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长武:产业兴旺日子实

时间:2020-12-03 17:53:58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高永伟

1213123.jpg

大东庄光伏基地俯瞰图 薛远帆摄影

樊亚军26岁从部队退役,他决定回村养鸡。一起退伍的战友,都以为这个兄弟是开玩笑。山沟沟里养鸡鸭,能有多大出息哪?现在谁不都是往城里去,地方越大越好?

这个小伙子是认真的。樊亚军是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武家沟人,在部队的时候回家探亲,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让他欣喜,路通了、房修了,从小熟悉的地方变靓了。

他要回乡干一番事业。

如今,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的乡村,蓬勃发展的产业处处可见。大到辐射18个村的万亩双矮苹果产业扶贫现代园区,小到村里的高标准面粉厂,无论是有机蔬菜种植,还是养驴观光乡村特色游,这里的老百姓感叹:咱长武村里变化大,城里人都爱来了。

光伏板下再创业

樊亚军的鸡养成了。从县里的老乡群里,他看到一个中意的地方——昭仁街道大东庄村的扶贫光伏电站。光伏电站还能养鸡?这在他闻所未闻。樊亚军记得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第一书记王争琦到村口接上了他。好大一片蔚蓝!光伏电站建在村子的大路边,高处俯瞰煞是壮观。大东庄村在一片小丘陵上,村路是两车道的硬化路,紧挨着光伏电站是3个已经建成的长条形养鸡场。

王争琦给他介绍,那块地原是废弃的砖厂。光伏电站6月份刚并网发电,总投资接近2000万元,一部分是扶贫资金,一部分是中国银行捐赠的。现在主要考虑把养鸡场租出去,可以带动贫困户养鸡分红和务工增加收入。

电站总占地65亩,每块斜搭的光伏板下端离地有2.5米高,他一米八的个子,伸手踮脚才能够到,板下有充足的空间。养鸡场建在电站旁边,一侧可以直接连通到光伏板下,鸡群活动和觅食空间特别宽敞。

“怎么租,一年多少钱?”

“一年3万。外加那片香椿地。”原来,为了充分利用板下空间,在没有养鸡的区域,还种植了香椿树。每年村里可以采摘卖香椿芽,剩下的养鸡场可以做饲料喂鸡,鸡粪又可以给香椿做积肥,形成了生态循环系统。

养鸡还能扶贫,保护环境还省饲料,樊亚军当天就把场区定了下来。

2018年下半年樊亚军试养了3000只鸡,场地大,通风好,鸡长得大,肉还好吃。2019年第一批他就增加到10000只,其中有1980只是大东庄村44户贫困户托养在养鸡场的。

养鸡场作为村集体资产,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增加了贫困户养殖和务工收入。

这种农光互补的“光伏+养殖+种植”模式,让大东庄村贫困户李丢子有了好几份收入。李丢子今年62岁,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不现实,他就在村口的养鸡场打工,2019年收入1万多元,加上用光伏收益设置的公益岗和托养鸡苗的收入,老两口年均纯收入达到了9000多元。

像大东庄村这样的农光互补的光伏产业园区,是长武县在贫困村重点打造的扶贫项目。

长武县年均光照2100小时,光能资源丰富。加之陕西煤化能源公司、正通煤业、义乌商贸等大型工商企业落户长武,县域10千伏电力环网架构完备,电力需求大、输电成本较低,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武县利用各类建筑屋顶、闲置废弃场地、设施农业棚顶等空间,将光伏组件抬高,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同时将光伏组件支柱间距拉宽,满足农作物、养殖业达到70%的光照条件,下面种植紫花苜蓿、黄花菜、香椿树等喜阴农作物,可以散养鸡,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

这样的农光互补模式,优势很明显。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62座,装机容量12兆瓦,年发电1200多万度,年发电收益800余万元,扶持全县92个贫困村村集体年均增加收入4万元,带动贫困户3243户,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

樊亚军的返乡创业之路刚刚开始,今年他又新上了3000只乌鸡蛋鸡。他想着动员更多的战友入伙,来贫困村,养好鸡。

脱贫村里企业多

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到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孔庆海走了4天3夜。和他一起的,除了二厂村3个干部村民,8个大车司机,还有174头毛驴。

孔庆海是咸阳市委宣传部派驻到二厂村的第一书记,他带着村里3人去东北买驴。长武县地方有“一头驴顶三亩地”的说法,但驴的品种一般,去东北买驴,二厂村铆着劲要发驴财。

全程1800余公里,4辆大车昼夜兼程,两个司机轮流开。孔庆海4个人一人一辆车。干什么?扶驴。一车40多头驴,一刹车,就时不时会有驴滑倒。驴倒了要扶,不然容易被踩伤。孔庆海过段时间就检查车厢里情况,爬上去,钻到驴群里,拽着尾巴往上拉。倒下的驴着急,人着急,旁边的驴挤、踢。

