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汉滨:决胜之年交“答卷”

时间:2020-04-03 12:24:2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陈善刚 龚甲庆

QQ截图20200403122604.jpg

“陕西脱贫看安康,安康脱贫看汉滨。”这是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汉滨脱贫攻坚的一个共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汉滨区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和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全区有27个镇办,其中20个镇分布在山大沟深、灾害频发的南北两山;有贫困村23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579户202416人,占全省的4%、全市的25%,贫困发生率25.4%。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是汉滨的基本区情。而大多数贫困户聚合了多种致贫因素,需综合施策才能脱贫。 

困难不是问题,态度决定一切。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紧盯整区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突出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主攻“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八个一批”政策,高质量推动户脱贫、村退出,终于在2019年底,一鼓作气甩掉了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6.12%下降至1.42%,顺利实现整区脱贫摘帽。

强措施:建章立制抓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一支忠诚担当、倾心为民的干部队伍。2018年12月29日,区委书记王孝成在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向全区各级干部发出动员令:“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 

自脱贫攻坚打响以来,汉滨区选派485名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干部选进村级班子,选配299名大学生到村担任主任助理,提升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地位,通过持续深化推进“支部+X+贫困户”“双建双培”促脱贫模式,聚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发展动力不强、集体经济有名无实等问题,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5.4亿元发展村集体经济,231个贫困村率先实现“薄弱村”“空壳村”清零,探索出了一条建强村党支部强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

谋定而后动,深思而后为。脱贫攻坚挺进决战以来,汉滨区印发了《汉滨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汉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深入分析脱贫面临的严峻形势。实行了“区委常委包片、区级领导包镇、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长驻村”的联镇包村帮户责任体系和 “一天一夜”“两天一夜”“三天两夜”“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机制。抽调3194名干部驻村帮扶, 2.9万余名党员参与脱贫攻坚,出台了脱贫攻坚“十个严禁十个一律”战时纪律,成立专项督导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重点工作月督查、月排名、月通报。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汉滨区累计查处扶贫领域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等问题29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1人,组织处理54人。累计表彰或向省市推荐表彰扶贫领域先进单位107个、先进个人547名,累计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176名,占提拔干部总数的65.43%。  

稳收入:产业扶贫当法宝

三月的汉滨,茶山染新绿,茶农采茶忙,勤劳朴实的人们,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和喜悦,正沿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大步前进。

“要是没有政府帮扶,我们的日子不会这么快富起来!”在流水镇良田村,刘堂新高兴地说。

3月29日,经过春雨的洗礼,流水镇良田村的空气格外清新,一行行茶树似层层波浪,茶农们身挎竹筐忙碌采摘新茶。不远处,房舍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优美…… 

产业逐渐繁荣兴旺,群众致富信心满满,这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蝶变,更是汉滨区聚焦脱贫攻坚,着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的真实缩影。

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汉滨区围绕“畜牧、魔芋、茶叶、核桃、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形成了“北山魔芋南山茶,东烟稻鱼西边辣,特色产业全覆盖,畜禽蔬菜遍开花”的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条河、一条沟、一道梁、一面坡”的集中产业带。 

与此同时,每个贫困村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互助资金协会,成立了汉滨为农服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帮助新型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全区建设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87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851家、认定家庭农场167个,建设农产品加工厂42个,实现贫困村经营主体全覆盖,牢牢的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截止目前,累计使用涉农整合资金15.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231个贫困村率先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清零,带动贫困群众6.15万户20.24万人。

强清零:全程回顾补漏项

汉滨区始终坚持“打高分才算及格”“好成色才算满意”的脱贫标准,兑现庄严承诺,做到决战决胜。

“今年有几个人外出打工?”“今年的收入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自战役打响以来,全区直面贫困实际,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或步履匆匆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或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研判分析、制定措施;更多的帮扶干部则和广大群众一起,交流脱贫想法,尽其所能,倾力帮扶村户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谋划未来发展…… 

QQ截图20200403122650.jpg

汉滨区脱贫办主任、扶贫局长田远金介绍:“紧扣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这一主线,始终以减贫增收,巩固拓展,提升脱贫成果这一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高质量扶贫,着力在富民产业的培育,以及基础设施短板的冲刺清零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顺利的完成了未脱贫户退出以及已脱贫户收入稳固提升等目标任务。”

