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倾情帮扶十八载 决战贫困筑未来——广西教育厅定点帮扶忻城县脱贫攻坚综述

时间:2021-02-08 21:35:33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穆德爽

“蓝雁路,万春楼,亚光书记的鸡和牛。”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定点帮扶忻城县贫困村的一个缩影,忻城县红渡镇雷洞村的村民们把教育厅派驻雷洞村的历任第一书记名字编成顺口溜,口口相传。

自2003年起,广西教育厅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十八年如一日,接续帮扶国家深度贫困县忻城县,先后派出51名扶贫工作队长和扶贫干部,定点帮扶大塘镇、红渡镇和古蓬镇等3个乡镇11个贫困村,在民生保障、党建脱贫、产业创新、教育发展等方面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们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翻越一座座石山,破解一道道难题,重点帮助两镇七村6391名困难群众走出一条稳稳的脱贫路。

1.gif

扶贫工作队组织党员到横县学习林下中药材经济 教育厅扶贫工作队供图

聚焦民生 痛点变发展支点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忻城县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该县贫困发生率高达21.52%,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定点帮扶以来,广西教育厅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原则,找准症结、精准发力。

“忻”在壮语发音中意为“石山”。多年来,忻城群众祖祖辈辈与路和水进行着艰难抗争。2003年开始,教育厅就为大塘镇敬流村7个自然屯修筑水泥路,成为忻城县最早建成硬化路的村屯。“从2003年到2006年,他们一年派驻一个工作队,俯下身为老百姓办实事。”大塘镇敬流村已退休的65岁老支书韦汉杰,一边翻看十几年前的老照片,一边动情地说:“韦(安光)处长、黄(华吉)处长、庞(健全)处长,你们辛苦了。”

2007年到2009年,教育厅为红渡镇古房村修建入村硬化路,群众亲切称之为“教育路”;争取投入200多万元为古房村建设饮水工程。古房村党总支书记罗建华说:“通路以后,孩子们上学从40分钟的路程缩短到10分钟。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老百姓富了,希望(李)清先、文焱他们都能常回‘家’坐坐。”

2009年到2011年,广西教育厅为大塘镇九龙村新修16公里水泥路、学校综合楼和村委综合楼,并重建村卫生室。大塘镇九龙村委已退休的老支书兼村主任麦增会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们村基础设施薄弱,孙(国友)队长来为我们办了实事,也为我们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到2014年,广西教育厅争取投入350万元为红渡镇红渡村修建硬化路、机耕路。“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村20个自然屯都通了硬化路,2016年就脱贫了。”社区党支部书记蓝绍兴回忆,为就近修好通屯路,教育厅的驻村队员黄欣波带着他们走了很多山路。

2.gif

通往红渡镇古房村的教育路 摄影 蒋汉辉

2015年以来,他们采取“四三二”结对帮扶模式,即每位厅级、处级和其他干部分别承担4户、3户和2户贫困家庭脱贫任务,286名干部精准帮扶2镇7村2207名贫困人口、420名贫困学生,实现厅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全覆盖。

聚焦群众呼声最高的民生问题,2018年以来,教育厅共争取各类项目帮扶资金4500余万元,实施村民服务中心、村级小学、村容村貌、污水整治等大小项目近200个。不仅破解贫困村群众喝“望天水”难题,还把民生“痛点”变成发展“支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忻城老百姓都说,教育厅帮扶哪个村子哪个村就有福气了。

不留死角,不漏盲区。近五年来,他们还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0万元在各帮扶村安装便民路灯。村屯亮了,群众的心也暖起来。“有了路灯,晚饭后村民们在一起休闲聊天,不仅矛盾少了,还能团结一心共同致富。原来贫瘠的小山村变成美丽宜居的幸福乡村。”龙球村道胜屯屯长何唐盛高兴地说。

谋定而动 党建引领聚合力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认真调研、分析忻城县基本情况后,教育厅明确“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的帮扶思路,通过“五抓五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进贫困村党支部建设,以党建引领凝聚贫困村合力。其中,马蹄、上浪、六纳和板内村4个定点扶贫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四星级和三星级党支部。六纳村创建成为市县抓党建促脱贫示范点。同时,建立“包片帮扶”机制,组织发动熟悉当地情况的454名党员干部精准帮扶1727户贫困户,实现党员帮扶工作全覆盖。

