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泌阳:“五个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时间:2020-04-27 11:29:12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河南省泌阳县带贫企业——雨露菌业采菇场面.jpg

今年以来,泌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创新“五个聚焦”工作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智志双扶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因疫情影响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持续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

聚焦“保增收”,在产业和就业上做文章

充分发挥劳务就业和产业扶持“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出台《泌阳县2020年脱贫攻坚产业到户和劳务就业奖补项目实施方案》,县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鼓励贫困群众在自身能力允许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产业、创业就业。一是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发展种植、养殖。对发展“牧、林、菌、烟、油、菜、茶”等特色产业贫困群众按规模给予人均3000元奖补。比如,对于养殖能繁母牛的贫困户,每头补助贫困户15000元,以该户补助基金最高线为准。对于养殖鸡、鸭、鹅30只及以上(单种类统计)规模的贫困户,给予1500元奖补,每增加10只,多补贴500元,对于发展花生、红薯、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补助贫困户500元。二是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就业。贫困对象通过就业年收入达到1.5万元,政府再奖补2000元,对贫困人口参加就业培训(包括实习)的,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到市外省内参加培训的,每人给予一次性交通、住宿补贴450元。三是鼓励带贫企业用工。对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的县内扶贫车间、带贫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带动一人年奖补企业2000元。目前,已组织申报入库项目22个,资金0.8亿元,共涉及贫困户30111人。

聚焦“挪穷窝”,在扶贫搬迁上做文章

一是政府直投,定向发力。采取财政投资方式,在4个乡镇安置区分别建设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一座,引导贫困对象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两栋1.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纳入苗楼安置社区的管理运营资产,所得收益用于社区发展和扶贫搬迁对象脱贫。二是以奖代补,激发活力。出台了《泌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搬迁贫困群众发展夏南牛、食用菌、林果业等特色产业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每人3000元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目前,已经补助资金158万元。利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在产业集聚区苗楼集中安置区、四个乡镇集中安置区分别建立电商服务站,由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打通了搬迁贫困群众销售产品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搬迁群众的产品销售额达到1800多万元,实现利润540多万元。三是金融扶贫,巧借外力。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工程,高标准设立6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由县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直接为贫困户担保贷款,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的户贷率,为搬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采取为搬迁群众授信方式,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38万元,户贷率达到20%以上。

聚焦“提质量”,在问题整改上做文章

一是开展三项活动,全面动员抓整改。组织开展县处级干部到重点村挂牌督战、村责任组大走访、全县问题整改清零专项活动,对标“六个一”“三个零”“三个度”要求,对全县354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入户大排查大走访,解决各类问题1250个。二是强化三项措施,凝聚力量抓整改。对标对表逐户查改。精准设计贫困户核查表,组织村责任组分包贫困户逐户进行核查,针对排查出的精准识别退出、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项对人逐人查改。对照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对照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充分利用国家扶贫信息网平台和县财政拨款系统,逐人比对政策落实情况,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整改纠正。对乡对村观摩促改。将乡村两级整改台账,交由县扶贫办督查巡查组和专业人员进行审批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反馈,督促乡村两级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完善三项机制,常态长效抓整改。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坚持交办式督导、覆盖式巡察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信访热线处理机制。设立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在贫困户家中张贴举报联系卡,以民意热线的方式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建立村级“责任落实、工作运转、考评奖惩”体系,开展“夺旗争星”活动,真正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敢于攻坚、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聚焦“富脑袋”,在志智双扶上做文章

河南省泌阳县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生产一角.jpg

一是加强培训。依托县电视台和县内涉农龙头企业培训资源,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食用菌种植、夏南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本领,目前,全县通过电视教学培训400余场次(受疫情影响),帮助3600名贫困群众踏上就业岗位。二是树推典型。深入开展脱贫致富标兵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脱贫的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已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全县共选树致富标兵325名,带动1600余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三是提升素养。在全县102个贫困村、符合条件的156个非贫困村开办爱心超市,将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等文明行为量化积分,每月张榜公布并兑现奖品,对没有积分的进行走访谈话,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四是拓宽渠道。积极与县外企业对接,鼓励贫困对象县外就业。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贫困对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聚焦“满意度”,在“四个不摘”上做文章

一是摘帽不摘责任。持续完善“131”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全县各类扶贫主体的责任,用好交办式督导,继续实行连带式扣分、台账式管理、逆向式考评,倒逼各类扶贫干部履职尽责。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在去年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66亿元基础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计划整合资金3.1亿元,项目库项目规模由36858.35万元增加到55846万元。全面落实贫困群众医疗保障、重特大疾病等医疗救助制度,并将符合农村低保、特困供养、集中托养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对应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托尽托。三是摘帽不摘帮扶。一方面扎实做好扶贫间车、带贫合作社复工复产工和扶贫农畜牧产品网上销售,截止3月底,全县23家扶贫车间,108家带贫企业(合作社)全部复工复产,国家扶贫办共认证供应商98个,认证产品576个,商品价值2.8亿元,销售扶贫产品6300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就业意愿排查对接,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做到坚持线上监测预警,线下分级帮扶相结,战“疫”战“贫”两不误。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企业到边远乡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对口帮扶,助推脱贫攻坚。68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3089万元,定点帮扶68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3307户5362人。四是摘帽不摘监管。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抽调村责任组,对全县贫困户收入状况、退出指标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对个别群众反映的政策诉求,进行现场核查反馈。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抽调县纪委监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专业干部,对全县扶贫项目进行了全面普查体检,进一步规范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论坛    
观察思考

