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西晋中:全力答好“四道题” 顺利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时间:2021-01-20 17:19:2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梁朝波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一年来,山西晋中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提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善始善终抓好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工作目标,全力答好“四道题”,顺利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坚定目标任务 答好“基础题”

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硬任务,市委书记赵建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坚持以上率下、统筹抓总,把“四个亲自”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年先后主持召开6次市委常委会、6次市政府常务会、12次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安排部署,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大量指示批示,广泛遍访贫困对象,走村入户、访贫问寒,“解剖麻雀”、问计于民。市委常委及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包联贫困县乡镇,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包保贫困县及非贫困县,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合包保重点工作。组建4支由厅级领导干部挂帅的专项推动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督促进度,4支脱贫攻坚联络组由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实行常态化联络推动。各扶贫任务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专项扶贫行动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广大驻村工作队倾心倾情开展帮扶,为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突出目标导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紧盯全市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一部分纳入农村低保,一部分纳入特困人口救助供养,对不能纳入的通过“一户一案”“一户一策”落实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累计投入1085万元实现了贫困人口“返贫险”全覆盖,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了剩余596户1209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5469户10984名脱贫不稳定户、1003户2112名边缘易致贫户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强化多措并举,易地扶贫搬迁圆满收官。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围绕“搬得出”,确定集中安置点33个,完成158个深度贫困村整体搬迁,26566人喜迁新居。围绕“稳得住”,全力推进拆除复垦,腾退复垦率达到100%,颁发不动产权证7210套;在安置小区附近,建立社区管理机构13个、基层党组织20个,配套卫生院28个、中小学校20个、幼儿园15个、活动室24个、文化广场22个、服务站点36个,打造了以资源整合互动、岗位就业联动、社会力量带动、感恩教育触动为主体的“医养结合”晋中模式。围绕“能致富”,建设扶贫车间17个,6862名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依靠产业就业增收。

坚守底线任务 答好“必答题”

提高保障力度,切实加大资金项目投入。在资金上,2020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5亿元,其中市级3.25亿元、县级5亿元,均比2019年实现增长;在项目上,围绕扶贫产业发展、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扶贫项目2050个。全年新投放扶贫小额贷款3.93亿元,完成年度投放任务的131%。特别是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5个非贫困县(区)投入达1.63亿元,总规模为2019年的近8倍,极大地推动了非贫困县(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恪守底线思维,有效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静态清零基础上,狠抓动态保障。农村危房方面,完成改造任务1083户,危房改造鉴定率、住房安全认定率全部达到100%;义务教育方面,13.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入学率稳定在100%;医疗保障方面,2532个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双签约”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100%;饮水安全方面,实施提升工程194处,农村饮水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

聚焦提高质量,全部整改各类反馈问题。把问题整改作为有效抓手,围绕各级各渠道梳理反馈的3090个问题、驻村帮扶“十个清零”排查的859个问题,紧盯进度联络推动,聚焦质量提级验收,整改率、验收率全部达到100%,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提升了整体质量。

坚决克服影响 答好“加试题”

及时出台办法,“十项措施”推动复工复产。制定《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决战完胜十条措施》,从扶贫资金倾斜、贷款政策倾斜、劳务用工倾斜、扶贫企业复产、扶贫项目复建、贫困劳力复工、农业生产复耕、农特产品复市、贫困群众保障、扶贫干部保护方面出台10条支持措施,帮助全市34户扶贫龙头企业、16户农民合作社和17个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实际分配到村1.25亿元,公岗支出率达到80%以上,确保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紧盯稳定就业,“八个一批”促进就业增收。按照“晋才晋用、就近就地、县为主体、精准到人”的原则,通过开发临时岗位,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特困群体。出台企业帮扶就业一批、市政项目就业一批、涉农项目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农村产业就业一批、劳务安排就业一批、“爱心”岗位就业一批、技能培训外输一批“八个一批”一揽子举措,推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受疫情影响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市9.27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达到2019年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的115%,达到了就业人数和收入“只增不减”的目标。

