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陕西靖边:打造“带不走”的“造血”产业

时间:2020-08-04 03:30:0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樊悦

QQ截图20200804091755.jpg

盛夏的靖边,在靖边县宁条梁镇大滩村的藜麦加工厂,现代化的大型机器隆隆作响,穿着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正忙碌地在流水线的车间里定量装袋、贴商标,一件件“高大上”的精装农特产品瞬间“出炉”。 

据大滩村合作社负责人李强介绍,穿着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是村里的贫困户,眼前现代化的厂房曾是废弃的学校,而这一切的改变和一支帮扶队伍息息相关。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带不走”的产业

大滩村位于白于山腹地,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大量土地撂荒,集体经济弱化,出现了“穷家难当,无钱办事”的困境。

为了实现“造血式”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大滩村的帮扶单位——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与该村决定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精心打造“带不走”的藜麦产业。在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大滩村盘活废弃的校舍和撂荒的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一条“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消费扶贫”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藜麦耐寒、耐旱、耐盐性,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山作物,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等营养成分,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保健食品。

为了解除当地村民的顾虑,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免费为村民发放优良种子,并按每公斤10元的保底价收购,这样一来村民就吃下了“定心丸”。2019年,全村统一种植了500亩藜麦,平均亩产150公斤,平均每亩收入1500元左右。

雷刚是雷山村小组的村民,去年他一共种植了4亩藜麦,刨除成本后,一亩地纯利润达到2000元,与种旱地玉米每亩纯利润500元相比,整整高出了3倍。“你说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种的东西不一样,产出的效益怎么就天壤之别,这个藜麦真是我们村致富的‘金米粒’!”雷刚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和雷刚一样开心的还有村民曹昌荣。他的4亩藜麦地纯利润达到9000元,他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撂荒的旱地竟然能长出‘金子’来,这比荒弃或者给人家免费种不知强了多少倍。”

其实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也受益良多。史小琴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她除了自己种植藜麦外,还在藜麦加工厂当起了产业工人,一天164元的工资。只要厂子不停产,她就有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一部分在集体经济中以资金入股的贫困户还有20%的分红。为了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大滩村组织所有贫困户进行就近劳务输出,平均每户增收4000元。

延长产业链条,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何让这一产业真正造福当地?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先后投资109万元将废弃的学校改造成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房,将藜麦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打造成高端保健食品,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在大滩村藜麦加工厂厂房里,合作社负责人李强告诉记者:“这些没有经过深加工的藜麦市场售价一公斤最多10元,但经过精细加工和品牌运营后,我们一公斤卖到40元至50元。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就是最大的购买方,累计为村上包销了91万元的藜麦产品。在帮扶单位的倾心帮扶下,村集体经济去年从零增长到20万元,最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可以‘生肌造血’的致富产业。”

大河有水小河宽。村集体有钱了,村民跟着也沾光。在资金的分配使用上,大滩村没有 “一分了之”,而是专门给贫困户设立了工勤、保洁、护林等7个公益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村集体给他们发工资,这样既能避免用集体资产养懒汉,又能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此外,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和大滩村每年还各拿出5万元设立孝德基金,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米、面、油等福利。

打破村域界限,共闯集体经济之路

大滩村的村民在藜麦种植中尝到“甜头”后,开始带动周围镇村的村民扩大藜麦种植面积。“去年,我们不仅带动周边中山涧镇、席麻湾镇一起发展藜麦产业,还把产业拓展到毗邻的定边县路庄村、延安市吴起县长城镇等地。目前,藜麦种植规模已突破4000亩,藜麦产业成了白于山区的‘新宠’。”宁条梁镇党委书记李旭深说。

这样一来,大滩村的农产品加工厂为周围镇村种植的藜麦解决了深加工、销路难问题,周围镇村也为大滩村的藜麦加工厂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和发展集体经济上,发展‘带不走’的产业是根本之策。同时,我们也应该打破村域、镇域,甚至县域的局限,让各村抱团取暖、优势互补,集体经济才会越走越宽。”李旭深有感触地说。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一线传真    
乡村振兴
参与互动
010—84298763
公共微信

