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菊花特色种植,助力脱贫致富增收 ——宜秀区黄梅村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案例

时间:2020-09-04 16:45:5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宜秀区罗岭镇人民政府

摘要:为决战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寻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梅村党组织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出路,加快产业发展从过去粗放的“资源租赁型”向“产业带动型”转型,通过“产业造血”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黄梅村结合村情村貌,因地制宜,引进浙江桐乡杭白菊产业链,集成菊花种植、初级加工、包装和品牌营销,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采取“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规模种植户+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以“土地流转”“反包倒租”“务工就业”的方式助力减贫致富。带动千户农户分红,其中贫困户62户;带动农民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创造农民务工创收大幅度提升。2019年该村千亩菊花种植共收获菊花25吨,并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村集体收入全镇率先突破100万元。

为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找到精准脱贫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促进乡村振兴,黄梅村党组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出路,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20200904159920998956.jpg

一、黄梅村菊花种植加工项目开展情况

(一)调研与谋划

黄梅村党组织结合本村地貌土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种植产业,在学习诸多农村特色种养产业先进经验的同时,党组织成员远赴宣城、东至、怀宁、浙江、江苏等地多次考察、论证与谋划,因浙江桐乡杭白菊产业链完备、市场需求大、种植条件适宜等优势,黄梅村最终将焦点对准“杭白菊菊花产业”。

(二)投入与实施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黄梅村着手推进菊花种植加工项目。

1.建立管理团队。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项运营的村集体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两委班子成员参与运营。党组织类似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重大议事决策走村级“四议两公开”程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监督。在具体经营上,充分放权,给予企业经营灵活性。“筑巢引凤”,加大引才集智的力度,给予利好政策吸引优质专业人才、企业管理与营销经验足的管理人才回乡创业,解决技术、管理人才缺失问题。同时,下设5个班组分片区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政策宣传,引导就业。村两委加大走访力度,深入宣传项目政策,充分调动贫困户、一般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知民情、解民忧,引导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尤其是待垦或半开垦土地;引导村民务工就业,实现增收。

3.对接企业,引进产业链。黄梅村积极与浙江桐乡杭白菊供应商商谈,与其建立产业链供应合作关系。从种植延伸到初级加工和品牌营销,黄梅菊花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一阶段已投资106万,用于采购种苗、加工、储藏设施设备及其他管理、人员工资等方面,共建设菊花加工储藏库设施1300平方米,采购杀青设备1套、烘干设备2套,购买抗旱设备4套,产业链完备。

二、黄梅村菊花产业项目减贫模式

黄梅村立足村情,凝合各方力量形成了集耕地开发、刺激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全新产业模式,针对性地解决该村及周边村(社区)的发展问题。

(一)集约化经营模式

在脱贫转型的过程中,黄梅村不遗余力发挥党建力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采取“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规模种植户+农户+贫困户”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不断深化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走出了一条“以党建推动产业,以产业减贫带富群众”的路子,引导农民依靠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二)减贫带富方式

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多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减贫、村民增收致富。

1. 流转土地保障基本收益。充分调研、摸底本村荒废农田、待垦或半开垦土地等土地利用情况,同时依据村民传统种植业实际收入情况,整合低产农田,明确项目用地范围。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除每亩每年250元土地资产收益,还可获得150元每亩每年优先股、营业利润分红和菊花生产、销售的经营性收入,保障村民的基本收益。

2. 反包倒租鼓励自主致富。黄梅村村委会将农户土地流转后,统一规划布局,再无偿承包给农户。同时,为降低农户投资风险,保证农户100%受益,村集体企业无偿提供土地翻耕、种苗、农药、化肥以及技术支持,企业在用工或承包片区时贫困户优先,在菊花销售方面,农户所产鲜菊由村集体企业统一回收,同时设定保护价,整个生产过程,农户只需投入劳动力成本,为农户100%受益提供了高效保障。

3.就业务工实现创收。大规模种植、采摘、加工的需要,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在村村民每日可到村打卡、到田做工,获得每天70元的务工工资。截止2019年底,黄梅村务工人员采摘菊花2378人次,开沟504人次,种植用工4884人次,生产(烘干加工)用工达386人次。黄梅村村民劳动利用率提升效果显著,村民就业务工收益颇多。

20200904159921004010.jpg

三、黄梅村菊花产业发展成效

实现村民减贫致富、集体经济增收是黄梅村发展特色种植业的重要目标。

(一)项目阶段性完工,集体经济创收见实效

项目一期计划投资约400万元,目前,黄梅千亩菊花基地已经收获建有1300平米钢构厂房,整套杀青烘干设备。项目采购种苗、购买设施设备、建设菊花加工储藏库及人工费用等实际成本总计约为261万,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019年,收获菊花25吨,通过食品安全认证,实现营业收入175万元,上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集体收入全镇率先突破100万元。2020年,通过SC认证,360立方米的仓储与冷库及二期附属工程在建,菊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带贫创收效益蔚为可观。

