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时间:2021-10-26 15:07:2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伯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句话是今年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时,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疏属山下九真观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的两行十分醒目的字,看到这两行字,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了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说,“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来这里看看,了却一个心愿”。在杨家沟生活的120天,毛泽东同志常穿一身灰蓝旧军装,写下40余篇文献及80余封电文稿。从“最小的司令部”到“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就是这几孔窑洞,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正是在这里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就《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8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那份举重若轻的气魄,就在这一孔孔窑洞里决胜千里,山沟沟的光芒照亮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风范,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规划好、思虑到。” 

习近平总书记讲起周恩来同志的一句评价,“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高瞻远瞩啊!毛主席在这里既指挥西北战场,又指挥全国战场,同时考虑的还有新政权建立之后的事。” 就在这次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绥德县城西南张家砭镇的郝家桥村。这里留下老一辈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重视调查研究调研的佳话。它是中共绥德地委在1943年春经过1个多月调查研究,发现的一个模范村。“78年了,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发扬光大。领头带头作用靠的是什么,可以总结出党建的一些经验来。”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一个是调查研究。通过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是毛主席带给全党的好作风、好传统。一个是树立典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好经验、好典型,推广学习弘扬。再一个就是,建好党支部、选好的带头人,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觉悟提高起来、认识升华起来,共同把事业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中国最穷的地方我都走到了,现在全是旧貌换新颜。把生活过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当年在这里创建根据地、最后解放全中国,一直在琢磨的。干好这件事情共产党人才能交上好答卷,否则不合格啊。”在郝家桥和乡亲们告别时,总书记回顾这一行,语重心长:“到这里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体会,可以说满载而归。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从井冈山走到陕北,从陕北到西柏坡,再走到北京,一路上赶考。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建党100年,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要继续把这条路走好。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们调研指导处党支部的每个党员干部,深深为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时的深情话语而感动。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的窑洞里,15岁的习近平就开始思考中国,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曾先后书写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1974年1月,习近平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一年,他二十岁。 七年农民生活,让习近平记住了人民、记住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心里。他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来源于他饱尝艰辛的特殊成长经历。从地方到中央,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他说,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对党就要知恩感恩报恩。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他说“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习近平有着40多年的工作经历,从村到县,从市到省,他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知民间疾苦,深切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期盼---他懂老百姓的心!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检验对党忠诚的四条标准:大是大非面前能否站稳立场; 艰难险阻时刻能否挺身而出;失意委屈之时能否不忘初心;工作生活之中能否表里如一。回想曾经为脱贫攻坚奋战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这份沉甸甸的付出让人终生难忘,已成为我们这代人永恒的记忆,终身值得永远怀念。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我们能够参与其中、奋斗其中,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无尚荣光。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什么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什么是“两个维护”、人民情怀,什么是克己奉公、清白做人,什么是求真务实、忍辱负重,什么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什么是站在困难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号召的那样,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脱贫摘帽后,脱贫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迫在眉睫!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今年5月25日上午挂牌成立以来,局党组带领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担当作为,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本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找准自身职能定位,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有效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东西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资金资产监管、考核评估、乡村建设、机关党建、意识形态等工作,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扎实苦干实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成效明显,尤其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开展的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和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契合,成为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载体,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特色亮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省委党校一位领导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行动一活动”的做法和亮点,措施具体,内含丰富,为全国兄弟省市为老百姓把实事办好,提供了可借鉴、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省委党校一位教授说,关爱行动,心系群众,关爱人民,内容新,措施实,有现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兰州文理学院一位教授说,“一行动一活动”,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在用切实的行动帮群众办实事。一海外留学生说,对农村老幼妇女的具体关爱工作展现人性光辉,让人们对甘肃的未来充满信心! 兰州大学一位院长说,关爱行动的实事办到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心坎上了! 中央驻甘单位一领导说,甘肃的关爱行动,体现党性,展现作风,情系民生,有指导,有措施,有爱心,有担当,更有振兴乡村的使命!中央驻甘单位一部门领导说,甘肃防止返贫工作抓的细,抓的实,有思路,有办法、有措施。

