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徐广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奋力谱写大美凤阳新篇章

时间:2020-12-15 14:14:0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张峰

凤阳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沈浩精神”诞生地,素有“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旅游之乡、石英之乡”的美誉。作为安徽省70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之一,2014年,凤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1个,贫困户14708户、贫困人口33270名。经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凤阳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创新探索出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

20201215160802743311.jpg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左三)在圩山村走访调研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

中国扶贫:凤阳县虽不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是贫困人口数量也不少,扶贫脱贫的压力也不小。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凤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

徐广友:近年来,凤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安排部署,全面对标脱贫任务,拿出“绣花”功夫,使出“洪荒”之力,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21个贫困村于2018年底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前已全部高质量脱贫。

中国扶贫:“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的重要指标。请具体谈一谈,凤阳县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办法?

徐广友: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我们严格把牢“三条硬线”,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是把牢“一达标、两不愁”底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68.7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72.3元,年均增幅29.48%,比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9.58%高19.9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筑牢“三保障、一安全”防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累计投入35亿元,划拨土地7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学校110所、操场120个;招聘教师917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51人、引进教育优秀人才49人,发放教师差额工资、艰苦边远学校教师津贴等5.01亿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46868人次,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3423.76万元。在健康扶贫方面,累计投入20亿元对县乡村医疗场所进行改扩建,新增县级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667个;开展贫困妇女免费“两癌”筛查7863人次,发放贫困家庭儿童“营养包”6347人次,救治34种大病贫困患者2196名,代缴参保资金1868万元,贫困人口慢性病办证9064人。在住房安全方面,抽调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房屋开展全覆盖排查鉴定,符合危改条件的及时纳入危改工程;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户实施危改工程3518户,发放补助资金6317.7万元。在安全饮水方面,实施花园湖东水西送、凤阳山南水北调和引淮入城工程,自来水管网覆盖自然村比例达95%以上,贫困人口自来水覆盖率达97.78%;为不具备开通自来水条件的贫困户每年进行2次水质检测,累计检测水质达12批次13120份。

三是坚守防范返贫致贫红线。逐步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将符合识别标准的,及时纳入监测管理。印发《关于开展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凤阳县边缘农户帮扶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存在的突出困难。全县边缘户享受医疗救助178人33.75万元,通过帮扶实现就业16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1356人,免费安装自来水349户。截至目前,全县21户脱贫监测户、981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中国扶贫:今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的同时,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加试题”。在应对这两道“加试题”方面,凤阳县采取了哪些做法?效果如何?

徐广友:我们聚力抗疫战洪,着力降低疫情灾情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举措实现“四个清零”。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强化帮扶举措,推动全县21家扶贫龙头企业、28家产业扶贫基地和251个村级扶贫产业项目于3月底前全部复工复产。同时,开通复工专线78车次、点对点包车帮助2124人“出家门、进厂门”返岗就业。为188名贫困家庭学生解决了线上学习设备,协调三大运营商为师生免费赠送20G手机流量,全县8万多名中小学生实现了线上学习一个不落。扶贫企业和车间复工复产、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农产品滞销、贫困户子女线上学习等问题全面清零。

二是全面开展受灾情况排查。今年,淮河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四大洪水。我们坚持淮河、濠河双线作战,强化预警预判、巡堤查险、强基固坝、应急处突等各项工作,全县各级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入户排查,全面摸排贫困群众受灾情况,安全转移安置群众4619户14393人,其中贫困人口352户820人。全县贫困户未出现因洪涝灾情导致的住房、饮水不安全问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学校校舍等未发生因灾损坏情况,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没有因灾辍学情况。

三是迅速落实灾后重建工作。我们组织260多名农技人员走组入户,帮助指导受灾群众补种改种农作物0.45万亩,发放应急救灾补助资金300万元,谋划总投资额达49.7亿元的水利工程项目,实现了人员零伤亡、重要堤防零损毁、重要基础设施零冲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零影响等四个目标。

中国扶贫:凤阳县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凤阳县创新实施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徐广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健康扶贫、纠错容错机制、扶贫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我们紧扣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大胆探索“两干一医”新模式,即充分发挥村扶贫专干和村计生专干具有稳定信息资源的优势,结合村医的专业知识,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多方位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打通了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同时,我们组建了由县人民医院+9所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从资金打包、清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促进医疗资源共享。牵头医院安排医师定期坐诊帮扶,安排驻点医师长期帮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我们创新建立并常态化执行“三天两夜”容错纠错制度,即对工作不够细致深入、问题较轻的帮扶责任人,督促其到贫困户家中工作三天、住两晚,与贫困户一道共商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规范档案资料等,既起到了警戒作用,又解决了“下不去、住不进、帮不实、做不精”的问题,极大地保护了帮扶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是创新扶贫资产管理。为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实效,我们通过“五步法”(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强化扶贫资产信息核准,重点清理低效、闲置扶贫资产,核销损毁扶贫资产,完善资产运维公示制度),建立并完善县、乡、村“六本台账”(项目建设管理台账、资产登记管理台账、资产收益分配台账、资金使用台账、资产清查处置台账、资金问题监督举报台账),实现了扶贫资产管理“四清”(分类摸查“底数清”、界定产权“归属清”、规范运营“责任清”、加强监管“处置清”),确保了扶贫资产安全、可持续发挥带贫减贫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谋划需要持续实施的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总结提炼脱贫攻坚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奋力谱写大美凤阳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徐广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奋力谱写大美凤阳新篇章

时间:2020-12-15 14:14:0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张峰

凤阳县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沈浩精神”诞生地,素有“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旅游之乡、石英之乡”的美誉。作为安徽省70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区之一,2014年,凤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1个,贫困户14708户、贫困人口33270名。经过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凤阳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创新探索出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

20201215160802743311.jpg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左三)在圩山村走访调研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

中国扶贫:凤阳县虽不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是贫困人口数量也不少,扶贫脱贫的压力也不小。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凤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

徐广友:近年来,凤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安排部署,全面对标脱贫任务,拿出“绣花”功夫,使出“洪荒”之力,全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21个贫困村于2018年底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目前已全部高质量脱贫。

中国扶贫:“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的重要指标。请具体谈一谈,凤阳县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办法?