在“包片帮扶”推动下,红渡镇马蹄村党支部书记蓝湘春拿出全部家当25万元,联合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罗旭欣建立义丰养牛合作社,通过广西教育厅的扶贫资金扶持,该合作社带动该村5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传帮带111户贫困户育肥牛实现增收。马蹄村板埠屯贫困户杨永祥连续三年获得分红后,2020年,自养3头肉牛净增收1.5万元。“蓝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教育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真是党员带头,脱贫不愁啊。”杨永祥高兴地说。2018,马蹄村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该村267户1014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他们一来,我们村就通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还经常有人来问寒问暖。”六纳村80岁高阿婆怕记者听不懂壮话,说“共产党好”时,连连竖起大拇指。

3.gif

雷洞村竹编车间一角 摄影 蒋汉辉

产业支撑 扶贫路行稳致远

忻城素有“桑蚕之乡”的称誉,桑蚕产业历史悠久。但粗放型生产、成活率低和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始终制约桑蚕产业健康发展。

早在2003年开始,广西教育厅扶贫工作队主动联系桑蚕种养技术专家,先后对大塘镇敬流村和九龙村,红渡镇六纳村、古房村和红渡村(现为社区),古蓬镇上浪村等村屯的桑树品种进行指导改良。2018年,他们又积极引进河池学院及全区知名的龙头企业——时宜公司,争取各类产业帮扶资金900余万元,建立六纳、上浪两个标准化养蚕示范基地,归纳总结出“六纳模式”和“上浪模式”。同时,引进河池学院与龙头企业的技术成果“智慧蚕业云平台”,为标准化种养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发展桑蚕种养“忻城模式”,成为忻城县产业扶贫推广样板、创新亮点。

“两基地一平台”采取“龙头企业+高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有效破解传统桑蚕产业发展的难题和痛点,蚕病发生率由原来的60%下降到10%以下。群众可以通过出售桑叶、基地务工、合作社分红、饲养优质四龄蚕售茧、政企联合桑蚕产业补贴等,获得“五金”收益。惠及周边4个乡镇4900多个农户。六纳村的蚕农蓝利香兴奋地说:“以前养了几批蚕没有成功,自从基地买回四龄蚕,10天就有1500元收益。养了几十年的蚕,还第一次这样省心省力。”

4.gif

六纳基地的标准化蚕房内景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除传统种养,广西教育厅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林地荒山巧生“金”。古蓬镇板内村党总支部书记蓝建民介绍,该村虽土地贫瘠,但林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下经济”,2019年,在教育厅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成立“板内村草珊瑚种植合作社”。

“教育厅不仅投入13万元资金帮我们购买苗木,还依托高校的技术支持,提高草珊瑚的成活率。”蓝建民说,2020年4月份种植的150亩草珊瑚,目前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同时带动12户贫困户长期务工增收,今后将继续扩大种植 。

红渡镇六蝶村的“鱼乐园”是一家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式”扶贫车间。该车间负责人蓝小红介绍,2016年,通过教育厅的帮助,她们家获得贴息贷款成立“鱼乐园”。目前,该项目每年营收十几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10余人就业增收。

根据村屯资源禀赋,广西教育厅为群众量身打造8个“种养式”“工厂式”“居家式”“旅游式”就业扶贫车间。位于红渡镇雷洞村的竹编扶贫车间,带动70个贫弱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该村71岁的贫困户潘美才说:“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我靠手艺也能赚钱补贴家用。自己赚钱比伸手要钱舒坦多了。”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155_副本.gif

富有民族特色的马蹄小学 摄影 蒋汉辉

使命担当 教育扶智斩穷根

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根本。广西教育厅在对忻城的帮扶工作中,始终带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十三五期间,他们先后投入定点村教育资金1670万元,建设完善4所小学3所幼儿园。配备880个学位,充分满足适龄儿童教育需求。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至2020年,为忻城县培训教师1141人,落实教育资助“应补尽补”,受益学生157858人次。

