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李忠国:一把油纸伞撑开脱贫致富路

时间:2020-08-29 18:42:5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致富带头人李忠国在给贫困户传授油纸伞制作技艺.JPG

2015年,李忠国一家因家庭负担较重、收入不足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帮扶下,2016年2月,他重拾制伞技艺,从银行免息贷款创办达兴工艺品厂,逐步扩大规模,并将手艺传授给50余户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摆脱“等靠要”带头摘穷帽

“现在政策多好,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日子。”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忠国并没有消沉,虽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内心始终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不能等、靠、要,而是要靠自己找准方向、埋头苦干。

李忠国一家祖孙三代靠着传统油纸伞制作手艺养家糊口,但在工业品雨伞的市场冲击下,油纸伞产业逐渐成为市场的鸡肋。迫于生计,他不得不辗转江浙等地打零工,30多年东奔西走,却没给家里攒上一分钱,村上大部分家庭盖新房、搬新家,生活蒸蒸日上,李忠国一家仍是家徒四壁,还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李忠国在外打拼时发现,市场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纸伞作为一种工艺品重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他从中“嗅到了商机”。2014年返回家乡后,李忠国和老伴重新开始手工制作和销售油纸伞。但因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价格偏高,市场接受程度低,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理想。

转机出现在2015年年底,一位义乌客商带给他一个样品,一把直径约为30厘米的小油纸伞,伞面只有淡淡描边的图案,可供上手工实践课的学生填色。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他向村驻村工作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转型”,将改良后的绘画白纸伞作为主打产品。

传统油纸伞工艺复杂,成本高、耗时长,不适合批量生产,李忠国联合侄子李友民开始潜心改良油纸伞制作手艺,将油纸伞加工简化为13道工序,通过拆分制作程序采用“流水线”作业,打造“可体验”“能定制”的新模式。

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他买进原材料,在家办起了油纸伞手工制作和销售的小作坊,将自家的几个房间划分为钻孔车间、分割车间、裁纸车间。尽管初创阶段很艰难,李忠国总是乐观向上,起早贪黑,既当老板,又当销售员,还是产业工人,多重角色让他感到异常艰辛又收获多多,仅一年多时间,家庭收入就达到了3.2万元,2016年11月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积极作为、勇于担当,饮水思源带领乡邻致富

2016年2月,在椒花新村支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李忠国用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注册了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建起“家庭工厂”,实现了油纸伞生产的完美“转型”。

“工艺品制作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利用这个新创办的企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加大家收入,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做点好事。”脱贫后的李忠国看到村里因为缺少技术、就业渠道等原因致贫的乡亲邻里,立志要把油纸伞的手工活变成“活财富”,带动大家一起脱贫。

李忠国将油纸伞手工艺品生产程序拆分后,让生产油纸伞变得“简单”了,随即他将村里黎建兴、陈红梅等行动不便人员和王文生、彭世兴等重病户带进了油纸伞加工队伍中。随着“家庭工厂”日益壮大,在支村两委的帮助下,按照“订单+保底”(委托加工)模式,他与椒花新村52户贫困户(占全村在家贫困户的三分之二,包括大部分残疾户和慢性病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并毫不保留地将每道工艺制作技术传授给村民,及时保障原材料供应,按时发放工资,对距离较远、出行不便的贫困户优先进行服务保障。这种来料加工方式圆了村上10多户残疾人就业梦、致富梦,他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最美厂长”。

在油纸伞订单多的时候,手脚麻利的贫困户一天可以挣200元左右,慢的也有50-60元。贫困户孔祥仁因病在家休养多年,终于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在家加工伞头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李忠国反哺式回馈乡邻的善举得到了各级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的顽强斗志。李忠国带领乡邻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教技术、跑销路、拓市场,一路走来,一路芬芳。2018年,达兴工艺品厂实现年销售额超300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2019年工厂实现年售额5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15万元。

