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闻资讯

安徽宿松北浴:盘活红色资源 赓续奋进力量

时间:2021-09-08 17:15:4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苏泉

九月,秋风徐徐,绿树成荫,丹桂飘香。穿过重峦叠嶂的青山,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笔者来到了北浴乡罗汉山村。刚进村口,就看到“红色罗汉尖、奋进新时代”十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罗汉山村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很多人专门跑来俺村看风景、接受红色教育!这里环境这么好,大家心里美滋滋的。”村民朱金果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俺村这几年变化非常大,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北浴乡罗汉山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整个村子发生了华丽蜕变。如今的罗汉山村,在红色旅游引领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干劲十足,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在脱贫后正大步迈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因地制宜做好结合文章

“我们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经常听到当地老人讲述当年的革命抗战历史故事,时间久了,听到的鲜活的历史人物越来越多,一瞬间,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依托罗汉尖革命根据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罗汉山村第一书记刘安国告诉笔者。

谈起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北浴乡罗汉山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在坚定建立红色教育基地的想法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迅速召开会议,协商好相关事宜,快速打报告到北浴乡人民政府,协同积极争取县发改委立项,最终成功得到县发改委同意批复,并在同年迅速开工建设,于2019年8月正式对外开馆,现常年对外开放。

在建设过程中,北浴乡党委政府和罗汉山村“两委”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建设、做好结合文章,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同县委组织部、教育局等部门对接沟通,在已经废弃的黄山小学和黄山村部旧址上改建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红色文化客服中心等,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带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北浴乡罗汉山村以红色为主基调的乡村旅游已具雏形,红色村正加快崛起,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活跃。

先行先试凝聚工作合力

“罗汉山村红色绿色相互映衬,村域内有很多红色遗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些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我们通过挖掘、弘扬这支队伍的光荣历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饱满的热情,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北浴乡罗汉山村党总支书记朱留安说。

在推进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中,北浴乡罗汉山村一班人迅速形成共识,大胆决策,从编制规划,跑项目,筹集建设资金,到工程建设,以及红色文化素材内涵的挖掘、提炼和升华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用艰苦付出换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工建设。

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系统性的搜集红色故事和历史性实物等,北浴乡罗汉山村积极同县党史办、县人武部联系,组织人员不断遍访群众,认真查阅《宿松县志》等党史等资料,旨在进一步确保革命先烈有关信息准确性。此举得到当地老百姓大力支持和称赞,据悉,除获得县人武部部分历史性实物,黄山组村民廖桂合、马厂村朱仁飞还主动将祖上传下来的枪支无偿捐出,纪念馆陈列品得到充实完善。此外,罗汉山村还多方凝聚社会力量,发起成立红色罗汉尖论坛,组织了以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为主题的“罗汉尖红色文化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强大合力,推动北浴红色旅游发展更具活力。

逐步推进打造教育基地

在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初期,面对资金短缺问题,北浴乡罗汉山村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徽商职业学院支持,在纪念馆建设中,成功争取帮扶单位徽商职业学院项目资金支持60万元。此外,该村还通过多方争取,成功得到县委宣传部15万元、县委组织部资金10万元的资金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两级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旅体局、农业农村局等县直部门和安庆军分区、徽商职业学院、县国税局等帮扶单位,多方争取资金、项目支持,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内容得到拓展延伸,史料更加充实,进一步展现出了罗汉尖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带动革命老区群众共同致富添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经过四年建设,北浴乡党委政府先后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在罗汉山村建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铜浮雕红色文化墙、入党誓词之上党旗高扬、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图文展馆、罗汉尖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展馆、红色文化多媒体讲解接待室、卡子门、1000米“红军路”石板山道、地下交通联络站、烈士墓地、山林医院遗址、思恩洞、兵工厂遗址、激烈战斗地等为主要红色景点,完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周边革命历史遗迹修缮、标识标牌制作与安装等,让红色资源不断地焕发新的光彩、迸发新的活力。

“红色教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开发利用好盛罗汉尖厚重的红色历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用历史实践经验启迪思想,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北浴乡乡长齐骏说。

讲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从入党誓词之上党旗高扬、铜浮雕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广场,到建设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再到形成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村入口处已连成“一片红”,成为展示北浴乡的“红色窗口”。

通过建设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战斗在罗汉尖的“红28军”、罗汉尖的“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等红色历史,组织群众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观看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听取图文展馆介绍、举办红歌展演活动等,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让群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教育群众要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梳理革命历史脉络,摸清了‘红色家底’。”北浴乡党委书记郭芳红介绍,北浴乡在保护挖掘红色资源过程中,尤为重视红色文化中人、事、物、魂等方面的展现。不仅注重革命遗迹、遗址、遗物的保护利用,还鼓励亲历者亲述,讲好红色故事,同时尽力关心老一辈革命者,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朱留安介绍,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共收录了37位烈士资料,陈列了100余件历史文物,对弘扬红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社会各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更成为带领鄂豫皖革命老区的罗汉山村,利用“红色”文化谋求乡村振兴之路。这些都得益于前期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以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主要载体的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获评团省委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军分区国防教育基地,武警安庆支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安庆市第三批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徽商职业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浴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600多批次28000余人前来参观和接受红色教育。

昔日穷山村,今朝大变样。如今的罗汉山村,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在红色文化的滋润下,正着力发展红色文化经典、教育体验、生态康养与农文旅融合特色品牌体系的乡村旅游,一个旅游产业上的红色“珍珠”正跃然而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要闻资讯    

