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厦临携手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1-01-20 15:37:05来源: 厦门日报作者:李晓平 林森泉

QQ截图20210120153757.jpg

临夏州和政县吉美包袋扶贫车间壮观的生产场面。(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摄)
       万里情牵,山海相连。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我国最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2010年,国家确定厦门市与临夏州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自此,厦门市与临夏州遥相呼应、对口帮扶,携手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十年扶贫路,浓浓为民情。这十年对厦门和临夏两地来说,是极不平凡、弥足珍贵、值得铭记的特殊历程。厦门始终坚持“临夏所需、厦门所能、协作见效”的帮扶原则,累计向临夏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9.44亿元;累计实施帮扶项目950个,涉及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产业发展、改善住房、饮水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临夏州七县一市如期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厦门贡献,不折不扣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厦门的重大政治任务。

       扶贫车间筑就增收致富之路


       寒冬时节,位于康乐县城的临夏科司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销售订单接踵而至。为了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进度,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每天生产小型变压器、开关电源6万多套。

       公司总经理林智敏告诉记者,公司扶贫车间落户康乐后,从厦门总厂抽调了技术过硬的员工,担任各小组的组长,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了技能培训。现在招收的400名员工对业务都很熟练,每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2020年7月,占地5000平方米的临夏科司特电子生产基地在康乐县建成,并于9月正式投入生产。该基地投资总额达3000万元,主要生产电源适配器、照明电源、小型变压器、手机摄像头等电子产品,年销售额高达1.2亿多元,是目前临夏州用工规模最大的电子扶贫车间。

       今年41岁的杨亚兰,是康乐县胭脂镇的一名农村妇女,家中有上高中和高职的两个孩子,识字不多的她,平时在家中打理着几亩农田,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每月在工地打零工所得。去年偶然的机会,她从邻居口中得知县里新建的扶贫车间在招收工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参加了面试,当天就被通知可参加上岗培训。经过几天的培训,杨亚兰成了科司特扶贫车间的一名正式员工。

       扶贫车间里,还有很多像杨亚兰这样的员工,从贫困农妇到产业工人,她们实现人生“逆袭”的背后,是厦门在临夏州通过产业扶贫为当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并持续增收的真实写照。厦门-临夏,这段跨越高山大海的对口帮扶,让临夏州越来越多贫困群众走出家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筑就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厦门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东西部协作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扶贫车间”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特别是家庭妇女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作为输转就业的有效补充,作为推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有效抓手,大力推行“扶贫车间”“扶贫工厂”等产业扶贫模式,让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使困难群众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

       劳务协作 缓解我市用工难题


       在引导厦门企业扎根临夏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我市也同步推动两地劳务协作,实现双向输转,在缓解我市企业用工难题的同时,也开启了临夏同胞新生活。尤其是2016年底,中央调整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再次明确厦门市结对帮扶临夏州。厦临扶贫协作劳务输转、产业帮扶等开始全面加速。

       2017年,厦门市组织多家本地企业组团来到临夏州东乡县招工。“临夏州工业发展较为薄弱,冬季农闲时有很多闲置劳动力,我们一开始认为行程会比较顺利。”回忆起这次招工,厦门市睿和电子有限公司管理课课长陆秀梅还记得首次赴临夏招工的情景,“但到东乡县后,我们在各个地方转了一圈,最后也没有招到多少人。”后来针对临夏州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弱的问题,厦门市多部门研究出台政策,一方面通过符合当地习俗的生活安排,帮助第一批务工者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制定用工企业补贴、中介公司奖励、老员工带新员工奖励等政策,调动相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在政策支持下,临夏同胞开始走向沿海地区务工,并逐渐成为各个山村的时尚。尤其是在去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多个企业急需复工复产之际,不少临夏籍务工人员非常“给力”。我市及时推出“硬核”举措,采取“点对点”“家门到厂门”的安全运输模式,包车、包机、包列输送3000多名临夏籍返岗务工人员来厦务工,不仅解决了厦门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而且推动了东西部的劳务输转,实现复工复产与对口帮扶并进共赢。