从东北到秦川,大车走了4天3夜,孔庆海4个人扶了4天3夜。

第四天进潼关,几个人满身已经全是驴臭气,服务区餐馆都不让进。只能派一个人简单冲洗买饭出来路边吃。

孔庆海清晰记得那天是2016年3月17日晚上10点,当大车开进二厂村的时候,路边站满了乡亲。他们带着小板凳,等着这支凯旋的队伍。

乡亲们纷纷上前帮着撵驴下车。孔庆海看到,村民用手细细摸那一头头健硕的驴子,虽然是晚上,他感受到了人群里的那股喜悦与振奋。

驴子到村以后,产业发展门路摸清了。4年以来,陕西面粉厂、咸阳恒绿蔬菜种植园、陕西康大饲料公司陆续到村设厂,原在东北设厂的养驴企业也落户到村里,建成占地500亩的鑫响毛驴循环产业田园综合体,集养殖、屠宰、加工、餐饮、销售、科研、文化旅游于一体,现已经发展成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驴文化生态产业链。

从2014年驻村到现在,孔庆海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2000里扶驴的经历。2014年,二厂村有贫困户149户,贫困发生率35%,2018年二厂村全村脱贫,贫困户家庭年均收入12000元;2014年二厂村村集体经济为零,2018年村集体经济达500多万元。

企业的引进给二厂村带来了持久的发展动能,总投资3.2亿元的项目建设,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这样的变化几乎发生在长武县每一个村。

长武县马成寺村是咸阳市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57%。在中国银行、咸阳市工信局、长武县交运局等各级帮扶下,形成了“四个一、五个园区”的产业框架体系,即“一个柿子加工厂、一个杂粮种植基地、一个柿子种植基地、一个鱼塘”和“大球盖菇产业区、食用香菇产业区、果蔬大棚产业区、肉羊养殖产业区、光伏发电产业区”,山沟里的深度贫困村成了美丽乡村先进村。

长武县扶贫局副局长马俊兴介绍,长武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侧重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村一家龙头企业引领、一村一户专业合作社扶持、一村一处产业园区哺育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格局。

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引入龙头企业60多个,与77个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254户贫困群众受益。

专业合作社扶持。全县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实现了92个贫困村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共有3780多户。亭口镇朗润果业专业合作社集苹果种植、仓储和销售为一体,发展贫困户社员168户637人,户均种植2亩以上,实现户均增收1.61万元。

产业园区哺育。全县打造瓜果休闲采摘、设施大棚蔬菜、光伏农场、民俗观光旅游、规模养殖等产业示范园区或集中区100余个,实现了92个贫困村全覆盖,可带动全县6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数字的背后,是各类产业项目的落地,吸引着像樊亚军这样的年轻人回乡。企业项目就在家门口,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陕西长武:产业兴旺日子实

时间:2020-12-03 17:53:58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高永伟

1213123.jpg

大东庄光伏基地俯瞰图 薛远帆摄影

樊亚军26岁从部队退役,他决定回村养鸡。一起退伍的战友,都以为这个兄弟是开玩笑。山沟沟里养鸡鸭,能有多大出息哪?现在谁不都是往城里去,地方越大越好?

这个小伙子是认真的。樊亚军是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洪家镇武家沟人,在部队的时候回家探亲,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让他欣喜,路通了、房修了,从小熟悉的地方变靓了。

他要回乡干一番事业。

如今,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的乡村,蓬勃发展的产业处处可见。大到辐射18个村的万亩双矮苹果产业扶贫现代园区,小到村里的高标准面粉厂,无论是有机蔬菜种植,还是养驴观光乡村特色游,这里的老百姓感叹:咱长武村里变化大,城里人都爱来了。

光伏板下再创业

樊亚军的鸡养成了。从县里的老乡群里,他看到一个中意的地方——昭仁街道大东庄村的扶贫光伏电站。光伏电站还能养鸡?这在他闻所未闻。樊亚军记得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第一书记王争琦到村口接上了他。好大一片蔚蓝!光伏电站建在村子的大路边,高处俯瞰煞是壮观。大东庄村在一片小丘陵上,村路是两车道的硬化路,紧挨着光伏电站是3个已经建成的长条形养鸡场。

王争琦给他介绍,那块地原是废弃的砖厂。光伏电站6月份刚并网发电,总投资接近2000万元,一部分是扶贫资金,一部分是中国银行捐赠的。现在主要考虑把养鸡场租出去,可以带动贫困户养鸡分红和务工增加收入。

电站总占地65亩,每块斜搭的光伏板下端离地有2.5米高,他一米八的个子,伸手踮脚才能够到,板下有充足的空间。养鸡场建在电站旁边,一侧可以直接连通到光伏板下,鸡群活动和觅食空间特别宽敞。

“怎么租,一年多少钱?”

