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金平:金融让老刘村插上振兴翅膀

时间:2021-08-16 10:59:4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熙

QQ截图20210816110153.jpg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是云南省2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县内金水河镇老刘村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山区占99%。过去一度时期,老刘村村民信用意识淡薄,拖欠贷款现象突出。近年来,在老刘村党总支书记张雷的带领下,他们彻底甩掉了“老赖村”的帽子,并一跃成为“信用示范村”,而且加大金融整合力度,产业项目不断拓展,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0年5月,张雷荣获“云南省百名好支书”称号。2021年5月,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支行、金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予老刘村“党建+信用”示范村组称号。

信用融资拓展一片新天地

如今的老刘村,是全县第一家信用村,村民拥有银行贷款4000多万元。但是,张雷谈起“老赖村”到信用村的转变,现在依然有些心酸。2002年的时候,他去银行第一次贷款就吃了闭门羹。尽管只申请5000元的贷款,一共递交了3次申请,都被退了回来。理由很简单,老刘村有的村民不讲信用,贷款短的拖欠5年,长的拖欠30年;拖欠金额少的只有1.5元,多的上万元,全村有10多万元的贷款没有如期偿还。作为村委会副主任,他咬牙向银行保证,这些贷款由他负责牵头偿还。要知道,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手头仅有200元。他深知“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在庄严承诺下,他用第一笔贷款发展产业,并由张雷个人出资帮助村民垫付拖欠的贷款本息。2014年到2016年,他终于实现了诺言,由他垫资先偿还了村民在银行所有的贷款10万多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雷的带头作用,深深地感动着、影响着村民。在张雷的带动下,村党总支和银行一起,到学校、到集市、到农户家中开展征信知识宣传,将“文明诚信”纳入村规民约,老刘村信用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人民银行金平县支行引导县农村信用社及时制定《关于“重塑”金平县金水河镇老刘村委会征信信用实施方案》,2017年12月金平县农村信用体系工作领导小组、金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老刘村授予老刘村“信用村”称号。农户申请贷款前,由村小组长、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对贷款人的家庭成员信息、个人信用、贷款用途、偿还能力初审。初审通过后,由村委会统一推荐到县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目前,村民贷款都可以由村党总支担保,不需要其他抵押,便可以申请到5万元贷款。5万元以上的贷款,村党总支也有建议权,村民贷款最高的额度达到200万元。老刘村的银行贷款,仅2021年就增加500万元。同时,利率也给予优惠,最低时仅为3.25%。这样,仅利率优惠一年就可为村民节约支出60多万元。通过“重塑”信用,截至2020年末,全村授信农户1012户,占比提高至92.6%。

企业融资寻求产业新出路

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把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是张雷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老刘村过去也有一些传统产业,包括3万亩橡胶、1.5万亩香蕉、7000亩木薯、1000亩板兰根,还有200亩草果等。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散、弱的局面,特别是橡胶价格长期低迷,香蕉种植带来的生态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并逐步退出。他暗下决心,产业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出路。通过多方探索和实践,老刘村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大力发展瑶药种植,包括大血藤、血满草、软金藤等半高山植物的种植,成为一项投资小、回报大的产业,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不过,开始没有多少人相信瑶药种植,特别是前3年没有回报。为此,村党总支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做给群众看,引导群众干。3年过去了,6家有了收益,一年下来的收益都超过10万元。包括张雷、陶文新,2015年各开始试种10多亩,并引导建档立卡户罗成、杨小河、罗成也各自种了10多亩。目前,整个老刘村委会1102户农户、15个小组中,瑶药的种植已从第一批的6户发展到156户、11个小组。

产业发展新路子,当然得益于村党总支的有力组织,也得益于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2015年,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老刘村大风梁建设1000亩的生产基地。所谓“大风梁”,就是刮大风的地方,水土保湿性差,当地老百姓一直认为只能种玉米。但是,经公司反复考察和论证,这里适合瑶药种植,特别是老刘村的“信用示范村”称号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没有水,就从25公里以外的地方引进来。就这样,整个老刘村的瑶药种植面积从基地的1000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108万亩,并带动金水河镇瑶药种植近2万亩。目前,以金水河镇为中心,金平县瑶药种植品种达到38种。2020年度,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并以一棵大血藤种苗提取0.2元、一棵血满草种苗提取0.1元的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返还给老刘村。

