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根植产业发展基因 ——杭州恩施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新模式

时间:2020-11-24 13:55:3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曾维明 胡建亮 文黎明 雷晶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北纬30℃,杭州从东往西1300多公里就是恩施。杭州和恩施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来凤县贫困户王德贵家,蜂箱变成家中致富的“金箱子”;咸丰县贫困户梁明权,因为养上杭州的湖羊摘掉了“穷帽子”……

4年来,两地之间的扶贫协作更加紧密,情感愈发浓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市和恩施州农业农村部门立足产业合作,突出“恩施所需、杭州所能”,不断根植发展基因,创新内生发展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化和巩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杭州和恩施两地全力打造集技术支撑、主体带动、品牌推动、园区引领、项目支持为一体的“五位一体”产业合作新模式,为恩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恩施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现代优势农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转观念育产业,为恩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1月,来凤县三胡乡,贫困户王德贵家40箱蜂蜜是他们的“小金库”。“去年蜜蜂给我家赚了6000多元,今年收入已经破万元!”王德贵激动地说。 

来凤县尚风寨有限公司负责人姚俊介绍,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的资金让我们从初级农产品企业转型为技术服务型企业,生产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杭州市投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解决蜂蜜加工和技术培训问题,实现了产业升级。

杭州援派恩施挂职干部、咸丰县委常委、副县长郑颖把杭州的湖羊带到咸丰饲养。“我们共安排了650万元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建设湖羊养殖项目。”郑颖说,“利用秸秆养羊、羊粪还田、反哺茶叶等模式,在咸丰县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还为该县打造了‘硒湖羊’农业品牌。”贫困户梁明权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牧羊人,成功脱贫。

位于建始县业州镇风吹坝村的杭州市滨江区东西部扶贫协作蛋鸡产业园,工人们给饲料管道注入饲料,随着全自动管道运输,鸡舍内母鸡进食的“咕咕”声四起,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通过管道滚向包装车间,工人们再将鸡蛋整齐装箱,发往杭州。这一现代化蛋鸡产业园的诞生,得益于杭州市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些鸡在当地被称为‘扶贫鸡’,产下的‘扶贫蛋’是建始县走上致富路的‘黄金蛋’。”杭州援派恩施州挂职干部、建始县委常委、副县长汪栾说。

……

恩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让农产品变成现金。杭州与恩施结对以来,依托恩施的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杭州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方面的优势,两地共同实施了农特产业合作提升工程,杭州对口帮扶农业产业项目超过六成。通过扩规模、强特色,引技术、提品质,招企业、全链条,拓渠道、打品牌,加大政策和财政资金对农特产业的援助力度,多措并举彰显杭恩两地比较优势,携手推进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杭州帮扶力量,为恩施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以产业发展为杠杆,建园区引技术,推动恩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恩施,现代农业、富硒有机、农业专家成为高频词。

利川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咸丰余杭现代农业园等23个产业园区,建成扶贫协作就业车间132个,带动恩施州在茶叶、中药材、生态种养殖、高山果蔬等方面建成较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百余个。

浙江明康汇、浙江阳田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建基地、扩规模,建园区、招企业,引技术、提品质,畅渠道、拓市场,推动恩施实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恩施市龙马现代茶叶示范产业园建成,带动贫困户318户,茶农亩均增收近2000元;江干恩施3个万亩产业园形成,带动3万余贫困户增收;咸丰余杭现代农业园效益彰显,带动贫困户就业112人;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总投资约4000万元,引进10万余株西红花种球,在利川试验育苗成功。率先在利川用玻璃大棚种植无土栽培高架草莓和水果番茄,高科技农业种植示范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在帮扶特色产业园的带动下,恩施州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组织申报之中,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运而生。

4年来,杭州和恩施两地互派农业专家,开展互派挂职和技术交流合作,他们既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传播者,为我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通过赴杭培训和聘请杭州专家到恩施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帮助恩施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农业人才队伍。开展茶叶生产加工、中药材种植、水稻科研等多方面技术合作,为贫困山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以实施“浙企入恩”工程为载体,浙茶集团、杭州种业集团、祥之瑞(杭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鲜达(杭州)蔬果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到恩施州开展结对帮扶,引入100余家浙商(杭商)企业到恩施地区投资,新洲贸易、洲际食品、红太阳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恩施,实际投资超40亿元。

