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赵书理:扶贫结缘 用爱相伴

时间:2020-11-20 12:06:38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王静

图片3.png

赵书理,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河南省西峡县烟草局市场监管大队副大队长。2017年3月任西峡县田关镇王营村第一书记,当年荣获“西峡县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2017年3月7日中午,西峡县烟草局支部书记对赵书理进行了一次至今还记忆犹新地谈话。支部书记郑重地对他说:“今天我代表支部正式通知你,根据职代会推荐和党组考评,决定派你驻王营村任第一书记。”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一下子愣住了。第一书记,这个名称对他来说是多么地陌生啊!虽然他从事农村工作有许多年头了,但他还是觉得像是一副千钧重担压在了肩上。

没有犹豫,也没有退缩。第二天赵书理便马不停蹄地进了村,他怎么也想不到面对的竟然是“做饭没有锅,办公没有桌;开会没有房,睡觉没有床”的荒凉景象,村两委办公室借用在小学院内的一间教室里。村委的账面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而且外债竟高达十几万元。为了找准贫困的症结,半个月内,赵书理用双脚丈量了555户12个村民小组,尤其是建档立卡的39户117人。全村1978口人,耕地面积2915亩,山坡面积8610亩,林地面积600亩。这么大的区域面积,王营村既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农业。在走访中,他首先对村里的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同时也对贫困人口、村情民意等做了详细了解和记录。工作中,为村民办了哪些实事儿,解决了哪些问题,村民们有什么要求和打算。每天的走访座谈和生活点滴,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四年来,赵书理的工作日记已经记满了10余本。

对症下药找对方法

症结找准了,下一步就是协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了。经与村两委商定,正式启动实施清单工作法,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中。月初承诺了什么,帮扶了什么,具体做了什么,取得的成效是什么,公开在村委会墙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到月底,大家一同对帮扶等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和点评。

那段时间里,大家的压力陡然增加了许多。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他们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扶贫监委会,帮扶成效好不好,扶贫工作精准不精准,由村民说了算。时间不长,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好评,普遍认为他这个第一书记还行。

变化最大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丙戌家,一家四口人,两个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老王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围着锅台转,围着病床转,衣食无着落,生活极其艰难。赵书理向所在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在局领导的支持鼓动下,县烟草局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并成立了由党员组成的“爱心小组”,不定期地到王丙戌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

王丙戌也由最初的传统种植小麦玉米,发展到现如今饲养肉鹅一千余只,家庭收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衣食无忧,而且出门还开上了崭新的老年代步车。

用爱相伴温暖身心

用心、用情、用爱帮扶。一直以来,赵书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1月5日,小寒,星期五。夜里一场毫无征兆的大雪铺天盖地,第二天一大早,赵书理与村干部一道逐户排查危房和险情。那天,赵书理在日记中写道:“风一程,雪一程,身向田关古镇行,浓浓老乡情。山一重,水一重,脱贫攻坚梦已成,小村万盏灯。”也就是在那天夜里,他的头发、眉毛和衣服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鞋子里面灌满了雪水。

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村部,还没有来得及洗上一把脸,对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屈先苗慌慌张张地闯进村部。丈夫早逝,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学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她着急地喊道:“赵书记,赵书记,刚才学校老师来电话说,俺娃儿在学校发高烧还不停地呕吐……”没等她的话说完,赵书理一把抓起车钥匙,大雪纷飞中带着孩子的母亲赶到学校,接上孩子又赶往医院,他一直等到医生给孩子注射了退烧药,挂上药瓶才悄然离开。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一大早,当赵书理打开村部大门的时候,门口总是堆放着一些时令蔬菜,人却没了踪影。问询左邻右舍,他们总是笑着说:是谁放的呢?不知道啊!赵书理就是这样用点点滴滴的爱和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现在,他只要走在街上,“赵书记吃饭了吗?”“赵书记又入户啊?”这样的招呼声此起彼伏。赵书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坚守岗位,不忘初心

