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江西瑞金:唤起贫困群众同心干

时间:2020-05-20 09:53:23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曾能贵

QQ截图20200520095558.jpg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有效破解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等难题,瑞金市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几年的感恩教育,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农村整体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现在,漫步瑞金市农家庭院或田间地头,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恩话就是:“致富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习主席”。在扶贫扶志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力引导贫困群众做到“三个干”。

想着法子干  千方百计建新村

叶坪乡山岐村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几年前,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发生率高。这几年,我们引领村民主动参与到村集体发展中来,村里先后引进了中兴农业、胜威百香果、百汇绿海等龙头企业,全村发展了600亩大棚蔬菜、800亩三红蜜柚、300亩百香果、300亩烟叶,带动6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原来是个非常贫困的烈士村,过去靠别人捐款捐物接济,后来抓住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政策机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创办了合作社,从土坯房的改造、民宿的运营,到产业的发展、村庄环境卫生的维护等,都是他们自己想着法子在干,而且越干越有劲。脱贫后,华屋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尤其在文化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新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篮球场、农家书屋、农民戏台、宣传栏等,设立了老年颐养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如今,华屋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近年来,瑞金市改变帮扶工作中单纯给钱给物、一兜了之的做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中来,一幕幕新村之景,跃然纸上。 

自己主动干  不甘落后换新貌

邓大庆是黄柏乡龙湖村贫困户,荣获了2017年度江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多年前,他曾种植青梅、榨汁甜橙,但因种种原因,前后亏损了17万元。让邓大庆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慢性病反复发作,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一度陷入困境。但邓大庆不认输,最终通过种植脐橙脱贫致富。脱贫后,他牵头成立合作社,采用产前统一购进农资,产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管理,产后统一销售、统一开拓市场“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带动全村1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现在邓大庆是我市脱贫攻坚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去年还参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以亲身经历向全世界讲述了自己的脱贫故事。万田乡麻地村曾令发今年55岁,自己和妻子分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庭非常困难。为了摆脱贫困,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2016年曾令发下定决心开始种植大禾谷,他四处取经,把心思全部放到了耕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家的产量就大约有2000公斤,增收2万多元。有了成功经验,曾令发还想更进一步,每年卖黄元米馃的钱都会拿出一部分用于扩大大禾谷种植面积,到去年产量已超3500公斤,早已把贫困帽子甩的远远。近年来,瑞金市通过开展“四大感恩”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大力宣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同时,强化典型示范,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先进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组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讲团,大力宣传我市网红——咸鸭蛋廖奶奶、华嬷嬷泡菜等一批贫困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脱贫致富典型,贫困群众脱贫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跟着好样干  携手共进换新风

壬田镇中潭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通过相互带动,已经凝聚起了一支23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开展活动100余次,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村营造了孝老爱亲、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成为瑞金市村级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叶坪乡黄沙村贫困户毛小林,受益于政府健康和产业扶贫政策,家里2015年就成功脱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跟随村组干部坚守在防疫一线,入户宣传、卡口劝导。近年来,瑞金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和赣南新妇女运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孝心村建设,引导村民组建红白理事会、巾帼志愿服务队和义工组织,大力破除农村大操大办、奢侈攀比、迷信*、乱埋乱葬、不孝敬老人、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同时以“爱心超市”为依托,用积分兑换物品,在群众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塑造了文明新风。(作者系江西省瑞金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江西瑞金:唤起贫困群众同心干

时间:2020-05-20 09:53:23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曾能贵

QQ截图20200520095558.jpg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有效破解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等难题,瑞金市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几年的感恩教育,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农村整体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现在,漫步瑞金市农家庭院或田间地头,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感恩话就是:“致富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习主席”。在扶贫扶志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力引导贫困群众做到“三个干”。

想着法子干  千方百计建新村

叶坪乡山岐村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几年前,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发生率高。这几年,我们引领村民主动参与到村集体发展中来,村里先后引进了中兴农业、胜威百香果、百汇绿海等龙头企业,全村发展了600亩大棚蔬菜、800亩三红蜜柚、300亩百香果、300亩烟叶,带动6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原来是个非常贫困的烈士村,过去靠别人捐款捐物接济,后来抓住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政策机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创办了合作社,从土坯房的改造、民宿的运营,到产业的发展、村庄环境卫生的维护等,都是他们自己想着法子在干,而且越干越有劲。脱贫后,华屋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尤其在文化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新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篮球场、农家书屋、农民戏台、宣传栏等,设立了老年颐养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如今,华屋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近年来,瑞金市改变帮扶工作中单纯给钱给物、一兜了之的做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中来,一幕幕新村之景,跃然纸上。 

自己主动干  不甘落后换新貌

邓大庆是黄柏乡龙湖村贫困户,荣获了2017年度江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多年前,他曾种植青梅、榨汁甜橙,但因种种原因,前后亏损了17万元。让邓大庆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慢性病反复发作,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一度陷入困境。但邓大庆不认输,最终通过种植脐橙脱贫致富。脱贫后,他牵头成立合作社,采用产前统一购进农资,产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管理,产后统一销售、统一开拓市场“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带动全村1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现在邓大庆是我市脱贫攻坚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去年还参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以亲身经历向全世界讲述了自己的脱贫故事。万田乡麻地村曾令发今年55岁,自己和妻子分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庭非常困难。为了摆脱贫困,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2016年曾令发下定决心开始种植大禾谷,他四处取经,把心思全部放到了耕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家的产量就大约有2000公斤,增收2万多元。有了成功经验,曾令发还想更进一步,每年卖黄元米馃的钱都会拿出一部分用于扩大大禾谷种植面积,到去年产量已超3500公斤,早已把贫困帽子甩的远远。近年来,瑞金市通过开展“四大感恩”行动和“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大力宣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同时,强化典型示范,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先进典型选树和表彰活动,组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宣讲团,大力宣传我市网红——咸鸭蛋廖奶奶、华嬷嬷泡菜等一批贫困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脱贫致富典型,贫困群众脱贫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跟着好样干  携手共进换新风

壬田镇中潭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通过相互带动,已经凝聚起了一支23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开展活动100余次,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村营造了孝老爱亲、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成为瑞金市村级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叶坪乡黄沙村贫困户毛小林,受益于政府健康和产业扶贫政策,家里2015年就成功脱贫。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跟随村组干部坚守在防疫一线,入户宣传、卡口劝导。近年来,瑞金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和赣南新妇女运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孝心村建设,引导村民组建红白理事会、巾帼志愿服务队和义工组织,大力破除农村大操大办、奢侈攀比、迷信*、乱埋乱葬、不孝敬老人、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同时以“爱心超市”为依托,用积分兑换物品,在群众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塑造了文明新风。(作者系江西省瑞金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