陕西靖边:打造“带不走”的“造血”产业

时间:2020-08-04 03:30:0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樊悦

QQ截图20200804091755.jpg

盛夏的靖边,在靖边县宁条梁镇大滩村的藜麦加工厂,现代化的大型机器隆隆作响,穿着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正忙碌地在流水线的车间里定量装袋、贴商标,一件件“高大上”的精装农特产品瞬间“出炉”。 

据大滩村合作社负责人李强介绍,穿着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的产业工人是村里的贫困户,眼前现代化的厂房曾是废弃的学校,而这一切的改变和一支帮扶队伍息息相关。

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带不走”的产业

大滩村位于白于山腹地,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大量土地撂荒,集体经济弱化,出现了“穷家难当,无钱办事”的困境。

为了实现“造血式”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大滩村的帮扶单位——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与该村决定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精心打造“带不走”的藜麦产业。在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大滩村盘活废弃的校舍和撂荒的土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一条“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消费扶贫”的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藜麦耐寒、耐旱、耐盐性,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山作物,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等营养成分,是市场上非常走俏的保健食品。

为了解除当地村民的顾虑,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免费为村民发放优良种子,并按每公斤10元的保底价收购,这样一来村民就吃下了“定心丸”。2019年,全村统一种植了500亩藜麦,平均亩产150公斤,平均每亩收入1500元左右。

雷刚是雷山村小组的村民,去年他一共种植了4亩藜麦,刨除成本后,一亩地纯利润达到2000元,与种旱地玉米每亩纯利润500元相比,整整高出了3倍。“你说同样的土地、同样的人,种的东西不一样,产出的效益怎么就天壤之别,这个藜麦真是我们村致富的‘金米粒’!”雷刚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和雷刚一样开心的还有村民曹昌荣。他的4亩藜麦地纯利润达到9000元,他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撂荒的旱地竟然能长出‘金子’来,这比荒弃或者给人家免费种不知强了多少倍。”

其实在产业扶贫中,贫困户也受益良多。史小琴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她除了自己种植藜麦外,还在藜麦加工厂当起了产业工人,一天164元的工资。只要厂子不停产,她就有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一部分在集体经济中以资金入股的贫困户还有20%的分红。为了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大滩村组织所有贫困户进行就近劳务输出,平均每户增收4000元。

延长产业链条,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何让这一产业真正造福当地?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先后投资109万元将废弃的学校改造成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房,将藜麦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打造成高端保健食品,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在大滩村藜麦加工厂厂房里,合作社负责人李强告诉记者:“这些没有经过深加工的藜麦市场售价一公斤最多10元,但经过精细加工和品牌运营后,我们一公斤卖到40元至50元。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就是最大的购买方,累计为村上包销了91万元的藜麦产品。在帮扶单位的倾心帮扶下,村集体经济去年从零增长到20万元,最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可以‘生肌造血’的致富产业。”

大河有水小河宽。村集体有钱了,村民跟着也沾光。在资金的分配使用上,大滩村没有 “一分了之”,而是专门给贫困户设立了工勤、保洁、护林等7个公益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村集体给他们发工资,这样既能避免用集体资产养懒汉,又能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此外,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和大滩村每年还各拿出5万元设立孝德基金,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米、面、油等福利。

打破村域界限,共闯集体经济之路

大滩村的村民在藜麦种植中尝到“甜头”后,开始带动周围镇村的村民扩大藜麦种植面积。“去年,我们不仅带动周边中山涧镇、席麻湾镇一起发展藜麦产业,还把产业拓展到毗邻的定边县路庄村、延安市吴起县长城镇等地。目前,藜麦种植规模已突破4000亩,藜麦产业成了白于山区的‘新宠’。”宁条梁镇党委书记李旭深说。

这样一来,大滩村的农产品加工厂为周围镇村种植的藜麦解决了深加工、销路难问题,周围镇村也为大滩村的藜麦加工厂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和发展集体经济上,发展‘带不走’的产业是根本之策。同时,我们也应该打破村域、镇域,甚至县域的局限,让各村抱团取暖、优势互补,集体经济才会越走越宽。”李旭深有感触地说。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