       消费扶贫 提升扶贫成效新引擎


       紧跟市场变化,脱贫攻坚与时俱进。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下,国家推出消费扶贫,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与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问题相结合,这是应对疫情影响完成攻坚任务的新内涵,是提升产业扶贫成效的新引擎。

       紧跟国家战略,2020年以来,我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积极拓宽消费扶贫产品产销渠道,全力打造以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为重点的消费扶贫载体,并于厦洽会期间分别在临夏馆、宁夏馆同步启动开展2020年厦门消费扶贫月,帮助临夏、宁夏还有新疆、西藏等我市援助地区的商户打开沿海市场。2020年以来,已累计销售临夏州扶贫产品达3.26亿元,比上年增加2.05亿元。

       医疗卫生是临夏州的民生短板,厦门援临支医带去的不仅是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帮助所在医院带团队、建学科,在东西部医疗协作中,努力为临夏州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团队。这是我市以人才交流促进扶智扶志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仅临夏州,我市就先后有39名挂职干部、791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临夏州开展帮扶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588次,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3万多名、创业致富带头人3000多名,为临夏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扶贫路上,我市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突出创新,如率先全国在援建扶贫企业开设职工“周末学堂”,对少数民族农村妇女进行文化、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既扶贫又扶智扶志。

【数据】


1.78%
结对以来,临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2.5%降至2019年底的1.78%,大量东部企业落户,带来持续发展活力。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并排名前列,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扬。  6041名
截至目前,我市在临夏州累计建设扶贫车间258家,共吸纳6041名贫困人口就业;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0个,累计带动19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  
3万
据统计,2017年以来,厦门市先后带动了3万多名临夏州贫困户走出大山,走向东部沿海。

【链接】


       厦门临夏东西协作进展顺利又一批务工人员包车来厦上班

       新年以来,厦门临夏东西协作良性前行,干劲不松懈,出现劳务输转火热,工厂工人很忙的好现象。

       春节临近,跟其他地方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不一样,今年临夏州务工人员反而往外跑。昨天,115名临夏务工人员春节前来到厦门,他们是前天上午从临夏州康乐县包车出发的,他们将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上班。

       据了解,此次行程由康乐县派出专业骨干,采取“点对点、门对门”的包车服务方式,负责将务工人员安全送到务工目的地,让外出务工人员享受到“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厂门”的贴心服务。

       如今,临夏州和厦门市已经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形成了“政府负责搭台、群众积极参与、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向东南沿海规模化输转,有力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和收入问题,为奔小康注入经济活力。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邱武伟说,临夏州加大劳务输转力度,鼓励群众走出家门务工“淘金”,巩固东西部协作和脱贫攻坚的成果。目前,临夏州在厦门的务工人员超过8000人。日前,临夏州有关领导前往厦门慰问他们,希望他们春节期间留在厦门务工。

       厦门帮扶和投资建设在临夏州的规模工厂和较大的扶贫车间,近段因订单多,工人也忙碌着。新年来,厦门临夏东西部协作开好局,良性前行,帮扶干部和企业老板以及工人们干劲也不松懈。

       昨天,记者在厦门援建的一些企业看到,机器轰鸣,生产不停。临夏县的思明工业园区的扶贫车间,76名工人仍忙碌地生产百合。该扶贫车间已开通全国消费扶贫832商城等线上平台,为春节期间的消费者提供新鲜百合服务。广和县吉明鞋业,春节期间的生产排得满满的;和政县“吉美包袋”正在出货,老板田小平夸员工个个是巾帼英雄;而厦门国有企业厦临公司在临夏州各地投资的项目和工厂,也是忙碌得“牛气冲天”。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东西协作    