2019年12月,金平县顺利通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评估认定,成为全国第82个“长寿之乡”,同时也是云南省目前认证的唯一“长寿之乡”。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发挥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在老刘村基地旁建起了瑶药体验中心,25套家庭式民居吸引着过往的游客和商家,逐步走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7月27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专题,中央电视台《百年奋进,崛起中国》栏目慕名到老刘村采访,向全国推介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经验。

社会融资形成发展新合力

金平县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良好机遇,把水电开发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之一。老刘村抓住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时成立老刘村委会集体经济管理委员会,融资972万元,收购了位于金平县茨通坝河右岸支流南布河上的南布河电站。2020年11月2日,正式签订转让协议,由村集体经济委员会接手南布河水电站经营权,项目业主为老刘村集体经济委员会。目前,电站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并网发电。其中,老刘村占到股份10%,电站所在的者米拉祜乡顶青村委会也占到10%的股份。据张雷介绍,预计为老刘村集体经济赢得50万元的年收益。

小学代课老师出身的张雷深知,乡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并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才有更多的后发优势。为了让村上的幼儿都能读上幼儿园,在政府投入25万元帮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张雷筹集资金近300万元,在老刘村办起了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有12名教师,98名幼儿,幼儿最多的时候达到120多名。幼儿每学期收取保教费、生活费4000元,并对54户建档立卡户的幼儿减半收费。尽管是暑假期间,学生和老师已经放假,走进老刘村幼儿园,敞亮的教室、整洁的操场,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园优美的教学环境,向我们无声地展示着他们“以孩子为本,成就每一个孩子;以家长为本,满意每一位家长”的办学理念。老刘村驻村工作队员章松乔看到老刘村的可喜巨变,深有感触地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振兴,也需要人去振兴。张雷致富不忘孩子的成长,可谓抓住了关键处,让我们看到了老刘村的新希望。”(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一线传真    

云南金平:金融让老刘村插上振兴翅膀

时间:2021-08-16 10:59:4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熙

QQ截图20210816110153.jpg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是云南省2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县内金水河镇老刘村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山区占99%。过去一度时期,老刘村村民信用意识淡薄,拖欠贷款现象突出。近年来,在老刘村党总支书记张雷的带领下,他们彻底甩掉了“老赖村”的帽子,并一跃成为“信用示范村”,而且加大金融整合力度,产业项目不断拓展,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0年5月,张雷荣获“云南省百名好支书”称号。2021年5月,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支行、金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予老刘村“党建+信用”示范村组称号。

信用融资拓展一片新天地

如今的老刘村,是全县第一家信用村,村民拥有银行贷款4000多万元。但是,张雷谈起“老赖村”到信用村的转变,现在依然有些心酸。2002年的时候,他去银行第一次贷款就吃了闭门羹。尽管只申请5000元的贷款,一共递交了3次申请,都被退了回来。理由很简单,老刘村有的村民不讲信用,贷款短的拖欠5年,长的拖欠30年;拖欠金额少的只有1.5元,多的上万元,全村有10多万元的贷款没有如期偿还。作为村委会副主任,他咬牙向银行保证,这些贷款由他负责牵头偿还。要知道,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手头仅有200元。他深知“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在庄严承诺下,他用第一笔贷款发展产业,并由张雷个人出资帮助村民垫付拖欠的贷款本息。2014年到2016年,他终于实现了诺言,由他垫资先偿还了村民在银行所有的贷款10万多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雷的带头作用,深深地感动着、影响着村民。在张雷的带动下,村党总支和银行一起,到学校、到集市、到农户家中开展征信知识宣传,将“文明诚信”纳入村规民约,老刘村信用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人民银行金平县支行引导县农村信用社及时制定《关于“重塑”金平县金水河镇老刘村委会征信信用实施方案》,2017年12月金平县农村信用体系工作领导小组、金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向老刘村授予老刘村“信用村”称号。农户申请贷款前,由村小组长、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总支书记对贷款人的家庭成员信息、个人信用、贷款用途、偿还能力初审。初审通过后,由村委会统一推荐到县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目前,村民贷款都可以由村党总支担保,不需要其他抵押,便可以申请到5万元贷款。5万元以上的贷款,村党总支也有建议权,村民贷款最高的额度达到200万元。老刘村的银行贷款,仅2021年就增加500万元。同时,利率也给予优惠,最低时仅为3.25%。这样,仅利率优惠一年就可为村民节约支出60多万元。通过“重塑”信用,截至2020年末,全村授信农户1012户,占比提高至92.6%。

