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糍粑越打越甜 日子越过越美 ——井冈山市神山村探索“四个一”脱贫模式

时间:2020-07-25 11:09:0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QQ截图20200725111105.jpg

 神山村,地处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辖神山组和周山组两个村民小组,党员18人,全村共有54户231人,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户45人,系“十二五”省定贫困村。2014年以前的神山村,入村公路还是一条水泥硬化的“羊肠小道”,崎岖而狭窄。村庄环境脏乱,基础设施薄弱,住房多为危旧土坯房。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

四年前农历小年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迎风踏雪来到这里,给乡亲们拜年,与大家共商脱贫之策。近年来,神山村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实现了率先脱贫。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四个一”(一户一块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脱贫模式,交出了一份“神山答卷”。

“我们现在每天都生活在景区里,外地的游客都羡慕我们呢。路也好了,晚饭后还可以去广场散散步,和大家聊聊家常,晚点回家还有路灯,老百姓心里亮堂着呢”。神山村的老人胡玉保和记者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推进产业扶贫    资金变股金

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黄桃、茶叶两个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黄桃460亩、茶叶200亩。当地村民和贫困群众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劳务佣金等收入,通过多种途径为每户贫困户筹措资金2.2万元入股到黄桃、茶叶合作社,每年按照不低于15%的分红,确保贫困群众收入的可持续。村民彭德良就经常会去产业基地务工,他说:“一天能挣120块钱,还能顾到家,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而且他还入了股,每年都有3000元以上的分红。

QQ截图20200725111047.jpg

推进安居扶贫   旧房变新房

结合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采取“政策补一点、财政出一点、单位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出一点”的筹资方式,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全村37栋土坯房进行了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1户政府代建爱心公寓,让广大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子。村民左秀发家以前住着破旧的土坯房,安居扶贫政策推进时,他家的房屋换上了新装,漏水的屋顶盖上了全新的琉璃瓦,老旧的墙壁加固后刷上了水泥、涂上了白漆,有30多户的村民和左秀发家的情况一样,安居扶贫圆了他们的安居梦。

推进旅游扶贫  山区变景区

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拓宽进村主道,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厕、改路和生活污水处理,新建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成立神山村旅游协会,引导全村发展农家乐16户,积极与井冈山红色培训机构合作,探索了“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精准脱贫”的新路子。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成立井冈山市神山村食品有限公司、井冈山市神山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发展神山村糍粑产业、竹制品产业、精品民宿和研学拓展基地,把红色培训、研学旅行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2019年,神山村接待游客达32万人。彭夏英原本是村里的一户建档立卡蓝卡户,夫妻俩干不了重体力活,后来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生意日渐红火,带动了其余15户农户一起开办农家乐,2018年开始,彭夏英还利用自家新建房屋发展了民宿,2019年全年可支配收入达10万余元。

QQ截图20200725111031.jpg

推进保障扶贫   无助变有助

织密扎牢贫困家庭医保、低保、社保、教育等民生托底的“保障网”,有效做好医疗救助、低保和扶贫政策的衔接,积极落实好贫困户代缴新农合、新农保,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落实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揽子帮扶政策,联系爱心企业对神山村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对脱贫户加强跟踪监测,进行巩固性后续扶持,确保不返贫。加强摸底排查,对患有慢性特殊病并符合申办条件的贫困户办理慢性病门诊证;联系爱心企业开展暖流助学活动,对每一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残疾人员办理残疾证、申报残疾补助;利用乡红色讲习所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

“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在村口一面由村民笑脸照片组成的墙壁上,这句落款“神山村民”的话让游客印象特别深刻。村民们深知,神山村要真正富起来,必须有产业,必须有内生动力。三年来,通过探索实践,“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的脱贫路子正在形成。村里通过发展高山黄桃、井冈红茶等产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人均收入1.98万元左右,走上了富裕之路。

近年来,神山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等荣誉称号。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产业扶贫,案例    
观察思考