围绕纾困解难,“消费扶贫”打开产品销路。以“消费扶贫、惠享晋中”为主题,以“三专一平台”为载体,以“五进九销”为抓手,深入开展“晋中消费扶贫月”活动,打造了帮扶单位全员助销、扶贫专馆集中促销、扶贫专区产品营销、扶贫活动汇集展销、扶贫企业自主直销、部门单位协调供销、新型媒体线上推销“七销”模式。2020年以来,全市共认定扶贫产品77个、供应商42个,涉及9个任务县,消费扶贫总金额突破5.2亿元。

坚持改革创新 答好“自选题”

瞄准重点人群,“百企万户工程”带动增收。动员全市广大企业通过与贫困村、户结对帮扶方式,参与百企万户带贫工程,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帮扶户以不能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新冠肺炎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四类人群”为主,拓展到其他有帮扶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企业原则上以煤焦企业为主,有煤焦企业的县,由属地煤焦企业进行帮扶,没有煤焦企业的县(区),由市级统筹调配企业进行帮扶,每个企业带贫不少于100户,采取产业到户、劳务用工、产品助销、教育资助、慈善救助等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增收。目前,全市已有221户企业对接877个村12958户24525人,投入帮扶资金2200余万元。

着眼巩固提升,“一带一片一圈”有序推进。构建“一带一片一圈”乡村振兴大格局,巩固提升寿阳、榆次、太谷段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启动建设平川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推进东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圈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06亿元,集中建成了6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2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形成了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党建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生态优先型、文化自信型6种乡村发展模式,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成为引领全市乡村振兴纵深发展的“排头兵”。

全面总结宣传,“晋中扶贫故事”有声有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脱贫攻坚宣传,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新农村版发表《产业扶对头 小康有奔头——山西晋中市精准发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补齐短板、易地搬迁等方面,对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集中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选取了我省4个村开展直播报道,其中2020年10月18日山西首站就选在了我市榆社县社城镇社城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人民日报》7次、《光明日报》4次、《中国扶贫》5次、《新华每日电讯》6次报道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丰谷源“硒望田野”项目负责人在“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与李克强总理进行视频连线。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的《暖冬》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全市有19个作品在全省“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将继续发扬在脱贫攻坚中养成的干事创业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善打胜仗的豪气,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山西晋中:全力答好“四道题” 顺利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时间:2021-01-20 17:19:2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梁朝波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一年来,山西晋中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提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善始善终抓好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工作目标,全力答好“四道题”,顺利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坚定目标任务 答好“基础题”

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硬任务,市委书记赵建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书铭坚持以上率下、统筹抓总,把“四个亲自”贯穿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年先后主持召开6次市委常委会、6次市政府常务会、12次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安排部署,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大量指示批示,广泛遍访贫困对象,走村入户、访贫问寒,“解剖麻雀”、问计于民。市委常委及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包联贫困县乡镇,领导小组副组长分别包保贫困县及非贫困县,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合包保重点工作。组建4支由厅级领导干部挂帅的专项推动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督促进度,4支脱贫攻坚联络组由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实行常态化联络推动。各扶贫任务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专项扶贫行动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广大驻村工作队倾心倾情开展帮扶,为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突出目标导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紧盯全市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一部分纳入农村低保,一部分纳入特困人口救助供养,对不能纳入的通过“一户一案”“一户一策”落实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累计投入1085万元实现了贫困人口“返贫险”全覆盖,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了剩余596户1209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5469户10984名脱贫不稳定户、1003户2112名边缘易致贫户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强化多措并举,易地扶贫搬迁圆满收官。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围绕“搬得出”,确定集中安置点33个,完成158个深度贫困村整体搬迁,26566人喜迁新居。围绕“稳得住”,全力推进拆除复垦,腾退复垦率达到100%,颁发不动产权证7210套;在安置小区附近,建立社区管理机构13个、基层党组织20个,配套卫生院28个、中小学校20个、幼儿园15个、活动室24个、文化广场22个、服务站点36个,打造了以资源整合互动、岗位就业联动、社会力量带动、感恩教育触动为主体的“医养结合”晋中模式。围绕“能致富”,建设扶贫车间17个,6862名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依靠产业就业增收。

坚守底线任务 答好“必答题”

