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向爱华:一路扶贫在青山 心之所向是祖国

时间:2020-03-16 16:50:5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左磊

图片1.png

“青山不脱贫,我不离青山”。这是黔江区生态环境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向爱华担任石会镇青山村第一书记时,向青山村的父老乡亲们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他向组织和人民立下的铿锵誓言。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责任,耕耘的土地是担当。

当初单位领导找他谈话派他到石会镇青山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他因年纪大深感任务艰巨,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欣然迎战。他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名有着近40年工龄的老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这些“资本”足以支撑他去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五年来,他用心用情,恪尽职守,始终坚守着党员的初心。他踏遍了青山的土地,访遍了青山的人家,记录下青山的村情民意,绘制出青山的发展蓝图。一个提包,一本笔记,一个茶杯,一支钢笔,是他标配的工具。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他成了村民们口中贴心的“向书记”。

五年来,在石会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派出单位区生态环境局的全力支持下,他与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班子一道克服了各种困难,改变了青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17年整村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51户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越线脱贫。通过努力,争资立项新修村组公路8.0km、改扩建公路7.1km、硬化公路15.68km、硬化人行便道15km,新修产业路3.7km。新发展蚕桑600亩、茶叶500亩、青菜头300亩。活动室、卫生室进行了重新整修,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有效保障,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及宽带实现了全村覆盖。

青山村的干部群众这样评价他们的第一书记:

工作扎实。进入青山村后,他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将所有贫困户走访了一遍,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全村所有农户走访完毕。他每年都会记录下厚厚的一本工作笔记,每年都会穿坏3-4双鞋。

做事认真。村民反映的问题,他都会一件一件去调查核实,走访属实的问题,他都会一个一个去解决。有一次走访过程中,他看到有两个“五保户”仍然住在透风漏雨的房子里。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得知他们不愿意搬离青山村,去镇上的养老院居住,就想住在村里。于是他立即召集村干部研究讨论,商量解决办法,针对这两个“五保户”的实际情况,拿出了一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二天,他就向镇党委政府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最后决定在“三改”资金中划拨资金,帮助他们对房屋进行修整,解决了这两个“五保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吃苦耐劳。青山村自然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沟深,给走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不能阻碍他走组串户的步伐。之前有一次进村走访,他不慎摔伤了左臂,后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公伤,至今手臂抬举时仍然隐隐作痛。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留守老人是他一直的牵挂,走访时必访有老年人的家庭。当他得知一位老人因为掉了100元钱茶饭不思的时候,他忙从自己包里掏出100元钱补贴给老人,让老人不要再去想丢钱的事,就当钱没丢一样。

当得知有村民生病住院时,他每次都前往医院看望,并拿出100元至500元不等的现金进行慰问。出院回家的时候,他都是开车前往接送。

有一次,在雨天走访贫困户的时候,他不慎踩到了青苔上,滑了一跤。到了贫困户家后,主人家一边拿毛巾帮他擦身上的泥水,一边劝他雨天不要出来走村串户,不安全。而他只是客气的笑了笑,后来的雨天他依旧穿行在青山的小路上。

有一次晚上,在和村干部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得知有一位村民,生病就医后身体一直不见好转。吃完饭后,他决定和工作队员一起,前往看望这位村民。他打着手电,照亮田埂小路,走向村民家中。 

有一次,他与驻村干部一起到贫困户家更新张贴资料。恰逢午饭时间,一对80多岁的老人夫妇看到后非要给他们煮饭吃,被他们婉拒了。之后就忙着在贫困户家屋外做事,不一会,老阿婆走到他们身后,非要往他们衣服兜里放煮熟的鸡蛋。当时他们除了感动,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回到车里,泪水夹着汗水不住的往下流。

不久之后,他就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要离开热爱的脱贫攻坚岗位了。但他和往常一样,继续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与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班子探讨研究青山村的产业发展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贫困户稳定增收等问题。

从他闲时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他对青山村的不舍,青山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有父老乡亲,都寄托了他最深沉的思念。他答应乡亲们的事还没做完,脱贫攻坚战还没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就退下来了,总是有些许伤感。但他还是自我打气:“要用不多的在岗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实,站好最后一班岗,尽量少留下遗憾。”

山峦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一路扶贫在青山,心之所向是祖国。这就是青山村乡亲们眼中的第一书记,向爱华!(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左磊  供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帮扶    

