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维西县:云南白药集团“造血”产业扶贫

时间:2020-09-05 21:55:31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云南白药集团党委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集边疆、直过民族、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和限制开发为一体的贫困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被划定为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重点扶贫开发区。

20200905159931465888.jpg

傈家山寨美洛村是云南白药集团帮扶的深度贫困村。自2015年8月以来,云南白药积极响应,深刻领会,立足自身优势,聚焦中药材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积极探索产业带动、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力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截至目前,云南白药在所挂钩联系的维西县已种植药材4个药材品种,规模达1183.8亩,带动农户千余户。通过产业扶贫,所挂钩联系的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并带动维西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众。公司在维西县扶持种植药材1147.5亩,带动农户1200户。《变“输血”为“造血”——云南白药以产业扶贫实现精准扶贫》、《云南白药在维西实施精准扶贫:变贫困村成药材村》、《云南维西:扶贫主打中药材特色牌》……众多来自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新华网、云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对云南白药的挂包帮扶进行了深入报道。

20200905159931471490.jpg

主要做法

(一)“勇拓荒,强担当”,中药材种植撒希望。云南白药依托药材种植技术优势、了解熟悉药材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开展帮扶工作。挂包帮团队在公司大力支持下,把选准选好项目,发挥双方优势,扬长避短,首战必胜作为扶贫第一阶段目标。白药扶贫团队根据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经过专家团队精选适宜高寒山区种植且市场有需求的品种,如金铁锁、黄草乌、珠子参、重楼等在维西推广种植。为树立贫困户信心,该团队量身制定种植周期短、资金投入小、见效快的黄草乌品种。扶贫队员到各地采集优良品种,公司从种苗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制定计划,抓好培训,打好第一枪。对其他农户公司帮助种植金铁锁700亩,珠子参120亩,对大户鼓励种植重楼等周期长的药材。

(二)“三三四”方案,四两拨千斤。长期落后的种植习惯让当地村民对科学化现代化种植有所质疑。为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挂包帮团队在公司支持下,组织设立专项种苗扶持基金用于种子种苗的购买,在种植过程中实行种苗款“三三四”方案——公司和地方政府各投资30%,种植户投资40%,让政府、种植户都参与进来,使种植户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云南白药出资200万元,与维西县、攀天阁乡共同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及“中药材种子基金”,区分情况扶持中药材种植,对贫困户,重帮扶,重指导。对广大种植散户,重保护、做示范。对种植大户,签协议、重合作。精打细算,按经济规律,四两拨千斤,用扶贫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让中药材种植在攀天阁乡有效落地。 除了面对云南白药定点帮扶点维西县攀天阁乡美洛村外,云南白药还在挂钩联系的昆明市所属两区两县、曲靖市会泽县等地,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帮扶种植各类药材超过3000亩。

20200905159931479992.jpg

(三)“聚合力,做业绩”,资源整合催生经济复合增长。种植是基础,销售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最重要一环。基于此,挂包帮团队以种植为核心,多部门协作,充分整合行业资源,以实现帮扶区域经济多维度复合增长。在公司支持下,挂包帮团队所在中药资源事业部、省药物所、创新研发中心、武定种源公司、丽江药业、中药饮片分公司组建后方支持团队,为维西中药材种植提供后台服务。农户们遇到种植、加工及市场预判等难题,在白药都可以找到满意答案。受公司之托,挂包帮团队还分期分批组织维西有关部门、种植户到公司良种繁育基地参观学习。依托“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协会”和云药资源网,挂包帮团队代表公司出资数百万元支持省级有关部门开展帮扶工作,与此同时及时发布维西中药材种植情况及特色农产品信息,介绍外界到维西投资开发,组织建水、文山等种植大户到维西指导帮扶。这些资源整合工作产生了最为直观的效益。2016年秋冬之际,攀天阁乡和永春乡的药材附子经过一年的生长管理,正是收获的好时节。但由于当年全国大量种植附子,产生供大于求,附子价格严重下滑,销路变窄。为解决当地老百姓附子销售难题,挂包帮团队在公司支持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依托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信息扩散,积极联系下游商家,签订了750吨附子收购订单,解决了永春乡和攀天阁乡附子滞销问题。