提高保障力度,切实加大资金项目投入。在资金上,2020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5亿元,其中市级3.25亿元、县级5亿元,均比2019年实现增长;在项目上,围绕扶贫产业发展、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扶贫项目2050个。全年新投放扶贫小额贷款3.93亿元,完成年度投放任务的131%。特别是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5个非贫困县(区)投入达1.63亿元,总规模为2019年的近8倍,极大地推动了非贫困县(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恪守底线思维,有效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静态清零基础上,狠抓动态保障。农村危房方面,完成改造任务1083户,危房改造鉴定率、住房安全认定率全部达到100%;义务教育方面,13.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入学率稳定在100%;医疗保障方面,2532个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双签约”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100%;饮水安全方面,实施提升工程194处,农村饮水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

聚焦提高质量,全部整改各类反馈问题。把问题整改作为有效抓手,围绕各级各渠道梳理反馈的3090个问题、驻村帮扶“十个清零”排查的859个问题,紧盯进度联络推动,聚焦质量提级验收,整改率、验收率全部达到100%,进一步夯实了工作基础,提升了整体质量。

坚决克服影响 答好“加试题”

及时出台办法,“十项措施”推动复工复产。制定《应对疫情影响确保决战完胜十条措施》,从扶贫资金倾斜、贷款政策倾斜、劳务用工倾斜、扶贫企业复产、扶贫项目复建、贫困劳力复工、农业生产复耕、农特产品复市、贫困群众保障、扶贫干部保护方面出台10条支持措施,帮助全市34户扶贫龙头企业、16户农民合作社和17个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实际分配到村1.25亿元,公岗支出率达到80%以上,确保了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紧盯稳定就业,“八个一批”促进就业增收。按照“晋才晋用、就近就地、县为主体、精准到人”的原则,通过开发临时岗位,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特困群体。出台企业帮扶就业一批、市政项目就业一批、涉农项目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农村产业就业一批、劳务安排就业一批、“爱心”岗位就业一批、技能培训外输一批“八个一批”一揽子举措,推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受疫情影响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市9.27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达到2019年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的115%,达到了就业人数和收入“只增不减”的目标。

围绕纾困解难,“消费扶贫”打开产品销路。以“消费扶贫、惠享晋中”为主题,以“三专一平台”为载体,以“五进九销”为抓手,深入开展“晋中消费扶贫月”活动,打造了帮扶单位全员助销、扶贫专馆集中促销、扶贫专区产品营销、扶贫活动汇集展销、扶贫企业自主直销、部门单位协调供销、新型媒体线上推销“七销”模式。2020年以来,全市共认定扶贫产品77个、供应商42个,涉及9个任务县,消费扶贫总金额突破5.2亿元。

坚持改革创新 答好“自选题”

瞄准重点人群,“百企万户工程”带动增收。动员全市广大企业通过与贫困村、户结对帮扶方式,参与百企万户带贫工程,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帮扶户以不能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新冠肺炎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四类人群”为主,拓展到其他有帮扶基础的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企业原则上以煤焦企业为主,有煤焦企业的县,由属地煤焦企业进行帮扶,没有煤焦企业的县(区),由市级统筹调配企业进行帮扶,每个企业带贫不少于100户,采取产业到户、劳务用工、产品助销、教育资助、慈善救助等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增收。目前,全市已有221户企业对接877个村12958户24525人,投入帮扶资金2200余万元。

着眼巩固提升,“一带一片一圈”有序推进。构建“一带一片一圈”乡村振兴大格局,巩固提升寿阳、榆次、太谷段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启动建设平川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推进东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示范圈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吸引社会资本206亿元,集中建成了6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2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探索形成了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党建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生态优先型、文化自信型6种乡村发展模式,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成为引领全市乡村振兴纵深发展的“排头兵”。

全面总结宣传,“晋中扶贫故事”有声有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脱贫攻坚宣传,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新农村版发表《产业扶对头 小康有奔头——山西晋中市精准发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补齐短板、易地搬迁等方面,对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集中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选取了我省4个村开展直播报道,其中2020年10月18日山西首站就选在了我市榆社县社城镇社城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人民日报》7次、《光明日报》4次、《中国扶贫》5次、《新华每日电讯》6次报道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丰谷源“硒望田野”项目负责人在“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与李克强总理进行视频连线。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的《暖冬》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全市有19个作品在全省“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将继续发扬在脱贫攻坚中养成的干事创业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善打胜仗的豪气,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