达浒镇椒花新村油纸伞手艺传承人李忠国在制作油纸伞.jpg

化繁为简、大胆创新,“玩转”非遗产品远销海外

通过潜心钻研和四处求教,李忠国创新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并摸索建立流水线生产办法,改良后的13道工序中9个工序可由劳动者分散在家完成,由企业上门发放原材料和回收加工后产品,既解决了工艺制作复杂的问题,又最大化地调动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2017年11月,李忠国被认定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油纸伞制作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忠国的油纸伞传统工艺产品既帮助了贫困户脱贫,也让油纸伞从“失意”走向“得意”。2017年达兴工艺品厂与湖南思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姻合作”,并在阿里巴巴网站开设网店,借助“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传统油纸伞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油纸伞日加工成品量多的时候达到了3000把,产品经浙江义乌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东非等地,来自椒花新村的油纸伞从此走出浏阳、跨出国门。

2019年,李忠国的油纸伞拿到了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兴工艺品厂的产品增加相框、激光切割工艺品。2020年,他顶住疫情导致的国外市场压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油纸伞项目搬迁至村里新建的“致富工厂”,在更加宽敞的场地继续带领大家奔小康。五年来,李忠国将全部心血用于达兴工艺品厂和扶贫事业上,没有厂房就将自己的住房作为物资存储房间,分散到户加工生产;工人缺少技术就一户户手把手传授,重点关键技能集中进行培训;没有货源和销售渠道就自己主动到湖北、浙江等地寻找,将达兴工艺品厂从一个不到20平米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1栋厂房、6个固定加工点和54个贫困户家庭加工点的企业,他的努力感化了身边部分怀有“等靠要”思想的人,他的贡献也得到群众赞美和褒扬。他不仅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脱贫致富后的奉献精神,彰显出其作为贫困户创业致富后为社会、为人民群众积极谋幸福的社会价值。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最美人物、案例    

李忠国:一把油纸伞撑开脱贫致富路

时间:2020-08-29 18:42:5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致富带头人李忠国在给贫困户传授油纸伞制作技艺.JPG

2015年,李忠国一家因家庭负担较重、收入不足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帮扶下,2016年2月,他重拾制伞技艺,从银行免息贷款创办达兴工艺品厂,逐步扩大规模,并将手艺传授给50余户贫困户,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摆脱“等靠要”带头摘穷帽

“现在政策多好,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日子。”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忠国并没有消沉,虽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内心始终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不能等、靠、要,而是要靠自己找准方向、埋头苦干。

李忠国一家祖孙三代靠着传统油纸伞制作手艺养家糊口,但在工业品雨伞的市场冲击下,油纸伞产业逐渐成为市场的鸡肋。迫于生计,他不得不辗转江浙等地打零工,30多年东奔西走,却没给家里攒上一分钱,村上大部分家庭盖新房、搬新家,生活蒸蒸日上,李忠国一家仍是家徒四壁,还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李忠国在外打拼时发现,市场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纸伞作为一种工艺品重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他从中“嗅到了商机”。2014年返回家乡后,李忠国和老伴重新开始手工制作和销售油纸伞。但因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价格偏高,市场接受程度低,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理想。

转机出现在2015年年底,一位义乌客商带给他一个样品,一把直径约为30厘米的小油纸伞,伞面只有淡淡描边的图案,可供上手工实践课的学生填色。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他向村驻村工作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转型”,将改良后的绘画白纸伞作为主打产品。

传统油纸伞工艺复杂,成本高、耗时长,不适合批量生产,李忠国联合侄子李友民开始潜心改良油纸伞制作手艺,将油纸伞加工简化为13道工序,通过拆分制作程序采用“流水线”作业,打造“可体验”“能定制”的新模式。