糍粑越打越甜 日子越过越美 ——井冈山市神山村探索“四个一”脱贫模式

时间:2020-07-25 11:09:0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QQ截图20200725111105.jpg

 神山村,地处井冈山深处、黄洋界脚下,辖神山组和周山组两个村民小组,党员18人,全村共有54户231人,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户45人,系“十二五”省定贫困村。2014年以前的神山村,入村公路还是一条水泥硬化的“羊肠小道”,崎岖而狭窄。村庄环境脏乱,基础设施薄弱,住房多为危旧土坯房。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

四年前农历小年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迎风踏雪来到这里,给乡亲们拜年,与大家共商脱贫之策。近年来,神山村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国实现了率先脱贫。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四个一”(一户一块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脱贫模式,交出了一份“神山答卷”。

“我们现在每天都生活在景区里,外地的游客都羡慕我们呢。路也好了,晚饭后还可以去广场散散步,和大家聊聊家常,晚点回家还有路灯,老百姓心里亮堂着呢”。神山村的老人胡玉保和记者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推进产业扶贫    资金变股金

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黄桃、茶叶两个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黄桃460亩、茶叶200亩。当地村民和贫困群众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劳务佣金等收入,通过多种途径为每户贫困户筹措资金2.2万元入股到黄桃、茶叶合作社,每年按照不低于15%的分红,确保贫困群众收入的可持续。村民彭德良就经常会去产业基地务工,他说:“一天能挣120块钱,还能顾到家,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而且他还入了股,每年都有3000元以上的分红。

QQ截图20200725111047.jpg

推进安居扶贫   旧房变新房

结合消灭危旧土坯房,建设美丽乡村,采取“政策补一点、财政出一点、单位帮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出一点”的筹资方式,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全村37栋土坯房进行了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1户政府代建爱心公寓,让广大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子。村民左秀发家以前住着破旧的土坯房,安居扶贫政策推进时,他家的房屋换上了新装,漏水的屋顶盖上了全新的琉璃瓦,老旧的墙壁加固后刷上了水泥、涂上了白漆,有30多户的村民和左秀发家的情况一样,安居扶贫圆了他们的安居梦。

推进旅游扶贫  山区变景区

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拓宽进村主道,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厕、改路和生活污水处理,新建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成立神山村旅游协会,引导全村发展农家乐16户,积极与井冈山红色培训机构合作,探索了“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精准脱贫”的新路子。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成立井冈山市神山村食品有限公司、井冈山市神山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发展神山村糍粑产业、竹制品产业、精品民宿和研学拓展基地,把红色培训、研学旅行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2019年,神山村接待游客达32万人。彭夏英原本是村里的一户建档立卡蓝卡户,夫妻俩干不了重体力活,后来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生意日渐红火,带动了其余15户农户一起开办农家乐,2018年开始,彭夏英还利用自家新建房屋发展了民宿,2019年全年可支配收入达10万余元。

QQ截图20200725111031.jpg

推进保障扶贫   无助变有助

织密扎牢贫困家庭医保、低保、社保、教育等民生托底的“保障网”,有效做好医疗救助、低保和扶贫政策的衔接,积极落实好贫困户代缴新农合、新农保,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落实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揽子帮扶政策,联系爱心企业对神山村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对脱贫户加强跟踪监测,进行巩固性后续扶持,确保不返贫。加强摸底排查,对患有慢性特殊病并符合申办条件的贫困户办理慢性病门诊证;联系爱心企业开展暖流助学活动,对每一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残疾人员办理残疾证、申报残疾补助;利用乡红色讲习所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

“党和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抚养我们。”在村口一面由村民笑脸照片组成的墙壁上,这句落款“神山村民”的话让游客印象特别深刻。村民们深知,神山村要真正富起来,必须有产业,必须有内生动力。三年来,通过探索实践,“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的脱贫路子正在形成。村里通过发展高山黄桃、井冈红茶等产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人均收入1.98万元左右,走上了富裕之路。

近年来,神山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等荣誉称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