(四)“猫亲昵,狗不吠”,用心帮扶温心暖情。产业扶贫,种植发展,最终扶的是个人的贫。这份针对个人的帮扶,通过挂包帮团队的手,从物质到技术,走进了攀天阁人的心里。白药派出的药材种植专家赵仁老师和团队一起,常年卷着裤腿,出入于老乡家中,行走于草乌田间,手把手传递种植技术。时至隆冬,到了草乌收获季节,赵仁老师不放心乡亲们,与公司派出的药材加工高级技师一同,守在田间为乡亲们详细讲解黄草乌的采收加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由于草乌药理较为特殊,技术专家组反复强调要将知识要宣传到每一个种植户,确保采收加工的安全。种植专家讲技术传递到了乡里,白药的驻村工作队员则负责将技术落地。为做好示范和指导,云南白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承包”了近一亩地,进行药材种植,每个队员负责两墒。这些公司精挑细选的相关专业人员,在平时负责田间管理中亲自示范,督使种植户做好药材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亩产量,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早日脱贫。扶贫要精准,产业、教育、细节一个也不能少。白药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对于长效脱贫而言至关重要,云南白药向攀天阁乡捐资20万元,与乡党委、政府共同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以及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公司还组织干部职工向美洛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具、衣物等,用细节关爱孩子们的教育与成长。今年六一,云南白药驻村扶贫队员为攀天阁乡5个学校近400名的学生发放了价值11万余元的物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关爱孩子的同时,白药还关怀女性身心健康,云南白药集团扶贫工作队向攀天阁乡1000多名妇女赠送日子卫生巾300余件,价值8万元,与此同时手把手向妇女村民们宣传卫生知识,传递健康理念。为改善当地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工作队员积极向上级争取到了100万元专项资金,为攀天阁乡美洛村、新乐村各新建一个卫生室,还对乡卫生院大楼漏雨屋顶进行了修缮,用心、走心、温暖人心。

三、经验启示

(一)发展高原特色优势农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中药材是否具有特色优势,要看市场是否认可;而市场是否认可,要看有没有自主品牌,要认真做好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定工作。

(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要把品牌培育好,必须有龙头企业来带动,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家一户小生产是搞不出特色品牌的。

(三)农业特色品牌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重要支撑。发展中药材产业一定要重视加大农户科技素质的提高工作。

(四)发展中药材产业。要让政府、种植户都参与进来,使种植户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扎紧利益链条,变“输血”为“造血”。

(云南迪庆州人民政府扶贫办推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云南白药集团、产业扶贫    

云南维西县:云南白药集团“造血”产业扶贫

时间:2020-09-05 21:55:31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云南白药集团党委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集边疆、直过民族、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和限制开发为一体的贫困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被划定为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重点扶贫开发区。

20200905159931465888.jpg

傈家山寨美洛村是云南白药集团帮扶的深度贫困村。自2015年8月以来,云南白药积极响应,深刻领会,立足自身优势,聚焦中药材产业实施精准扶贫,积极探索产业带动、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力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截至目前,云南白药在所挂钩联系的维西县已种植药材4个药材品种,规模达1183.8亩,带动农户千余户。通过产业扶贫,所挂钩联系的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并带动维西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众。公司在维西县扶持种植药材1147.5亩,带动农户1200户。《变“输血”为“造血”——云南白药以产业扶贫实现精准扶贫》、《云南白药在维西实施精准扶贫:变贫困村成药材村》、《云南维西:扶贫主打中药材特色牌》……众多来自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新华网、云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对云南白药的挂包帮扶进行了深入报道。

20200905159931471490.jpg

主要做法

(一)“勇拓荒,强担当”,中药材种植撒希望。云南白药依托药材种植技术优势、了解熟悉药材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开展帮扶工作。挂包帮团队在公司大力支持下,把选准选好项目,发挥双方优势,扬长避短,首战必胜作为扶贫第一阶段目标。白药扶贫团队根据中药材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经过专家团队精选适宜高寒山区种植且市场有需求的品种,如金铁锁、黄草乌、珠子参、重楼等在维西推广种植。为树立贫困户信心,该团队量身制定种植周期短、资金投入小、见效快的黄草乌品种。扶贫队员到各地采集优良品种,公司从种苗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制定计划,抓好培训,打好第一枪。对其他农户公司帮助种植金铁锁700亩,珠子参120亩,对大户鼓励种植重楼等周期长的药材。

