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探寻乡村蝶变的“致富密码” ——合肥学院驻泗县山头镇惠庙村扶贫工作队纪实

时间:2020-11-06 11:06:4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贺微微

QQ截图20201106110758.jpg

自2017年4月驻村以来,泗县山头镇惠庙村驻村工作队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为基本工作面,立足“因村谋划、因户施策、因人帮扶”特色做法,聚焦精准、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做到帮扶促三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消费扶贫   鼓起群众“钱袋子”

“一年种菜净收入有1万多,种养奖补3000元,合肥学院不仅直接来买俺家的菜,还给俺家补贴了5000元,俺家的生活啊,不愁!”接过驻村工作队交给的蔬菜销售款,贫困户王玉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也感谢你们工作队的帮助,这下我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了,我得甩开膀子好好干,用心种好我家的地。”

丈夫肢体残疾,父母重病卧床需要照料,两个孩子正在大学读书,曾经的王玉侠一度身心疲惫,甚至丧失了生活信心。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出谋划策,鼓励她发挥种菜之长,通过合肥学院与泗县对接的“定向采购”平台,每季上门收购各品种蔬菜2000斤左右。短短两年,王玉侠从“帮扶”对象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眼下,儿女们也大学毕业了,俺夫妻俩打算一个出去打工,一个继续在家种菜,不仅要脱贫,还要奔小康。”聊起未来的打算,王玉侠笑得信心满满。

如今,像王玉侠家一样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获益已成为惠庙村的普遍现象。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消费扶贫”倡议,让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顺利在城市中“卖卖卖”,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更鼓了。

深耕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小倩,要好好学习,才能拥抱属于自己的明天”“梦茹,记得常给姐姐打电话”“雨乐,等你再长大点,你就会知道你的未来属于外面更大的世界”……这是合肥学院大哥哥和大姐姐们给贫困子女寄来的小卡片小纸条。驻村工作队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爱心帮扶时,努力成为贫困娃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敞开心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经过持续的鼓励和激励,孩子们从害羞腼腆到敞开心扉,从少言寡语到笑容满面。他们开始主动问起外面的世界,主动问起大学的生活。沉默的小静也开始不再沉默,在大姐姐的帮助下,她发现了自己的舞蹈天赋,开始憧憬着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憧憬着成为一名幼师教更多的孩子学跳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惠庙村有两位贫困户的孩子柏潜立、惠永康高考超过一本分数线,他们不约而同报考了合肥学院并顺利被录取。”惠庙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刘良宏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工作队一直结合帮扶单位优势努力惠及更多的贫困子女。

像柏潜立、惠永康一样情况的孩子入学后,在合肥学院接续得到帮扶,他们有的因为成绩优秀被选拔进合肥学院联合在德友好学校、友好合作企业共同设置的“大陆班”,有的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他们学会了感恩和回馈,有的无偿去献血,有的成为优秀志愿者。

深挖产业扶贫  铺就乡村致富路

以发展“三级产业”为牵引,在扶出内生动力上想办法、出实招,相继建成了扶贫工厂、蔬菜大棚、黄花菜种植基地、薄壳山核桃和赤山经果林综合种养基地,是惠庙村产业扶贫最大的亮点。

积极帮扶贫困户发展家庭“小产业”。驻村工作队每年及时召开特色种养动员会,鼓励贫困户根据家庭禀赋和自身能力调整生产结构,对接合肥学院消费需求签订供销订单,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让贫困户一年农事“早安排”、政策奖补“早知晓”、帮扶措施“早知道”,干什么心中有数,收多少心中有底,卖哪里心中无忧。驻村两年来累计收购贫困户冬瓜、南瓜、土豆、莴笋、胡萝卜等各类蔬菜36.22吨、羊50多只,支付收购款18.97万元、贴补种苗款9.58万元。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立自强意识不断增强,2019年50户开展家庭特色种植155.8亩,比2018年净增40.7亩。

重视帮助能人大户发展“中产业”,协调合肥学院为恵超家庭农场做产品包装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扩大产品销路,吸引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劳动并获得分红,发挥“带贫”作用。积极发展村级“大产业”,申报建成了多个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基地,为3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创造条件。通过“三业”联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得以激发,或在家中经营,或在农场劳动,或在基地务工,或在忙着创业,提振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其中惠栓谋等两户荣获泗县“脱贫攻坚奋进奖”。

秋意浓,硕果累。漫步泗县大地,遍是丰收的喜悦。走在奔小康的大路上,山头镇惠庙村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刘良宏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工作队驻村以后,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191户贫困户,已脱贫186户,贫困发生率从11.3%目前已降到不足0.1%,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20年集体经济纯收入稳定超过20万元 。下一步,将系统的总结工作经验,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证帮扶村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探寻乡村蝶变的“致富密码” ——合肥学院驻泗县山头镇惠庙村扶贫工作队纪实