陇南市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76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曹进学老人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老百姓都像他的亲人一样对待,处处为我们着想,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不愁,吃饭、看病、上学都不愁,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临夏州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66岁的马一狄里说“我是一个脱贫户,以前我们一家人饭吃不饱,喝不上水,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如今,自来水拉通了,路修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我现在牛也养上了,羊也养上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庆阳市镇原县殷家城乡77岁的防返贫监测户张志录老人说,党的政策太好了,我们吃水不愁了,道路平展了,山地变成平地了,我儿子儿媳治病有保障了!我们总不能啥都靠共产党,以后的好生活,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梁东村76岁老党支部书记马正喜说,现在水通了,路好了,房屋都翻新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英明的党中央!梁西村三社51岁的脱贫监测户苏永红说,以前养二三头牛,现在养了八头牛;看病有报销,生活有保障,吃穿都不愁,都是党的政策好,以后的好日子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人人必须尽责,这是紧迫而艰巨的战斗,容不得丝毫懈怠,不能有半点闪失。兰州市各乡镇村社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一线。红古区华龙街道100多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员出动,连续作战。小区王奶奶是失独家庭,因常年患病无法出行,社区联络员前往王奶奶家中,小心翼翼地背着王奶奶前往区医院,全程陪护在身边,另一名同志在咨询处、预检、接种室、留观点等来回奔波,汗流浃背,王奶奶流下了泪水。在我的家乡陇南市西和县,县残联在十里镇小麦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站与管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刚喜儿过生日,他微笑着说“这是我五十多年来过的最幸福的一次生日”。张掖市临泽县以“晒被子·比孝心”活动为切入点,老人的被子暖不暖?脏不脏?厚不厚?潮不潮?旧不旧?乱不乱?有没有异味?棉絮平整不?这一系列问题,“一月一评比”,采取“两看、两摸、一闻、一问”的方式,迎刃而解,晒暖了60岁以上留守老人的心。

武威市凉州区一位乡镇镇长说,以积极态度得力措施,扎实作风做好防止返贫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关爱底层群众,满满的为民情怀。平凉市政府驻静宁县一第一书记说,关爱行动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所在,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基本底线。作为一名帮扶队员,我们必须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张掖市乡村振兴系统一干部说,“一行动一活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所在,也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深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升华,且通过“一行动一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

甘南州玛曲县一驻村工作队长说,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六必访、六必查,为我们驻村工作教会了方法,明确了路径。陇南市康县一乡镇人大主席说,“一行动一活动”方法措施精准到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基层工作者如何抓、如何干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子。

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一驻村工作队队长说,关爱行动通过政策实际落实,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扎扎实实为人民做好事。我们也要强思想,练精兵,熟业务,携扶老幼,关怀民生,大爱无疆,建设美丽乡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天水市秦安县一乡镇党委书记说,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把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

临夏市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说,真情关爱身边群众,急群众之所急,一点一滴汇聚大爱无疆,民族振兴必须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群众安居乐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时不我待!金川公司派驻积石山县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说,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全国脱贫看甘肃,虽然我们脱贫了,但不等于贫困现象不会发生,不等于扶贫工作就偃旗息鼓。关爱行动,一件件暖心举措,很好地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的温暖惠万家的为民情怀,让广大人民看到了振兴乡村、富民兴陇的美好前景。

关爱行动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解决“急难愁盼”温暖了脱贫群众的心;大练兵炼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大比武比出了干事创业的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厚植人民情怀,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共产党人的一生,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围绕大局转,盯着大局干,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务必最大限度发挥农民力量,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在工作的每个环节,树立正确政绩观,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在深入农村,了解基层的冷暖,体验农民的艰辛中,懂得珍惜岗位,敬业爱岗。农村不仅仅是粮食作物的沃土,更是锻炼干部成长的沃土。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农民学,知行合一,练就本领,培养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因为农民是淳朴、善良的人,他们始终心怀希望,对工作生活任劳任怨、舍得吃苦,餐桌上丰富的食物出自于农民勤劳的双手,衣、住、行这些关键领域也记录着农民工的辛劳成果。我们要在为农民服务中亲身体验农民生活,感受百姓疾苦,多与农民交朋友、聊家常,与农民建立深厚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有些时候,农民直言不讳反应的问题针对性很强,直击问题的本质,正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源泉。把群众当家人而不是旁人、当自己人而不是外人,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促膝谈心,架起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