(二)“三三四”方案,四两拨千斤。长期落后的种植习惯让当地村民对科学化现代化种植有所质疑。为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挂包帮团队在公司支持下,组织设立专项种苗扶持基金用于种子种苗的购买,在种植过程中实行种苗款“三三四”方案——公司和地方政府各投资30%,种植户投资40%,让政府、种植户都参与进来,使种植户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云南白药出资200万元,与维西县、攀天阁乡共同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及“中药材种子基金”,区分情况扶持中药材种植,对贫困户,重帮扶,重指导。对广大种植散户,重保护、做示范。对种植大户,签协议、重合作。精打细算,按经济规律,四两拨千斤,用扶贫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让中药材种植在攀天阁乡有效落地。 除了面对云南白药定点帮扶点维西县攀天阁乡美洛村外,云南白药还在挂钩联系的昆明市所属两区两县、曲靖市会泽县等地,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帮扶种植各类药材超过3000亩。

20200905159931479992.jpg

(三)“聚合力,做业绩”,资源整合催生经济复合增长。种植是基础,销售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最重要一环。基于此,挂包帮团队以种植为核心,多部门协作,充分整合行业资源,以实现帮扶区域经济多维度复合增长。在公司支持下,挂包帮团队所在中药资源事业部、省药物所、创新研发中心、武定种源公司、丽江药业、中药饮片分公司组建后方支持团队,为维西中药材种植提供后台服务。农户们遇到种植、加工及市场预判等难题,在白药都可以找到满意答案。受公司之托,挂包帮团队还分期分批组织维西有关部门、种植户到公司良种繁育基地参观学习。依托“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协会”和云药资源网,挂包帮团队代表公司出资数百万元支持省级有关部门开展帮扶工作,与此同时及时发布维西中药材种植情况及特色农产品信息,介绍外界到维西投资开发,组织建水、文山等种植大户到维西指导帮扶。这些资源整合工作产生了最为直观的效益。2016年秋冬之际,攀天阁乡和永春乡的药材附子经过一年的生长管理,正是收获的好时节。但由于当年全国大量种植附子,产生供大于求,附子价格严重下滑,销路变窄。为解决当地老百姓附子销售难题,挂包帮团队在公司支持下,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依托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信息扩散,积极联系下游商家,签订了750吨附子收购订单,解决了永春乡和攀天阁乡附子滞销问题。

(四)“猫亲昵,狗不吠”,用心帮扶温心暖情。产业扶贫,种植发展,最终扶的是个人的贫。这份针对个人的帮扶,通过挂包帮团队的手,从物质到技术,走进了攀天阁人的心里。白药派出的药材种植专家赵仁老师和团队一起,常年卷着裤腿,出入于老乡家中,行走于草乌田间,手把手传递种植技术。时至隆冬,到了草乌收获季节,赵仁老师不放心乡亲们,与公司派出的药材加工高级技师一同,守在田间为乡亲们详细讲解黄草乌的采收加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由于草乌药理较为特殊,技术专家组反复强调要将知识要宣传到每一个种植户,确保采收加工的安全。种植专家讲技术传递到了乡里,白药的驻村工作队员则负责将技术落地。为做好示范和指导,云南白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们“承包”了近一亩地,进行药材种植,每个队员负责两墒。这些公司精挑细选的相关专业人员,在平时负责田间管理中亲自示范,督使种植户做好药材种植管理,提高中药材亩产量,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早日脱贫。扶贫要精准,产业、教育、细节一个也不能少。白药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对于长效脱贫而言至关重要,云南白药向攀天阁乡捐资20万元,与乡党委、政府共同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以及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公司还组织干部职工向美洛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具、衣物等,用细节关爱孩子们的教育与成长。今年六一,云南白药驻村扶贫队员为攀天阁乡5个学校近400名的学生发放了价值11万余元的物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关爱孩子的同时,白药还关怀女性身心健康,云南白药集团扶贫工作队向攀天阁乡1000多名妇女赠送日子卫生巾300余件,价值8万元,与此同时手把手向妇女村民们宣传卫生知识,传递健康理念。为改善当地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工作队员积极向上级争取到了100万元专项资金,为攀天阁乡美洛村、新乐村各新建一个卫生室,还对乡卫生院大楼漏雨屋顶进行了修缮,用心、走心、温暖人心。

三、经验启示

(一)发展高原特色优势农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中药材是否具有特色优势,要看市场是否认可;而市场是否认可,要看有没有自主品牌,要认真做好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定工作。

(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以龙头企业带动。要把品牌培育好,必须有龙头企业来带动,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家一户小生产是搞不出特色品牌的。

(三)农业特色品牌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重要支撑。发展中药材产业一定要重视加大农户科技素质的提高工作。

(四)发展中药材产业。要让政府、种植户都参与进来,使种植户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合作模式,扎紧利益链条,变“输血”为“造血”。

(云南迪庆州人民政府扶贫办推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