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黄鹤展翅飞——来自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脱贫报告

时间:2020-11-02 15:07:46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葛七甫

QQ截图20201102150815.jpg

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的黄鹤村,海拔600多米,集集山区、库区为一体,抬头见竹,开门有竹,推窗还是竹。

一根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发展旅游梦想成真,勤劳睿智的黄鹤村人,借扶贫东风,兴致富产业,昔日“空壳村”蝶变为“四好村”。

一根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

深秋时节,沿着幕阜山山路盘旋而上,满眼尽是楠竹。

黄鹤村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海拔600多米,有楠竹面积近万亩,是通城县楠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黄鹤村村民祖祖辈辈种植楠竹,但只是勉强维持生计。由于山高路远,加之楠竹价格连年走低,砍楠竹下山换钱,辛苦不说,有时候连路费都挣不回来。

作为省定深度贫困村,黄鹤村村民回忆往昔,不禁令人嘘唏。

   QQ截图20201102151018.jpg

今年43岁的程衍寿,住在山顶的“竹窝里”,家中几乎没有田,兄弟三人常常吃不饱饭,十几岁就学着大人,做竹扫帚下山卖钱。

“早上4点多,挑120把竹扫帚下山,走12里路到菜市场,5角钱一把,运气好可以卖完。”程衍寿的手上结满了厚厚的硬茧。他回忆,那时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路上长满了芭茅草,一边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掉下去,进城一个来回得花上将近一天时间。因此,村里外出的人们中午前必须往回赶,否则天黑就走不了山路。

漫山遍野的楠竹能赚钱?两年前,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支部书记熊师国提出楠竹加工的设想,村民们开始并不以为然。

2018年5月,镇村干部、县自然资源局(原国土局)工作组队员和几名村民代表赴浙江安吉,学习考察楠竹加工。

从一根竹子变成各式各样俏销市场的竹制品,大伙深受启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学发展理念。“采用竹材订制厨房,成为当地的一个时尚。”村支部书记熊师国对安吉竹产业发展啧啧称奇。

资金不够,先上简易设备,采购小型切割机、削片机;农户没有凝聚力,成立楠竹加工合作社;市场未打开,县里动员美丽乡村建设采购竹篱笆。

“咔、咔、咔”,一根根粗大的楠竹,经机器切削加工,变成大小一致的竹片。记者看到,两间楠竹加工厂建在村委会对面,里面设施虽然相对简陋,但运转却井井有条。

黄鹤村稍年长的村民,几乎人人都会简单的竹子加工手艺,村里优先聘请十几名贫困户成为车间工人,以传帮带的形式,将一批贫困户培养成竹制品加工艺者。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刚忙完手中活儿的张炎丙和记者攀谈起来。

车间需要采购大量楠竹,以往村民们眼中不值钱的楠竹一下子成了宝贝。扶贫车间的建成,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合作社成立不到半年时间,楠竹加工品销售额突破90万元,看一根根毛竹摇身变成竹篮、竹篱笆等竹制品,贫困户靠着卖楠竹和打工领到了“红票子 ”,村民们信了……

一处美景,开启旅游致富梦想

11月2日,县城一个30多人的户外拓展团队,翻越500多米高的阳台尖,来到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攀陡崖怪石,觅历史遗迹,吃土鸡山菜,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没想到咱们湾里也迎来了游客。”一组村民陈文涛高兴地说,这批旅游团队,不仅消费了几桌农家饭菜,购走了一批山货,还留下了许多溢美之辞。

阳台尖是离通城县城最近最高的一座山峰。站在山岭上,既可俯瞰城区全貌,又可远眺三省五县湖光山色。自然风光宜人,人文景观众多。

“过去,没有路,也没有人来这里。”村民陈汉国介绍,阳台尖北面是五里镇锡山村杨岭湾,南面是黄鹤村一组的张湾、陈湾,以前路不通人相隔,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

今年,县里提出全域旅游开发决策后,深山里的几个村湾自发行动,由村民陈汉国、陈文涛、张炎炳三人牵头,组织15户村民出钱出工,新修通往阳台尖的山路。

无路难,开路更难。7月,他们请县里的专家勘测线路,所有途经地段的树木由村民自行砍伐,坟墓自行移走,田地自行处置;

8月,他们请来挖机,买来涵管,15户村民人人上工地,没有要一分钱报酬……

“为自己修路,大伙没有任何怨言,投资投劳达30多万元。”陈文涛回忆修路的场景,仍然感慨不已。村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就是让公路早日通往山岭,让游客早日进入大山。