厦临携手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1-01-20 15:37:05

来源: 厦门日报

作者:李晓平 林森泉

QQ截图20210120153757.jpg

临夏州和政县吉美包袋扶贫车间壮观的生产场面。(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摄)
       万里情牵,山海相连。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我国最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2010年,国家确定厦门市与临夏州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自此,厦门市与临夏州遥相呼应、对口帮扶,携手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十年扶贫路,浓浓为民情。这十年对厦门和临夏两地来说,是极不平凡、弥足珍贵、值得铭记的特殊历程。厦门始终坚持“临夏所需、厦门所能、协作见效”的帮扶原则,累计向临夏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9.44亿元;累计实施帮扶项目950个,涉及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产业发展、改善住房、饮水工程、基础设施等方面,为临夏州七县一市如期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厦门贡献,不折不扣完成好党中央交给厦门的重大政治任务。

       扶贫车间筑就增收致富之路


       寒冬时节,位于康乐县城的临夏科司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销售订单接踵而至。为了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进度,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每天生产小型变压器、开关电源6万多套。

       公司总经理林智敏告诉记者,公司扶贫车间落户康乐后,从厦门总厂抽调了技术过硬的员工,担任各小组的组长,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了技能培训。现在招收的400名员工对业务都很熟练,每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2020年7月,占地5000平方米的临夏科司特电子生产基地在康乐县建成,并于9月正式投入生产。该基地投资总额达3000万元,主要生产电源适配器、照明电源、小型变压器、手机摄像头等电子产品,年销售额高达1.2亿多元,是目前临夏州用工规模最大的电子扶贫车间。

       今年41岁的杨亚兰,是康乐县胭脂镇的一名农村妇女,家中有上高中和高职的两个孩子,识字不多的她,平时在家中打理着几亩农田,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每月在工地打零工所得。去年偶然的机会,她从邻居口中得知县里新建的扶贫车间在招收工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参加了面试,当天就被通知可参加上岗培训。经过几天的培训,杨亚兰成了科司特扶贫车间的一名正式员工。

       扶贫车间里,还有很多像杨亚兰这样的员工,从贫困农妇到产业工人,她们实现人生“逆袭”的背后,是厦门在临夏州通过产业扶贫为当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并持续增收的真实写照。厦门-临夏,这段跨越高山大海的对口帮扶,让临夏州越来越多贫困群众走出家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筑就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厦门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东西部协作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扶贫车间”作为带动贫困群众特别是家庭妇女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作为输转就业的有效补充,作为推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有效抓手,大力推行“扶贫车间”“扶贫工厂”等产业扶贫模式,让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使困难群众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

       劳务协作 缓解我市用工难题


       在引导厦门企业扎根临夏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我市也同步推动两地劳务协作,实现双向输转,在缓解我市企业用工难题的同时,也开启了临夏同胞新生活。尤其是2016年底,中央调整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再次明确厦门市结对帮扶临夏州。厦临扶贫协作劳务输转、产业帮扶等开始全面加速。

       2017年,厦门市组织多家本地企业组团来到临夏州东乡县招工。“临夏州工业发展较为薄弱,冬季农闲时有很多闲置劳动力,我们一开始认为行程会比较顺利。”回忆起这次招工,厦门市睿和电子有限公司管理课课长陆秀梅还记得首次赴临夏招工的情景,“但到东乡县后,我们在各个地方转了一圈,最后也没有招到多少人。”后来针对临夏州农民外出务工意愿弱的问题,厦门市多部门研究出台政策,一方面通过符合当地习俗的生活安排,帮助第一批务工者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制定用工企业补贴、中介公司奖励、老员工带新员工奖励等政策,调动相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在政策支持下,临夏同胞开始走向沿海地区务工,并逐渐成为各个山村的时尚。尤其是在去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多个企业急需复工复产之际,不少临夏籍务工人员非常“给力”。我市及时推出“硬核”举措,采取“点对点”“家门到厂门”的安全运输模式,包车、包机、包列输送3000多名临夏籍返岗务工人员来厦务工,不仅解决了厦门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而且推动了东西部的劳务输转,实现复工复产与对口帮扶并进共赢。

