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京密云尖岩村:党旗引领产业兴

时间:2021-07-14 21:04:1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张俊凯

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搬迁村。曾经,这里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出来;村民几十年和一个“穷”字过招,低收入人数占到全村人数一半以上。

近年来,尖岩村党支部着力强化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还带领村民打造出民宿项目和远近闻名的“栗子宴”。如今,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来到尖岩村,一边欣赏着北京的“明眸”,一边体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实践。

党建引领,深山飘起党旗红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了帮助贫困村脱低摘帽,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2012年,王书平被原单位翁溪庄镇政府选派到尖岩村,担任第一书记。入村之初,她决定从抓党建入手,带动全村夯基础、兴产业。

开展党建工作,首先要从唤醒党员意识开始。为此,王书平从党校请来老师,为党员们上党课;同时,村党支部每周开展集中学习,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村党支部还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相关政策的学习……这些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2015年,村里的一些党员和村民代表自发组建起朝阳、夕阳志愿者服务队,在防火防汛、安全保障等方面为尖岩村贡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朝阳、夕阳志愿者服务队日夜把守尖岩村的各个出入口,大家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间,走街串巷入户排查,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有了党建的向心力,全村党员的身影闪动在大街小巷。

以往,大多数街巷的环境都杂乱不堪,缺乏有效管理,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村庄面貌。怎样治理街巷?2016年,尖岩村创新实行党员街长制。10名党员每人管理一条街,街长除了维护环境、治安巡逻,还有矛盾排查、调解纠纷的职责。重大节日、活动日和防汛期间,街长和志愿者义务执勤站岗,也为村里节约了开支。

20210714162626796633.png在党建引领下,尖岩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尖岩村整洁的街道。

在尖岩村村委会院子里,党务村务公开栏不仅公示了村级重大事项进展情况,还有村“两委”工作计划、年度为村民办实事进展情况等内容,村级财务状况也逐笔公开。“我们公开透明晒账,每一分钱怎么花、村里的大事怎么办都要让村民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子的稳定发展。”王书平说。随着尖岩村党建工作蒸蒸日上,全国文明村镇、密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溪翁庄镇五星级标兵党支部等一个又一个荣誉被挂在了村委会的墙上。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只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的作用,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才能有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在尖岩村,党员干部用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干群紧紧凝聚在一起,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同迈进。

探索新路,奏响民俗旅游致富曲

临近端午小长假,尖岩村村民郭文凤一家十分忙碌:采购啤酒、清扫民宿、购买新鲜蔬菜……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也让郭文凤一家收入可观。

黑龙潭、云龙涧、大云峰寺、清凉谷……近年来,这些分布在尖岩村附近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也为尖岩村带来了人气。三天小长假期间,郭文凤经营的凤香春民俗饭庄客人络绎不绝,11个房间全部客满。

然而在几年前,尖岩村不仅一片寂寥,还是溪翁庄镇唯一的低收入村。

1958年,密云水库动工修建,地处坝区范围内的尖岩村进行整村搬迁。迁入现址后,全村人均只有二分多地,无法发展养殖业,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子还要承担保水的生态任务。全村467户中,低收入户就占284户,尖岩村戴上了“全镇唯一低收入村”的帽子。

路该往哪儿走?尖岩村的发展一度陷入迷茫。随着基层党建不断加强,一个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方案愈发清晰——组织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统筹发展旅游产业兴村。

20210714162626800147.jpg民俗旅游如火如荼,尖岩村的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思路决定出路。市、区共投入2800万元,对全村300多所老房子进行升级改造,并鼓励村民逐步发展民俗旅游,村容村貌、民风民貌焕然一新。黑龙潭、云龙涧、清凉谷……在尖岩村附近,一个个景点被开发出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

游客多了,乡亲们的见识也广了,大家又别出心裁,在村前屋后搞起了油栗“秀”。

往年秋天,郭文凤家庭院里的栗子树下,落满了没人要的油栗。虽然也有不少商贩前来收购,但郭文凤并不在意。“一斤油栗卖三四块钱,这几棵树能赚几个钱?”然而,随着尖岩村旅游的红火发展,郭文凤对这一颗颗诱人的大栗子动起了心思。

在尖岩村搭上民俗旅游的“快车”,成为京郊热门旅游景点后,曾做过五星级酒店面点领班的郭文凤开发起了“栗子宴”,包括栗子炒肉、栗子柴鸡、油栗猪蹄、娃娃栗子菜和各式栗子甜点等20多个品种。

郭文凤一家借“栗”增收,给了第一书记王书平很大启发。为扩大“栗子宴”的规模,王书平邀请餐饮技校的厨师到村里对村民进行厨艺培训,变着花样做栗子。在老师的点拨下,尖岩村的“巧手”们也做起了创意栗子菜——巧搭南瓜玉米的“金玉满堂”、寓意美好的“步步高”、香气扑鼻的栗子窝头……如今,尖岩村的栗子菜品已经达到40多样。

曾因大病致贫的村民吴贺云,依靠“栗子宴”过上了好日子。“做栗子宴的第一年,我就把看病欠的钱都还上了。”吴贺云说,“这几年,我们家年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现在,尖岩村“栗子宴”初具规模,全村民俗户近百户,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宛若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也照亮了未来。特色农业、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蜂产业、水库鱼……越来越多的密云人吃上了“生态饭”。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了!殷殷嘱托,激励着尖岩村干群继续以更大努力在乡村振兴路上合力演奏动人乐曲,也进一步激发起密云人民的奋斗热情。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北京密云尖岩村:党旗引领产业兴