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态度也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对党和国家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厚度;对群众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密度。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会寒了百姓的心。要怀着“鱼水相依”的情感,主动深入群众,去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在一举一动中思百姓冷暖,用心做好每一件民生“小事”。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热度”,于细微之处,让百姓感受到党的“温度”。改变都在细节里,情感更在毫微中,慢慢地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要依靠扎实的调查研究,摸准摸透“实事”,下足“求是”功夫,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方案举措。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拜人民为师,又与群众交友,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与群众建立真感情,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要想在基层打开工作局面,融入群众之中,掌握群众的情况,就要多与基层群众里的“热心人”交朋友,以更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改进工作方法,更好赢得群众信任,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没有哪本教科书能逐一讲授,只有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才能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在思考、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学会换位思考,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群众的所忧所难,不仅有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也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心。

基层辛苦,收获更多。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不仅要成为有能力的干部,也要成为有温度的干部。与其等群众找上门,不如找上群众门,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要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实现群众利益,做到群众满意,是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不做亏党的事,不做亏人的事,不做亏心的事。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正确的办法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如何对待群众问题始终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首要问题,折射出不同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感情,反映出不同的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装在脑里、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台上;群众在你心中的位置有多高,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才有多重。打开群众的“心门”,听到知心话,成为贴心人。

要把对党绝对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党员干部点点滴滴的作风中、干事创业的激情里。要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的重要论述。把大练兵炼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大比武比出的干事创业的使命,活动开展中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和成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准确把握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新家园。

我们要充满信心,发扬成绩,总结经验,看到不足,完善机制,提升质量,持续推进。把人民至上、人民情怀渗透其中,多到群众最需要、返贫有风险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着眼大局开展理论性调研,着眼重大问题开展决策性调研,着眼热点难点开展对策性调研,着眼典型开展经验性调研,着眼成果转化开展针对性调研,着眼讲好甘肃乡村振兴故事开展总结性调研,深入挖掘、专题调研、认真总结、广泛宣传监测帮扶、东西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资金资产监管、考核评估、乡村建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和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发挥各种媒体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活动,营造接续奋斗、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热爱呈现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作者系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学习园地    
高端视点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时间:2021-10-26 15:07:2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伯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句话是今年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时,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疏属山下九真观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的两行十分醒目的字,看到这两行字,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了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说,“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杨家沟革命旧址,“来这里看看,了却一个心愿”。在杨家沟生活的120天,毛泽东同志常穿一身灰蓝旧军装,写下40余篇文献及80余封电文稿。从“最小的司令部”到“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就是这几孔窑洞,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正是在这里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就《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8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那份举重若轻的气魄,就在这一孔孔窑洞里决胜千里,山沟沟的光芒照亮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风范,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规划好、思虑到。” 