“一年3万。外加那片香椿地。”原来,为了充分利用板下空间,在没有养鸡的区域,还种植了香椿树。每年村里可以采摘卖香椿芽,剩下的养鸡场可以做饲料喂鸡,鸡粪又可以给香椿做积肥,形成了生态循环系统。

养鸡还能扶贫,保护环境还省饲料,樊亚军当天就把场区定了下来。

2018年下半年樊亚军试养了3000只鸡,场地大,通风好,鸡长得大,肉还好吃。2019年第一批他就增加到10000只,其中有1980只是大东庄村44户贫困户托养在养鸡场的。

养鸡场作为村集体资产,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增加了贫困户养殖和务工收入。

这种农光互补的“光伏+养殖+种植”模式,让大东庄村贫困户李丢子有了好几份收入。李丢子今年62岁,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不现实,他就在村口的养鸡场打工,2019年收入1万多元,加上用光伏收益设置的公益岗和托养鸡苗的收入,老两口年均纯收入达到了9000多元。

像大东庄村这样的农光互补的光伏产业园区,是长武县在贫困村重点打造的扶贫项目。

长武县年均光照2100小时,光能资源丰富。加之陕西煤化能源公司、正通煤业、义乌商贸等大型工商企业落户长武,县域10千伏电力环网架构完备,电力需求大、输电成本较低,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武县利用各类建筑屋顶、闲置废弃场地、设施农业棚顶等空间,将光伏组件抬高,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同时将光伏组件支柱间距拉宽,满足农作物、养殖业达到70%的光照条件,下面种植紫花苜蓿、黄花菜、香椿树等喜阴农作物,可以散养鸡,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

这样的农光互补模式,优势很明显。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62座,装机容量12兆瓦,年发电1200多万度,年发电收益800余万元,扶持全县92个贫困村村集体年均增加收入4万元,带动贫困户3243户,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

樊亚军的返乡创业之路刚刚开始,今年他又新上了3000只乌鸡蛋鸡。他想着动员更多的战友入伙,来贫困村,养好鸡。

脱贫村里企业多

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到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二厂村,孔庆海走了4天3夜。和他一起的,除了二厂村3个干部村民,8个大车司机,还有174头毛驴。

孔庆海是咸阳市委宣传部派驻到二厂村的第一书记,他带着村里3人去东北买驴。长武县地方有“一头驴顶三亩地”的说法,但驴的品种一般,去东北买驴,二厂村铆着劲要发驴财。

全程1800余公里,4辆大车昼夜兼程,两个司机轮流开。孔庆海4个人一人一辆车。干什么?扶驴。一车40多头驴,一刹车,就时不时会有驴滑倒。驴倒了要扶,不然容易被踩伤。孔庆海过段时间就检查车厢里情况,爬上去,钻到驴群里,拽着尾巴往上拉。倒下的驴着急,人着急,旁边的驴挤、踢。

从东北到秦川,大车走了4天3夜,孔庆海4个人扶了4天3夜。

第四天进潼关,几个人满身已经全是驴臭气,服务区餐馆都不让进。只能派一个人简单冲洗买饭出来路边吃。

孔庆海清晰记得那天是2016年3月17日晚上10点,当大车开进二厂村的时候,路边站满了乡亲。他们带着小板凳,等着这支凯旋的队伍。

乡亲们纷纷上前帮着撵驴下车。孔庆海看到,村民用手细细摸那一头头健硕的驴子,虽然是晚上,他感受到了人群里的那股喜悦与振奋。

驴子到村以后,产业发展门路摸清了。4年以来,陕西面粉厂、咸阳恒绿蔬菜种植园、陕西康大饲料公司陆续到村设厂,原在东北设厂的养驴企业也落户到村里,建成占地500亩的鑫响毛驴循环产业田园综合体,集养殖、屠宰、加工、餐饮、销售、科研、文化旅游于一体,现已经发展成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驴文化生态产业链。

从2014年驻村到现在,孔庆海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2000里扶驴的经历。2014年,二厂村有贫困户149户,贫困发生率35%,2018年二厂村全村脱贫,贫困户家庭年均收入12000元;2014年二厂村村集体经济为零,2018年村集体经济达500多万元。

企业的引进给二厂村带来了持久的发展动能,总投资3.2亿元的项目建设,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这样的变化几乎发生在长武县每一个村。

长武县马成寺村是咸阳市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57%。在中国银行、咸阳市工信局、长武县交运局等各级帮扶下,形成了“四个一、五个园区”的产业框架体系,即“一个柿子加工厂、一个杂粮种植基地、一个柿子种植基地、一个鱼塘”和“大球盖菇产业区、食用香菇产业区、果蔬大棚产业区、肉羊养殖产业区、光伏发电产业区”,山沟里的深度贫困村成了美丽乡村先进村。

长武县扶贫局副局长马俊兴介绍,长武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侧重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村一家龙头企业引领、一村一户专业合作社扶持、一村一处产业园区哺育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格局。

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引入龙头企业60多个,与77个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254户贫困群众受益。

专业合作社扶持。全县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00余个,实现了92个贫困村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共有3780多户。亭口镇朗润果业专业合作社集苹果种植、仓储和销售为一体,发展贫困户社员168户637人,户均种植2亩以上,实现户均增收1.61万元。

产业园区哺育。全县打造瓜果休闲采摘、设施大棚蔬菜、光伏农场、民俗观光旅游、规模养殖等产业示范园区或集中区100余个,实现了92个贫困村全覆盖,可带动全县6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数字的背后,是各类产业项目的落地,吸引着像樊亚军这样的年轻人回乡。企业项目就在家门口,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