河南泌阳:“五个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时间:2020-04-27 11:29:12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河南省泌阳县带贫企业——雨露菌业采菇场面.jpg

今年以来,泌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创新“五个聚焦”工作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智志双扶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因疫情影响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持续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效。

聚焦“保增收”,在产业和就业上做文章

充分发挥劳务就业和产业扶持“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出台《泌阳县2020年脱贫攻坚产业到户和劳务就业奖补项目实施方案》,县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鼓励贫困群众在自身能力允许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产业、创业就业。一是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发展种植、养殖。对发展“牧、林、菌、烟、油、菜、茶”等特色产业贫困群众按规模给予人均3000元奖补。比如,对于养殖能繁母牛的贫困户,每头补助贫困户15000元,以该户补助基金最高线为准。对于养殖鸡、鸭、鹅30只及以上(单种类统计)规模的贫困户,给予1500元奖补,每增加10只,多补贴500元,对于发展花生、红薯、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补助贫困户500元。二是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就业。贫困对象通过就业年收入达到1.5万元,政府再奖补2000元,对贫困人口参加就业培训(包括实习)的,按照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到市外省内参加培训的,每人给予一次性交通、住宿补贴450元。三是鼓励带贫企业用工。对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的县内扶贫车间、带贫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带动一人年奖补企业2000元。目前,已组织申报入库项目22个,资金0.8亿元,共涉及贫困户30111人。

聚焦“挪穷窝”,在扶贫搬迁上做文章

一是政府直投,定向发力。采取财政投资方式,在4个乡镇安置区分别建设1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一座,引导贫困对象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两栋1.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纳入苗楼安置社区的管理运营资产,所得收益用于社区发展和扶贫搬迁对象脱贫。二是以奖代补,激发活力。出台了《泌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搬迁贫困群众发展夏南牛、食用菌、林果业等特色产业的,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每人3000元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目前,已经补助资金158万元。利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在产业集聚区苗楼集中安置区、四个乡镇集中安置区分别建立电商服务站,由县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打通了搬迁贫困群众销售产品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搬迁群众的产品销售额达到1800多万元,实现利润540多万元。三是金融扶贫,巧借外力。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工程,高标准设立6000万元风险补偿金,由县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直接为贫困户担保贷款,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的户贷率,为搬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采取为搬迁群众授信方式,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38万元,户贷率达到20%以上。

聚焦“提质量”,在问题整改上做文章

一是开展三项活动,全面动员抓整改。组织开展县处级干部到重点村挂牌督战、村责任组大走访、全县问题整改清零专项活动,对标“六个一”“三个零”“三个度”要求,对全县354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入户大排查大走访,解决各类问题1250个。二是强化三项措施,凝聚力量抓整改。对标对表逐户查改。精准设计贫困户核查表,组织村责任组分包贫困户逐户进行核查,针对排查出的精准识别退出、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项对人逐人查改。对照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对照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充分利用国家扶贫信息网平台和县财政拨款系统,逐人比对政策落实情况,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整改纠正。对乡对村观摩促改。将乡村两级整改台账,交由县扶贫办督查巡查组和专业人员进行审批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反馈,督促乡村两级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完善三项机制,常态长效抓整改。建立常态督导机制。坚持交办式督导、覆盖式巡察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信访热线处理机制。设立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在贫困户家中张贴举报联系卡,以民意热线的方式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建立村级“责任落实、工作运转、考评奖惩”体系,开展“夺旗争星”活动,真正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敢于攻坚、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聚焦“富脑袋”,在志智双扶上做文章

河南省泌阳县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生产一角.jpg

一是加强培训。依托县电视台和县内涉农龙头企业培训资源,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食用菌种植、夏南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本领,目前,全县通过电视教学培训400余场次(受疫情影响),帮助3600名贫困群众踏上就业岗位。二是树推典型。深入开展脱贫致富标兵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脱贫的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已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全县共选树致富标兵325名,带动1600余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三是提升素养。在全县102个贫困村、符合条件的156个非贫困村开办爱心超市,将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等文明行为量化积分,每月张榜公布并兑现奖品,对没有积分的进行走访谈话,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四是拓宽渠道。积极与县外企业对接,鼓励贫困对象县外就业。科学设置公益性岗位,贫困对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聚焦“满意度”,在“四个不摘”上做文章

一是摘帽不摘责任。持续完善“131”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全县各类扶贫主体的责任,用好交办式督导,继续实行连带式扣分、台账式管理、逆向式考评,倒逼各类扶贫干部履职尽责。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在去年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66亿元基础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计划整合资金3.1亿元,项目库项目规模由36858.35万元增加到55846万元。全面落实贫困群众医疗保障、重特大疾病等医疗救助制度,并将符合农村低保、特困供养、集中托养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对应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托尽托。三是摘帽不摘帮扶。一方面扎实做好扶贫间车、带贫合作社复工复产工和扶贫农畜牧产品网上销售,截止3月底,全县23家扶贫车间,108家带贫企业(合作社)全部复工复产,国家扶贫办共认证供应商98个,认证产品576个,商品价值2.8亿元,销售扶贫产品6300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就业意愿排查对接,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做到坚持线上监测预警,线下分级帮扶相结,战“疫”战“贫”两不误。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企业到边远乡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对口帮扶,助推脱贫攻坚。68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3089万元,定点帮扶68个贫困村,帮扶贫困户3307户5362人。四是摘帽不摘监管。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抽调村责任组,对全县贫困户收入状况、退出指标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对个别群众反映的政策诉求,进行现场核查反馈。切实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抽调县纪委监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专业干部,对全县扶贫项目进行了全面普查体检,进一步规范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