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铜仁:启动“留雁行动” 助推脱贫攻坚

时间:2020-02-27 09:48:2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铜仁扶贫办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就业稳则人心定、家庭和、社会稳、国家安。

当前受疫情客观影响,导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返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务工人员的收入和全市脱贫攻坚进程。为切实破解这一难题,铜仁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决定在全市开展“留雁行动”,扎实做好“寻雁、送雁、育雁、助雁、繁雁、护雁”六项工作。 

在组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有序返岗的同时,大力开发市内岗位,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群众因疫情“出不去”的现实之困,又能着眼长远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狠抓摸排对接做好寻雁需求工作。坚持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精准精细开展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和重大企业(项目)、农村产业发展岗位需求摸底调查,通过线上、线下做好用工单位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双向对接,促成劳务关系。据摸底,我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40.4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18万人,市工业企业、建筑业、服务业、农村产业等企业(项目)用工需求5.17万人。 

二是狠抓有序输出做好送雁安心工作。坚持“留雁”与“送雁”兼顾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做好群众外出就业时间表、就业类别、就业方向,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市外主要务工地的对接,收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动态掌握复工复产和疫情情况,并统一安排车辆科学有序组织群众外出就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出省际包车34辆次,安全运送871名外出务工人员前往广东、福建、江苏等地返岗就业,并安排48家劳务公司参与“留雁行动”,促进务工返乡人员市外就业3.9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731人。 

三是狠抓技能提升做好育雁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实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提升“留雁人员”整体就业技能。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将培训安排在车间、工厂、实训基地开展,强化实操实训能力。根据市内企业用工需求和“留雁人员”特点,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民族民间手工艺等行业为重点规范开展培训,全面提升“留雁人员”的技能素质。 

四是狠抓平台建设做好助雁成长工作。开通“铜仁人才云网”,重点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农村返乡务工人员两大群体,第一时间将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发布。每个区县成立劳务公司,每个乡镇成立劳务合作社,充分发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建设,并借此让群众与劳务合作社形成逐渐稳定的关系。实行1名干部联系1家公司、1家公司负责1个或多个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1+1+N”劳务帮扶机制。目前,市人社部门已累计发布用工岗位信息8.74万余个,促成近万余名务工返乡人员与相关企业达成用工协议。 

五是狠抓创业扶持,做好繁雁孵化工作。成立留雁行动创业孵化园,建立创业引导基金,采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模式,引导“留雁人员”进入园区创业,并提供全程“保姆式”孵化创业指导。引进一批适合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鼓励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投资办厂,创建一批扶贫车间(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鼓励支持“留雁人员”创建合作社,就近就地发展短、平、快产业。目前,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已实现创业454人。 

六是狠抓政策支持,做好护雁保障工作。对复工复产的企业,实行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对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园区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的,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对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按规定兑现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对铜仁籍劳动力新入职市内企业就业的,所产生的交通费由输入地政府实行一次性据实补贴。目前,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实现市内就业54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67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302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贵州铜仁:启动“留雁行动” 助推脱贫攻坚

时间:2020-02-27 09:48:2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铜仁扶贫办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就业稳则人心定、家庭和、社会稳、国家安。

当前受疫情客观影响,导致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返岗就业难、企业用工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务工人员的收入和全市脱贫攻坚进程。为切实破解这一难题,铜仁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决定在全市开展“留雁行动”,扎实做好“寻雁、送雁、育雁、助雁、繁雁、护雁”六项工作。 

在组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有序返岗的同时,大力开发市内岗位,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群众因疫情“出不去”的现实之困,又能着眼长远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狠抓摸排对接做好寻雁需求工作。坚持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精准精细开展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和重大企业(项目)、农村产业发展岗位需求摸底调查,通过线上、线下做好用工单位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双向对接,促成劳务关系。据摸底,我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40.4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18万人,市工业企业、建筑业、服务业、农村产业等企业(项目)用工需求5.17万人。 

二是狠抓有序输出做好送雁安心工作。坚持“留雁”与“送雁”兼顾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做好群众外出就业时间表、就业类别、就业方向,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市外主要务工地的对接,收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动态掌握复工复产和疫情情况,并统一安排车辆科学有序组织群众外出就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出省际包车34辆次,安全运送871名外出务工人员前往广东、福建、江苏等地返岗就业,并安排48家劳务公司参与“留雁行动”,促进务工返乡人员市外就业3.9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731人。 

三是狠抓技能提升做好育雁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实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提升“留雁人员”整体就业技能。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将培训安排在车间、工厂、实训基地开展,强化实操实训能力。根据市内企业用工需求和“留雁人员”特点,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民族民间手工艺等行业为重点规范开展培训,全面提升“留雁人员”的技能素质。 

四是狠抓平台建设做好助雁成长工作。开通“铜仁人才云网”,重点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农村返乡务工人员两大群体,第一时间将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发布。每个区县成立劳务公司,每个乡镇成立劳务合作社,充分发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建设,并借此让群众与劳务合作社形成逐渐稳定的关系。实行1名干部联系1家公司、1家公司负责1个或多个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1+1+N”劳务帮扶机制。目前,市人社部门已累计发布用工岗位信息8.74万余个,促成近万余名务工返乡人员与相关企业达成用工协议。 

五是狠抓创业扶持,做好繁雁孵化工作。成立留雁行动创业孵化园,建立创业引导基金,采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模式,引导“留雁人员”进入园区创业,并提供全程“保姆式”孵化创业指导。引进一批适合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鼓励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投资办厂,创建一批扶贫车间(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鼓励支持“留雁人员”创建合作社,就近就地发展短、平、快产业。目前,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已实现创业454人。 

六是狠抓政策支持,做好护雁保障工作。对复工复产的企业,实行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对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园区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的,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对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按规定兑现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对铜仁籍劳动力新入职市内企业就业的,所产生的交通费由输入地政府实行一次性据实补贴。目前,全市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实现市内就业54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67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302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