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华能澜沧江公司发挥优势助力云南脱贫攻坚

时间:2020-09-08 16:22:2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澜沧江公司切实担起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纳入企业发展同部署,与本职工作同落实,精准帮扶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挂包帮扶临沧市云县大田山、曲靖市富源县白岩山两村整村出列;主动实施“百千万工程”,解决澜沧江沿岸群众民生难题,直接推动31.67万人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华能样本”。

20200908159955468846.jpg

一、发挥三大优势,践行央企政治责任

一是发挥组织优势,形成体系保障抓脱贫。把脱贫攻坚和改革构建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结合起来,成立由党委书记负责的扶贫援助领导小组,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发挥前方电厂驻地优势,常年派出17名扶贫工作队员,建立省、市、县、村四级帮扶网络,健全统筹联动、上下协调工作机制,确立公司本部统筹、基层企业主责、扶贫干部落实的组织体系,形成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解决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纪委重点监督范畴,形成组织保障、企地协作、上下会战、全员参与的完整行动体系,全方位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责任落实。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带脱贫。将脱贫攻坚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把电站库区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项目开发目标任务,以大项目带动大脱贫。加速“三区三州”的怒江、迪庆境内水电项目建设,创新移民安置举措,对移民给予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逐年补偿,并逐年递增,确保移民稳定增收。建立人均不低于25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最低住房保障,实现近10万水电移民脱贫。累计上缴规税费450余亿元,建设480公里沿江公路形成沿江经济带等地方基础设施,和地方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地方发展。三是发挥经济优势,形成精准格局助脱贫。在脱贫攻坚中,整体推进与单点攻坚相结合,落实责任与主动担当相联系,构建“1+2+3+4”精准扶贫格局,即:在“1”条澜沧江周边开展“百千万工程”,对澜沧江周边25个县民生突出问题单点攻坚;帮扶佤族、拉祜族“2”个“直过民族”,云县大田山村、富源白岩山村、芒康竹卡村“3”个贫困村,澜沧、沧源、耿马、双江“4”个县整体推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

20200908159955472043.jpg

二、聚焦基本保障,破解四大民生难题

一是打出“组合拳”,破解“上学难”。帮助建设60所希望小学、资助810名乡村教师参加综合素质提升培训。通过设立公司职工捐款爱心助学基金,投入帮扶资金1070余万元,对小湾、糯扎渡等15个电站周边的4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助学28586人次,持续补足教育基础短板。二是增强“救治力”,破解“看病难”。为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和医疗救治能力,公司投入帮扶资金建设卫生室37个,资助乡村医生参加业务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资助当地群众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余人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三是引来“放心水”,破解“饮水难”。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每一个水源点辐射作用,采取集中修建、连片供水的方式,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15个,帮助解决了48157人的饮水问题。四是打通“梗阻点”,破解“行路难”。受限于自然环境,贫困地区群众曾长期面临出行不便的问题,公司通过实施1313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开展291个村庄道路环境整治,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出行难题。

20200908159955476011.jpg

三、创新发展举措,实施五维精准帮扶

一是实施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资金、资源优势,有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多元增收。截至目前,公司已帮助帮扶地区培育特色种植产业5.18万亩、养殖猪牛羊等6.08万头(只),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5个,发展村集体经济119个、农产品加工企业70个。二是实施智力帮扶,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建设30个文化室、16个春蕾图书室,组织9515人次参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资助1150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等措施,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三是实施党建帮扶,健全基层治理。公司各基层单位党委积极对接受援县、受援村党委政府,与30余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形成了党支部共建、团组织参与的全员扶贫格局,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地方治理之中,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向前发展。四是实施科技帮扶,创新绿色发展。在澜沧县,公司与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跨界合作,走出了“华能+科技+贫困户”的扶贫之路,重点实施林下有机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种植科技项目。经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打通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堵点,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不仅实现了传统种植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让贫困群众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五是实施消费帮扶,助力增产增收。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公司采用订单式帮扶,一条龙解决贫困户生产、经营、销售问题,全方位支持贫困户脱贫。近两年公司累计购买贫困地区消费扶贫产品871万元,购买贫困地区劳动服务1918万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公司的消费扶贫行动更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造成的不利影响。