记得刚任第一书记的几天里,赵书理在向父亲求教。父亲是位老党员,在村支部书记的职务上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深刻地领会到了“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分量。父亲认真地看着他好一阵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忠诚为党,老实为民。”没成想,这句话竟成了他们父子俩最后的诀别。

2017年4月30号,赵书理的父亲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而此时,他还远在四十公里外的村子里,待匆忙赶到父亲身边的时候,老人家已经离开了人世。赵书理是父亲唯一的儿子,父亲的离世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和永远无法抹去的痛。父亲虽然走了,但他老人家叮咛他的话言犹在耳。四年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为了早日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赵书理连续四年放弃了每年二十余天的带薪休假,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了华夏大地。党组织一声号令,赵书理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战斗在执勤卡点。他一直坚守了三十多天,没有脱岗离岗,更没有回过近在咫尺的家。他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不是疫情,或许你我的心情就不会如此沉重;如果真的需要牺牲,那么我绝不是一名逃兵;如果不是疫情,或许这个春节我们依然是灯绿酒红;如果不是疫情,或许我们早就践行了那个约定,背起行囊带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然而,为了守护万家灯火的光明,为了迎接东方的那一抹彩虹,每个卡口都有你我坚守的身影!

扶贫结缘,因爱相伴。四年来,赵书理所在的王营村,贫困发生率一降再降,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安全饮水,村组道路硬化等硬性指标均达到百分之百,于2019年从贫困村光荣出列。期间,他们协调扶贫资金二百多万元,先后建设和整修了800余平方米的村部办公场所和幸福大院,成立并启动了“暖心林果专业种植合作社”、“王营村电子商务合作社”,引进郑州丰达门窗厂生产线一条,建立了果蔬制筐厂,实现了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王营村在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收入的基础上,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集体年收入达到了六万余元。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驻村就是自己的事业,百姓就是自己的亲人,扶贫不只是让贫困群众经济上脱贫,更是让扶贫对象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驻村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今后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赵书理表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帮扶楷模    

赵书理:扶贫结缘 用爱相伴

时间:2020-11-20 12:06:38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王静

图片3.png

赵书理,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河南省西峡县烟草局市场监管大队副大队长。2017年3月任西峡县田关镇王营村第一书记,当年荣获“西峡县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2017年3月7日中午,西峡县烟草局支部书记对赵书理进行了一次至今还记忆犹新地谈话。支部书记郑重地对他说:“今天我代表支部正式通知你,根据职代会推荐和党组考评,决定派你驻王营村任第一书记。”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一下子愣住了。第一书记,这个名称对他来说是多么地陌生啊!虽然他从事农村工作有许多年头了,但他还是觉得像是一副千钧重担压在了肩上。

没有犹豫,也没有退缩。第二天赵书理便马不停蹄地进了村,他怎么也想不到面对的竟然是“做饭没有锅,办公没有桌;开会没有房,睡觉没有床”的荒凉景象,村两委办公室借用在小学院内的一间教室里。村委的账面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而且外债竟高达十几万元。为了找准贫困的症结,半个月内,赵书理用双脚丈量了555户12个村民小组,尤其是建档立卡的39户117人。全村1978口人,耕地面积2915亩,山坡面积8610亩,林地面积600亩。这么大的区域面积,王营村既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特色农业。在走访中,他首先对村里的党建工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同时也对贫困人口、村情民意等做了详细了解和记录。工作中,为村民办了哪些实事儿,解决了哪些问题,村民们有什么要求和打算。每天的走访座谈和生活点滴,他都一一记录下来。四年来,赵书理的工作日记已经记满了10余本。

对症下药找对方法

症结找准了,下一步就是协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了。经与村两委商定,正式启动实施清单工作法,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中。月初承诺了什么,帮扶了什么,具体做了什么,取得的成效是什么,公开在村委会墙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到月底,大家一同对帮扶等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和点评。

那段时间里,大家的压力陡然增加了许多。为了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他们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扶贫监委会,帮扶成效好不好,扶贫工作精准不精准,由村民说了算。时间不长,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好评,普遍认为他这个第一书记还行。