“是广西教育厅的帮扶,帮山里的孩子拉齐了人生起跑线。”马蹄小学校长蓝志盛介绍,过去红渡镇马蹄村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教学点,配备一位老师,生源不足20人。村里的大多数家长只能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近70公里,送孩子到镇上读书。教育厅总投资近800万元的马蹄小学占地20亩,涵盖一至六年级学生200余名,并配备音乐室、手工室、农耕博物馆等多功能教室,吸引周边4个村的学生竞相入读,成为忻城县远近闻名的最美村级小学,也是自治区民族文化示范校、忻城县唯一村级壮汉双语示范学校。

城关镇民族小学是为配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而建,教育厅安排投入1000万元建设资金,并搭建粤桂协作平台,为该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民族小学校长蓝丹梅说,民族小学成立一年多来,从营养餐、“四点半”课堂等方面,得到广西教育厅的大力帮扶。受益学生1200多个;通过粤桂协作持续帮扶,学校建设创课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多功能教室,并配备相关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观。学生由初期的963人猛增到1210余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08_副本.gif

城关镇民族小学 摄影 蒋汉辉

十八年来,广西教育厅扶贫工作队倾听群众呼声,发挥本单位优势,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助力忻城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018年以来,广西教育厅大力开展成人推普脱贫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他们先后3次承办全区与来宾市“推普乡村行”活动,举办35期“送培下乡”“普通话+技能”“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培训青壮年农民、中小学教师20000余人次。联合广西大学、河池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针对农业种养和务工实用技能,培训定点扶贫村贫困群众近1900人次。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25_副本.gif

上浪村2018年推普脱贫乡村行活动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他们联系协调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在六纳村和南宁市举办的“打工课堂”,实现“培训+考核办证+就业”一站式扶贫,60名贫困群众参加学习,通过考核者均获得职业技能证并推荐到企业务工,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六纳村下纳屯贫困户黄伟高,通过培训在南宁的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收入六千元。

心手相牵 凝心聚力共攻坚

2018年7月,教育厅派驻六纳村第一书记吴桂彬的奶奶,因病在河南老家离世。时值六纳村饮水工程项目和预脱贫户完成危房改造攻克硬骨头的关键期,吴桂彬只能含着眼泪向着家乡的方向遥遥鞠上一躬。“虽然奶奶带我长大,但自古忠孝无法两全,那段时间实在走不开。”吴桂彬说。

十八年来,广西教育厅派出的帮扶干部以村为家,与百姓零距离、面对面,同吃同住、同悲同喜,立下了“不脱贫誓不收兵”的铮铮誓言。

2015年教育厅派驻六纳村的第一书记曹皓,在“扶贫日记”中,把驻村帮扶比做“进村赶考”。他写道:“我有幸参与到扶贫一线,我要发扬‘进村赶考’精神,积极主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33_副本.gif

教育厅驻六纳村第一书记吴桂彬(右二)与贫困户同劳动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十八年来,帮扶干部们担当守责,把“进村赶考”的扶贫精神薪火相传。说起红渡镇雷洞村四任第一书记的帮扶故事,该村村主任潘建青数度哽噎,他回忆说,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姚亚光在组织群众观看2018年元旦晚会,自己却在一旁偷偷摸眼泪,后来才知道他的妻子那一刻正在医院分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早在2016年,我们村就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幸福’村。”潘建青说。

汗水点点滴滴,成绩来之不易。从2016年教育厅重点帮扶的雷洞村第一个脱贫摘帽,2018年重点帮扶的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再到2019年助力国家深度贫困县忻城县比全国贫困县出列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因素,确保定点帮扶村的1727户6391人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出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广西教育厅的帮扶干部们以真帮换真情,用青春与汗水,智慧与真诚,驱散了忻城大地上的贫困阴霾,与勤劳奋进的忻城人民共同迎来崭新的历史时刻。

接下来,广西教育厅驻忻城扶贫工作队将与忻城人民一道,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用更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凝心聚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乡村建设    

