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协作”为媒 以“科技”为源 激活产业扶贫“续航力”

时间:2020-08-02 15:19:0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QQ截图20200802151803.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京冀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框架协议(2018-2020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赤城县申请海淀区帮扶资金519.9万元,在样田乡建设了集现代农业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利用北京市科委帮扶的有利契机,围绕打造北京北蔬菜园、后花园、科技园目标,突出科技扶贫主线,强化科技协作,用科技补短板、接链条、提效益,实施“一站一网一基地”,增强了科技扶贫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科技扶贫提升产业发展之路。

一、“一站一网一基地”构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扶贫产业

“一站”,即赤城县科技扶贫工作站,由赤城县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合作共建,形成“1+2”科技扶贫体系,布局蔬菜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有机食品生产辅导及认证中心和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六个中心”,全链条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同时,加强科技工作队伍建设,成立10位专家组成的县级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队、每个乡镇成立不少于10人的本乡镇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每个贫困村一名产业发展指导员,推广转化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一网”,即建设科技扶贫物联网,将全县15个扶贫产业园区纳入物联网管理平台,在各园区安装摄像头及传感器,实时将生产区图像及温湿度等相关参数传送到物联网管理平台,北京将科技专家团队与农业园区、市场末端紧密对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园区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一基地”,即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集现代农业高科技于一体,集中试验示范和展示国内最先进的新品种种植和管理技术,带动建设的一批产业园区,变分散经营为物联网下的规模经营,成为赤城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田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扩散核心区。

QQ截图20200802151826.jpg

二、“三个零距离”、“五方联动”助力实现“四大提升”

我县在农产品种植、推广、销售三步走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零距离。一是专家服务零距离。工作站开展了1个贫困村1名科技特派员行动,在物联网管理平台开通12396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畅通国家、省、市专家团队直接服务。不管专家在哪里,只要有网络信号,打开手机物联网就可以实现“专家到地头”面对面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接诉即办”,“让农业生产无技术之困扰”。从7月3日物联网开通到10月底,物联网点击量达到5253次,通过物联网专家服务园区230次,累计解决各类技术问题100多个。二是示范推广零距离。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种7大类39个,配套示范有机基质栽培、漂浮板育苗、木醋液调节剂、水肥药一体机等21项新型实用技术。2020年,结合北京帮扶的有力契机,将技术成果在全县推广,真正惠及各扶贫产业园区及全县贫困人口,建立起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三是产销对接零距离。通过物联网接入北京车客家园网的海淀360家社区店,各社区店可以实时查看各园区的生产状况,并通过物联网下订单,园区接订单后直接配送到社区店,实现生产、销售、配送一条龙服务,既保障了园区的蔬菜销售,又使居民吃上放心菜。2019年依托物联网平台,各园区农产品总销售量达到160万公斤。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县主动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科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对接,共同签订“五方协议”,实施“五方联动”,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战略协作,推动农业产业走向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三个零距离”与“五方联动”成功助力我县实现了“四大提升”。一是园区规模大提升。建立了“科技聚焦产业,产业带动扶贫”长效机制,实现了分散经营向科技带动、规模经营的华丽转身,全县形成了“2环3带18个示范基地50家龙头企业”的扶贫产业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6万亩。二是产品品质大提升。建立了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了马营西瓜、赤城赤芍2个地理标志品牌,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1个、认证面积8533亩,建立蔬菜品牌11个,其中“立康园”成为河北省著名品牌。三是农民收入大提升。通过户企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实现了土地租金+就业薪金+合作股金+绩效奖金“四金”收入。四是群众内生动力大提升。新理念、新技术的引进,提振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志气,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智慧,广大贫困农民由单纯的劳务工人变成了产业工人。2019年科技协作扶贫带动全县15857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

三、践行先进产业模式,实现长效扶贫发展

2020年1月15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到赤城县调研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京赤科技扶贫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完善“六个中心”等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整合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力量,构建产、学、研一条龙体系,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市场化运营之路,促进科技产业长效发展。我县将认真落实省委东峰书记指示精神,选择有技术、有市场、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北京农业科技公司独立经营或与本地农业企业合资运营科技示范园。运营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以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和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取得高效益为目标,研究推广5G、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为规模农业企业和乡村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科技示范基地长效运转。通过市场化运营,把“科技示范基地+物联网+扶贫产业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发扬光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推动农业产业走向科技化、规模化、绿色化、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评单位:河北省赤城县农业农村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产业扶贫    
乡村发展

以“协作”为媒 以“科技”为源 激活产业扶贫“续航力”

