列,实现了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目标,脱贫成效得到了第三方评估团队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作为集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老工业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县,东川区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主要矛盾,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聚焦“如何搬、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融入”等重点问题,敢闯敢试、苦干实干,既兑现了如期完成搬迁的“军令状”,又向交出了脱贫攻坚的“满意账”。

IMG_20191216_174559.jpg

一、聚焦“稳得住”贴心服务,着力解决“搬迁进城适应难”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用心用情、设身处地为搬迁群众着想,统筹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各个环节,真心工作、真情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把支部建在楼栋上,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易地扶贫搬迁首要位置,以党的建设带动搬迁社区建设。成立移民新区党工委和移民新区管委会,托管新成立的移民搬迁居民社区,在原有村级行政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设置片区管理员、楼层长、楼栋长,理顺“移民新区党工委—社区党委—楼栋党支部—楼层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建设,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发动起来、思想动员起来、人心凝聚起来。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移民新区党工委下设2个社区党委和1个社区党总支、27个楼栋党支部、119个党小组,管理党员606名,联系群众6660户,并制定了《东川区移民新区党工委党员联系群众五项制度》,实现了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建立东川区“党建引领、新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制度坚持党建脱贫“双推进”,围绕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中心重点任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突出区委高位统筹,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对移民新区安置点群众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融入城市基层有效治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控制性工程”取得高质量成效,保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工作目标。

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服务保障全覆盖。按照一站式服务的标准要求,组建安置点为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就业、社保、就医、教育等提高全方位服务。抓好搬迁对象迁出地到迁入地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的转移衔接工作,整合各方资源,从高从优落实政策,织牢低保、医保、养老保障网。配套建设卫生服务站,共有医护人员196人,病床107张,设有中药房、西药房、输液室、检验室、疫苗接种室等,满足群众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需求。统筹划片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近就学,共安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250人(小学1568人,中学682人),并争取资金开办学生食堂,协调公交公司免费开通安置点到就读学校公交车,进一步减轻搬迁家庭经济负担。

把常识教到心坎里,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统一制作“一卡两册”,于搬迁前发放给搬迁群众,由包保干部负责“手把手”教育培训。一卡,即“便民连心服务卡”,内容包括:乡镇(街道)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报警电话、信访维权、医疗服务、物业管理、就业就学咨询等信息。两册,即“便民手册”和“文明手册”。“便民手册”内容包括城市地图、小区图纸、学校、医院、公园、文化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公交车站、周边加油站、农贸市场、超市生活配套等情况简介。“文明手册”内容包括交通秩序、治安管理、信访维权、文化活动、交通出行、生活习惯、小区生活注意事项(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电梯乘坐、家畜禁养)等。

IMG_20191216_164822.jpg

二、聚焦“能脱贫”带动增收,着力解决“搬迁群众致富难”问题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为群众建好“房子”,更要帮助群众过好“日子”。东川区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统筹推进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确保了群众搬得出、有事做、能脱贫。

就业“春风送岗”,确保搬迁群众有工资性收入。实施“11511”精准就业扶贫行动,落实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包保措施,对涉及有易地搬迁任务的7个乡镇成立镇级就业工作站,涉及搬迁的68个村成立就业小分队,精准找岗、引岗、送岗、稳岗到户到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服务站,采取“服务窗口+劳务公司+企业(合作社)+易地搬迁农民工”的模式,由劳务中介企业统一对易地搬迁人员统一管理和组织安排就业。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在每个安置点至少建设1个就业扶贫车间,通过组织开展网络创业、刺绣等培训班,引导搬迁劳动力学习电商、淘宝等知识,为居家创业奠定基础。增强搬迁安置点内循环,安置点及周边共开发760多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不具备外出就业条件的搬迁劳动力,消除“零就业”家庭。

产业“藤上结瓜”,确保搬迁群众有经营性收入。实施“5+3”增收计划〔5项到户增收措施:一亩土地流转(托管)、一名家庭人员务工、一份合作股份、一项自主发展的种养殖业、一项增收项目”;3项产业发展保障:金融服务保障、销售服务保障、技术服务保障〕,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利益联结分成机制,保证搬迁群众每年可获得利益分成。采取自主流转和兜底流转的方式,对具备流转条件的土地进行流转,支持种养殖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土地流转,每亩流转土地平均增收500元。截至目前,共引进康美药业(昆明)种植资源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实施土地流转17543亩,完成退耕还林34383亩。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奇济康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对搬迁后闲置的土地,以乡镇或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开展花椒种植,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资产“收益开花”,确保搬迁群众有财产性收入。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将搬迁资金、产业扶贫资金、部门整合资金用于光伏发电、建设标准化厂房、修建或购买商业门面等项目,鼓励组建合作社或平台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安置点商铺、车间、仓库、集贸市场、停车场等营利性物业,让搬迁群众享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收益。目前,全区共申报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19个,其中:村级电站5座、联村电站11座,装机总容量36.54MW,概算总投资2.14亿元,共关联7299户26993人增收。