倾情帮扶十八载 决战贫困筑未来——广西教育厅定点帮扶忻城县脱贫攻坚综述

时间:2021-02-08 21:35:33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穆德爽

“蓝雁路,万春楼,亚光书记的鸡和牛。”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定点帮扶忻城县贫困村的一个缩影,忻城县红渡镇雷洞村的村民们把教育厅派驻雷洞村的历任第一书记名字编成顺口溜,口口相传。

自2003年起,广西教育厅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十八年如一日,接续帮扶国家深度贫困县忻城县,先后派出51名扶贫工作队长和扶贫干部,定点帮扶大塘镇、红渡镇和古蓬镇等3个乡镇11个贫困村,在民生保障、党建脱贫、产业创新、教育发展等方面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们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翻越一座座石山,破解一道道难题,重点帮助两镇七村6391名困难群众走出一条稳稳的脱贫路。

1.gif

扶贫工作队组织党员到横县学习林下中药材经济 教育厅扶贫工作队供图

聚焦民生 痛点变发展支点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忻城县的真实写照。十三五期间,该县贫困发生率高达21.52%,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定点帮扶以来,广西教育厅本着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原则,找准症结、精准发力。

“忻”在壮语发音中意为“石山”。多年来,忻城群众祖祖辈辈与路和水进行着艰难抗争。2003年开始,教育厅就为大塘镇敬流村7个自然屯修筑水泥路,成为忻城县最早建成硬化路的村屯。“从2003年到2006年,他们一年派驻一个工作队,俯下身为老百姓办实事。”大塘镇敬流村已退休的65岁老支书韦汉杰,一边翻看十几年前的老照片,一边动情地说:“韦(安光)处长、黄(华吉)处长、庞(健全)处长,你们辛苦了。”

2007年到2009年,教育厅为红渡镇古房村修建入村硬化路,群众亲切称之为“教育路”;争取投入200多万元为古房村建设饮水工程。古房村党总支书记罗建华说:“通路以后,孩子们上学从40分钟的路程缩短到10分钟。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老百姓富了,希望(李)清先、文焱他们都能常回‘家’坐坐。”

2009年到2011年,广西教育厅为大塘镇九龙村新修16公里水泥路、学校综合楼和村委综合楼,并重建村卫生室。大塘镇九龙村委已退休的老支书兼村主任麦增会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们村基础设施薄弱,孙(国友)队长来为我们办了实事,也为我们村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到2014年,广西教育厅争取投入350万元为红渡镇红渡村修建硬化路、机耕路。“要想富,先修路,我们村20个自然屯都通了硬化路,2016年就脱贫了。”社区党支部书记蓝绍兴回忆,为就近修好通屯路,教育厅的驻村队员黄欣波带着他们走了很多山路。

2.gif

通往红渡镇古房村的教育路 摄影 蒋汉辉

2015年以来,他们采取“四三二”结对帮扶模式,即每位厅级、处级和其他干部分别承担4户、3户和2户贫困家庭脱贫任务,286名干部精准帮扶2镇7村2207名贫困人口、420名贫困学生,实现厅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全覆盖。

聚焦群众呼声最高的民生问题,2018年以来,教育厅共争取各类项目帮扶资金4500余万元,实施村民服务中心、村级小学、村容村貌、污水整治等大小项目近200个。不仅破解贫困村群众喝“望天水”难题,还把民生“痛点”变成发展“支点”,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忻城老百姓都说,教育厅帮扶哪个村子哪个村就有福气了。

不留死角,不漏盲区。近五年来,他们还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0万元在各帮扶村安装便民路灯。村屯亮了,群众的心也暖起来。“有了路灯,晚饭后村民们在一起休闲聊天,不仅矛盾少了,还能团结一心共同致富。原来贫瘠的小山村变成美丽宜居的幸福乡村。”龙球村道胜屯屯长何唐盛高兴地说。

谋定而动 党建引领聚合力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认真调研、分析忻城县基本情况后,教育厅明确“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的帮扶思路,通过“五抓五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进贫困村党支部建设,以党建引领凝聚贫困村合力。其中,马蹄、上浪、六纳和板内村4个定点扶贫村先后获得自治区四星级和三星级党支部。六纳村创建成为市县抓党建促脱贫示范点。同时,建立“包片帮扶”机制,组织发动熟悉当地情况的454名党员干部精准帮扶1727户贫困户,实现党员帮扶工作全覆盖。

