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湖北通城:乡村游成扶贫新路径

时间:2020-12-01 12:23:1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葛七甫

走进“中华古瑶第一村”——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层峦起伏的药姑山云雾缭绕,山野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种久违的舒畅与惬意让人陶醉。这里树木吐绿,花儿芳香,盈盈清水与古朴典雅瑶族建筑相得益彰,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三五成群游客或徜徉于游人步道,观赏乡间春色美景;或参观古瑶文化陈列馆,追寻瑶祖足迹;或嬉戏于湿地长廊,体验呐喊喷泉的乐趣;或身着瑶族传统服饰,体验瑶族特色民族风情。

“今天趁着周末特地来玩,来了解瑶族的民族文化,特意租了一套瑶族衣服,感受一下服装特色,来到这里觉得还挺好的”。来自湖南的游客黄喆客串一把瑶汉瘾,一脸高兴。

早在2018年,通城县就开始深入挖掘自身在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田园采摘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全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在全面摸排乡镇村基本情况的同时,选择具有交通、文化、人文历史和产业基础的21个村,连片建设17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规划和建设中,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展现不同村落自然美、人文美、生态美,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先后建成了一批省内外知名的特色旅游景区,打造了具有“瑶、药”文化特色的中华古瑶第一村、四季如春的冷塅月季庄园、上善若水“孝”文化的左港善源谷、记得住乡愁的北港醉美横冲、如诗画卷的隽水锦绣油坊……建设旅游景区,激活乡村经济。

随着景区知名度和游客接待数量的不断提升,景区内的农家乐、民宿、瑶服体验店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让周边世代以农耕和务工为主的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吃上了“旅游饭”,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就业增收。

昨夜一场大雨洗绿了内冲大山,“瑶媳妇”酒家飘出紫苏面的味道,胡有志一大早忙碌起来,他要到5公里外的集镇采购食材,妻子刘英化了妆,疾步到瑶族风情广场高大牛角塑像下拍抖音,为大坪乡黄精等土特产品代言,还要接待远方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四川来帮忙的岳父则牵着马驮回一大包贝母准备炮制,等下还要牵马演出。

胡有志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吃的是旅游扶贫的饭。

同样在五里镇左港村,自左港善源谷景区建成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带动当地30多户村民开农家乐、售卖土特产品增收致富。8组贫困户付平夫妇原来在县城打工,现在年纪大了不好外出务工。景区开园后,付平在入村口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

  “与以前相比,在企业上班一个月也只能搞三四千元,还没年没节。现在,我在这里开了个农家乐,不要房租,两口子一个月可以搞六七千块钱,搞得很开心”。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贫困户付平脱了贫底气十足。

为推动通城全域旅游的发展,该县完善通城关麦线、双七线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和1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设施。同时,依托“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叫响了“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新名片。

2020年6月2日,该县与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就“十万武汉人游通城”全域旅游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制作播放宣传片、开设旅游版块等方式,向湖北地区游客和旅游团展示通城文旅资源。“十万武汉人游通城”活动开启后,喜子带着武汉的粉丝们,一起游通城、购通城,拉动通城景区和美丽乡村的人气,吸引更多周边县市群众来隽旅游。

该县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集中全部资源和精力,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和品味,打造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翻一番。

“至今,通城已有农家乐150多家,民宿20多家,带动就业500余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399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24亿多元”。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东波介绍。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参与互动
010—84298763
公共微信

湖北通城:乡村游成扶贫新路径

时间:2020-12-01 12:23:1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葛七甫

走进“中华古瑶第一村”——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层峦起伏的药姑山云雾缭绕,山野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种久违的舒畅与惬意让人陶醉。这里树木吐绿,花儿芳香,盈盈清水与古朴典雅瑶族建筑相得益彰,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三五成群游客或徜徉于游人步道,观赏乡间春色美景;或参观古瑶文化陈列馆,追寻瑶祖足迹;或嬉戏于湿地长廊,体验呐喊喷泉的乐趣;或身着瑶族传统服饰,体验瑶族特色民族风情。

“今天趁着周末特地来玩,来了解瑶族的民族文化,特意租了一套瑶族衣服,感受一下服装特色,来到这里觉得还挺好的”。来自湖南的游客黄喆客串一把瑶汉瘾,一脸高兴。

早在2018年,通城县就开始深入挖掘自身在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田园采摘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全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在全面摸排乡镇村基本情况的同时,选择具有交通、文化、人文历史和产业基础的21个村,连片建设17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规划和建设中,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展现不同村落自然美、人文美、生态美,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先后建成了一批省内外知名的特色旅游景区,打造了具有“瑶、药”文化特色的中华古瑶第一村、四季如春的冷塅月季庄园、上善若水“孝”文化的左港善源谷、记得住乡愁的北港醉美横冲、如诗画卷的隽水锦绣油坊……建设旅游景区,激活乡村经济。

随着景区知名度和游客接待数量的不断提升,景区内的农家乐、民宿、瑶服体验店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让周边世代以农耕和务工为主的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吃上了“旅游饭”,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就业增收。

昨夜一场大雨洗绿了内冲大山,“瑶媳妇”酒家飘出紫苏面的味道,胡有志一大早忙碌起来,他要到5公里外的集镇采购食材,妻子刘英化了妆,疾步到瑶族风情广场高大牛角塑像下拍抖音,为大坪乡黄精等土特产品代言,还要接待远方的游客,不远千里从四川来帮忙的岳父则牵着马驮回一大包贝母准备炮制,等下还要牵马演出。

胡有志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吃的是旅游扶贫的饭。

同样在五里镇左港村,自左港善源谷景区建成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带动当地30多户村民开农家乐、售卖土特产品增收致富。8组贫困户付平夫妇原来在县城打工,现在年纪大了不好外出务工。景区开园后,付平在入村口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

  “与以前相比,在企业上班一个月也只能搞三四千元,还没年没节。现在,我在这里开了个农家乐,不要房租,两口子一个月可以搞六七千块钱,搞得很开心”。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贫困户付平脱了贫底气十足。

为推动通城全域旅游的发展,该县完善通城关麦线、双七线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和1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设施。同时,依托“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叫响了“游美丽乡村、购世界品牌”新名片。

2020年6月2日,该县与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就“十万武汉人游通城”全域旅游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制作播放宣传片、开设旅游版块等方式,向湖北地区游客和旅游团展示通城文旅资源。“十万武汉人游通城”活动开启后,喜子带着武汉的粉丝们,一起游通城、购通城,拉动通城景区和美丽乡村的人气,吸引更多周边县市群众来隽旅游。

该县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集中全部资源和精力,提升乡村旅游档次和品味,打造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翻一番。

“至今,通城已有农家乐150多家,民宿20多家,带动就业500余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399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24亿多元”。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东波介绍。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