(云南省扶贫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云南、社会扶贫    

华能澜沧江公司发挥优势助力云南脱贫攻坚

时间:2020-09-08 16:22:2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澜沧江公司切实担起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纳入企业发展同部署,与本职工作同落实,精准帮扶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挂包帮扶临沧市云县大田山、曲靖市富源县白岩山两村整村出列;主动实施“百千万工程”,解决澜沧江沿岸群众民生难题,直接推动31.67万人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华能样本”。

20200908159955468846.jpg

一、发挥三大优势,践行央企政治责任

一是发挥组织优势,形成体系保障抓脱贫。把脱贫攻坚和改革构建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结合起来,成立由党委书记负责的扶贫援助领导小组,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发挥前方电厂驻地优势,常年派出17名扶贫工作队员,建立省、市、县、村四级帮扶网络,健全统筹联动、上下协调工作机制,确立公司本部统筹、基层企业主责、扶贫干部落实的组织体系,形成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解决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的问题。同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纪委重点监督范畴,形成组织保障、企地协作、上下会战、全员参与的完整行动体系,全方位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责任落实。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带脱贫。将脱贫攻坚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把电站库区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项目开发目标任务,以大项目带动大脱贫。加速“三区三州”的怒江、迪庆境内水电项目建设,创新移民安置举措,对移民给予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逐年补偿,并逐年递增,确保移民稳定增收。建立人均不低于25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最低住房保障,实现近10万水电移民脱贫。累计上缴规税费450余亿元,建设480公里沿江公路形成沿江经济带等地方基础设施,和地方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地方发展。三是发挥经济优势,形成精准格局助脱贫。在脱贫攻坚中,整体推进与单点攻坚相结合,落实责任与主动担当相联系,构建“1+2+3+4”精准扶贫格局,即:在“1”条澜沧江周边开展“百千万工程”,对澜沧江周边25个县民生突出问题单点攻坚;帮扶佤族、拉祜族“2”个“直过民族”,云县大田山村、富源白岩山村、芒康竹卡村“3”个贫困村,澜沧、沧源、耿马、双江“4”个县整体推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

20200908159955472043.jpg

二、聚焦基本保障,破解四大民生难题

一是打出“组合拳”,破解“上学难”。帮助建设60所希望小学、资助810名乡村教师参加综合素质提升培训。通过设立公司职工捐款爱心助学基金,投入帮扶资金1070余万元,对小湾、糯扎渡等15个电站周边的4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助学28586人次,持续补足教育基础短板。二是增强“救治力”,破解“看病难”。为切实提升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和医疗救治能力,公司投入帮扶资金建设卫生室37个,资助乡村医生参加业务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资助当地群众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余人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三是引来“放心水”,破解“饮水难”。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每一个水源点辐射作用,采取集中修建、连片供水的方式,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15个,帮助解决了48157人的饮水问题。四是打通“梗阻点”,破解“行路难”。受限于自然环境,贫困地区群众曾长期面临出行不便的问题,公司通过实施1313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开展291个村庄道路环境整治,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出行难题。

20200908159955476011.jpg

三、创新发展举措,实施五维精准帮扶

一是实施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资金、资源优势,有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真正帮助贫困群众多元增收。截至目前,公司已帮助帮扶地区培育特色种植产业5.18万亩、养殖猪牛羊等6.08万头(只),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5个,发展村集体经济119个、农产品加工企业70个。二是实施智力帮扶,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建设30个文化室、16个春蕾图书室,组织9515人次参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资助1150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等措施,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三是实施党建帮扶,健全基层治理。公司各基层单位党委积极对接受援县、受援村党委政府,与30余个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形成了党支部共建、团组织参与的全员扶贫格局,切实把党建工作融入地方治理之中,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向前发展。四是实施科技帮扶,创新绿色发展。在澜沧县,公司与朱有勇院士团队开展跨界合作,走出了“华能+科技+贫困户”的扶贫之路,重点实施林下有机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种植科技项目。经过近几年探索和实践,打通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堵点,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不仅实现了传统种植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让贫困群众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五是实施消费帮扶,助力增产增收。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公司采用订单式帮扶,一条龙解决贫困户生产、经营、销售问题,全方位支持贫困户脱贫。近两年公司累计购买贫困地区消费扶贫产品871万元,购买贫困地区劳动服务1918万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公司的消费扶贫行动更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群众增收造成的不利影响。

(云南省扶贫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