徐广友:在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我们严格把牢“三条硬线”,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一是把牢“一达标、两不愁”底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68.7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72.3元,年均增幅29.48%,比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9.58%高19.9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筑牢“三保障、一安全”防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累计投入35亿元,划拨土地7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学校110所、操场120个;招聘教师917人、定向培养乡村教师51人、引进教育优秀人才49人,发放教师差额工资、艰苦边远学校教师津贴等5.01亿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46868人次,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3423.76万元。在健康扶贫方面,累计投入20亿元对县乡村医疗场所进行改扩建,新增县级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667个;开展贫困妇女免费“两癌”筛查7863人次,发放贫困家庭儿童“营养包”6347人次,救治34种大病贫困患者2196名,代缴参保资金1868万元,贫困人口慢性病办证9064人。在住房安全方面,抽调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房屋开展全覆盖排查鉴定,符合危改条件的及时纳入危改工程;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户实施危改工程3518户,发放补助资金6317.7万元。在安全饮水方面,实施花园湖东水西送、凤阳山南水北调和引淮入城工程,自来水管网覆盖自然村比例达95%以上,贫困人口自来水覆盖率达97.78%;为不具备开通自来水条件的贫困户每年进行2次水质检测,累计检测水质达12批次13120份。

三是坚守防范返贫致贫红线。逐步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将符合识别标准的,及时纳入监测管理。印发《关于开展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凤阳县边缘农户帮扶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存在的突出困难。全县边缘户享受医疗救助178人33.75万元,通过帮扶实现就业16人,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保障1356人,免费安装自来水349户。截至目前,全县21户脱贫监测户、981户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中国扶贫:今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的同时,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加试题”。在应对这两道“加试题”方面,凤阳县采取了哪些做法?效果如何?

徐广友:我们聚力抗疫战洪,着力降低疫情灾情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举措实现“四个清零”。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强化帮扶举措,推动全县21家扶贫龙头企业、28家产业扶贫基地和251个村级扶贫产业项目于3月底前全部复工复产。同时,开通复工专线78车次、点对点包车帮助2124人“出家门、进厂门”返岗就业。为188名贫困家庭学生解决了线上学习设备,协调三大运营商为师生免费赠送20G手机流量,全县8万多名中小学生实现了线上学习一个不落。扶贫企业和车间复工复产、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农产品滞销、贫困户子女线上学习等问题全面清零。

二是全面开展受灾情况排查。今年,淮河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四大洪水。我们坚持淮河、濠河双线作战,强化预警预判、巡堤查险、强基固坝、应急处突等各项工作,全县各级帮扶干部第一时间入户排查,全面摸排贫困群众受灾情况,安全转移安置群众4619户14393人,其中贫困人口352户820人。全县贫困户未出现因洪涝灾情导致的住房、饮水不安全问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学校校舍等未发生因灾损坏情况,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没有因灾辍学情况。

三是迅速落实灾后重建工作。我们组织260多名农技人员走组入户,帮助指导受灾群众补种改种农作物0.45万亩,发放应急救灾补助资金300万元,谋划总投资额达49.7亿元的水利工程项目,实现了人员零伤亡、重要堤防零损毁、重要基础设施零冲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零影响等四个目标。

中国扶贫:凤阳县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凤阳县创新实施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徐广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健康扶贫、纠错容错机制、扶贫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我们紧扣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大胆探索“两干一医”新模式,即充分发挥村扶贫专干和村计生专干具有稳定信息资源的优势,结合村医的专业知识,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多方位做好健康扶贫工作,打通了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同时,我们组建了由县人民医院+9所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从资金打包、清单管理、服务群众三个方面,促进医疗资源共享。牵头医院安排医师定期坐诊帮扶,安排驻点医师长期帮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二是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我们创新建立并常态化执行“三天两夜”容错纠错制度,即对工作不够细致深入、问题较轻的帮扶责任人,督促其到贫困户家中工作三天、住两晚,与贫困户一道共商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规范档案资料等,既起到了警戒作用,又解决了“下不去、住不进、帮不实、做不精”的问题,极大地保护了帮扶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是创新扶贫资产管理。为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实效,我们通过“五步法”(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强化扶贫资产信息核准,重点清理低效、闲置扶贫资产,核销损毁扶贫资产,完善资产运维公示制度),建立并完善县、乡、村“六本台账”(项目建设管理台账、资产登记管理台账、资产收益分配台账、资金使用台账、资产清查处置台账、资金问题监督举报台账),实现了扶贫资产管理“四清”(分类摸查“底数清”、界定产权“归属清”、规范运营“责任清”、加强监管“处置清”),确保了扶贫资产安全、可持续发挥带贫减贫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谋划需要持续实施的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总结提炼脱贫攻坚中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奋力谱写大美凤阳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