自2016年以来,汉滨区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修建通村组道路671条1556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深度贫困村居住30户以上的自然村道路全覆盖;累计投资5.53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15处,常住农户全部解决安全饮水;累计投资46.31亿元,建设安置社区171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807户,搬迁规模接近全市的三分之一,8159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入新居;累计投资1.98亿元,实施危房改造5324户,实施总量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全区群众通过脱贫攻坚战看见变化、得到实惠,脱贫面临的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住房不安全、公共服务弱等制约“瓶颈”得到明显改善…… 

在围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576”户退出、村出列、区摘帽过程中,汉滨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用“过筛子”的办法扎实推进冲刺清零行动,帮扶干部对标脱贫验收标准,正视差距不足,聚焦“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资金落实、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全区上下,干群一心,分秒必争,以务实举措和过硬作风,铆足了劲头决战贫困、冲刺清零、固强补弱,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以自己的“拼命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的火热场面,为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建成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破难点:防范风险固成果

3月18日,大竹园镇马泥村有村民反映,每逢遇夏季,村内部分路段遭暴雨,有部分路段跨蹋,部分村民有意见。

驻村“四支队伍“第一时间了解消息后,把此事当作第一件大事,把上访变为“下访”,把驻村变为“助村”,采取逐一挨家挨户做解释,寻找解决办法,赢得了群众点赞。

大竹园镇驻茶栈村工作队长王培介绍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新突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攻克留下的“硬骨头”,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发生,将扶贫由“打赢”向“打好”转变,时间仍然紧、压力仍然大。”

近年来,汉滨区一手抓减贫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手抓扶贫成果巩固提升,结合区情、村情、民情,深入分析,积极研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强化负面舆情风险防范、群体上访风险防范以及小额信贷、产业扶贫、村级集体经济生产经营、道德及社会等风险隐患防范,将扶贫领域潜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有的放矢,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QQ截图20200403122909.jpg

在巩固扶贫成果提升中,汉滨区印发了《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创新实施“户分三类、一户一策”工作机制,不断补齐脱贫退出短板,提升脱贫退出质量。推进开展一次信息比对、一次分析研判、一次入户核实、一份问题台账的“一查一补两落实”四个一工作方法,对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逐村逐户摸清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补正建档立卡信息,建立健全工作台账,逐项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

敞开大门抓整改,“工作专班”解民忧,动真碰硬破难题,“四支队伍”调民怨,真心实意促化解…… 

在防风险过程中,汉滨区将解决民生难题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化解了群众的怨气,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该区还开展扶贫扶志,从思想上“拔穷根”,防止政策兜底“福利化”,避免利益落差巨大引发矛盾,先后累计开展道德评议1350余场,评选表彰了自强标兵、道德模范等各类典型4000余人,帮教转化负面典型200余人。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8 年以来,汉滨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帮扶干部到扶贫队员,摸清底子、发现问题,宣传政策、补上短板,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全区上下联动,同心同德,将“扶真贫、真扶贫”的誓言写在了田间地头、穷乡僻壤,让小山村变了大模样,让贫困户有了精气神。 

一组组喜人的增长数据、一个个落地的扶贫项目、一项项实在的惠民举措……无不显现出汉滨区脱贫攻坚迈出的坚实步伐。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全区231个贫困村实现了摘帽,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1.42%,也创新形成了“支部+X+贫困户”、农村“三变”改革、资产收益扶贫、危房改造等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得到中省肯定和推广,走出了一条符合汉滨实际的脱贫之路。

咬定扶贫不放松,不到脱贫不撒手。2020,收官之年,对尚未脱贫的5668户11309人,汉滨区正在全力发起脱贫攻坚冲锋总攻,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从打足致富底气、夯实致富基础、拓宽致富财路、培养致富能人等方面出发,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农村人才培养,既要“增收入”“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健精神”,形成群众参与,自下而上的自我振兴,确保汉滨人民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地方动态    
部委省市

陕西汉滨:决胜之年交“答卷”

