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田东:“搬”出新生活

时间:2021-06-16 17:04:0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本刊记者 张志银

QQ截图20210616170206.jpg

5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已是烈日炎炎。走进思林镇安置点看到宽阔干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马路两边商铺林立,在扶贫车间里的工人们正低头干活……这片欣然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近日,记者跟随“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易地搬迁后扶”采访团来到田东县,采访当地易地搬迁后扶情况。

“十三五”期间,田东县共搬迁3690户15227人,实现了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脱贫户至少1人以上实现就业目标。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搬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日子。搬迁户蓝茂东从昔日的贫困户变身立志服务基层的工作者;思林镇安置点的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实现“顾家与就业”两不误;小龙安置点发挥党建作用,做好安置点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提供温暖服务…… QQ截图20210616170141.jpg

“能有今天的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

龙邦村曾是田东县众多的贫困村之一。为了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2015年田东县制定出适合龙邦村整村搬迁的计划。

龙邦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分江北小区和江南小区两个安置点,思林镇第二小学、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过去龙邦村的11个自然屯分散在不同的山头,屯与屯之间鲜有联系,最近的屯与屯间有6公里的山路。搬过来后,全村326户1605人住在一起,组建了新的大家庭,出门有商铺,出行有汽车。”谈起村里的蜕变时,村支书蓝茂东打开了话匣子。

搬迁前,蓝茂东一家8口人住在深山里,全家的主要收入是依靠打零工和饲养猪羊,日子过的拮据。2018年11月,蓝茂东一家搬进思林镇安置点的新房。搬迁后,蓝茂东一家有了稳定收入,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2014年,蓝茂东通过村民民主选举成为龙邦村村支书,负责全村工作,搬迁后的蓝茂东绩继续为乡亲服务。村里的大事小情,没有蓝支书不知道;喝酒闹事的邻居有了纠纷,蓝支书第一时间去调解。

蓝茂东的妻子兰妙力是一位淳朴的瑶族妇女,搬迁后,兰妙力在家附近的坪山幼儿园当保育员,1800元/月,让她感到满足。

从昔日的贫困户到村民信得过的村支书,蓝茂东的个人蜕变是整村变化的一个缩影。“能有今天的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未来,我将用行动来报答祖国。”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蓝茂东始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服务乡亲,建设家乡,报效国家。 QQ截图20210616170120.jpg

“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干活轻松”

“在家门口就业,有钱拿,时间自由,既照顾了家庭又干活轻松。”2018年11月,住上新房后的黄秀妹成为田东县利邦电子厂扶贫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

如何让搬出来的老百姓就业增收?安居乐业?田东县带着思考与决心探索出了田东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就业方法。

全面摸清每个搬迁家庭的基本情况,精准掌握搬迁群众的技能状况、就业意愿,建立搬迁劳动力就业精准台账;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引进19家企业进驻;在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14家;开发公益性岗位57个;支持外地企业进驻县内并开展“订单农业”,落实经营主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扶贫车间是田东县帮助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的一项举措。和黄秀妹一样从事耳机线简装工作的还有搬迁户卢兴棉。

“从扶贫车间拿耳机电子材料在家里加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能照顾家里,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卢兴棉一家从过去的茅草房搬进江南小区的楼房。说起现在的生活,卢兴棉笑了。

“为安置点群众服务是光荣的事情”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让搬迁户挪出穷窝,住上新房,而是重点为搬迁户的生活“铺好路”。

距离县城1.5公里的小龙安置点容纳了来自全县10个乡镇618户2676名搬迁群众。为让搬迁群众扎下根,过上幸福日子,小龙安置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社区党支部,让党员找到组织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宣讲的方式将党的政策讲透落细,让小区的管理工作顺畅起来。

为解决搬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社区党支部及居委会干部决定包楼入户,挨家挨户了解搬迁子女上学问题。在社区干部努力下,110名搬迁来的小学生走进了家门口的小龙小学读书;25名搬迁来的学龄前儿童背起书包来到离家1公里的职校幼儿园入学。

“从老家搬来后,生活比之前好太多!为安置点群众服务是光荣的事情。”搬迁户何以茂是一名社区干部,也是一名党员。2020年,何以茂积极参加竞选成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由普通群众变身社区干部的何以茂身份变了,思想也变了。过去,何以茂每天想的是把自家日子过好。现在的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把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好。

“头疼脑热可以去卫生室瞧瞧,买米买油可以去附近农贸市场,邻居发生矛盾能第一时间得到调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搬迁群众生活中,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让搬迁户的日子变得‘暖’起来。”党支部书记黄金庭说。

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田东县组织县直相关单位深入学习《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决战决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出符合田东县发展的《田东县2020年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安置点周边的配套服务重点解决了‘稳得住’问题,一方面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搬得出,住得下’的城镇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对做好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起到重要作用。”田东县扶贫办主任刘德磊说。带有过去印记的泥巴路”“漏风墙”“土坯房”在搬迁户的记忆里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硬化路”“石灰墙”“新楼房”……田东县搬迁群众以新安置点为起点,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奋斗新生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广西田东:“搬”出新生活

