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焐热群众的心 鼓足脱贫的劲

时间:2019-12-31 19:04:4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近年来,江西省鄱阳县创新开展“扶志、扶德、扶智、扶勤、扶能”五扶精神脱贫法,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引领贫困群众在精神上站起来、在劳动中富起来、在生活中笑起来,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推动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结成一批精神帮扶对子。结合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推行“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工作方式,全面掌握各村“因失德缺志致贫返贫”家庭和个人的现状,将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家庭不睦等情况列入失德致贫范围,并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问题清。

在此基础上,帮扶干部与因失德缺志致贫返贫家庭和个人结成对子221个,通过开展帮扶转化100余户。谢家滩镇晚禾村50多岁的贫困户吴育凤,丈夫得癌症去世,一家人因此欠下巨额债务,其20多岁的儿子天天在家游手好闲,第一书记、村支书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帮他介绍到电子厂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如今全家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形成一套文化法制科技培训机制。在乡镇(街道)建设30个法治文化长廊,成立10支法制政策宣讲队,围绕《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开展以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等有关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500余次,发放精准法律援助连心卡20000余份。

农业局、科协、科技局等围绕马家柚、稻虾共作、中药材、大棚蔬菜、食用菌等扶贫主导产业,举办了13期培训班,培训贫困户2000多人。检察院驻村联络室、法院农村巡回法庭、镇司法所、村司法工作室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开展农村有关案件的公开审理活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法制理念。古县渡镇农户束传贵的儿子不赡养父母,束传贵夫妇多次教育无效,依法起诉到县法院。县法院快速审理,依法判决束氏兄弟每年各承担赡养费1万元。

举办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借着中国文联授予鄱阳全省唯一“中国文艺扶贫奔小康示范县”这股东风,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了一支500余人的文艺志愿队伍,积极开展各项扶志鼓劲的文艺活动。通过“一湖清水、一城书香”为主题的“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鄱阳”活动,建起350个特色农家书屋,做到阅读覆盖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五个覆盖”;音乐、诗歌、戏曲等协会组成文艺演出小分队,创编出一批文艺节目逐村巡演,宣传政策、展示成果、讴歌典型;书法家、美术家义务为农村绘制文化墙,包含扶贫政策、励志标语、家风家训等内容,让精美的墙壁“会说话”;艺术、舞蹈等志愿服务者,奔赴四十里街镇湖东小学、田畈街镇马头学校等学校进行文艺支教,让千名贫困学子享受艺术熏陶……

一颗颗富足精神火种的播撒,使“积极向上、自主脱贫”成为每个贫困户最质朴的愿景。2018年,全县组织文艺下乡活动283场,筹集扶贫资金近1500万元。同时,发展基层文艺协会23个,在乡村建立文艺扶贫工作示范点,与贫困村进行结对服务,积极扶持和指导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开展一次移风易俗树新风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了“十个一”乡风文明行动,即每个行政村一部村规民约、一个红白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一个村级文化大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组家风家训、一个身边好人榜、一批文明示范户、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支志愿服务队,大力破除农村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聚众*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等文明健康的乡风民俗。

目前,全县以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建设村级文化中心328个,发展腰鼓队、广场舞队、太极拳队等农村演出队伍2000多支、5万余人(其中贫困户参加近万人),每年开展演出10万余场,做到群众演、群众唱、群众看。

树立一批身边乡贤典型。围绕突出向善向上乡贤文化,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致富能人”、“好婆婆”“好媳妇”“孝老爱亲好青年”、“创业创新好青年”等评选活动,积极创评“最美家庭”“幸福家庭”,把各种凡人善举和社会新风尚积聚成大气候,凝聚成人人向上向善、齐心脱贫致富的强大正能量。2018年成功推荐了张秀桃入围“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何爱华、吴理松被评为“江西好人”,挖掘了朱思义、蔡彩红等一批脱贫致富典型,全县共评选出文明孝道户600多户,其中受到县表彰的文明孝道户30户。

同时,全县开展了好人事迹宣传巡回展活动,用典型的力量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正气,打击邪气,促进家庭和谐,养成劳动光荣的良好习惯;在县城设立好人公园,制作宣传长栏宣传好人事迹,用群众身边典型事典型人感化教育群众,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用好一张“红黑展示榜”。制定下发《开展农户“红黑榜”发布活动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引导行政村在人口聚集的醒目位置制作“红黑榜”公示栏。“红”榜聚集正能量,围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对全村涌现出来的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等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在红榜上进行大力宣传,在全村树正气,树正风;“黑”榜鞭策教育反面典型,对村内破坏公共财物、不孝敬父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在黑榜上曝光,对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处理,提醒村民提升道德水准、趋善避恶。

目前,全县村级建设公示栏58块,公布“红黑榜”202次。在石门街镇汉桥村,宣传栏上“脱贫之星”杨麦林身披大红绶带的照片熠熠生辉,他的脸上洋溢着脱贫后的光荣。驻村第一书记吴飞说:“自从村里开展了脱贫之星评选,贫困户有了榜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更高了。谁都不愿意上‘黑榜’,那可不是件光彩的事。大家更努力了。”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焐热群众的心 鼓足脱贫的劲