时间:2020-04-03 12:24:2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陈善刚 龚甲庆

QQ截图20200403122604.jpg

“陕西脱贫看安康,安康脱贫看汉滨。”这是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汉滨脱贫攻坚的一个共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汉滨区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和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全区有27个镇办,其中20个镇分布在山大沟深、灾害频发的南北两山;有贫困村23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579户202416人,占全省的4%、全市的25%,贫困发生率25.4%。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是汉滨的基本区情。而大多数贫困户聚合了多种致贫因素,需综合施策才能脱贫。 

困难不是问题,态度决定一切。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区紧盯整区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突出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主攻“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八个一批”政策,高质量推动户脱贫、村退出,终于在2019年底,一鼓作气甩掉了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6.12%下降至1.42%,顺利实现整区脱贫摘帽。

强措施:建章立制抓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一支忠诚担当、倾心为民的干部队伍。2018年12月29日,区委书记王孝成在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向全区各级干部发出动员令:“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 

自脱贫攻坚打响以来,汉滨区选派485名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干部选进村级班子,选配299名大学生到村担任主任助理,提升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地位,通过持续深化推进“支部+X+贫困户”“双建双培”促脱贫模式,聚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发展动力不强、集体经济有名无实等问题,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5.4亿元发展村集体经济,231个贫困村率先实现“薄弱村”“空壳村”清零,探索出了一条建强村党支部强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

谋定而后动,深思而后为。脱贫攻坚挺进决战以来,汉滨区印发了《汉滨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汉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中心组学习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深入分析脱贫面临的严峻形势。实行了“区委常委包片、区级领导包镇、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长驻村”的联镇包村帮户责任体系和 “一天一夜”“两天一夜”“三天两夜”“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机制。抽调3194名干部驻村帮扶, 2.9万余名党员参与脱贫攻坚,出台了脱贫攻坚“十个严禁十个一律”战时纪律,成立专项督导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重点工作月督查、月排名、月通报。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汉滨区累计查处扶贫领域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等问题29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1人,组织处理54人。累计表彰或向省市推荐表彰扶贫领域先进单位107个、先进个人547名,累计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176名,占提拔干部总数的65.43%。  

稳收入:产业扶贫当法宝

三月的汉滨,茶山染新绿,茶农采茶忙,勤劳朴实的人们,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和喜悦,正沿着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大步前进。

“要是没有政府帮扶,我们的日子不会这么快富起来!”在流水镇良田村,刘堂新高兴地说。

3月29日,经过春雨的洗礼,流水镇良田村的空气格外清新,一行行茶树似层层波浪,茶农们身挎竹筐忙碌采摘新茶。不远处,房舍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优美…… 

产业逐渐繁荣兴旺,群众致富信心满满,这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蝶变,更是汉滨区聚焦脱贫攻坚,着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的真实缩影。

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汉滨区围绕“畜牧、魔芋、茶叶、核桃、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形成了“北山魔芋南山茶,东烟稻鱼西边辣,特色产业全覆盖,畜禽蔬菜遍开花”的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条河、一条沟、一道梁、一面坡”的集中产业带。 

与此同时,每个贫困村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和互助资金协会,成立了汉滨为农服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帮助新型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全区建设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87个、培育龙头企业52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851家、认定家庭农场167个,建设农产品加工厂42个,实现贫困村经营主体全覆盖,牢牢的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截止目前,累计使用涉农整合资金15.4亿元用于产业发展,231个贫困村率先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清零,带动贫困群众6.15万户20.24万人。

强清零:全程回顾补漏项

汉滨区始终坚持“打高分才算及格”“好成色才算满意”的脱贫标准,兑现庄严承诺,做到决战决胜。

“今年有几个人外出打工?”“今年的收入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自战役打响以来,全区直面贫困实际,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广大党员干部或步履匆匆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或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研判分析、制定措施;更多的帮扶干部则和广大群众一起,交流脱贫想法,尽其所能,倾力帮扶村户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谋划未来发展…… 