通过努力,全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4家。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拓渠道打品牌,形成现代优势农业体系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支持下,杭州“恩施硒茶”品牌体验店、武汉“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形象店相继建成。“恩施玉露”品牌价值由2017年的15.27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23.07亿元。

通过实施“硒品入杭”、开展宣传推介等方式,积极组团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浙江农博会等大型展会,宣传推介恩施农产品。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深入推进“硒品入杭”工程,两地构建新型“农商互联”模式,实现联产品、联加工、联物流、联品牌、联渠道。以“硒品五进”、电商扶贫为抓手,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构建“网店+门店+网点”一体化营销模式。

今年疫情期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发行价值1000万元的针对对口帮扶地区的“杭州爱心消费券”。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更新销售模式,恩施农产品销售取得良好成效。截至11月5日,全州农副产品销售总额137.95亿元,“扶贫832”平台全国县域成交额排名前十的县市中,湖北省共有6个,均在恩施州,农产品销售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州已建成农业特色基地675万亩,农民人均达到2.1亩,“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道地药材”等品牌越来越响,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认可度越来越高,特色农业产业为恩施州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恩施州先后与浙茶集团、杭州种业集团、祥之瑞(杭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鲜达(杭州)蔬果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开展对接联系,并引导推荐恩施企业运用杭州网销的先进经验,进驻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组织开展对口帮扶、消费扶贫、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茶叶、药材、土豆等特色农产品超17亿元。

4年来,杭州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50个,带动近24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有力帮助恩施州如期实现整体脱贫,推动全州基础设施、产业环境大幅改善。此外,杭州市还针对恩施州茶产业,在帮扶资金以外,实施茶产业提升帮扶工程,建成了湖北一流、全国领先的标准茶园基地和加工生产线。

杭州与恩施两地联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恩施州农特产业明显提档升级,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现代优势农业体系。贫困户通过农特产业整体提升,增收明显。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东西协作    
资讯播报

根植产业发展基因 ——杭州恩施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新模式

时间:2020-11-24 13:55:3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曾维明 胡建亮 文黎明 雷晶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北纬30℃,杭州从东往西1300多公里就是恩施。杭州和恩施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来凤县贫困户王德贵家,蜂箱变成家中致富的“金箱子”;咸丰县贫困户梁明权,因为养上杭州的湖羊摘掉了“穷帽子”……

4年来,两地之间的扶贫协作更加紧密,情感愈发浓烈。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市和恩施州农业农村部门立足产业合作,突出“恩施所需、杭州所能”,不断根植发展基因,创新内生发展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化和巩固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杭州和恩施两地全力打造集技术支撑、主体带动、品牌推动、园区引领、项目支持为一体的“五位一体”产业合作新模式,为恩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恩施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现代优势农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转观念育产业,为恩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1月,来凤县三胡乡,贫困户王德贵家40箱蜂蜜是他们的“小金库”。“去年蜜蜂给我家赚了6000多元,今年收入已经破万元!”王德贵激动地说。 

来凤县尚风寨有限公司负责人姚俊介绍,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的资金让我们从初级农产品企业转型为技术服务型企业,生产能力有了质的提升。杭州市投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解决蜂蜜加工和技术培训问题,实现了产业升级。

杭州援派恩施挂职干部、咸丰县委常委、副县长郑颖把杭州的湖羊带到咸丰饲养。“我们共安排了650万元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建设湖羊养殖项目。”郑颖说,“利用秸秆养羊、羊粪还田、反哺茶叶等模式,在咸丰县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还为该县打造了‘硒湖羊’农业品牌。”贫困户梁明权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牧羊人,成功脱贫。

位于建始县业州镇风吹坝村的杭州市滨江区东西部扶贫协作蛋鸡产业园,工人们给饲料管道注入饲料,随着全自动管道运输,鸡舍内母鸡进食的“咕咕”声四起,一枚枚新鲜的鸡蛋通过管道滚向包装车间,工人们再将鸡蛋整齐装箱,发往杭州。这一现代化蛋鸡产业园的诞生,得益于杭州市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些鸡在当地被称为‘扶贫鸡’,产下的‘扶贫蛋’是建始县走上致富路的‘黄金蛋’。”杭州援派恩施州挂职干部、建始县委常委、副县长汪栾说。