人心齐,泰山移。9月底,一条3公里长、5米宽的沙石路终于修通了,与山那边的公路连接起来,也把黄鹤村与锡山村连通起来。双节期间,一拔拔县里来的游客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也让黄鹤人的旅游梦想成真。

一座基地 ,承载增收脱贫希望

黄鹤村位于通城县,东与关刀台源相接,南和马港平湖,西与五里锡山,北与隽水桃源相连,境内林地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以红薯、豆类、油茶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主。

黄鹤村依托山林优势,借纳入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的春风,发展了500亩油茶基地 。

“交叉枝、重叠枝、并列枝要全部剪掉,剪枝时应斜剪,要保证切口平整,施肥也大有讲究……”11月2日,在黄鹤村油茶基地,贫困户熊建水正在给油茶树采摘后剪枝。

 熊建水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儿子因故身亡,女儿出嫁了,次子在外务工,夫妻俩都是60多岁的人,打工没人要,住着土坯房,饥一餐饱一餐。 

 在基地,熊建水负责油茶日常除草、施肥等,专攻油茶树养护。不想数年下来,竟成了土专家,一举拔掉“穷根”。

“在合作养护茶林,月收入3200元,一年近4万元”。 黄鹤村胡水泉说,除这份保底收入,他还做些泥工活,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建了楼房,老婆的慢性病得到了治疗,精气神起来了,人越活越年轻!

“一亩油茶百斤油,脱贫致富盖高楼。”在黄鹤村,像胡水泉一样幸福的还有许多。

“靠油茶致富,这是从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外务工的黄鹤村吴红甫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今年3月份加入合作社,月工资3200元,挣了钱又能全家团聚,一点也不比在外差。

“该基地栽种油茶十万余棵,其间套种药材,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23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村支书熊师国介绍。为让村里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持续增收、稳固脱贫,村两委会利用黄鹤村良好的生态,建设小禽园,发展林下养殖。

    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漫山油果飘香,昔日深度贫困山村成了乡村旅游打卡地,黄鹤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展翅高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一线传真    
资讯播报

黄鹤展翅飞——来自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脱贫报告

时间:2020-11-02 15:07:46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葛七甫

QQ截图20201102150815.jpg

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的黄鹤村,海拔600多米,集集山区、库区为一体,抬头见竹,开门有竹,推窗还是竹。

一根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发展旅游梦想成真,勤劳睿智的黄鹤村人,借扶贫东风,兴致富产业,昔日“空壳村”蝶变为“四好村”。

一根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

深秋时节,沿着幕阜山山路盘旋而上,满眼尽是楠竹。

黄鹤村地处鄂南幕阜山北麓,海拔600多米,有楠竹面积近万亩,是通城县楠竹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黄鹤村村民祖祖辈辈种植楠竹,但只是勉强维持生计。由于山高路远,加之楠竹价格连年走低,砍楠竹下山换钱,辛苦不说,有时候连路费都挣不回来。

作为省定深度贫困村,黄鹤村村民回忆往昔,不禁令人嘘唏。

   QQ截图20201102151018.jpg

今年43岁的程衍寿,住在山顶的“竹窝里”,家中几乎没有田,兄弟三人常常吃不饱饭,十几岁就学着大人,做竹扫帚下山卖钱。

“早上4点多,挑120把竹扫帚下山,走12里路到菜市场,5角钱一把,运气好可以卖完。”程衍寿的手上结满了厚厚的硬茧。他回忆,那时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下,路上长满了芭茅草,一边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掉下去,进城一个来回得花上将近一天时间。因此,村里外出的人们中午前必须往回赶,否则天黑就走不了山路。

漫山遍野的楠竹能赚钱?两年前,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支部书记熊师国提出楠竹加工的设想,村民们开始并不以为然。

2018年5月,镇村干部、县自然资源局(原国土局)工作组队员和几名村民代表赴浙江安吉,学习考察楠竹加工。

从一根竹子变成各式各样俏销市场的竹制品,大伙深受启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学发展理念。“采用竹材订制厨房,成为当地的一个时尚。”村支部书记熊师国对安吉竹产业发展啧啧称奇。