向爱华:一路扶贫在青山 心之所向是祖国

时间:2020-03-16 16:50:5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左磊

图片1.png

“青山不脱贫,我不离青山”。这是黔江区生态环境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向爱华担任石会镇青山村第一书记时,向青山村的父老乡亲们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他向组织和人民立下的铿锵誓言。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责任,耕耘的土地是担当。

当初单位领导找他谈话派他到石会镇青山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他因年纪大深感任务艰巨,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欣然迎战。他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名有着近40年工龄的老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这些“资本”足以支撑他去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五年来,他用心用情,恪尽职守,始终坚守着党员的初心。他踏遍了青山的土地,访遍了青山的人家,记录下青山的村情民意,绘制出青山的发展蓝图。一个提包,一本笔记,一个茶杯,一支钢笔,是他标配的工具。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他成了村民们口中贴心的“向书记”。

五年来,在石会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派出单位区生态环境局的全力支持下,他与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班子一道克服了各种困难,改变了青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17年整村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51户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越线脱贫。通过努力,争资立项新修村组公路8.0km、改扩建公路7.1km、硬化公路15.68km、硬化人行便道15km,新修产业路3.7km。新发展蚕桑600亩、茶叶500亩、青菜头300亩。活动室、卫生室进行了重新整修,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有效保障,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及宽带实现了全村覆盖。

青山村的干部群众这样评价他们的第一书记:

工作扎实。进入青山村后,他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将所有贫困户走访了一遍,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全村所有农户走访完毕。他每年都会记录下厚厚的一本工作笔记,每年都会穿坏3-4双鞋。

做事认真。村民反映的问题,他都会一件一件去调查核实,走访属实的问题,他都会一个一个去解决。有一次走访过程中,他看到有两个“五保户”仍然住在透风漏雨的房子里。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得知他们不愿意搬离青山村,去镇上的养老院居住,就想住在村里。于是他立即召集村干部研究讨论,商量解决办法,针对这两个“五保户”的实际情况,拿出了一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二天,他就向镇党委政府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最后决定在“三改”资金中划拨资金,帮助他们对房屋进行修整,解决了这两个“五保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吃苦耐劳。青山村自然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沟深,给走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不能阻碍他走组串户的步伐。之前有一次进村走访,他不慎摔伤了左臂,后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公伤,至今手臂抬举时仍然隐隐作痛。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留守老人是他一直的牵挂,走访时必访有老年人的家庭。当他得知一位老人因为掉了100元钱茶饭不思的时候,他忙从自己包里掏出100元钱补贴给老人,让老人不要再去想丢钱的事,就当钱没丢一样。

当得知有村民生病住院时,他每次都前往医院看望,并拿出100元至500元不等的现金进行慰问。出院回家的时候,他都是开车前往接送。

有一次,在雨天走访贫困户的时候,他不慎踩到了青苔上,滑了一跤。到了贫困户家后,主人家一边拿毛巾帮他擦身上的泥水,一边劝他雨天不要出来走村串户,不安全。而他只是客气的笑了笑,后来的雨天他依旧穿行在青山的小路上。

有一次晚上,在和村干部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得知有一位村民,生病就医后身体一直不见好转。吃完饭后,他决定和工作队员一起,前往看望这位村民。他打着手电,照亮田埂小路,走向村民家中。 

有一次,他与驻村干部一起到贫困户家更新张贴资料。恰逢午饭时间,一对80多岁的老人夫妇看到后非要给他们煮饭吃,被他们婉拒了。之后就忙着在贫困户家屋外做事,不一会,老阿婆走到他们身后,非要往他们衣服兜里放煮熟的鸡蛋。当时他们除了感动,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回到车里,泪水夹着汗水不住的往下流。

不久之后,他就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要离开热爱的脱贫攻坚岗位了。但他和往常一样,继续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与驻村领导、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班子探讨研究青山村的产业发展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贫困户稳定增收等问题。

从他闲时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他对青山村的不舍,青山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有父老乡亲,都寄托了他最深沉的思念。他答应乡亲们的事还没做完,脱贫攻坚战还没取得最后的胜利,他就退下来了,总是有些许伤感。但他还是自我打气:“要用不多的在岗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实,站好最后一班岗,尽量少留下遗憾。”

山峦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一路扶贫在青山,心之所向是祖国。这就是青山村乡亲们眼中的第一书记,向爱华!(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左磊  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