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河南南召:穆老庄脱贫翻身记

时间:2020-11-11 11:02:0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王小军 廖涛 史建航

初冬的早晨,天刚微亮,伴随着清脆的鸡鸣声,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穆老庄村刘付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配猪食、喂猪,打扫猪圈;给香菇袋注水、采摘香菇、烘烤香菇、上山查看山蜂,忙碌的身影穿行在村庄里。

今年64岁的刘付有一家三口,有一个13岁的残疾女儿。老两口为给女儿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没有技术、没有资金,2016年刘付有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的倾心帮助下,女儿办理了残疾证、低保,学校每周为其女儿送教上门,解决老两口的后顾之忧。他和妻子学习了香菇种植和山峰养殖实用技术,重拾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年来,刘付有和老伴起早贪黑在家种植香菇,精心喂养本地黑猪、养殖野山蜂。经过辛勤劳动,国庆节后帮扶人与他核算家庭收入,今年顺利实现脱贫。“今年种植一万袋香菇,净收入四万元,3头猪过年能卖一万五,20多箱蜂,能产出200斤蜜,蜂蜜收入两万元。农闲时去村里扶贫就业车间的杜仲茶生产车间打零工补贴家用。一年下来,最低收入7万元,我刘付有,这日子越过越富有啊!”刘付有算完账开心说道。

刘付有脱贫翻身记是穆老庄村的一个缩影。穆老庄村处于伏牛山腹地,位于南召县乔端镇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是全县重点贫困村。村里一没有矿产资源,二不靠交通干道,三不临近镇区,四面环山,位置偏僻。

然而穆老庄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村落,环境优美,风景怡人。村子周边的山坡上郁郁葱葱长着杜仲、山茱萸、天然紫荆林、杜鹃。春天千年杜鹃树焕发新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分外妖娆;秋天,枫叶红如火,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如画屏。

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穆老庄村原来只有在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通向外界,丰富的旅游资源、林业资源,因为交通出行不便,山货出不去,游客进不来。好风景藏在深山人未识,好药材烂在树上没人要。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10人。

穆老庄,早些年被群众称之为“木囊庄”,与同为山区的周边村相比,相形见绌。虽然山场面积广阔,种植业发展潜力大,但是一些地方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群众脱贫无门路,致富无项目,帮带无企业。全村耕地面积220亩,人均不足0.3分地,林地面积1.8万亩,人均27亩。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在一起反复讨论商议,“靠山吃山,必须发展特色种植业让群众富起来。”

穷则思变!2017年镇村引进南召县金蕾农业文化产业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穆老庄村,与村两委签订帮扶协议,收购群众种植的杜仲花和叶子,原来一文不值的“废料”变成“香饽饽”,群众脱贫致富有门路、有希望。金蕾公司成立杜仲种植基地,开发杜仲雄花茶系列产品,建设扶贫车间2座,为村里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个。贫困户张保才原来种植杜仲300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南召金蕾公司,年获得租金30000元。

4年来,乔端镇穆老庄村共协调争取各类资金743.7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180万元修建了水晶河村至穆老庄村长3.6公里、宽5米的通村公路,7个村民组全部实现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公厕、卫生室,村里设施一应俱全。投资101.75万元建设扶贫就业车间2座,参加杜仲茶加工劳动力技能培训27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0万元,建设10个香菇恒温大棚,建设香菇示范基地2个,安装生产用钢构大棚30个,全村种植香菇超过60万袋。

“村里成立文勤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社,实现带动全覆盖。39户享受光伏扶贫补贴,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200元。户户通电率达到100%。”村党支部书记闫文伟说,“村委的账本上破天荒有了集体收入,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以前集体收入都是零,这些年村里有了家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了大翻身!”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参与互动
010—84298763
公共微信

河南南召:穆老庄脱贫翻身记

时间:2020-11-11 11:02:0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王小军 廖涛 史建航

初冬的早晨,天刚微亮,伴随着清脆的鸡鸣声,河南省南召县乔端镇穆老庄村刘付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配猪食、喂猪,打扫猪圈;给香菇袋注水、采摘香菇、烘烤香菇、上山查看山蜂,忙碌的身影穿行在村庄里。

今年64岁的刘付有一家三口,有一个13岁的残疾女儿。老两口为给女儿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没有技术、没有资金,2016年刘付有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的倾心帮助下,女儿办理了残疾证、低保,学校每周为其女儿送教上门,解决老两口的后顾之忧。他和妻子学习了香菇种植和山峰养殖实用技术,重拾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年来,刘付有和老伴起早贪黑在家种植香菇,精心喂养本地黑猪、养殖野山蜂。经过辛勤劳动,国庆节后帮扶人与他核算家庭收入,今年顺利实现脱贫。“今年种植一万袋香菇,净收入四万元,3头猪过年能卖一万五,20多箱蜂,能产出200斤蜜,蜂蜜收入两万元。农闲时去村里扶贫就业车间的杜仲茶生产车间打零工补贴家用。一年下来,最低收入7万元,我刘付有,这日子越过越富有啊!”刘付有算完账开心说道。

刘付有脱贫翻身记是穆老庄村的一个缩影。穆老庄村处于伏牛山腹地,位于南召县乔端镇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是全县重点贫困村。村里一没有矿产资源,二不靠交通干道,三不临近镇区,四面环山,位置偏僻。

然而穆老庄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古村落,环境优美,风景怡人。村子周边的山坡上郁郁葱葱长着杜仲、山茱萸、天然紫荆林、杜鹃。春天千年杜鹃树焕发新枝,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分外妖娆;秋天,枫叶红如火,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如画屏。

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穆老庄村原来只有在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通向外界,丰富的旅游资源、林业资源,因为交通出行不便,山货出不去,游客进不来。好风景藏在深山人未识,好药材烂在树上没人要。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10人。

穆老庄,早些年被群众称之为“木囊庄”,与同为山区的周边村相比,相形见绌。虽然山场面积广阔,种植业发展潜力大,但是一些地方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群众脱贫无门路,致富无项目,帮带无企业。全村耕地面积220亩,人均不足0.3分地,林地面积1.8万亩,人均27亩。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在一起反复讨论商议,“靠山吃山,必须发展特色种植业让群众富起来。”

穷则思变!2017年镇村引进南召县金蕾农业文化产业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穆老庄村,与村两委签订帮扶协议,收购群众种植的杜仲花和叶子,原来一文不值的“废料”变成“香饽饽”,群众脱贫致富有门路、有希望。金蕾公司成立杜仲种植基地,开发杜仲雄花茶系列产品,建设扶贫车间2座,为村里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5个。贫困户张保才原来种植杜仲300亩,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南召金蕾公司,年获得租金30000元。

4年来,乔端镇穆老庄村共协调争取各类资金743.7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180万元修建了水晶河村至穆老庄村长3.6公里、宽5米的通村公路,7个村民组全部实现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公厕、卫生室,村里设施一应俱全。投资101.75万元建设扶贫就业车间2座,参加杜仲茶加工劳动力技能培训27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0万元,建设10个香菇恒温大棚,建设香菇示范基地2个,安装生产用钢构大棚30个,全村种植香菇超过60万袋。

“村里成立文勤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社,实现带动全覆盖。39户享受光伏扶贫补贴,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200元。户户通电率达到100%。”村党支部书记闫文伟说,“村委的账本上破天荒有了集体收入,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以前集体收入都是零,这些年村里有了家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了大翻身!”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