资金不够,先上简易设备,采购小型切割机、削片机;农户没有凝聚力,成立楠竹加工合作社;市场未打开,县里动员美丽乡村建设采购竹篱笆。

“咔、咔、咔”,一根根粗大的楠竹,经机器切削加工,变成大小一致的竹片。记者看到,两间楠竹加工厂建在村委会对面,里面设施虽然相对简陋,但运转却井井有条。

黄鹤村稍年长的村民,几乎人人都会简单的竹子加工手艺,村里优先聘请十几名贫困户成为车间工人,以传帮带的形式,将一批贫困户培养成竹制品加工艺者。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元,以前想都不敢想。 ”刚忙完手中活儿的张炎丙和记者攀谈起来。

车间需要采购大量楠竹,以往村民们眼中不值钱的楠竹一下子成了宝贝。扶贫车间的建成,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合作社成立不到半年时间,楠竹加工品销售额突破90万元,看一根根毛竹摇身变成竹篮、竹篱笆等竹制品,贫困户靠着卖楠竹和打工领到了“红票子 ”,村民们信了……

一处美景,开启旅游致富梦想

11月2日,县城一个30多人的户外拓展团队,翻越500多米高的阳台尖,来到通城县马港镇黄鹤村,攀陡崖怪石,觅历史遗迹,吃土鸡山菜,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没想到咱们湾里也迎来了游客。”一组村民陈文涛高兴地说,这批旅游团队,不仅消费了几桌农家饭菜,购走了一批山货,还留下了许多溢美之辞。

阳台尖是离通城县城最近最高的一座山峰。站在山岭上,既可俯瞰城区全貌,又可远眺三省五县湖光山色。自然风光宜人,人文景观众多。

“过去,没有路,也没有人来这里。”村民陈汉国介绍,阳台尖北面是五里镇锡山村杨岭湾,南面是黄鹤村一组的张湾、陈湾,以前路不通人相隔,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

今年,县里提出全域旅游开发决策后,深山里的几个村湾自发行动,由村民陈汉国、陈文涛、张炎炳三人牵头,组织15户村民出钱出工,新修通往阳台尖的山路。

无路难,开路更难。7月,他们请县里的专家勘测线路,所有途经地段的树木由村民自行砍伐,坟墓自行移走,田地自行处置;

8月,他们请来挖机,买来涵管,15户村民人人上工地,没有要一分钱报酬……

“为自己修路,大伙没有任何怨言,投资投劳达30多万元。”陈文涛回忆修路的场景,仍然感慨不已。村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那就是让公路早日通往山岭,让游客早日进入大山。

人心齐,泰山移。9月底,一条3公里长、5米宽的沙石路终于修通了,与山那边的公路连接起来,也把黄鹤村与锡山村连通起来。双节期间,一拔拔县里来的游客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也让黄鹤人的旅游梦想成真。

一座基地 ,承载增收脱贫希望

黄鹤村位于通城县,东与关刀台源相接,南和马港平湖,西与五里锡山,北与隽水桃源相连,境内林地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以红薯、豆类、油茶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主。

黄鹤村依托山林优势,借纳入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的春风,发展了500亩油茶基地 。

“交叉枝、重叠枝、并列枝要全部剪掉,剪枝时应斜剪,要保证切口平整,施肥也大有讲究……”11月2日,在黄鹤村油茶基地,贫困户熊建水正在给油茶树采摘后剪枝。

 熊建水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儿子因故身亡,女儿出嫁了,次子在外务工,夫妻俩都是60多岁的人,打工没人要,住着土坯房,饥一餐饱一餐。 

 在基地,熊建水负责油茶日常除草、施肥等,专攻油茶树养护。不想数年下来,竟成了土专家,一举拔掉“穷根”。

“在合作养护茶林,月收入3200元,一年近4万元”。 黄鹤村胡水泉说,除这份保底收入,他还做些泥工活,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建了楼房,老婆的慢性病得到了治疗,精气神起来了,人越活越年轻!

“一亩油茶百斤油,脱贫致富盖高楼。”在黄鹤村,像胡水泉一样幸福的还有许多。

“靠油茶致富,这是从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在外务工的黄鹤村吴红甫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今年3月份加入合作社,月工资3200元,挣了钱又能全家团聚,一点也不比在外差。

“该基地栽种油茶十万余棵,其间套种药材,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23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村支书熊师国介绍。为让村里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持续增收、稳固脱贫,村两委会利用黄鹤村良好的生态,建设小禽园,发展林下养殖。

    楠竹挑起产业扶贫重担,漫山油果飘香,昔日深度贫困山村成了乡村旅游打卡地,黄鹤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展翅高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