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青龙: 由脱贫到振兴,“双轮驱动”助力小山村加速行

时间:2020-06-01 15:02:3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崔岭 杜楠

山上,板栗、苹果漫坡;村内,一条条平坦水泥路,让村内外顺畅连接;庭院内,阳光玫瑰葡萄、绿岛5号黄瓜和小笨鸡绕于房前屋后……

“不愁吃,不愁穿,有事做,各有所事,各有所乐,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陈台子村七旬老人陈仲明说。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燕山深处,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陈台子村隶属于该县大巫岚镇,全村耕地只有650亩,但山场面积达2万余亩,村民主要收入是传统种植和劳务输出,曾是该县“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之一。如今,村里产业有了,灯亮了,路通了,村容村貌美了,种养殖等产业见钱了。该村56岁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王建华说:“这一切的变化,有两大功臣:驻村工作组和帮扶企业。” 

帮扶工作组,贫困村提前脱贫之驱动

一排排整齐的木耳棒上,软中带韧的黑木耳呈瓦状叠生,好似枯木开花,看得人满心欢喜。5月25日上午,陈台子村致富带头人陈仲春介绍木耳种植情况,言谈间眉飞色舞。

“我是2016年成立的牛车沟木耳种植合作社,多亏驻村工作组的指导帮助和政府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木耳种植规模从一开始的10万棒发展到现在的60万棒。”陈仲春回忆说,起步时遇到很多难题,菌棒长出各种菌斑,总是坏掉,木耳产量低且品相不好,卖不上价钱。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多次帮忙联系专家为他解决技术难题。“现在木耳产量、品相、价位都上去了,有钱赚了,底气足了,生产规模也敢扩大了。有时忙不过来,就招呼村里其他人跟我一起干!”陈仲春越说越高兴。

木耳种植,只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驻村工作组引导、帮扶该村打造的多项产业之一。自2016年入村以来,工作组立足当地多山少水、山场面积大的实际,谋划确定富民产业规划,并带领村民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

一方面,依托学院人才优势,以“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提升村民农技水平,做大做精两大种植产业。着力推动该村原有的苹果种植业提质增效,几年来实现了苹果增产20%以上,价格提高了30%;积极推广板栗种植,近两年板栗种植面积扩大了60亩,按照每亩最低产2000斤计算,每斤5元,板栗产值将达60万元,又一增收支柱型产业正在逐渐成型中。

另一方面,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致富的有效补充。除鼓励村民散养禽畜之外,还通过免费提供品种试种的方式,带动群众探索新的“生财之道”。2019年,工作组在学院相关院所的支持下,先后向村民免费发放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种苗560棵、甘薯新品种“烟薯25”2.5万株、小米新品种50余斤以及“绿岛5号”黄瓜进行试种。目前,几乎各家各户都在庭院种植了葡萄,将对标邻近先进地区,以葡萄为特色发展农家休闲采摘游,其中新引入的“阳光玫瑰”,成活率近100%,预计今年就可结果;烟薯、小米的产量和品质也都很好,正计划进一步推广。同时,利用院落、山坡散养的“溜达鸡”,也给农户带来更多的增收“鸡遇”。

在工作组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于2018年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帮扶企业,脱贫村提速发展之驱动

5月22日,秦皇岛宏兴钢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王志明带队来到陈台子村,调研村民对公司帮扶工作的反馈情况,尤其是公司援建的作业路—“宏兴路”的使用情况。一入村,就看见众多村民站在承载着他们喜悦与希望的路口迎接,为他们送上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条作业路,以前完全是土路,只有一米宽,却是村民上山的必经之路,晴天还好说,一下雨泥泞不堪,简直没地下脚。”驻村第一书记王伟说,崎岖难行的山路不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更是长期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新一轮脱贫中,该村决定以公路建设促进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却因为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动工。2018年,宏兴钢铁有限公司得知后,几次来村里考察,并捐赠10万元,助力修建了这条长950米、宽2.5米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难题。

“这条路不仅结束了村民肩挑背扛的历史,还为村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王伟介绍,驻村工作组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发现陈台子村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燕山游击队旧址、消息树、放哨洞、会议洞、藏粮洞、抗日小道等遗址保存至今。由此,工作组对这些遗迹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建设了“燕山游击队纪念馆”,集中打造成传承弘扬抗日军民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这对我们感触很深,陈台子村也将沿着红色旅游这条路走下去。”

5月29日,帮扶企业再次为村里捐款30万元,这笔钱怎么用工作组早就想好了,一部分将用于全村人居环境治理,剩余的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引水上山工程。王伟说:“将来村里发展红色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村集体也有收入。引水上山工程完成后,村民种植栗树、苹果树更加方便,种植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企业‘输血式’帮扶,为陈台子村实现‘造血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河北青龙: 由脱贫到振兴,“双轮驱动”助力小山村加速行