……

恩施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让农产品变成现金。杭州与恩施结对以来,依托恩施的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杭州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方面的优势,两地共同实施了农特产业合作提升工程,杭州对口帮扶农业产业项目超过六成。通过扩规模、强特色,引技术、提品质,招企业、全链条,拓渠道、打品牌,加大政策和财政资金对农特产业的援助力度,多措并举彰显杭恩两地比较优势,携手推进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杭州帮扶力量,为恩施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以产业发展为杠杆,建园区引技术,推动恩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恩施,现代农业、富硒有机、农业专家成为高频词。

利川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咸丰余杭现代农业园等23个产业园区,建成扶贫协作就业车间132个,带动恩施州在茶叶、中药材、生态种养殖、高山果蔬等方面建成较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百余个。

浙江明康汇、浙江阳田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建基地、扩规模,建园区、招企业,引技术、提品质,畅渠道、拓市场,推动恩施实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恩施市龙马现代茶叶示范产业园建成,带动贫困户318户,茶农亩均增收近2000元;江干恩施3个万亩产业园形成,带动3万余贫困户增收;咸丰余杭现代农业园效益彰显,带动贫困户就业112人;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总投资约4000万元,引进10万余株西红花种球,在利川试验育苗成功。率先在利川用玻璃大棚种植无土栽培高架草莓和水果番茄,高科技农业种植示范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在帮扶特色产业园的带动下,恩施州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组织申报之中,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运而生。

4年来,杭州和恩施两地互派农业专家,开展互派挂职和技术交流合作,他们既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直接参与者,更是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传播者,为我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通过赴杭培训和聘请杭州专家到恩施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帮助恩施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农业人才队伍。开展茶叶生产加工、中药材种植、水稻科研等多方面技术合作,为贫困山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以实施“浙企入恩”工程为载体,浙茶集团、杭州种业集团、祥之瑞(杭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鲜达(杭州)蔬果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到恩施州开展结对帮扶,引入100余家浙商(杭商)企业到恩施地区投资,新洲贸易、洲际食品、红太阳集团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恩施,实际投资超40亿元。

通过努力,全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4家。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拓渠道打品牌,形成现代优势农业体系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支持下,杭州“恩施硒茶”品牌体验店、武汉“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形象店相继建成。“恩施玉露”品牌价值由2017年的15.27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23.07亿元。

通过实施“硒品入杭”、开展宣传推介等方式,积极组团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浙江农博会等大型展会,宣传推介恩施农产品。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深入推进“硒品入杭”工程,两地构建新型“农商互联”模式,实现联产品、联加工、联物流、联品牌、联渠道。以“硒品五进”、电商扶贫为抓手,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构建“网店+门店+网点”一体化营销模式。

今年疫情期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发行价值1000万元的针对对口帮扶地区的“杭州爱心消费券”。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更新销售模式,恩施农产品销售取得良好成效。截至11月5日,全州农副产品销售总额137.95亿元,“扶贫832”平台全国县域成交额排名前十的县市中,湖北省共有6个,均在恩施州,农产品销售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州已建成农业特色基地675万亩,农民人均达到2.1亩,“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道地药材”等品牌越来越响,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认可度越来越高,特色农业产业为恩施州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恩施州先后与浙茶集团、杭州种业集团、祥之瑞(杭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鲜达(杭州)蔬果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企业开展对接联系,并引导推荐恩施企业运用杭州网销的先进经验,进驻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组织开展对口帮扶、消费扶贫、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茶叶、药材、土豆等特色农产品超17亿元。

4年来,杭州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50个,带动近24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有力帮助恩施州如期实现整体脱贫,推动全州基础设施、产业环境大幅改善。此外,杭州市还针对恩施州茶产业,在帮扶资金以外,实施茶产业提升帮扶工程,建成了湖北一流、全国领先的标准茶园基地和加工生产线。

杭州与恩施两地联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恩施州农特产业明显提档升级,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现代优势农业体系。贫困户通过农特产业整体提升,增收明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