时间:2021-06-16 17:04:0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本刊记者 张志银

QQ截图20210616170206.jpg

5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已是烈日炎炎。走进思林镇安置点看到宽阔干净的水泥路四通八达,马路两边商铺林立,在扶贫车间里的工人们正低头干活……这片欣然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近日,记者跟随“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易地搬迁后扶”采访团来到田东县,采访当地易地搬迁后扶情况。

“十三五”期间,田东县共搬迁3690户15227人,实现了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脱贫户至少1人以上实现就业目标。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搬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日子。搬迁户蓝茂东从昔日的贫困户变身立志服务基层的工作者;思林镇安置点的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实现“顾家与就业”两不误;小龙安置点发挥党建作用,做好安置点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提供温暖服务…… QQ截图20210616170141.jpg

“能有今天的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

龙邦村曾是田东县众多的贫困村之一。为了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2015年田东县制定出适合龙邦村整村搬迁的计划。

龙邦村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分江北小区和江南小区两个安置点,思林镇第二小学、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过去龙邦村的11个自然屯分散在不同的山头,屯与屯之间鲜有联系,最近的屯与屯间有6公里的山路。搬过来后,全村326户1605人住在一起,组建了新的大家庭,出门有商铺,出行有汽车。”谈起村里的蜕变时,村支书蓝茂东打开了话匣子。

搬迁前,蓝茂东一家8口人住在深山里,全家的主要收入是依靠打零工和饲养猪羊,日子过的拮据。2018年11月,蓝茂东一家搬进思林镇安置点的新房。搬迁后,蓝茂东一家有了稳定收入,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2014年,蓝茂东通过村民民主选举成为龙邦村村支书,负责全村工作,搬迁后的蓝茂东绩继续为乡亲服务。村里的大事小情,没有蓝支书不知道;喝酒闹事的邻居有了纠纷,蓝支书第一时间去调解。

蓝茂东的妻子兰妙力是一位淳朴的瑶族妇女,搬迁后,兰妙力在家附近的坪山幼儿园当保育员,1800元/月,让她感到满足。

从昔日的贫困户到村民信得过的村支书,蓝茂东的个人蜕变是整村变化的一个缩影。“能有今天的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未来,我将用行动来报答祖国。”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蓝茂东始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服务乡亲,建设家乡,报效国家。 QQ截图20210616170120.jpg

“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干活轻松”

“在家门口就业,有钱拿,时间自由,既照顾了家庭又干活轻松。”2018年11月,住上新房后的黄秀妹成为田东县利邦电子厂扶贫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

如何让搬出来的老百姓就业增收?安居乐业?田东县带着思考与决心探索出了田东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就业方法。

全面摸清每个搬迁家庭的基本情况,精准掌握搬迁群众的技能状况、就业意愿,建立搬迁劳动力就业精准台账;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引进19家企业进驻;在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14家;开发公益性岗位57个;支持外地企业进驻县内并开展“订单农业”,落实经营主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扶贫,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扶贫车间是田东县帮助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的一项举措。和黄秀妹一样从事耳机线简装工作的还有搬迁户卢兴棉。

“从扶贫车间拿耳机电子材料在家里加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能照顾家里,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卢兴棉一家从过去的茅草房搬进江南小区的楼房。说起现在的生活,卢兴棉笑了。

“为安置点群众服务是光荣的事情”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让搬迁户挪出穷窝,住上新房,而是重点为搬迁户的生活“铺好路”。

距离县城1.5公里的小龙安置点容纳了来自全县10个乡镇618户2676名搬迁群众。为让搬迁群众扎下根,过上幸福日子,小龙安置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社区党支部,让党员找到组织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宣讲的方式将党的政策讲透落细,让小区的管理工作顺畅起来。

为解决搬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社区党支部及居委会干部决定包楼入户,挨家挨户了解搬迁子女上学问题。在社区干部努力下,110名搬迁来的小学生走进了家门口的小龙小学读书;25名搬迁来的学龄前儿童背起书包来到离家1公里的职校幼儿园入学。

“从老家搬来后,生活比之前好太多!为安置点群众服务是光荣的事情。”搬迁户何以茂是一名社区干部,也是一名党员。2020年,何以茂积极参加竞选成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由普通群众变身社区干部的何以茂身份变了,思想也变了。过去,何以茂每天想的是把自家日子过好。现在的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把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好。

“头疼脑热可以去卫生室瞧瞧,买米买油可以去附近农贸市场,邻居发生矛盾能第一时间得到调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搬迁群众生活中,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让搬迁户的日子变得‘暖’起来。”党支部书记黄金庭说。

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田东县组织县直相关单位深入学习《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决战决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出符合田东县发展的《田东县2020年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安置点周边的配套服务重点解决了‘稳得住’问题,一方面让搬迁群众过上了‘搬得出,住得下’的城镇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对做好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起到重要作用。”田东县扶贫办主任刘德磊说。带有过去印记的泥巴路”“漏风墙”“土坯房”在搬迁户的记忆里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硬化路”“石灰墙”“新楼房”……田东县搬迁群众以新安置点为起点,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奋斗新生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