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串串“明珠”系乡愁 ——安徽明光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时间:2021-03-25 15:52:45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文/常兆 图/胡万里

QQ截图20210325155201.jpg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

笪子郢、何郢、陆郢、候胡郢……从安徽省明光市综合交通图上看,明光市各乡镇新建打造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用道路串联起来,宛若一串串耀眼的明珠,光芒四射。

“要想富,先修路。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明光市交通局副局长朱德满说。“十三五”时期,明光市稳步推进“一环八射多级多个方向对外出口”的外联布局建设,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截至目前,乡村“XO”旅游线路基本实现通车,杨大路、旅游路、战备路二期累计建成57公里,环跃龙湖路南线14公里已完成,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任务。

从明光市交通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明光市乡道规划密度为47.526公里/百平方公里。逐步提升市内南北大循环的路网等级,加强同市域以外连接,打通“断头路”。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建设环女山湖、环跃龙湖、环老嘉山中嘉山道路。实施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升农村道路的安全防护水平。

“交通建设促进了小山村的日新月异,我们依靠淳朴的民风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就地取材打造别具特色的古村落,形成旅游景点,用道路串珠成链,打造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自来桥镇党委书记付家海说。

在安徽省明光市自来桥镇笪子郢村口翘首远望,青山隐隐,鸟语花香。一条崭新宽敞的水泥路屈曲蜿蜒至村落深处。

“过去村子里都是泥巴路,雨天出行两只脚都陷在泥里,拖拉机和牲口很难出去,现在水泥路通向每家每户的门口,出行方便喽……”居住在笪子郢村口的村民孙爱霞高兴地说。孙爱霞嫁到笪子郢50年,她见证了村落的沧桑巨变。

笪子郢作为明光市为数不多的古老村庄之一,境内有300年古黄连、150年古柳等古老树木。明光市林业站在笪子郢设立古树保护牌,并录入明光市古树名录,增加笪子郢的知名度。

走进笪子郢村落,一条条新铺设的入户道路伸向农家门前。房前巷尾,片片油菜金黄,朵朵桃花争艳,大红灯笼与青砖碧瓦相映成趣,农耕文化在老墙根上熠熠生辉。

“我们坚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消除“拐杖”依赖思想,树立了“不主动不整治,不参与不整治”的风向标,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自建、自治、自理之路。”付家海说。去年以来,自来桥镇坚持党委政府指导,村‘两委’配合,村民理事会牵头和监督,按照“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和美化”标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热情,对村居道路、人居环境等进行集中整治,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在党支部及理事会带动下,群众纷纷捐款捐物、出工出力,迅速开展房前屋后“五清一改”整治行动,自觉担负起日常道路保洁与管护。

拙朴的农具、斑驳的石槽、光滑的石井栏……在明光市自来桥镇杨港村何郢组,一条条山石小道碾上了岁月的痕迹,一面面石墙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QQ截图20210325155147.jpg

杨港村何郢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千年古村落。糙石围堤,猪槽、石碾为栏,穿行在何郢组环村石道上,农家院落丢弃多年的犁铧、牛具、石臼、石磨、石蹍散落一地,置身其间,让人流连忘返,忆苦思甜。

“乡村振兴绝不是千篇一律地在农村复制城市形态,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坚持原样修复,凸显乡村味道……”付家海说。2019年以来,何郢组紧紧围绕“听得见乡音,闻得见乡味,感觉到乡趣,记得住乡愁”,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石材资源,将石头元素贯穿环境整治的始终,把乡愁展现出来,倾力打造一个生态古朴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村居景观再造过程中,从一面墙、一条路到一个堤,无论是铺路,还是修桥,何郢组都将石头文化元素渗入村落的每一个点滴之中。置身其间,无处不是“石”的元素,增添了古村魅力,仿佛进入了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何郢组还利用项目资金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新建公厕2座,安装路灯50盏,新建占地6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主题广场一座,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我们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推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三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依托老党员、老乡贤的威望和示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建美好乡村。”付家海说。在党建引领下,村民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村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粉刷自家墙壁,自建入户道路,主动拆除无功能房屋110间,改造下郢河道180米,渠道1600米,景观塘三面,硬化石头道路1500米,无偿捐赠紫薇、柏树、三角枫等本地树种800多棵,掀起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打造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纪实综述    
资讯播报