时间:2021-07-14 21:04:1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张俊凯

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搬迁村。曾经,这里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出来;村民几十年和一个“穷”字过招,低收入人数占到全村人数一半以上。

近年来,尖岩村党支部着力强化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还带领村民打造出民宿项目和远近闻名的“栗子宴”。如今,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来到尖岩村,一边欣赏着北京的“明眸”,一边体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实践。

党建引领,深山飘起党旗红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了帮助贫困村脱低摘帽,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水平,2012年,王书平被原单位翁溪庄镇政府选派到尖岩村,担任第一书记。入村之初,她决定从抓党建入手,带动全村夯基础、兴产业。

开展党建工作,首先要从唤醒党员意识开始。为此,王书平从党校请来老师,为党员们上党课;同时,村党支部每周开展集中学习,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村党支部还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相关政策的学习……这些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2015年,村里的一些党员和村民代表自发组建起朝阳、夕阳志愿者服务队,在防火防汛、安全保障等方面为尖岩村贡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朝阳、夕阳志愿者服务队日夜把守尖岩村的各个出入口,大家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间,走街串巷入户排查,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有了党建的向心力,全村党员的身影闪动在大街小巷。

以往,大多数街巷的环境都杂乱不堪,缺乏有效管理,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村庄面貌。怎样治理街巷?2016年,尖岩村创新实行党员街长制。10名党员每人管理一条街,街长除了维护环境、治安巡逻,还有矛盾排查、调解纠纷的职责。重大节日、活动日和防汛期间,街长和志愿者义务执勤站岗,也为村里节约了开支。

20210714162626796633.png在党建引领下,尖岩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尖岩村整洁的街道。

在尖岩村村委会院子里,党务村务公开栏不仅公示了村级重大事项进展情况,还有村“两委”工作计划、年度为村民办实事进展情况等内容,村级财务状况也逐笔公开。“我们公开透明晒账,每一分钱怎么花、村里的大事怎么办都要让村民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子的稳定发展。”王书平说。随着尖岩村党建工作蒸蒸日上,全国文明村镇、密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溪翁庄镇五星级标兵党支部等一个又一个荣誉被挂在了村委会的墙上。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只有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的作用,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才能有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在尖岩村,党员干部用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干群紧紧凝聚在一起,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同迈进。

探索新路,奏响民俗旅游致富曲

临近端午小长假,尖岩村村民郭文凤一家十分忙碌:采购啤酒、清扫民宿、购买新鲜蔬菜……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也让郭文凤一家收入可观。

黑龙潭、云龙涧、大云峰寺、清凉谷……近年来,这些分布在尖岩村附近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也为尖岩村带来了人气。三天小长假期间,郭文凤经营的凤香春民俗饭庄客人络绎不绝,11个房间全部客满。

然而在几年前,尖岩村不仅一片寂寥,还是溪翁庄镇唯一的低收入村。

1958年,密云水库动工修建,地处坝区范围内的尖岩村进行整村搬迁。迁入现址后,全村人均只有二分多地,无法发展养殖业,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村子还要承担保水的生态任务。全村467户中,低收入户就占284户,尖岩村戴上了“全镇唯一低收入村”的帽子。

路该往哪儿走?尖岩村的发展一度陷入迷茫。随着基层党建不断加强,一个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方案愈发清晰——组织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统筹发展旅游产业兴村。

20210714162626800147.jpg民俗旅游如火如荼,尖岩村的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思路决定出路。市、区共投入2800万元,对全村300多所老房子进行升级改造,并鼓励村民逐步发展民俗旅游,村容村貌、民风民貌焕然一新。黑龙潭、云龙涧、清凉谷……在尖岩村附近,一个个景点被开发出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

游客多了,乡亲们的见识也广了,大家又别出心裁,在村前屋后搞起了油栗“秀”。

往年秋天,郭文凤家庭院里的栗子树下,落满了没人要的油栗。虽然也有不少商贩前来收购,但郭文凤并不在意。“一斤油栗卖三四块钱,这几棵树能赚几个钱?”然而,随着尖岩村旅游的红火发展,郭文凤对这一颗颗诱人的大栗子动起了心思。

在尖岩村搭上民俗旅游的“快车”,成为京郊热门旅游景点后,曾做过五星级酒店面点领班的郭文凤开发起了“栗子宴”,包括栗子炒肉、栗子柴鸡、油栗猪蹄、娃娃栗子菜和各式栗子甜点等20多个品种。

郭文凤一家借“栗”增收,给了第一书记王书平很大启发。为扩大“栗子宴”的规模,王书平邀请餐饮技校的厨师到村里对村民进行厨艺培训,变着花样做栗子。在老师的点拨下,尖岩村的“巧手”们也做起了创意栗子菜——巧搭南瓜玉米的“金玉满堂”、寓意美好的“步步高”、香气扑鼻的栗子窝头……如今,尖岩村的栗子菜品已经达到40多样。

曾因大病致贫的村民吴贺云,依靠“栗子宴”过上了好日子。“做栗子宴的第一年,我就把看病欠的钱都还上了。”吴贺云说,“这几年,我们家年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现在,尖岩村“栗子宴”初具规模,全村民俗户近百户,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宛若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也照亮了未来。特色农业、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蜂产业、水库鱼……越来越多的密云人吃上了“生态饭”。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了!殷殷嘱托,激励着尖岩村干群继续以更大努力在乡村振兴路上合力演奏动人乐曲,也进一步激发起密云人民的奋斗热情。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