(二)品牌宣传持续推进,品质提升有保障

在创建安庆市七彩黄梅菊花合作社基础上,申请注册了“七仙黄梅、七彩黄梅、印象黄梅”产品商标,通过了SC认证,建立了电商平台。合作社按照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理念,逐步实现“八统一”,即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育苗栽培、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标识销售、统一减免土地租金,全面推进菊花种植产业整体发展。

(三)村民多途径参与,志智双扶见成效

黄梅村菊花产业既拓宽了农村基层群众创收致富之路,其创新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村民增收。2019年,全村带动农户分红1095户、农民就业404人(增收1097433元,其中分红300400元、就业797033元),其中贫困户62户(增收151243元,其中分红121633元,就业29610元)。黄梅村人均纯收入22000元,贫困户家庭年纯人均收入达到1.8319万元,菊花种植加工项目减贫效果明显。

黄梅村党组织牵头创业致富,两委成员带头做工,连续3个月早5点、晚11点,投入1000亩菊花采摘、烘干、冷藏等初级加工工作,以切实行动和拼搏的干劲带动村民参与,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密切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注重“扶智”,重视人才培养,针对性组织开展思想、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基层群众思想薄弱、缺乏技能的问题。 

第二章 经验与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地方集体经济,要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精准选择适合村情的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经济,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走差异化、精品化之路。

二是品牌效应激发产业活力。产品经营,需利用黄梅村文化资源优势。种植加工产业仅仅是第一步,为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应继续发展菊花深加工产业增链,借助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名人效应,借助“阳光雨露”采摘园、双益生态等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推广地方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黄梅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技能培训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本缺乏是地区贫困的一个最关键要素。依托村级思想文化宣传、“扶贫夜校”活动、专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对村级领导、贫困人口、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育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农民与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扩充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团队。

四是风险防范保障长效发展。完善产业风险防控机制,注重转变农户思想观念,提高风险意识;规范资金投入和使用,规避资金链断结、项目资金使用不当等风险;强化产业保险意识,将菊花纳入农业保险的范围,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申请菊花年奖补政策,保障产业基本收入。

(宜秀区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安徽宜秀区、产业扶贫    

聚焦菊花特色种植,助力脱贫致富增收 ——宜秀区黄梅村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案例

时间:2020-09-04 16:45:5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宜秀区罗岭镇人民政府

摘要:为决战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寻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梅村党组织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出路,加快产业发展从过去粗放的“资源租赁型”向“产业带动型”转型,通过“产业造血”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黄梅村结合村情村貌,因地制宜,引进浙江桐乡杭白菊产业链,集成菊花种植、初级加工、包装和品牌营销,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采取“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规模种植户+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以“土地流转”“反包倒租”“务工就业”的方式助力减贫致富。带动千户农户分红,其中贫困户62户;带动农民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创造农民务工创收大幅度提升。2019年该村千亩菊花种植共收获菊花25吨,并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村集体收入全镇率先突破100万元。

为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找到精准脱贫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促进乡村振兴,黄梅村党组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出路,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20200904159920998956.jpg

一、黄梅村菊花种植加工项目开展情况

(一)调研与谋划

黄梅村党组织结合本村地貌土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种植产业,在学习诸多农村特色种养产业先进经验的同时,党组织成员远赴宣城、东至、怀宁、浙江、江苏等地多次考察、论证与谋划,因浙江桐乡杭白菊产业链完备、市场需求大、种植条件适宜等优势,黄梅村最终将焦点对准“杭白菊菊花产业”。

(二)投入与实施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黄梅村着手推进菊花种植加工项目。

1.建立管理团队。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项运营的村集体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两委班子成员参与运营。党组织类似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重大议事决策走村级“四议两公开”程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监督。在具体经营上,充分放权,给予企业经营灵活性。“筑巢引凤”,加大引才集智的力度,给予利好政策吸引优质专业人才、企业管理与营销经验足的管理人才回乡创业,解决技术、管理人才缺失问题。同时,下设5个班组分片区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政策宣传,引导就业。村两委加大走访力度,深入宣传项目政策,充分调动贫困户、一般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知民情、解民忧,引导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尤其是待垦或半开垦土地;引导村民务工就业,实现增收。

3.对接企业,引进产业链。黄梅村积极与浙江桐乡杭白菊供应商商谈,与其建立产业链供应合作关系。从种植延伸到初级加工和品牌营销,黄梅菊花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一阶段已投资106万,用于采购种苗、加工、储藏设施设备及其他管理、人员工资等方面,共建设菊花加工储藏库设施1300平方米,采购杀青设备1套、烘干设备2套,购买抗旱设备4套,产业链完备。

