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扶贫协作“三助力” 易地搬迁后无忧

时间:2019-12-30 15:24:0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龙正峰 杨荣波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做好搬迁后的帮扶工作,济南市与湘西州密切协作,把济南市财政援助资金精准投放给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后续扶持,聚焦产业、就业和“公岗”帮扶,2019年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资金5278万元,实施产业和就业项目39个,援建扶贫车间119个,设立公益性岗位1.35万个,共惠及易地扶贫搬迁户16489人,有效解决了他们搬迁后的“后顾之忧”。

一是助力产业扶贫。为解决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搬迁后的产业扶贫问题,湘西州把济南市财政援建资金投入到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鼓励和支持安置户发展产业,借鉴“飞地经济”模式开展委托帮扶,通过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开展直接帮扶,确保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有地可种、有产可收。比如,花垣县积极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园区内31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附近搬迁群众实现了“产业+就业”双增收。凤凰县禾库“新千户苗寨”积极落实一户一人就业、一户一块菜地、一人一头黄牛、一人一亩青皮豆、一人一亩漆树、一人一亩油桐等“六个一”后续帮扶措施,全方位保障搬迁群众脱贫致富。龙山县引导济南财政援建资金1000万元,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针对召市镇、桂塘镇、洛塔乡的土壤条件、产业基础,差异化实施召市镇菊芋后扶基地、红岩溪镇百合后扶基地等12个易地搬迁后扶产业项目,2700余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受益增收。永顺县安排援助资金350万元实施的千亩猕猴桃示范园项目,通过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劳务用工等方式,成功解决了310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户的产业增收问题,人均增收1000余元。

二是助力就近就业。针对部分易地搬迁贫困户无法就业的问题,借鉴济南市“扶贫车间”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居家式”、“基地式”、“厂房式”扶贫车间,带动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山谷民居苗绣作坊”、“小草手工”、“惹巴妹绒线编织”等一批湘西民族文创企业“扶贫车间”纷纷在各县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落地开花,居家务工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深受安置区广大家庭妇女的喜爱和欢迎。比如,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编织公司在全州8个县市共创建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惹巴妹”扶贫车间27个,年销售额达到4126万元,惠及员工1289人,其中包括残疾人226名,使910个易地搬迁贫困家庭脱贫,走上了致富路。泸溪县在武溪镇、浦市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了13家扶贫车间,吸纳了535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3人。永顺县芙蓉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的同康制衣扶贫车间,吸纳了2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人。通过“扶贫车间”建设,全州共安排140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

三是助力“公岗”帮扶。在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50至60岁的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增收入渠道狭窄。针对这一情况,湘西州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在全州开发设立了2.1万个公益性岗位,对154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全覆盖,共解决1.25万名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公岗”帮扶问题。对安置点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劳动能力弱、无外出务工人员或无收入来源的搬迁对象,从事保安、保洁、水电维修等工作,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和生活难题。比如泸溪县洗溪镇红岩村的周德富,妻子患鼻咽癌,家庭十分困难,搬迁到武溪上堡安置点后,给他安排了保洁员工作岗位,儿子被聘为红岩村辅警,两人加起来一年有近5万元收入,减轻了因病致贫的压力,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花垣县边城镇火焰土村易地搬迁贫困户石金芝,她57岁了,搬迁后给她安排了一个保洁员岗位,每个月收入600元,解决了她家的后顾之忧,她工作认真负责,把搬迁区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东西协作    

扶贫协作“三助力” 易地搬迁后无忧

时间:2019-12-30 15:24:0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龙正峰 杨荣波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做好搬迁后的帮扶工作,济南市与湘西州密切协作,把济南市财政援助资金精准投放给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后续扶持,聚焦产业、就业和“公岗”帮扶,2019年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资金5278万元,实施产业和就业项目39个,援建扶贫车间119个,设立公益性岗位1.35万个,共惠及易地扶贫搬迁户16489人,有效解决了他们搬迁后的“后顾之忧”。

一是助力产业扶贫。为解决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搬迁后的产业扶贫问题,湘西州把济南市财政援建资金投入到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鼓励和支持安置户发展产业,借鉴“飞地经济”模式开展委托帮扶,通过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开展直接帮扶,确保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有地可种、有产可收。比如,花垣县积极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园区内31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附近搬迁群众实现了“产业+就业”双增收。凤凰县禾库“新千户苗寨”积极落实一户一人就业、一户一块菜地、一人一头黄牛、一人一亩青皮豆、一人一亩漆树、一人一亩油桐等“六个一”后续帮扶措施,全方位保障搬迁群众脱贫致富。龙山县引导济南财政援建资金1000万元,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针对召市镇、桂塘镇、洛塔乡的土壤条件、产业基础,差异化实施召市镇菊芋后扶基地、红岩溪镇百合后扶基地等12个易地搬迁后扶产业项目,2700余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受益增收。永顺县安排援助资金350万元实施的千亩猕猴桃示范园项目,通过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劳务用工等方式,成功解决了310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户的产业增收问题,人均增收1000余元。

二是助力就近就业。针对部分易地搬迁贫困户无法就业的问题,借鉴济南市“扶贫车间”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居家式”、“基地式”、“厂房式”扶贫车间,带动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山谷民居苗绣作坊”、“小草手工”、“惹巴妹绒线编织”等一批湘西民族文创企业“扶贫车间”纷纷在各县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落地开花,居家务工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深受安置区广大家庭妇女的喜爱和欢迎。比如,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编织公司在全州8个县市共创建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惹巴妹”扶贫车间27个,年销售额达到4126万元,惠及员工1289人,其中包括残疾人226名,使910个易地搬迁贫困家庭脱贫,走上了致富路。泸溪县在武溪镇、浦市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了13家扶贫车间,吸纳了535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3人。永顺县芙蓉镇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的同康制衣扶贫车间,吸纳了20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人。通过“扶贫车间”建设,全州共安排140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

三是助力“公岗”帮扶。在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50至60岁的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增收入渠道狭窄。针对这一情况,湘西州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在全州开发设立了2.1万个公益性岗位,对154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现全覆盖,共解决1.25万名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公岗”帮扶问题。对安置点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劳动能力弱、无外出务工人员或无收入来源的搬迁对象,从事保安、保洁、水电维修等工作,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和生活难题。比如泸溪县洗溪镇红岩村的周德富,妻子患鼻咽癌,家庭十分困难,搬迁到武溪上堡安置点后,给他安排了保洁员工作岗位,儿子被聘为红岩村辅警,两人加起来一年有近5万元收入,减轻了因病致贫的压力,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花垣县边城镇火焰土村易地搬迁贫困户石金芝,她57岁了,搬迁后给她安排了一个保洁员岗位,每个月收入600元,解决了她家的后顾之忧,她工作认真负责,把搬迁区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