通过自筹资金和申请扶贫小额信贷,他买进原材料,在家办起了油纸伞手工制作和销售的小作坊,将自家的几个房间划分为钻孔车间、分割车间、裁纸车间。尽管初创阶段很艰难,李忠国总是乐观向上,起早贪黑,既当老板,又当销售员,还是产业工人,多重角色让他感到异常艰辛又收获多多,仅一年多时间,家庭收入就达到了3.2万元,2016年11月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积极作为、勇于担当,饮水思源带领乡邻致富

2016年2月,在椒花新村支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李忠国用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注册了浏阳市达兴工艺品厂,建起“家庭工厂”,实现了油纸伞生产的完美“转型”。

“工艺品制作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利用这个新创办的企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加大家收入,为贫困群众做点实事,做点好事。”脱贫后的李忠国看到村里因为缺少技术、就业渠道等原因致贫的乡亲邻里,立志要把油纸伞的手工活变成“活财富”,带动大家一起脱贫。

李忠国将油纸伞手工艺品生产程序拆分后,让生产油纸伞变得“简单”了,随即他将村里黎建兴、陈红梅等行动不便人员和王文生、彭世兴等重病户带进了油纸伞加工队伍中。随着“家庭工厂”日益壮大,在支村两委的帮助下,按照“订单+保底”(委托加工)模式,他与椒花新村52户贫困户(占全村在家贫困户的三分之二,包括大部分残疾户和慢性病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并毫不保留地将每道工艺制作技术传授给村民,及时保障原材料供应,按时发放工资,对距离较远、出行不便的贫困户优先进行服务保障。这种来料加工方式圆了村上10多户残疾人就业梦、致富梦,他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最美厂长”。

在油纸伞订单多的时候,手脚麻利的贫困户一天可以挣200元左右,慢的也有50-60元。贫困户孔祥仁因病在家休养多年,终于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在家加工伞头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李忠国反哺式回馈乡邻的善举得到了各级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的顽强斗志。李忠国带领乡邻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教技术、跑销路、拓市场,一路走来,一路芬芳。2018年,达兴工艺品厂实现年销售额超300万元,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元。2019年工厂实现年售额5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15万元。

达浒镇椒花新村油纸伞手艺传承人李忠国在制作油纸伞.jpg

化繁为简、大胆创新,“玩转”非遗产品远销海外

通过潜心钻研和四处求教,李忠国创新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并摸索建立流水线生产办法,改良后的13道工序中9个工序可由劳动者分散在家完成,由企业上门发放原材料和回收加工后产品,既解决了工艺制作复杂的问题,又最大化地调动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资源。2017年11月,李忠国被认定为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油纸伞制作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李忠国的油纸伞传统工艺产品既帮助了贫困户脱贫,也让油纸伞从“失意”走向“得意”。2017年达兴工艺品厂与湖南思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姻合作”,并在阿里巴巴网站开设网店,借助“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传统油纸伞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油纸伞日加工成品量多的时候达到了3000把,产品经浙江义乌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东非等地,来自椒花新村的油纸伞从此走出浏阳、跨出国门。

2019年,李忠国的油纸伞拿到了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达兴工艺品厂的产品增加相框、激光切割工艺品。2020年,他顶住疫情导致的国外市场压力,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油纸伞项目搬迁至村里新建的“致富工厂”,在更加宽敞的场地继续带领大家奔小康。五年来,李忠国将全部心血用于达兴工艺品厂和扶贫事业上,没有厂房就将自己的住房作为物资存储房间,分散到户加工生产;工人缺少技术就一户户手把手传授,重点关键技能集中进行培训;没有货源和销售渠道就自己主动到湖北、浙江等地寻找,将达兴工艺品厂从一个不到20平米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1栋厂房、6个固定加工点和54个贫困户家庭加工点的企业,他的努力感化了身边部分怀有“等靠要”思想的人,他的贡献也得到群众赞美和褒扬。他不仅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脱贫致富后的奉献精神,彰显出其作为贫困户创业致富后为社会、为人民群众积极谋幸福的社会价值。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