       消费扶贫 提升扶贫成效新引擎


       紧跟市场变化,脱贫攻坚与时俱进。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下,国家推出消费扶贫,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与解决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问题相结合,这是应对疫情影响完成攻坚任务的新内涵,是提升产业扶贫成效的新引擎。

       紧跟国家战略,2020年以来,我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积极拓宽消费扶贫产品产销渠道,全力打造以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为重点的消费扶贫载体,并于厦洽会期间分别在临夏馆、宁夏馆同步启动开展2020年厦门消费扶贫月,帮助临夏、宁夏还有新疆、西藏等我市援助地区的商户打开沿海市场。2020年以来,已累计销售临夏州扶贫产品达3.26亿元,比上年增加2.05亿元。

       医疗卫生是临夏州的民生短板,厦门援临支医带去的不仅是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帮助所在医院带团队、建学科,在东西部医疗协作中,努力为临夏州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团队。这是我市以人才交流促进扶智扶志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仅临夏州,我市就先后有39名挂职干部、791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临夏州开展帮扶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588次,帮助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3万多名、创业致富带头人3000多名,为临夏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扶贫路上,我市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突出创新,如率先全国在援建扶贫企业开设职工“周末学堂”,对少数民族农村妇女进行文化、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既扶贫又扶智扶志。

【数据】


1.78%
结对以来,临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2.5%降至2019年底的1.78%,大量东部企业落户,带来持续发展活力。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并排名前列,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扬。  6041名
截至目前,我市在临夏州累计建设扶贫车间258家,共吸纳6041名贫困人口就业;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0个,累计带动19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  
3万
据统计,2017年以来,厦门市先后带动了3万多名临夏州贫困户走出大山,走向东部沿海。

【链接】


       厦门临夏东西协作进展顺利又一批务工人员包车来厦上班

       新年以来,厦门临夏东西协作良性前行,干劲不松懈,出现劳务输转火热,工厂工人很忙的好现象。

       春节临近,跟其他地方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不一样,今年临夏州务工人员反而往外跑。昨天,115名临夏务工人员春节前来到厦门,他们是前天上午从临夏州康乐县包车出发的,他们将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上班。

       据了解,此次行程由康乐县派出专业骨干,采取“点对点、门对门”的包车服务方式,负责将务工人员安全送到务工目的地,让外出务工人员享受到“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厂门”的贴心服务。

       如今,临夏州和厦门市已经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形成了“政府负责搭台、群众积极参与、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向东南沿海规模化输转,有力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和收入问题,为奔小康注入经济活力。

       临夏州委常委、副州长邱武伟说,临夏州加大劳务输转力度,鼓励群众走出家门务工“淘金”,巩固东西部协作和脱贫攻坚的成果。目前,临夏州在厦门的务工人员超过8000人。日前,临夏州有关领导前往厦门慰问他们,希望他们春节期间留在厦门务工。

       厦门帮扶和投资建设在临夏州的规模工厂和较大的扶贫车间,近段因订单多,工人也忙碌着。新年来,厦门临夏东西部协作开好局,良性前行,帮扶干部和企业老板以及工人们干劲也不松懈。

       昨天,记者在厦门援建的一些企业看到,机器轰鸣,生产不停。临夏县的思明工业园区的扶贫车间,76名工人仍忙碌地生产百合。该扶贫车间已开通全国消费扶贫832商城等线上平台,为春节期间的消费者提供新鲜百合服务。广和县吉明鞋业,春节期间的生产排得满满的;和政县“吉美包袋”正在出货,老板田小平夸员工个个是巾帼英雄;而厦门国有企业厦临公司在临夏州各地投资的项目和工厂,也是忙碌得“牛气冲天”。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