时间:2020-06-01 15:02:3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崔岭 杜楠

山上,板栗、苹果漫坡;村内,一条条平坦水泥路,让村内外顺畅连接;庭院内,阳光玫瑰葡萄、绿岛5号黄瓜和小笨鸡绕于房前屋后……

“不愁吃,不愁穿,有事做,各有所事,各有所乐,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陈台子村七旬老人陈仲明说。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燕山深处,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陈台子村隶属于该县大巫岚镇,全村耕地只有650亩,但山场面积达2万余亩,村民主要收入是传统种植和劳务输出,曾是该县“十三五”深度贫困村之一。如今,村里产业有了,灯亮了,路通了,村容村貌美了,种养殖等产业见钱了。该村56岁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王建华说:“这一切的变化,有两大功臣:驻村工作组和帮扶企业。” 

帮扶工作组,贫困村提前脱贫之驱动

一排排整齐的木耳棒上,软中带韧的黑木耳呈瓦状叠生,好似枯木开花,看得人满心欢喜。5月25日上午,陈台子村致富带头人陈仲春介绍木耳种植情况,言谈间眉飞色舞。

“我是2016年成立的牛车沟木耳种植合作社,多亏驻村工作组的指导帮助和政府产业发展资金的扶持,木耳种植规模从一开始的10万棒发展到现在的60万棒。”陈仲春回忆说,起步时遇到很多难题,菌棒长出各种菌斑,总是坏掉,木耳产量低且品相不好,卖不上价钱。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多次帮忙联系专家为他解决技术难题。“现在木耳产量、品相、价位都上去了,有钱赚了,底气足了,生产规模也敢扩大了。有时忙不过来,就招呼村里其他人跟我一起干!”陈仲春越说越高兴。

木耳种植,只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驻村工作组引导、帮扶该村打造的多项产业之一。自2016年入村以来,工作组立足当地多山少水、山场面积大的实际,谋划确定富民产业规划,并带领村民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

一方面,依托学院人才优势,以“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提升村民农技水平,做大做精两大种植产业。着力推动该村原有的苹果种植业提质增效,几年来实现了苹果增产20%以上,价格提高了30%;积极推广板栗种植,近两年板栗种植面积扩大了60亩,按照每亩最低产2000斤计算,每斤5元,板栗产值将达60万元,又一增收支柱型产业正在逐渐成型中。

另一方面,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致富的有效补充。除鼓励村民散养禽畜之外,还通过免费提供品种试种的方式,带动群众探索新的“生财之道”。2019年,工作组在学院相关院所的支持下,先后向村民免费发放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种苗560棵、甘薯新品种“烟薯25”2.5万株、小米新品种50余斤以及“绿岛5号”黄瓜进行试种。目前,几乎各家各户都在庭院种植了葡萄,将对标邻近先进地区,以葡萄为特色发展农家休闲采摘游,其中新引入的“阳光玫瑰”,成活率近100%,预计今年就可结果;烟薯、小米的产量和品质也都很好,正计划进一步推广。同时,利用院落、山坡散养的“溜达鸡”,也给农户带来更多的增收“鸡遇”。

在工作组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于2018年提前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帮扶企业,脱贫村提速发展之驱动

5月22日,秦皇岛宏兴钢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王志明带队来到陈台子村,调研村民对公司帮扶工作的反馈情况,尤其是公司援建的作业路—“宏兴路”的使用情况。一入村,就看见众多村民站在承载着他们喜悦与希望的路口迎接,为他们送上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条作业路,以前完全是土路,只有一米宽,却是村民上山的必经之路,晴天还好说,一下雨泥泞不堪,简直没地下脚。”驻村第一书记王伟说,崎岖难行的山路不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更是长期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新一轮脱贫中,该村决定以公路建设促进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却因为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动工。2018年,宏兴钢铁有限公司得知后,几次来村里考察,并捐赠10万元,助力修建了这条长950米、宽2.5米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难题。

“这条路不仅结束了村民肩挑背扛的历史,还为村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王伟介绍,驻村工作组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发现陈台子村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燕山游击队旧址、消息树、放哨洞、会议洞、藏粮洞、抗日小道等遗址保存至今。由此,工作组对这些遗迹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建设了“燕山游击队纪念馆”,集中打造成传承弘扬抗日军民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这对我们感触很深,陈台子村也将沿着红色旅游这条路走下去。”

5月29日,帮扶企业再次为村里捐款30万元,这笔钱怎么用工作组早就想好了,一部分将用于全村人居环境治理,剩余的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引水上山工程。王伟说:“将来村里发展红色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村集体也有收入。引水上山工程完成后,村民种植栗树、苹果树更加方便,种植业将得到长足发展。企业‘输血式’帮扶,为陈台子村实现‘造血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