时间:2020-11-06 11:06:4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贺微微

QQ截图20201106110758.jpg

自2017年4月驻村以来,泗县山头镇惠庙村驻村工作队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为基本工作面,立足“因村谋划、因户施策、因人帮扶”特色做法,聚焦精准、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做到帮扶促三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消费扶贫   鼓起群众“钱袋子”

“一年种菜净收入有1万多,种养奖补3000元,合肥学院不仅直接来买俺家的菜,还给俺家补贴了5000元,俺家的生活啊,不愁!”接过驻村工作队交给的蔬菜销售款,贫困户王玉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也感谢你们工作队的帮助,这下我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了,我得甩开膀子好好干,用心种好我家的地。”

丈夫肢体残疾,父母重病卧床需要照料,两个孩子正在大学读书,曾经的王玉侠一度身心疲惫,甚至丧失了生活信心。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出谋划策,鼓励她发挥种菜之长,通过合肥学院与泗县对接的“定向采购”平台,每季上门收购各品种蔬菜2000斤左右。短短两年,王玉侠从“帮扶”对象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眼下,儿女们也大学毕业了,俺夫妻俩打算一个出去打工,一个继续在家种菜,不仅要脱贫,还要奔小康。”聊起未来的打算,王玉侠笑得信心满满。

如今,像王玉侠家一样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获益已成为惠庙村的普遍现象。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消费扶贫”倡议,让贫困村、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顺利在城市中“卖卖卖”,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更鼓了。

深耕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小倩,要好好学习,才能拥抱属于自己的明天”“梦茹,记得常给姐姐打电话”“雨乐,等你再长大点,你就会知道你的未来属于外面更大的世界”……这是合肥学院大哥哥和大姐姐们给贫困子女寄来的小卡片小纸条。驻村工作队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爱心帮扶时,努力成为贫困娃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敞开心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经过持续的鼓励和激励,孩子们从害羞腼腆到敞开心扉,从少言寡语到笑容满面。他们开始主动问起外面的世界,主动问起大学的生活。沉默的小静也开始不再沉默,在大姐姐的帮助下,她发现了自己的舞蹈天赋,开始憧憬着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憧憬着成为一名幼师教更多的孩子学跳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惠庙村有两位贫困户的孩子柏潜立、惠永康高考超过一本分数线,他们不约而同报考了合肥学院并顺利被录取。”惠庙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刘良宏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工作队一直结合帮扶单位优势努力惠及更多的贫困子女。

像柏潜立、惠永康一样情况的孩子入学后,在合肥学院接续得到帮扶,他们有的因为成绩优秀被选拔进合肥学院联合在德友好学校、友好合作企业共同设置的“大陆班”,有的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他们学会了感恩和回馈,有的无偿去献血,有的成为优秀志愿者。

深挖产业扶贫  铺就乡村致富路

以发展“三级产业”为牵引,在扶出内生动力上想办法、出实招,相继建成了扶贫工厂、蔬菜大棚、黄花菜种植基地、薄壳山核桃和赤山经果林综合种养基地,是惠庙村产业扶贫最大的亮点。

积极帮扶贫困户发展家庭“小产业”。驻村工作队每年及时召开特色种养动员会,鼓励贫困户根据家庭禀赋和自身能力调整生产结构,对接合肥学院消费需求签订供销订单,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让贫困户一年农事“早安排”、政策奖补“早知晓”、帮扶措施“早知道”,干什么心中有数,收多少心中有底,卖哪里心中无忧。驻村两年来累计收购贫困户冬瓜、南瓜、土豆、莴笋、胡萝卜等各类蔬菜36.22吨、羊50多只,支付收购款18.97万元、贴补种苗款9.58万元。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立自强意识不断增强,2019年50户开展家庭特色种植155.8亩,比2018年净增40.7亩。

重视帮助能人大户发展“中产业”,协调合肥学院为恵超家庭农场做产品包装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扩大产品销路,吸引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劳动并获得分红,发挥“带贫”作用。积极发展村级“大产业”,申报建成了多个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基地,为3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创造条件。通过“三业”联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得以激发,或在家中经营,或在农场劳动,或在基地务工,或在忙着创业,提振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其中惠栓谋等两户荣获泗县“脱贫攻坚奋进奖”。

秋意浓,硕果累。漫步泗县大地,遍是丰收的喜悦。走在奔小康的大路上,山头镇惠庙村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刘良宏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工作队驻村以后,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191户贫困户,已脱贫186户,贫困发生率从11.3%目前已降到不足0.1%,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20年集体经济纯收入稳定超过20万元 。下一步,将系统的总结工作经验,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证帮扶村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