企业融资寻求产业新出路

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把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是张雷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老刘村过去也有一些传统产业,包括3万亩橡胶、1.5万亩香蕉、7000亩木薯、1000亩板兰根,还有200亩草果等。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散、弱的局面,特别是橡胶价格长期低迷,香蕉种植带来的生态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并逐步退出。他暗下决心,产业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出路。通过多方探索和实践,老刘村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大力发展瑶药种植,包括大血藤、血满草、软金藤等半高山植物的种植,成为一项投资小、回报大的产业,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不过,开始没有多少人相信瑶药种植,特别是前3年没有回报。为此,村党总支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做给群众看,引导群众干。3年过去了,6家有了收益,一年下来的收益都超过10万元。包括张雷、陶文新,2015年各开始试种10多亩,并引导建档立卡户罗成、杨小河、罗成也各自种了10多亩。目前,整个老刘村委会1102户农户、15个小组中,瑶药的种植已从第一批的6户发展到156户、11个小组。

产业发展新路子,当然得益于村党总支的有力组织,也得益于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2015年,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老刘村大风梁建设1000亩的生产基地。所谓“大风梁”,就是刮大风的地方,水土保湿性差,当地老百姓一直认为只能种玉米。但是,经公司反复考察和论证,这里适合瑶药种植,特别是老刘村的“信用示范村”称号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没有水,就从25公里以外的地方引进来。就这样,整个老刘村的瑶药种植面积从基地的1000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108万亩,并带动金水河镇瑶药种植近2万亩。目前,以金水河镇为中心,金平县瑶药种植品种达到38种。2020年度,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并以一棵大血藤种苗提取0.2元、一棵血满草种苗提取0.1元的利润,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返还给老刘村。

2019年12月,金平县顺利通过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评估认定,成为全国第82个“长寿之乡”,同时也是云南省目前认证的唯一“长寿之乡”。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发挥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在老刘村基地旁建起了瑶药体验中心,25套家庭式民居吸引着过往的游客和商家,逐步走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21年7月27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专题,中央电视台《百年奋进,崛起中国》栏目慕名到老刘村采访,向全国推介金平金岭生物瑶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经验。

社会融资形成发展新合力

金平县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良好机遇,把水电开发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之一。老刘村抓住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时成立老刘村委会集体经济管理委员会,融资972万元,收购了位于金平县茨通坝河右岸支流南布河上的南布河电站。2020年11月2日,正式签订转让协议,由村集体经济委员会接手南布河水电站经营权,项目业主为老刘村集体经济委员会。目前,电站已经建成,即将投产并网发电。其中,老刘村占到股份10%,电站所在的者米拉祜乡顶青村委会也占到10%的股份。据张雷介绍,预计为老刘村集体经济赢得50万元的年收益。

小学代课老师出身的张雷深知,乡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并要从娃娃教育抓起,才有更多的后发优势。为了让村上的幼儿都能读上幼儿园,在政府投入25万元帮助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张雷筹集资金近300万元,在老刘村办起了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有12名教师,98名幼儿,幼儿最多的时候达到120多名。幼儿每学期收取保教费、生活费4000元,并对54户建档立卡户的幼儿减半收费。尽管是暑假期间,学生和老师已经放假,走进老刘村幼儿园,敞亮的教室、整洁的操场,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园优美的教学环境,向我们无声地展示着他们“以孩子为本,成就每一个孩子;以家长为本,满意每一位家长”的办学理念。老刘村驻村工作队员章松乔看到老刘村的可喜巨变,深有感触地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振兴,也需要人去振兴。张雷致富不忘孩子的成长,可谓抓住了关键处,让我们看到了老刘村的新希望。”(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