安徽宿松北浴:盘活红色资源 赓续奋进力量

时间:2021-09-08 17:15:4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苏泉

九月,秋风徐徐,绿树成荫,丹桂飘香。穿过重峦叠嶂的青山,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笔者来到了北浴乡罗汉山村。刚进村口,就看到“红色罗汉尖、奋进新时代”十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罗汉山村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很多人专门跑来俺村看风景、接受红色教育!这里环境这么好,大家心里美滋滋的。”村民朱金果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俺村这几年变化非常大,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北浴乡罗汉山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整个村子发生了华丽蜕变。如今的罗汉山村,在红色旅游引领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干劲十足,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在脱贫后正大步迈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因地制宜做好结合文章

“我们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经常听到当地老人讲述当年的革命抗战历史故事,时间久了,听到的鲜活的历史人物越来越多,一瞬间,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依托罗汉尖革命根据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罗汉山村第一书记刘安国告诉笔者。

谈起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北浴乡罗汉山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在坚定建立红色教育基地的想法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迅速召开会议,协商好相关事宜,快速打报告到北浴乡人民政府,协同积极争取县发改委立项,最终成功得到县发改委同意批复,并在同年迅速开工建设,于2019年8月正式对外开馆,现常年对外开放。

在建设过程中,北浴乡党委政府和罗汉山村“两委”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建设、做好结合文章,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同县委组织部、教育局等部门对接沟通,在已经废弃的黄山小学和黄山村部旧址上改建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红色文化客服中心等,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带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北浴乡罗汉山村以红色为主基调的乡村旅游已具雏形,红色村正加快崛起,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活跃。

先行先试凝聚工作合力

“罗汉山村红色绿色相互映衬,村域内有很多红色遗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些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我们通过挖掘、弘扬这支队伍的光荣历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饱满的热情,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北浴乡罗汉山村党总支书记朱留安说。

在推进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中,北浴乡罗汉山村一班人迅速形成共识,大胆决策,从编制规划,跑项目,筹集建设资金,到工程建设,以及红色文化素材内涵的挖掘、提炼和升华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用艰苦付出换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工建设。

为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系统性的搜集红色故事和历史性实物等,北浴乡罗汉山村积极同县党史办、县人武部联系,组织人员不断遍访群众,认真查阅《宿松县志》等党史等资料,旨在进一步确保革命先烈有关信息准确性。此举得到当地老百姓大力支持和称赞,据悉,除获得县人武部部分历史性实物,黄山组村民廖桂合、马厂村朱仁飞还主动将祖上传下来的枪支无偿捐出,纪念馆陈列品得到充实完善。此外,罗汉山村还多方凝聚社会力量,发起成立红色罗汉尖论坛,组织了以专家、学者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为主题的“罗汉尖红色文化研讨会”,进一步凝聚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强大合力,推动北浴红色旅游发展更具活力。

逐步推进打造教育基地

在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建设初期,面对资金短缺问题,北浴乡罗汉山村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徽商职业学院支持,在纪念馆建设中,成功争取帮扶单位徽商职业学院项目资金支持60万元。此外,该村还通过多方争取,成功得到县委宣传部15万元、县委组织部资金10万元的资金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两级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旅体局、农业农村局等县直部门和安庆军分区、徽商职业学院、县国税局等帮扶单位,多方争取资金、项目支持,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内容得到拓展延伸,史料更加充实,进一步展现出了罗汉尖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带动革命老区群众共同致富添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经过四年建设,北浴乡党委政府先后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在罗汉山村建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铜浮雕红色文化墙、入党誓词之上党旗高扬、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图文展馆、罗汉尖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陈列展馆、红色文化多媒体讲解接待室、卡子门、1000米“红军路”石板山道、地下交通联络站、烈士墓地、山林医院遗址、思恩洞、兵工厂遗址、激烈战斗地等为主要红色景点,完成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周边革命历史遗迹修缮、标识标牌制作与安装等,让红色资源不断地焕发新的光彩、迸发新的活力。

“红色教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开发利用好盛罗汉尖厚重的红色历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用历史实践经验启迪思想,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北浴乡乡长齐骏说。

讲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从入党誓词之上党旗高扬、铜浮雕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广场,到建设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再到形成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村入口处已连成“一片红”,成为展示北浴乡的“红色窗口”。

通过建设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战斗在罗汉尖的“红28军”、罗汉尖的“大中华抗日救国军”等红色历史,组织群众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观看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听取图文展馆介绍、举办红歌展演活动等,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让群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教育群众要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梳理革命历史脉络,摸清了‘红色家底’。”北浴乡党委书记郭芳红介绍,北浴乡在保护挖掘红色资源过程中,尤为重视红色文化中人、事、物、魂等方面的展现。不仅注重革命遗迹、遗址、遗物的保护利用,还鼓励亲历者亲述,讲好红色故事,同时尽力关心老一辈革命者,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朱留安介绍,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共收录了37位烈士资料,陈列了100余件历史文物,对弘扬红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社会各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更成为带领鄂豫皖革命老区的罗汉山村,利用“红色”文化谋求乡村振兴之路。这些都得益于前期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以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为主要载体的罗汉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获评团省委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军分区国防教育基地,武警安庆支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安庆市第三批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徽商职业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浴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600多批次28000余人前来参观和接受红色教育。

昔日穷山村,今朝大变样。如今的罗汉山村,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在红色文化的滋润下,正着力发展红色文化经典、教育体验、生态康养与农文旅融合特色品牌体系的乡村旅游,一个旅游产业上的红色“珍珠”正跃然而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