IMG_20191216_173453.jpg

三、聚焦“可融入”探索创新,着力解决“搬迁社区治理难”问题

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社区群众思想观转变难、内生动力激发难等问题,投入精干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实施了以“讲感恩、讲诚信、讲法治”和“比发展、比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新民风”建设,着力培养和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卡内和卡外全覆盖。“新时代新民风”建设覆盖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消除了“卡内”和“卡外”群众的政策“悬崖效应”。积分评定、“五星家庭”和“法治文明小区”创建按照“日抽查”了解区情民意、“月碰头”分析汇总情况、“季分析”做出先期预判、“年定级”进行表彰奖励的思路进行,确保情况掌握充分、前后衔接有序,进一步激发搬迁群众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形成“对党感恩、人人诚信、户户争星、邻里和谐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

坚持共治和自治齐推进。健全完善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指导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文体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社会调节、基层自治良性互动,根据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需要,优先从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中招聘了28名协警、200名保安,统筹安排协助做好片区社会治安管理,积极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社区。通过开展“三讲三评”、文化表演、学习培训、风采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感恩、诚信、法治、发展、和谐”的新民风“随风潜入夜”,达到思想扶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推动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搬迁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奖励和惩处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以“五星家庭”“法治文明小区”创建为载体,把握申报、评定、兑换三个环节,通过开展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评定工作,建立“五星超市”平台,实行积分兑换商品制,调动搬迁群众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设置“五星家庭”门牌7000余个。移民搬迁小区6个“五星超市”已全部正式营运,“五星家庭”积分评定及积分按月上卡,并进行物资兑换。其中,对“五星级家庭”,除享受四星级家庭待遇外,在社区干部选举、社区人员招聘、公益岗位安排、“两代表一委员”选举、评先评优、参军入伍等方面给予照顾优先;对两星及以下的家庭,取消所有奖励优待扶持政策,暂缓搬迁小区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

IMG_20191216_171439.jpg

东川的脱贫攻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全区党员干部和各级群众实现了思想高度统一,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团结一致、上下同心,苦战实战、同甘共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积累了宝贵了工作经验。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干群携手同心,则无坚不摧、战无不胜。东川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派出驻村663名驻村工作队员、9571名帮扶责任人的基础上,选派三分之二的机关干部组成815人的“先锋队”驻村扶贫,脱贫攻坚各条战线“红旗插满山头,干部充满山沟”,广大扶贫干部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帮助群众建房筑路、收粮搬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

       二是始终把握扶贫开发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摆脱贫困首要意义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坚持群众主体,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东川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教育上“扶智”,从思想上“扶志”,结合村规民约,利用脱贫标兵、致富带头人等讲好脱贫故事,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感恩意识,营造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旗帜鲜明地树立“对党诚信、对村规民约诚信、对收入诚信”的导向,推进“诚信超市”平台建设,通过以诚信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自助式帮扶,引导广大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是始终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聚焦东川脱贫攻坚,区级领导全部下沉到乡镇和村组,担任乡镇第一指挥长和包村;精心选派161名科级干部负责包村,统揽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动员驻区企业、公职人员、中小学生助力脱贫攻坚,组织2203名公职人员组建139支“亲情小分队”,回乡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开创了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的新局面,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认可度。积极争取各级帮扶单位支持,2016年以来,上海市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500万元,航天科工集团投入帮扶资金1274.6万元,省市挂包单位投入帮扶资金2.8亿元,北京市朝阳区投入帮扶资金1亿元,辖区企业和企业家捐款2184.99万元。

       四是始终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东川区牢牢把握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区级“四班子”以上率下、精诚团结,坚持“职位不分一二线,只有火线和前线”,建立了四班子“既抓主业,又各有侧重”的统筹联动机制,形成全区“一盘棋”格局。围绕激发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率先在全省启动“庸懒散滑贪”专项整治活动,真正动真碰硬,分“学、查、评、改、建”五个阶段,对存 在突出问题的328名干部进行分类处置,达到“惩处极少数,整治较少数,教育大多数”目标,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全区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根本转变,精神状态为之一振,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作风保证。

       五是始终不断完善配套化的政策和制度。中央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后,结合东川区实际,制定出台《关于举全区之力坚决提前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七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制定出台了易地搬迁、务工增收、基础设施等,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积极大胆创新,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12个方面48个步骤”的东川模式,形成了“1+7+N”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的政策体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