习近平总书记讲起周恩来同志的一句评价,“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高瞻远瞩啊!毛主席在这里既指挥西北战场,又指挥全国战场,同时考虑的还有新政权建立之后的事。” 就在这次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绥德县城西南张家砭镇的郝家桥村。这里留下老一辈共产党人求真务实、重视调查研究调研的佳话。它是中共绥德地委在1943年春经过1个多月调查研究,发现的一个模范村。“78年了,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发扬光大。领头带头作用靠的是什么,可以总结出党建的一些经验来。”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一个是调查研究。通过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是毛主席带给全党的好作风、好传统。一个是树立典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好经验、好典型,推广学习弘扬。再一个就是,建好党支部、选好的带头人,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觉悟提高起来、认识升华起来,共同把事业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中国最穷的地方我都走到了,现在全是旧貌换新颜。把生活过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当年在这里创建根据地、最后解放全中国,一直在琢磨的。干好这件事情共产党人才能交上好答卷,否则不合格啊。”在郝家桥和乡亲们告别时,总书记回顾这一行,语重心长:“到这里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体会,可以说满载而归。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从井冈山走到陕北,从陕北到西柏坡,再走到北京,一路上赶考。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建党100年,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要继续把这条路走好。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们调研指导处党支部的每个党员干部,深深为习近平总书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时的深情话语而感动。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由此让我们联想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的窑洞里,15岁的习近平就开始思考中国,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曾先后书写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1974年1月,习近平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一年,他二十岁。 七年农民生活,让习近平记住了人民、记住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心里。他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来源于他饱尝艰辛的特殊成长经历。从地方到中央,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他说,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入了党,就要一辈子一心一意地跟党走,对党就要知恩感恩报恩。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他说“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习近平有着40多年的工作经历,从村到县,从市到省,他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知民间疾苦,深切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期盼---他懂老百姓的心!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检验对党忠诚的四条标准:大是大非面前能否站稳立场; 艰难险阻时刻能否挺身而出;失意委屈之时能否不忘初心;工作生活之中能否表里如一。回想曾经为脱贫攻坚奋战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这份沉甸甸的付出让人终生难忘,已成为我们这代人永恒的记忆,终身值得永远怀念。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我们能够参与其中、奋斗其中,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无尚荣光。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什么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什么是“两个维护”、人民情怀,什么是克己奉公、清白做人,什么是求真务实、忍辱负重,什么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什么是站在困难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号召的那样,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脱贫摘帽后,脱贫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迫在眉睫!甘肃省乡村振兴局今年5月25日上午挂牌成立以来,局党组带领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担当作为,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本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找准自身职能定位,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有效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东西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资金资产监管、考核评估、乡村建设、机关党建、意识形态等工作,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扎实苦干实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成效明显,尤其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开展的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和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契合,成为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载体,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口,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成为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特色亮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省委党校一位领导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行动一活动”的做法和亮点,措施具体,内含丰富,为全国兄弟省市为老百姓把实事办好,提供了可借鉴、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省委党校一位教授说,关爱行动,心系群众,关爱人民,内容新,措施实,有现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兰州文理学院一位教授说,“一行动一活动”,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在用切实的行动帮群众办实事。一海外留学生说,对农村老幼妇女的具体关爱工作展现人性光辉,让人们对甘肃的未来充满信心! 兰州大学一位院长说,关爱行动的实事办到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心坎上了! 中央驻甘单位一领导说,甘肃的关爱行动,体现党性,展现作风,情系民生,有指导,有措施,有爱心,有担当,更有振兴乡村的使命!中央驻甘单位一部门领导说,甘肃防止返贫工作抓的细,抓的实,有思路,有办法、有措施。

陇南市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76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曹进学老人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老百姓都像他的亲人一样对待,处处为我们着想,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不愁,吃饭、看病、上学都不愁,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临夏州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66岁的马一狄里说“我是一个脱贫户,以前我们一家人饭吃不饱,喝不上水,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如今,自来水拉通了,路修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我现在牛也养上了,羊也养上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庆阳市镇原县殷家城乡77岁的防返贫监测户张志录老人说,党的政策太好了,我们吃水不愁了,道路平展了,山地变成平地了,我儿子儿媳治病有保障了!我们总不能啥都靠共产党,以后的好生活,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梁东村76岁老党支部书记马正喜说,现在水通了,路好了,房屋都翻新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英明的党中央!梁西村三社51岁的脱贫监测户苏永红说,以前养二三头牛,现在养了八头牛;看病有报销,生活有保障,吃穿都不愁,都是党的政策好,以后的好日子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人人必须尽责,这是紧迫而艰巨的战斗,容不得丝毫懈怠,不能有半点闪失。兰州市各乡镇村社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挺身而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一线。红古区华龙街道100多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员出动,连续作战。小区王奶奶是失独家庭,因常年患病无法出行,社区联络员前往王奶奶家中,小心翼翼地背着王奶奶前往区医院,全程陪护在身边,另一名同志在咨询处、预检、接种室、留观点等来回奔波,汗流浃背,王奶奶流下了泪水。在我的家乡陇南市西和县,县残联在十里镇小麦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站与管理人员为服务对象刚喜儿过生日,他微笑着说“这是我五十多年来过的最幸福的一次生日”。张掖市临泽县以“晒被子·比孝心”活动为切入点,老人的被子暖不暖?脏不脏?厚不厚?潮不潮?旧不旧?乱不乱?有没有异味?棉絮平整不?这一系列问题,“一月一评比”,采取“两看、两摸、一闻、一问”的方式,迎刃而解,晒暖了60岁以上留守老人的心。

武威市凉州区一位乡镇镇长说,以积极态度得力措施,扎实作风做好防止返贫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关爱底层群众,满满的为民情怀。平凉市政府驻静宁县一第一书记说,关爱行动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所在,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基本底线。作为一名帮扶队员,我们必须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张掖市乡村振兴系统一干部说,“一行动一活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所在,也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深入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升华,且通过“一行动一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