变化最大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丙戌家,一家四口人,两个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老王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围着锅台转,围着病床转,衣食无着落,生活极其艰难。赵书理向所在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在局领导的支持鼓动下,县烟草局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捐物,并成立了由党员组成的“爱心小组”,不定期地到王丙戌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

王丙戌也由最初的传统种植小麦玉米,发展到现如今饲养肉鹅一千余只,家庭收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衣食无忧,而且出门还开上了崭新的老年代步车。

用爱相伴温暖身心

用心、用情、用爱帮扶。一直以来,赵书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1月5日,小寒,星期五。夜里一场毫无征兆的大雪铺天盖地,第二天一大早,赵书理与村干部一道逐户排查危房和险情。那天,赵书理在日记中写道:“风一程,雪一程,身向田关古镇行,浓浓老乡情。山一重,水一重,脱贫攻坚梦已成,小村万盏灯。”也就是在那天夜里,他的头发、眉毛和衣服上结满了厚厚的冰,鞋子里面灌满了雪水。

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村部,还没有来得及洗上一把脸,对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屈先苗慌慌张张地闯进村部。丈夫早逝,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学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她着急地喊道:“赵书记,赵书记,刚才学校老师来电话说,俺娃儿在学校发高烧还不停地呕吐……”没等她的话说完,赵书理一把抓起车钥匙,大雪纷飞中带着孩子的母亲赶到学校,接上孩子又赶往医院,他一直等到医生给孩子注射了退烧药,挂上药瓶才悄然离开。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一大早,当赵书理打开村部大门的时候,门口总是堆放着一些时令蔬菜,人却没了踪影。问询左邻右舍,他们总是笑着说:是谁放的呢?不知道啊!赵书理就是这样用点点滴滴的爱和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现在,他只要走在街上,“赵书记吃饭了吗?”“赵书记又入户啊?”这样的招呼声此起彼伏。赵书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坚守岗位,不忘初心

记得刚任第一书记的几天里,赵书理在向父亲求教。父亲是位老党员,在村支部书记的职务上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深刻地领会到了“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分量。父亲认真地看着他好一阵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忠诚为党,老实为民。”没成想,这句话竟成了他们父子俩最后的诀别。

2017年4月30号,赵书理的父亲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而此时,他还远在四十公里外的村子里,待匆忙赶到父亲身边的时候,老人家已经离开了人世。赵书理是父亲唯一的儿子,父亲的离世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和永远无法抹去的痛。父亲虽然走了,但他老人家叮咛他的话言犹在耳。四年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为了早日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赵书理连续四年放弃了每年二十余天的带薪休假,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了华夏大地。党组织一声号令,赵书理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战斗在执勤卡点。他一直坚守了三十多天,没有脱岗离岗,更没有回过近在咫尺的家。他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不是疫情,或许你我的心情就不会如此沉重;如果真的需要牺牲,那么我绝不是一名逃兵;如果不是疫情,或许这个春节我们依然是灯绿酒红;如果不是疫情,或许我们早就践行了那个约定,背起行囊带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然而,为了守护万家灯火的光明,为了迎接东方的那一抹彩虹,每个卡口都有你我坚守的身影!

扶贫结缘,因爱相伴。四年来,赵书理所在的王营村,贫困发生率一降再降,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安全饮水,村组道路硬化等硬性指标均达到百分之百,于2019年从贫困村光荣出列。期间,他们协调扶贫资金二百多万元,先后建设和整修了800余平方米的村部办公场所和幸福大院,成立并启动了“暖心林果专业种植合作社”、“王营村电子商务合作社”,引进郑州丰达门窗厂生产线一条,建立了果蔬制筐厂,实现了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王营村在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收入的基础上,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集体年收入达到了六万余元。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驻村就是自己的事业,百姓就是自己的亲人,扶贫不只是让贫困群众经济上脱贫,更是让扶贫对象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驻村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今后也将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赵书理表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