时间:2019-12-31 19:04:4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周艳

近年来,江西省鄱阳县创新开展“扶志、扶德、扶智、扶勤、扶能”五扶精神脱贫法,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引领贫困群众在精神上站起来、在劳动中富起来、在生活中笑起来,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推动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结成一批精神帮扶对子。结合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推行“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工作方式,全面掌握各村“因失德缺志致贫返贫”家庭和个人的现状,将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家庭不睦等情况列入失德致贫范围,并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问题清。

在此基础上,帮扶干部与因失德缺志致贫返贫家庭和个人结成对子221个,通过开展帮扶转化100余户。谢家滩镇晚禾村50多岁的贫困户吴育凤,丈夫得癌症去世,一家人因此欠下巨额债务,其20多岁的儿子天天在家游手好闲,第一书记、村支书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并帮他介绍到电子厂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如今全家对脱贫充满了信心。

形成一套文化法制科技培训机制。在乡镇(街道)建设30个法治文化长廊,成立10支法制政策宣讲队,围绕《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开展以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等有关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500余次,发放精准法律援助连心卡20000余份。

农业局、科协、科技局等围绕马家柚、稻虾共作、中药材、大棚蔬菜、食用菌等扶贫主导产业,举办了13期培训班,培训贫困户2000多人。检察院驻村联络室、法院农村巡回法庭、镇司法所、村司法工作室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开展农村有关案件的公开审理活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法制理念。古县渡镇农户束传贵的儿子不赡养父母,束传贵夫妇多次教育无效,依法起诉到县法院。县法院快速审理,依法判决束氏兄弟每年各承担赡养费1万元。

举办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借着中国文联授予鄱阳全省唯一“中国文艺扶贫奔小康示范县”这股东风,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了一支500余人的文艺志愿队伍,积极开展各项扶志鼓劲的文艺活动。通过“一湖清水、一城书香”为主题的“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鄱阳”活动,建起350个特色农家书屋,做到阅读覆盖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五个覆盖”;音乐、诗歌、戏曲等协会组成文艺演出小分队,创编出一批文艺节目逐村巡演,宣传政策、展示成果、讴歌典型;书法家、美术家义务为农村绘制文化墙,包含扶贫政策、励志标语、家风家训等内容,让精美的墙壁“会说话”;艺术、舞蹈等志愿服务者,奔赴四十里街镇湖东小学、田畈街镇马头学校等学校进行文艺支教,让千名贫困学子享受艺术熏陶……

一颗颗富足精神火种的播撒,使“积极向上、自主脱贫”成为每个贫困户最质朴的愿景。2018年,全县组织文艺下乡活动283场,筹集扶贫资金近1500万元。同时,发展基层文艺协会23个,在乡村建立文艺扶贫工作示范点,与贫困村进行结对服务,积极扶持和指导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开展一次移风易俗树新风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了“十个一”乡风文明行动,即每个行政村一部村规民约、一个红白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一个村级文化大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组家风家训、一个身边好人榜、一批文明示范户、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支志愿服务队,大力破除农村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聚众*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等文明健康的乡风民俗。

目前,全县以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建设村级文化中心328个,发展腰鼓队、广场舞队、太极拳队等农村演出队伍2000多支、5万余人(其中贫困户参加近万人),每年开展演出10万余场,做到群众演、群众唱、群众看。

树立一批身边乡贤典型。围绕突出向善向上乡贤文化,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致富能人”、“好婆婆”“好媳妇”“孝老爱亲好青年”、“创业创新好青年”等评选活动,积极创评“最美家庭”“幸福家庭”,把各种凡人善举和社会新风尚积聚成大气候,凝聚成人人向上向善、齐心脱贫致富的强大正能量。2018年成功推荐了张秀桃入围“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何爱华、吴理松被评为“江西好人”,挖掘了朱思义、蔡彩红等一批脱贫致富典型,全县共评选出文明孝道户600多户,其中受到县表彰的文明孝道户30户。

同时,全县开展了好人事迹宣传巡回展活动,用典型的力量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正气,打击邪气,促进家庭和谐,养成劳动光荣的良好习惯;在县城设立好人公园,制作宣传长栏宣传好人事迹,用群众身边典型事典型人感化教育群众,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用好一张“红黑展示榜”。制定下发《开展农户“红黑榜”发布活动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引导行政村在人口聚集的醒目位置制作“红黑榜”公示栏。“红”榜聚集正能量,围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对全村涌现出来的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等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在红榜上进行大力宣传,在全村树正气,树正风;“黑”榜鞭策教育反面典型,对村内破坏公共财物、不孝敬父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在黑榜上曝光,对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处理,提醒村民提升道德水准、趋善避恶。

目前,全县村级建设公示栏58块,公布“红黑榜”202次。在石门街镇汉桥村,宣传栏上“脱贫之星”杨麦林身披大红绶带的照片熠熠生辉,他的脸上洋溢着脱贫后的光荣。驻村第一书记吴飞说:“自从村里开展了脱贫之星评选,贫困户有了榜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更高了。谁都不愿意上‘黑榜’,那可不是件光彩的事。大家更努力了。”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