甘南州玛曲县一驻村工作队长说,防返贫监测大排查、六必访、六必查,为我们驻村工作教会了方法,明确了路径。陇南市康县一乡镇人大主席说,“一行动一活动”方法措施精准到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我们基层工作者如何抓、如何干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子。

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一驻村工作队队长说,关爱行动通过政策实际落实,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帮人民之所需,扎扎实实为人民做好事。我们也要强思想,练精兵,熟业务,携扶老幼,关怀民生,大爱无疆,建设美丽乡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天水市秦安县一乡镇党委书记说,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把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

临夏市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说,真情关爱身边群众,急群众之所急,一点一滴汇聚大爱无疆,民族振兴必须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必须群众安居乐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时不我待!金川公司派驻积石山县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说,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全国脱贫看甘肃,虽然我们脱贫了,但不等于贫困现象不会发生,不等于扶贫工作就偃旗息鼓。关爱行动,一件件暖心举措,很好地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党的温暖惠万家的为民情怀,让广大人民看到了振兴乡村、富民兴陇的美好前景。

关爱行动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解决“急难愁盼”温暖了脱贫群众的心;大练兵炼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大比武比出了干事创业的使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厚植人民情怀,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共产党人的一生,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围绕大局转,盯着大局干,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务必最大限度发挥农民力量,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在工作的每个环节,树立正确政绩观,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在深入农村,了解基层的冷暖,体验农民的艰辛中,懂得珍惜岗位,敬业爱岗。农村不仅仅是粮食作物的沃土,更是锻炼干部成长的沃土。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农民学,知行合一,练就本领,培养肯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因为农民是淳朴、善良的人,他们始终心怀希望,对工作生活任劳任怨、舍得吃苦,餐桌上丰富的食物出自于农民勤劳的双手,衣、住、行这些关键领域也记录着农民工的辛劳成果。我们要在为农民服务中亲身体验农民生活,感受百姓疾苦,多与农民交朋友、聊家常,与农民建立深厚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有些时候,农民直言不讳反应的问题针对性很强,直击问题的本质,正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源泉。把群众当家人而不是旁人、当自己人而不是外人,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促膝谈心,架起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

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态度也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对党和国家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厚度;对群众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密度。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会寒了百姓的心。要怀着“鱼水相依”的情感,主动深入群众,去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在一举一动中思百姓冷暖,用心做好每一件民生“小事”。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热度”,于细微之处,让百姓感受到党的“温度”。改变都在细节里,情感更在毫微中,慢慢地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要依靠扎实的调查研究,摸准摸透“实事”,下足“求是”功夫,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方案举措。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拜人民为师,又与群众交友,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与群众建立真感情,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要想在基层打开工作局面,融入群众之中,掌握群众的情况,就要多与基层群众里的“热心人”交朋友,以更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改进工作方法,更好赢得群众信任,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没有哪本教科书能逐一讲授,只有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才能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持在思考、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学会换位思考,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群众的所忧所难,不仅有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也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心。

基层辛苦,收获更多。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不仅要成为有能力的干部,也要成为有温度的干部。与其等群众找上门,不如找上群众门,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要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实现群众利益,做到群众满意,是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不做亏党的事,不做亏人的事,不做亏心的事。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正确的办法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如何对待群众问题始终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首要问题,折射出不同的立场、态度、观点和感情,反映出不同的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装在脑里、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台上;群众在你心中的位置有多高,你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才有多重。打开群众的“心门”,听到知心话,成为贴心人。

要把对党绝对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初心和使命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党员干部点点滴滴的作风中、干事创业的激情里。要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的重要论述。把大练兵炼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大比武比出的干事创业的使命,活动开展中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敬业爱岗、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和成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准确把握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需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新家园。

我们要充满信心,发扬成绩,总结经验,看到不足,完善机制,提升质量,持续推进。把人民至上、人民情怀渗透其中,多到群众最需要、返贫有风险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着眼大局开展理论性调研,着眼重大问题开展决策性调研,着眼热点难点开展对策性调研,着眼典型开展经验性调研,着眼成果转化开展针对性调研,着眼讲好甘肃乡村振兴故事开展总结性调研,深入挖掘、专题调研、认真总结、广泛宣传监测帮扶、东西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资金资产监管、考核评估、乡村建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和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发挥各种媒体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活动,营造接续奋斗、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热爱呈现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作者系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调研指导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