在“包片帮扶”推动下,红渡镇马蹄村党支部书记蓝湘春拿出全部家当25万元,联合该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罗旭欣建立义丰养牛合作社,通过广西教育厅的扶贫资金扶持,该合作社带动该村5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传帮带111户贫困户育肥牛实现增收。马蹄村板埠屯贫困户杨永祥连续三年获得分红后,2020年,自养3头肉牛净增收1.5万元。“蓝书记是我们的主心骨,教育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真是党员带头,脱贫不愁啊。”杨永祥高兴地说。2018,马蹄村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该村267户1014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他们一来,我们村就通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还经常有人来问寒问暖。”六纳村80岁高阿婆怕记者听不懂壮话,说“共产党好”时,连连竖起大拇指。

3.gif

雷洞村竹编车间一角 摄影 蒋汉辉

产业支撑 扶贫路行稳致远

忻城素有“桑蚕之乡”的称誉,桑蚕产业历史悠久。但粗放型生产、成活率低和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始终制约桑蚕产业健康发展。

早在2003年开始,广西教育厅扶贫工作队主动联系桑蚕种养技术专家,先后对大塘镇敬流村和九龙村,红渡镇六纳村、古房村和红渡村(现为社区),古蓬镇上浪村等村屯的桑树品种进行指导改良。2018年,他们又积极引进河池学院及全区知名的龙头企业——时宜公司,争取各类产业帮扶资金900余万元,建立六纳、上浪两个标准化养蚕示范基地,归纳总结出“六纳模式”和“上浪模式”。同时,引进河池学院与龙头企业的技术成果“智慧蚕业云平台”,为标准化种养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发展桑蚕种养“忻城模式”,成为忻城县产业扶贫推广样板、创新亮点。

“两基地一平台”采取“龙头企业+高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有效破解传统桑蚕产业发展的难题和痛点,蚕病发生率由原来的60%下降到10%以下。群众可以通过出售桑叶、基地务工、合作社分红、饲养优质四龄蚕售茧、政企联合桑蚕产业补贴等,获得“五金”收益。惠及周边4个乡镇4900多个农户。六纳村的蚕农蓝利香兴奋地说:“以前养了几批蚕没有成功,自从基地买回四龄蚕,10天就有1500元收益。养了几十年的蚕,还第一次这样省心省力。”

4.gif

六纳基地的标准化蚕房内景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除传统种养,广西教育厅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林地荒山巧生“金”。古蓬镇板内村党总支部书记蓝建民介绍,该村虽土地贫瘠,但林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林下经济”,2019年,在教育厅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成立“板内村草珊瑚种植合作社”。

“教育厅不仅投入13万元资金帮我们购买苗木,还依托高校的技术支持,提高草珊瑚的成活率。”蓝建民说,2020年4月份种植的150亩草珊瑚,目前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同时带动12户贫困户长期务工增收,今后将继续扩大种植 。

红渡镇六蝶村的“鱼乐园”是一家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式”扶贫车间。该车间负责人蓝小红介绍,2016年,通过教育厅的帮助,她们家获得贴息贷款成立“鱼乐园”。目前,该项目每年营收十几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10余人就业增收。

根据村屯资源禀赋,广西教育厅为群众量身打造8个“种养式”“工厂式”“居家式”“旅游式”就业扶贫车间。位于红渡镇雷洞村的竹编扶贫车间,带动70个贫弱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该村71岁的贫困户潘美才说:“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我靠手艺也能赚钱补贴家用。自己赚钱比伸手要钱舒坦多了。”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155_副本.gif

富有民族特色的马蹄小学 摄影 蒋汉辉

使命担当 教育扶智斩穷根

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根本。广西教育厅在对忻城的帮扶工作中,始终带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十三五期间,他们先后投入定点村教育资金1670万元,建设完善4所小学3所幼儿园。配备880个学位,充分满足适龄儿童教育需求。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8至2020年,为忻城县培训教师1141人,落实教育资助“应补尽补”,受益学生157858人次。

