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西峡:桑坪镇抓党建促脱贫

时间:2020-09-11 03:17:1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王小军 李晓

凉水泉村位于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西北15公里,距县城100公里,是西峡县较为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凉水泉村牢牢占领党的建设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确定了以产业、就业扶贫为突破口,按照发展“菌、药、蜂、工”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发展之路。

凉水泉村辖5个村民小组,地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5亩,人均山坡面积56.6亩。主要产业是袋料香菇、以山萸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和外出务工。该村村民总户数108户381人,党员共21人。全村建档立卡户23户52人,截至2020年3月底,全村已脱贫16户40人,剩余贫困户7户12人。

该村紧紧抓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个主战场。硬件上,2018年以来,陆续投资30余万元,改造了原来破旧的三间土木结构的村部,新建了十一间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品,保证了基本的办公需求。软件上,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制度落实,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完善乡村治理,安排村干部轮流值班,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每周五天驻村开展工作,驻村干部坚持每月遍访贫困户不少于2次,及时将国家政策、扶贫项目宣传上门。坚持推行“标杆引领”,先后树立了身残志坚的脱贫户毛玉良、孝老爱亲模范程业飞、尊师重教模范马书平等多个先进典型,在贫困群众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村“两委”班子通过外出考察,结合村资源优势,坚持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结合,投资55万元,发展中华蜂800箱;投资24万元,建设40KW光伏发电站一座;投资30万元,建设514平方米的冷库一座。通过以上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以上。此外,鼓励发展传统的袋料香菇产业,袋料香菇收入占到群众总收入的60%以上;协调驻村单位帮扶猪苓种子10万元,免费发放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集体经济的壮大,改变了过去支部服务群众有心无力的局面。

该村积极协调,接通5个自然村自来水,供水合格率、保障率均达到标准要求,无论是人畜安全饮水还是农业生产问题都得到解决。累计硬化道路7.5公里,修复道路8公里,培植路肩3.5千延米,建成标准化“四室分离”卫生室一处,配备村医1名,改变了过去村卫生室租用私人房屋,村医年龄较大,服务群众精力不够的问题。协调供电部门改造升级高压线路,更换智能电表,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修建护堰500米,有效保护了河流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资30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广场一处,游园两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改造卫生厕所55处,安装了光纤宽带,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密了移动信号基站,基本消灭了移动通信盲区。基础设施的改变,让地处深山的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

如今的凉水泉村,基础设施完备、村容村貌整洁、干群关系融洽,正阔步走在迈向小康的道路上。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一线传真    

河南西峡:桑坪镇抓党建促脱贫

时间:2020-09-11 03:17:1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王小军 李晓

凉水泉村位于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西北15公里,距县城100公里,是西峡县较为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凉水泉村牢牢占领党的建设这个主阵地,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确定了以产业、就业扶贫为突破口,按照发展“菌、药、蜂、工”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发展之路。

凉水泉村辖5个村民小组,地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5亩,人均山坡面积56.6亩。主要产业是袋料香菇、以山萸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和外出务工。该村村民总户数108户381人,党员共21人。全村建档立卡户23户52人,截至2020年3月底,全村已脱贫16户40人,剩余贫困户7户12人。

该村紧紧抓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这个主战场。硬件上,2018年以来,陆续投资30余万元,改造了原来破旧的三间土木结构的村部,新建了十一间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用品,保证了基本的办公需求。软件上,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制度落实,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完善乡村治理,安排村干部轮流值班,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每周五天驻村开展工作,驻村干部坚持每月遍访贫困户不少于2次,及时将国家政策、扶贫项目宣传上门。坚持推行“标杆引领”,先后树立了身残志坚的脱贫户毛玉良、孝老爱亲模范程业飞、尊师重教模范马书平等多个先进典型,在贫困群众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村“两委”班子通过外出考察,结合村资源优势,坚持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结合,投资55万元,发展中华蜂800箱;投资24万元,建设40KW光伏发电站一座;投资30万元,建设514平方米的冷库一座。通过以上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以上。此外,鼓励发展传统的袋料香菇产业,袋料香菇收入占到群众总收入的60%以上;协调驻村单位帮扶猪苓种子10万元,免费发放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集体经济的壮大,改变了过去支部服务群众有心无力的局面。

该村积极协调,接通5个自然村自来水,供水合格率、保障率均达到标准要求,无论是人畜安全饮水还是农业生产问题都得到解决。累计硬化道路7.5公里,修复道路8公里,培植路肩3.5千延米,建成标准化“四室分离”卫生室一处,配备村医1名,改变了过去村卫生室租用私人房屋,村医年龄较大,服务群众精力不够的问题。协调供电部门改造升级高压线路,更换智能电表,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修建护堰500米,有效保护了河流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资30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广场一处,游园两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改造卫生厕所55处,安装了光纤宽带,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密了移动信号基站,基本消灭了移动通信盲区。基础设施的改变,让地处深山的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

如今的凉水泉村,基础设施完备、村容村貌整洁、干群关系融洽,正阔步走在迈向小康的道路上。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