QQ截图20200403122650.jpg

汉滨区脱贫办主任、扶贫局长田远金介绍:“紧扣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这一主线,始终以减贫增收,巩固拓展,提升脱贫成果这一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高质量扶贫,着力在富民产业的培育,以及基础设施短板的冲刺清零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顺利的完成了未脱贫户退出以及已脱贫户收入稳固提升等目标任务。”

自2016年以来,汉滨区累计投入资金10.4亿元,修建通村组道路671条1556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深度贫困村居住30户以上的自然村道路全覆盖;累计投资5.53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415处,常住农户全部解决安全饮水;累计投资46.31亿元,建设安置社区171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3807户,搬迁规模接近全市的三分之一,8159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入新居;累计投资1.98亿元,实施危房改造5324户,实施总量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全区群众通过脱贫攻坚战看见变化、得到实惠,脱贫面临的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住房不安全、公共服务弱等制约“瓶颈”得到明显改善…… 

在围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576”户退出、村出列、区摘帽过程中,汉滨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用“过筛子”的办法扎实推进冲刺清零行动,帮扶干部对标脱贫验收标准,正视差距不足,聚焦“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资金落实、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全区上下,干群一心,分秒必争,以务实举措和过硬作风,铆足了劲头决战贫困、冲刺清零、固强补弱,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以自己的“拼命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的火热场面,为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建成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破难点:防范风险固成果

3月18日,大竹园镇马泥村有村民反映,每逢遇夏季,村内部分路段遭暴雨,有部分路段跨蹋,部分村民有意见。

驻村“四支队伍“第一时间了解消息后,把此事当作第一件大事,把上访变为“下访”,把驻村变为“助村”,采取逐一挨家挨户做解释,寻找解决办法,赢得了群众点赞。

大竹园镇驻茶栈村工作队长王培介绍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新突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攻克留下的“硬骨头”,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发生,将扶贫由“打赢”向“打好”转变,时间仍然紧、压力仍然大。”

近年来,汉滨区一手抓减贫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手抓扶贫成果巩固提升,结合区情、村情、民情,深入分析,积极研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强化负面舆情风险防范、群体上访风险防范以及小额信贷、产业扶贫、村级集体经济生产经营、道德及社会等风险隐患防范,将扶贫领域潜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有的放矢,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QQ截图20200403122909.jpg

在巩固扶贫成果提升中,汉滨区印发了《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创新实施“户分三类、一户一策”工作机制,不断补齐脱贫退出短板,提升脱贫退出质量。推进开展一次信息比对、一次分析研判、一次入户核实、一份问题台账的“一查一补两落实”四个一工作方法,对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逐村逐户摸清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补正建档立卡信息,建立健全工作台账,逐项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效。

敞开大门抓整改,“工作专班”解民忧,动真碰硬破难题,“四支队伍”调民怨,真心实意促化解…… 

在防风险过程中,汉滨区将解决民生难题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化解了群众的怨气,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该区还开展扶贫扶志,从思想上“拔穷根”,防止政策兜底“福利化”,避免利益落差巨大引发矛盾,先后累计开展道德评议1350余场,评选表彰了自强标兵、道德模范等各类典型4000余人,帮教转化负面典型200余人。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8 年以来,汉滨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帮扶干部到扶贫队员,摸清底子、发现问题,宣传政策、补上短板,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全区上下联动,同心同德,将“扶真贫、真扶贫”的誓言写在了田间地头、穷乡僻壤,让小山村变了大模样,让贫困户有了精气神。 

一组组喜人的增长数据、一个个落地的扶贫项目、一项项实在的惠民举措……无不显现出汉滨区脱贫攻坚迈出的坚实步伐。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全区231个贫困村实现了摘帽,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1.42%,也创新形成了“支部+X+贫困户”、农村“三变”改革、资产收益扶贫、危房改造等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得到中省肯定和推广,走出了一条符合汉滨实际的脱贫之路。

咬定扶贫不放松,不到脱贫不撒手。2020,收官之年,对尚未脱贫的5668户11309人,汉滨区正在全力发起脱贫攻坚冲锋总攻,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从打足致富底气、夯实致富基础、拓宽致富财路、培养致富能人等方面出发,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农村人才培养,既要“增收入”“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健精神”,形成群众参与,自下而上的自我振兴,确保汉滨人民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