串串“明珠”系乡愁 ——安徽明光探索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时间:2021-03-25 15:52:45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文/常兆 图/胡万里

QQ截图20210325155201.jpg

春分时节,草长莺飞。

笪子郢、何郢、陆郢、候胡郢……从安徽省明光市综合交通图上看,明光市各乡镇新建打造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用道路串联起来,宛若一串串耀眼的明珠,光芒四射。

“要想富,先修路。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明光市交通局副局长朱德满说。“十三五”时期,明光市稳步推进“一环八射多级多个方向对外出口”的外联布局建设,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截至目前,乡村“XO”旅游线路基本实现通车,杨大路、旅游路、战备路二期累计建成57公里,环跃龙湖路南线14公里已完成,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扩面延伸工程建设任务。

从明光市交通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明光市乡道规划密度为47.526公里/百平方公里。逐步提升市内南北大循环的路网等级,加强同市域以外连接,打通“断头路”。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建设环女山湖、环跃龙湖、环老嘉山中嘉山道路。实施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升农村道路的安全防护水平。

“交通建设促进了小山村的日新月异,我们依靠淳朴的民风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就地取材打造别具特色的古村落,形成旅游景点,用道路串珠成链,打造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自来桥镇党委书记付家海说。

在安徽省明光市自来桥镇笪子郢村口翘首远望,青山隐隐,鸟语花香。一条崭新宽敞的水泥路屈曲蜿蜒至村落深处。

“过去村子里都是泥巴路,雨天出行两只脚都陷在泥里,拖拉机和牲口很难出去,现在水泥路通向每家每户的门口,出行方便喽……”居住在笪子郢村口的村民孙爱霞高兴地说。孙爱霞嫁到笪子郢50年,她见证了村落的沧桑巨变。

笪子郢作为明光市为数不多的古老村庄之一,境内有300年古黄连、150年古柳等古老树木。明光市林业站在笪子郢设立古树保护牌,并录入明光市古树名录,增加笪子郢的知名度。

走进笪子郢村落,一条条新铺设的入户道路伸向农家门前。房前巷尾,片片油菜金黄,朵朵桃花争艳,大红灯笼与青砖碧瓦相映成趣,农耕文化在老墙根上熠熠生辉。

“我们坚持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消除“拐杖”依赖思想,树立了“不主动不整治,不参与不整治”的风向标,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自建、自治、自理之路。”付家海说。去年以来,自来桥镇坚持党委政府指导,村‘两委’配合,村民理事会牵头和监督,按照“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和美化”标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热情,对村居道路、人居环境等进行集中整治,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在党支部及理事会带动下,群众纷纷捐款捐物、出工出力,迅速开展房前屋后“五清一改”整治行动,自觉担负起日常道路保洁与管护。

拙朴的农具、斑驳的石槽、光滑的石井栏……在明光市自来桥镇杨港村何郢组,一条条山石小道碾上了岁月的痕迹,一面面石墙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QQ截图20210325155147.jpg

杨港村何郢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千年古村落。糙石围堤,猪槽、石碾为栏,穿行在何郢组环村石道上,农家院落丢弃多年的犁铧、牛具、石臼、石磨、石蹍散落一地,置身其间,让人流连忘返,忆苦思甜。

“乡村振兴绝不是千篇一律地在农村复制城市形态,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自然文化资源,坚持原样修复,凸显乡村味道……”付家海说。2019年以来,何郢组紧紧围绕“听得见乡音,闻得见乡味,感觉到乡趣,记得住乡愁”,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石材资源,将石头元素贯穿环境整治的始终,把乡愁展现出来,倾力打造一个生态古朴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村居景观再造过程中,从一面墙、一条路到一个堤,无论是铺路,还是修桥,何郢组都将石头文化元素渗入村落的每一个点滴之中。置身其间,无处不是“石”的元素,增添了古村魅力,仿佛进入了一个石头砌成的世界。何郢组还利用项目资金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新建公厕2座,安装路灯50盏,新建占地6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主题广场一座,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我们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推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三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依托老党员、老乡贤的威望和示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建美好乡村。”付家海说。在党建引领下,村民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村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粉刷自家墙壁,自建入户道路,主动拆除无功能房屋110间,改造下郢河道180米,渠道1600米,景观塘三面,硬化石头道路1500米,无偿捐赠紫薇、柏树、三角枫等本地树种800多棵,掀起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打造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