二、黄梅村菊花产业项目减贫模式

黄梅村立足村情,凝合各方力量形成了集耕地开发、刺激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全新产业模式,针对性地解决该村及周边村(社区)的发展问题。

(一)集约化经营模式

在脱贫转型的过程中,黄梅村不遗余力发挥党建力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采取“基层党组织+公司+合作社+规模种植户+农户+贫困户”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不断深化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走出了一条“以党建推动产业,以产业减贫带富群众”的路子,引导农民依靠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二)减贫带富方式

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多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减贫、村民增收致富。

1. 流转土地保障基本收益。充分调研、摸底本村荒废农田、待垦或半开垦土地等土地利用情况,同时依据村民传统种植业实际收入情况,整合低产农田,明确项目用地范围。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除每亩每年250元土地资产收益,还可获得150元每亩每年优先股、营业利润分红和菊花生产、销售的经营性收入,保障村民的基本收益。

2. 反包倒租鼓励自主致富。黄梅村村委会将农户土地流转后,统一规划布局,再无偿承包给农户。同时,为降低农户投资风险,保证农户100%受益,村集体企业无偿提供土地翻耕、种苗、农药、化肥以及技术支持,企业在用工或承包片区时贫困户优先,在菊花销售方面,农户所产鲜菊由村集体企业统一回收,同时设定保护价,整个生产过程,农户只需投入劳动力成本,为农户100%受益提供了高效保障。

3.就业务工实现创收。大规模种植、采摘、加工的需要,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在村村民每日可到村打卡、到田做工,获得每天70元的务工工资。截止2019年底,黄梅村务工人员采摘菊花2378人次,开沟504人次,种植用工4884人次,生产(烘干加工)用工达386人次。黄梅村村民劳动利用率提升效果显著,村民就业务工收益颇多。

20200904159921004010.jpg

三、黄梅村菊花产业发展成效

实现村民减贫致富、集体经济增收是黄梅村发展特色种植业的重要目标。

(一)项目阶段性完工,集体经济创收见实效

项目一期计划投资约400万元,目前,黄梅千亩菊花基地已经收获建有1300平米钢构厂房,整套杀青烘干设备。项目采购种苗、购买设施设备、建设菊花加工储藏库及人工费用等实际成本总计约为261万,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019年,收获菊花25吨,通过食品安全认证,实现营业收入175万元,上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村集体收入全镇率先突破100万元。2020年,通过SC认证,360立方米的仓储与冷库及二期附属工程在建,菊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带贫创收效益蔚为可观。

(二)品牌宣传持续推进,品质提升有保障

在创建安庆市七彩黄梅菊花合作社基础上,申请注册了“七仙黄梅、七彩黄梅、印象黄梅”产品商标,通过了SC认证,建立了电商平台。合作社按照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理念,逐步实现“八统一”,即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育苗栽培、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标识销售、统一减免土地租金,全面推进菊花种植产业整体发展。

(三)村民多途径参与,志智双扶见成效

黄梅村菊花产业既拓宽了农村基层群众创收致富之路,其创新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村民增收。2019年,全村带动农户分红1095户、农民就业404人(增收1097433元,其中分红300400元、就业797033元),其中贫困户62户(增收151243元,其中分红121633元,就业29610元)。黄梅村人均纯收入22000元,贫困户家庭年纯人均收入达到1.8319万元,菊花种植加工项目减贫效果明显。

黄梅村党组织牵头创业致富,两委成员带头做工,连续3个月早5点、晚11点,投入1000亩菊花采摘、烘干、冷藏等初级加工工作,以切实行动和拼搏的干劲带动村民参与,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密切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注重“扶智”,重视人才培养,针对性组织开展思想、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基层群众思想薄弱、缺乏技能的问题。 

第二章 经验与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地方集体经济,要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精准选择适合村情的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经济,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走差异化、精品化之路。

二是品牌效应激发产业活力。产品经营,需利用黄梅村文化资源优势。种植加工产业仅仅是第一步,为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应继续发展菊花深加工产业增链,借助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名人效应,借助“阳光雨露”采摘园、双益生态等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推广地方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黄梅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技能培训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本缺乏是地区贫困的一个最关键要素。依托村级思想文化宣传、“扶贫夜校”活动、专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对村级领导、贫困人口、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育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农民与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扩充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团队。

四是风险防范保障长效发展。完善产业风险防控机制,注重转变农户思想观念,提高风险意识;规范资金投入和使用,规避资金链断结、项目资金使用不当等风险;强化产业保险意识,将菊花纳入农业保险的范围,规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申请菊花年奖补政策,保障产业基本收入。

(宜秀区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