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安徽泗县:小手工成为脱贫大产业

时间:2020-06-08 15:13:2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姚森 李保庆

QQ截图20200608151303.jpg

上午八点半,刚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余连凤就第一时间来到村里的手工饰品加工车间,熟练地操作机器,开始加工发带、头箍等各类饰品。缝纫机走出一排排细密的针脚,传出一阵阵悦耳的“哒哒”声。

今年38岁的余连凤家住泗县刘圩镇高渡村,丈夫李良同为肢体三级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干点零活。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余连凤一个人身上,她既要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还要干农活,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春风,余连凤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到一系列的帮扶政策,生活也开始有了好转。为了帮助他们稳定脱贫,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下,余连凤来到村里的手工饰品加工厂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益。“多亏了高老板的这个加工厂,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照顾家庭,我心里非常感激他!”正在操作台上忙碌的余连凤乐呵呵地说。 

余连凤口中所说的“高老板”是这个饰品加工厂的老板高猛。2009年,他从宿州工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合肥等地的大理石厂、钢构厂工作,通过多年的打拼,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2016年高猛返乡探亲时,一位好友建议他回乡创业,并历数家乡的优势和各种扶持政策,这让年轻而富有冲劲的高猛动了心。当年年底,他毅然回到家乡刘圩镇高渡村,开办了一家小型手工饰品加工厂。

创业初始阶段,厂里的加工方式以纯手工缝制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经济效益,2018年初,高猛又追加投资20多万元,采购了一批电脑平缝机、四线锁边机等设备70多台/套,工厂的生产也进入了快车道。

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用工人数的增加,据初步统计,目前长期稳定在此就业的工人达到50余人,他们大都是高渡村周边的留守妇女,其中也不乏贫困户的身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这个加工厂为附近的贫困群众织起防止返贫的保障网。

“我今年47岁,由于身体发育不全,所以比较矮小,不能干什么重活。现在家里有3口人,母亲80多岁了,女儿现在在高渡小学上三年级,在这干活不耽误我照顾家里。我不会操作电脑机器,都是手工缝制的,所以挣得比其他人少,一个月也能有1500块钱,再加上公益性岗位的钱,生活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正在一旁加工饰品的脱贫户李北京说。

“我们主要制作耳坠、项链、发带、发圈等装饰品,由工厂出平台、出设备,实行计件工资制,有技术的在机器上做,不会机械操作的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将半成品拿回家做。我们的技术简单易学,只要愿意伸手,男女老少都能学会,都有干不完的活,工人月工资在1500—5000元之间。”据高猛介绍,除了高渡村,他还在宿州市和泗城各设立了一个分厂,共计带动就业达500多人,所有产品均与贸易公司进行合作,通过淘宝、天猫、亚马逊等多个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凭借新颖的款式和低廉的价格,产品可谓是供不应求。

“目前我们刘圩镇像这样上规模的加工企业还有很多,这些都为留守妇女、困难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平台。产业脱贫、产业扶贫、产业防控脱贫后返贫是我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举措,可以说‘手工饰品’为贫困群众撑起了脱贫的‘半边天’。”泗县刘圩镇党委书记倪大洲介绍说。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乡村振兴
参与互动
010—84298763
公共微信

安徽泗县:小手工成为脱贫大产业

时间:2020-06-08 15:13:2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姚森 李保庆

QQ截图20200608151303.jpg

上午八点半,刚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余连凤就第一时间来到村里的手工饰品加工车间,熟练地操作机器,开始加工发带、头箍等各类饰品。缝纫机走出一排排细密的针脚,传出一阵阵悦耳的“哒哒”声。

今年38岁的余连凤家住泗县刘圩镇高渡村,丈夫李良同为肢体三级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干点零活。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余连凤一个人身上,她既要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还要干农活,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春风,余连凤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到一系列的帮扶政策,生活也开始有了好转。为了帮助他们稳定脱贫,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下,余连凤来到村里的手工饰品加工厂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益。“多亏了高老板的这个加工厂,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还不耽误接送孩子和照顾家庭,我心里非常感激他!”正在操作台上忙碌的余连凤乐呵呵地说。 

余连凤口中所说的“高老板”是这个饰品加工厂的老板高猛。2009年,他从宿州工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合肥等地的大理石厂、钢构厂工作,通过多年的打拼,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2016年高猛返乡探亲时,一位好友建议他回乡创业,并历数家乡的优势和各种扶持政策,这让年轻而富有冲劲的高猛动了心。当年年底,他毅然回到家乡刘圩镇高渡村,开办了一家小型手工饰品加工厂。

创业初始阶段,厂里的加工方式以纯手工缝制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经济效益,2018年初,高猛又追加投资20多万元,采购了一批电脑平缝机、四线锁边机等设备70多台/套,工厂的生产也进入了快车道。

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用工人数的增加,据初步统计,目前长期稳定在此就业的工人达到50余人,他们大都是高渡村周边的留守妇女,其中也不乏贫困户的身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这个加工厂为附近的贫困群众织起防止返贫的保障网。

“我今年47岁,由于身体发育不全,所以比较矮小,不能干什么重活。现在家里有3口人,母亲80多岁了,女儿现在在高渡小学上三年级,在这干活不耽误我照顾家里。我不会操作电脑机器,都是手工缝制的,所以挣得比其他人少,一个月也能有1500块钱,再加上公益性岗位的钱,生活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正在一旁加工饰品的脱贫户李北京说。

“我们主要制作耳坠、项链、发带、发圈等装饰品,由工厂出平台、出设备,实行计件工资制,有技术的在机器上做,不会机械操作的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将半成品拿回家做。我们的技术简单易学,只要愿意伸手,男女老少都能学会,都有干不完的活,工人月工资在1500—5000元之间。”据高猛介绍,除了高渡村,他还在宿州市和泗城各设立了一个分厂,共计带动就业达500多人,所有产品均与贸易公司进行合作,通过淘宝、天猫、亚马逊等多个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凭借新颖的款式和低廉的价格,产品可谓是供不应求。

“目前我们刘圩镇像这样上规模的加工企业还有很多,这些都为留守妇女、困难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平台。产业脱贫、产业扶贫、产业防控脱贫后返贫是我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举措,可以说‘手工饰品’为贫困群众撑起了脱贫的‘半边天’。”泗县刘圩镇党委书记倪大洲介绍说。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