“是广西教育厅的帮扶,帮山里的孩子拉齐了人生起跑线。”马蹄小学校长蓝志盛介绍,过去红渡镇马蹄村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教学点,配备一位老师,生源不足20人。村里的大多数家长只能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近70公里,送孩子到镇上读书。教育厅总投资近800万元的马蹄小学占地20亩,涵盖一至六年级学生200余名,并配备音乐室、手工室、农耕博物馆等多功能教室,吸引周边4个村的学生竞相入读,成为忻城县远近闻名的最美村级小学,也是自治区民族文化示范校、忻城县唯一村级壮汉双语示范学校。

城关镇民族小学是为配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而建,教育厅安排投入1000万元建设资金,并搭建粤桂协作平台,为该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民族小学校长蓝丹梅说,民族小学成立一年多来,从营养餐、“四点半”课堂等方面,得到广西教育厅的大力帮扶。受益学生1200多个;通过粤桂协作持续帮扶,学校建设创课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多功能教室,并配备相关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观。学生由初期的963人猛增到1210余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08_副本.gif

城关镇民族小学 摄影 蒋汉辉

十八年来,广西教育厅扶贫工作队倾听群众呼声,发挥本单位优势,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助力忻城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零辍学”。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018年以来,广西教育厅大力开展成人推普脱贫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他们先后3次承办全区与来宾市“推普乡村行”活动,举办35期“送培下乡”“普通话+技能”“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培训青壮年农民、中小学教师20000余人次。联合广西大学、河池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针对农业种养和务工实用技能,培训定点扶贫村贫困群众近1900人次。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25_副本.gif

上浪村2018年推普脱贫乡村行活动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他们联系协调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在六纳村和南宁市举办的“打工课堂”,实现“培训+考核办证+就业”一站式扶贫,60名贫困群众参加学习,通过考核者均获得职业技能证并推荐到企业务工,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六纳村下纳屯贫困户黄伟高,通过培训在南宁的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收入六千元。

心手相牵 凝心聚力共攻坚

2018年7月,教育厅派驻六纳村第一书记吴桂彬的奶奶,因病在河南老家离世。时值六纳村饮水工程项目和预脱贫户完成危房改造攻克硬骨头的关键期,吴桂彬只能含着眼泪向着家乡的方向遥遥鞠上一躬。“虽然奶奶带我长大,但自古忠孝无法两全,那段时间实在走不开。”吴桂彬说。

十八年来,广西教育厅派出的帮扶干部以村为家,与百姓零距离、面对面,同吃同住、同悲同喜,立下了“不脱贫誓不收兵”的铮铮誓言。

2015年教育厅派驻六纳村的第一书记曹皓,在“扶贫日记”中,把驻村帮扶比做“进村赶考”。他写道:“我有幸参与到扶贫一线,我要发扬‘进村赶考’精神,积极主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微信图片_20210208213233_副本.gif

教育厅驻六纳村第一书记吴桂彬(右二)与贫困户同劳动 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十八年来,帮扶干部们担当守责,把“进村赶考”的扶贫精神薪火相传。说起红渡镇雷洞村四任第一书记的帮扶故事,该村村主任潘建青数度哽噎,他回忆说,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姚亚光在组织群众观看2018年元旦晚会,自己却在一旁偷偷摸眼泪,后来才知道他的妻子那一刻正在医院分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早在2016年,我们村就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幸福’村。”潘建青说。

汗水点点滴滴,成绩来之不易。从2016年教育厅重点帮扶的雷洞村第一个脱贫摘帽,2018年重点帮扶的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再到2019年助力国家深度贫困县忻城县比全国贫困县出列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因素,确保定点帮扶村的1727户6391人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出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广西教育厅的帮扶干部们以真帮换真情,用青春与汗水,智慧与真诚,驱散了忻城大地上的贫困阴霾,与勤劳奋进的忻城人民共同迎来崭新的历史时刻。

接下来,广西教育厅驻忻城扶贫工作队将与忻城人民一道,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用更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凝心聚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