时间:2020-08-02 15:19:0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QQ截图20200802151803.jpg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京冀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框架协议(2018-2020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赤城县申请海淀区帮扶资金519.9万元,在样田乡建设了集现代农业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利用北京市科委帮扶的有利契机,围绕打造北京北蔬菜园、后花园、科技园目标,突出科技扶贫主线,强化科技协作,用科技补短板、接链条、提效益,实施“一站一网一基地”,增强了科技扶贫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科技扶贫提升产业发展之路。

一、“一站一网一基地”构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扶贫产业

“一站”,即赤城县科技扶贫工作站,由赤城县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合作共建,形成“1+2”科技扶贫体系,布局蔬菜花卉种苗繁育中心、农业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产品加工和电商销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有机食品生产辅导及认证中心和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六个中心”,全链条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同时,加强科技工作队伍建设,成立10位专家组成的县级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队、每个乡镇成立不少于10人的本乡镇的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每个贫困村一名产业发展指导员,推广转化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一网”,即建设科技扶贫物联网,将全县15个扶贫产业园区纳入物联网管理平台,在各园区安装摄像头及传感器,实时将生产区图像及温湿度等相关参数传送到物联网管理平台,北京将科技专家团队与农业园区、市场末端紧密对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园区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一基地”,即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集现代农业高科技于一体,集中试验示范和展示国内最先进的新品种种植和管理技术,带动建设的一批产业园区,变分散经营为物联网下的规模经营,成为赤城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田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扩散核心区。

QQ截图20200802151826.jpg

二、“三个零距离”、“五方联动”助力实现“四大提升”

我县在农产品种植、推广、销售三步走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零距离。一是专家服务零距离。工作站开展了1个贫困村1名科技特派员行动,在物联网管理平台开通12396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畅通国家、省、市专家团队直接服务。不管专家在哪里,只要有网络信号,打开手机物联网就可以实现“专家到地头”面对面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接诉即办”,“让农业生产无技术之困扰”。从7月3日物联网开通到10月底,物联网点击量达到5253次,通过物联网专家服务园区230次,累计解决各类技术问题100多个。二是示范推广零距离。京赤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种7大类39个,配套示范有机基质栽培、漂浮板育苗、木醋液调节剂、水肥药一体机等21项新型实用技术。2020年,结合北京帮扶的有力契机,将技术成果在全县推广,真正惠及各扶贫产业园区及全县贫困人口,建立起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三是产销对接零距离。通过物联网接入北京车客家园网的海淀360家社区店,各社区店可以实时查看各园区的生产状况,并通过物联网下订单,园区接订单后直接配送到社区店,实现生产、销售、配送一条龙服务,既保障了园区的蔬菜销售,又使居民吃上放心菜。2019年依托物联网平台,各园区农产品总销售量达到160万公斤。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县主动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市科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对接,共同签订“五方协议”,实施“五方联动”,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战略协作,推动农业产业走向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三个零距离”与“五方联动”成功助力我县实现了“四大提升”。一是园区规模大提升。建立了“科技聚焦产业,产业带动扶贫”长效机制,实现了分散经营向科技带动、规模经营的华丽转身,全县形成了“2环3带18个示范基地50家龙头企业”的扶贫产业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16万亩。二是产品品质大提升。建立了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了马营西瓜、赤城赤芍2个地理标志品牌,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1个、认证面积8533亩,建立蔬菜品牌11个,其中“立康园”成为河北省著名品牌。三是农民收入大提升。通过户企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实现了土地租金+就业薪金+合作股金+绩效奖金“四金”收入。四是群众内生动力大提升。新理念、新技术的引进,提振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志气,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智慧,广大贫困农民由单纯的劳务工人变成了产业工人。2019年科技协作扶贫带动全县15857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

三、践行先进产业模式,实现长效扶贫发展

2020年1月15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到赤城县调研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京赤科技扶贫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完善“六个中心”等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培训和示范展示,整合专家教授和相关部门力量,构建产、学、研一条龙体系,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市场化运营之路,促进科技产业长效发展。我县将认真落实省委东峰书记指示精神,选择有技术、有市场、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北京农业科技公司独立经营或与本地农业企业合资运营科技示范园。运营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以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和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取得高效益为目标,研究推广5G、人工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为规模农业企业和乡村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科技示范基地长效运转。通过市场化运营,把“科技示范基地+物联网+扶贫产业园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模式发扬光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推动农业产业走向科技化、规模化、绿色化、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评单位:河北省赤城县农业农村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