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无为:稻田栽下“扶贫苗”, 乡亲共享“致富果”

时间:2020-08-13 11:06:0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叶剑

QQ截图20200813110742.jpg

在安徽省无为市,提起开城镇都督村石牌自然村的丁以奎,周边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年近50岁的他,凭借着一股敢拼敢闯、不怕吃苦的劲头,在短短几年间,不仅顺利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户,从农户再到农场主的华丽蜕变,还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一道共同致富。

困境谋发展,稻田孕育新希望

“以前自己没文化、没技术,又不会什么手艺,只能在外做一点苦力挣钱,加上老婆身体不太好、孩子要上学,所以家里日子一直不好过。”谈到曾经的生活,丁以奎略带羞赧的说到。2014年之前,由于缺乏发展条件和动力,丁以奎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只能指着他外出打工和家中的五亩多田,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4年,村干部了解到丁以奎家的情况后,通过民主评议及时将他家识别为贫困户。在产业扶持、教育资助等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帮扶下,家里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日子虽然好过了,但是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丁以奎心里仍不是滋味,如何彻底摘掉“穷帽子”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大事”。最终,在村干部的建议和帮助下,他放弃了外出务工,回村承包起了田地。刚开始,手里的资金并不充裕,丁以奎承包的土地都是村民们手里不愿做的“折地”,多数位于山沟沟里面,难以耕种。但是抱着脱贫致富的强烈决心,夫妻二人起早摸黑的在田间地头劳作,有时连吃饭都在田埂上解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在“折地”上取得了好收成。2015年底,丁以奎一家顺利实现脱贫,家庭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让周边村民们钦佩不已。

帮扶有成效,奋斗是幸福的开始

“种田虽然辛苦,但是人要是不干活、不动起来,身上会更难受。”丁以奎总是这样憨厚的说着。正是因为有这样踏实肯干的品质,村里的扶贫干部竭尽所能的帮助他,周边村民也逐渐愿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他。2016年,他想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村里积极帮助他流转了100余亩的水田,申请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还多方协调贷款帮他购置了小型旋耕机、收割机,这让丁以奎更加有了闯劲。2019年,严重的秋旱,导致他家50多亩的水稻绝收,镇水利部门更是第一时间对抗旱渠道进行了加固维修,保障家庭农场正常生产。一次又一次的关怀帮助,让他吃下“定心丸”,也愈发坚定了他做大做强产业的信心。2020年,丁以奎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余亩。

扶贫结硕果,回馈大“家”感念党恩

回顾近几年的变化,丁以奎感慨万千:“如今自家吃穿不用说,自己种田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孩子上学也享受教育资助,收入可以说是以前的十几倍,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丁以奎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不断的去带动帮助更多贫困群众。今年,他以30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周边贫困户60多亩的土地,让2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18000余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10多户贫困户在自己的农场务工,每人每天工资150元,目前已兑现支付额贫困户工资就有2万多元。

今年7月,丁少奎的儿子丁少强在教育资助支持下也顺利毕业了,感念党恩的丁少奎在了解到征兵信息后,主动鼓励儿子参军入伍:“党和国家政策好,我们小家发展起来了,更要报效国家、守护大家”。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丁少强踊跃参军,并顺利通过了入伍前的初检。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由“被帮扶”到“主动帮”,丁以奎用自己辛勤和汗水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然而他并没有安于现状,“我希望能再扩大下规模,这样不仅自己日子能过的更好,还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毕竟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丁以奎坚定的说道。(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市开城镇 )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脱贫成效    
资讯播报

安徽无为:稻田栽下“扶贫苗”, 乡亲共享“致富果”

时间:2020-08-13 11:06:0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叶剑

QQ截图20200813110742.jpg

在安徽省无为市,提起开城镇都督村石牌自然村的丁以奎,周边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年近50岁的他,凭借着一股敢拼敢闯、不怕吃苦的劲头,在短短几年间,不仅顺利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户,从农户再到农场主的华丽蜕变,还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一道共同致富。

困境谋发展,稻田孕育新希望

“以前自己没文化、没技术,又不会什么手艺,只能在外做一点苦力挣钱,加上老婆身体不太好、孩子要上学,所以家里日子一直不好过。”谈到曾经的生活,丁以奎略带羞赧的说到。2014年之前,由于缺乏发展条件和动力,丁以奎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只能指着他外出打工和家中的五亩多田,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4年,村干部了解到丁以奎家的情况后,通过民主评议及时将他家识别为贫困户。在产业扶持、教育资助等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帮扶下,家里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日子虽然好过了,但是回想起以前的苦日子,丁以奎心里仍不是滋味,如何彻底摘掉“穷帽子”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大事”。最终,在村干部的建议和帮助下,他放弃了外出务工,回村承包起了田地。刚开始,手里的资金并不充裕,丁以奎承包的土地都是村民们手里不愿做的“折地”,多数位于山沟沟里面,难以耕种。但是抱着脱贫致富的强烈决心,夫妻二人起早摸黑的在田间地头劳作,有时连吃饭都在田埂上解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在“折地”上取得了好收成。2015年底,丁以奎一家顺利实现脱贫,家庭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让周边村民们钦佩不已。

帮扶有成效,奋斗是幸福的开始

“种田虽然辛苦,但是人要是不干活、不动起来,身上会更难受。”丁以奎总是这样憨厚的说着。正是因为有这样踏实肯干的品质,村里的扶贫干部竭尽所能的帮助他,周边村民也逐渐愿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他。2016年,他想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村里积极帮助他流转了100余亩的水田,申请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还多方协调贷款帮他购置了小型旋耕机、收割机,这让丁以奎更加有了闯劲。2019年,严重的秋旱,导致他家50多亩的水稻绝收,镇水利部门更是第一时间对抗旱渠道进行了加固维修,保障家庭农场正常生产。一次又一次的关怀帮助,让他吃下“定心丸”,也愈发坚定了他做大做强产业的信心。2020年,丁以奎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余亩。

扶贫结硕果,回馈大“家”感念党恩

回顾近几年的变化,丁以奎感慨万千:“如今自家吃穿不用说,自己种田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孩子上学也享受教育资助,收入可以说是以前的十几倍,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丁以奎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不断的去带动帮助更多贫困群众。今年,他以300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周边贫困户60多亩的土地,让20余户贫困户年增收18000余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10多户贫困户在自己的农场务工,每人每天工资150元,目前已兑现支付额贫困户工资就有2万多元。

今年7月,丁少奎的儿子丁少强在教育资助支持下也顺利毕业了,感念党恩的丁少奎在了解到征兵信息后,主动鼓励儿子参军入伍:“党和国家政策好,我们小家发展起来了,更要报效国家、守护大家”。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丁少强踊跃参军,并顺利通过了入伍前的初检。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由“被帮扶”到“主动帮”,丁以奎用自己辛勤和汗水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然而他并没有安于现状,“我希望能再扩大下规模,这样不仅自己日子能过的更好,还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毕竟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丁以奎坚定的说道。(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市开城镇 )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