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多举措推动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自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以来,港南区生猪养殖的存栏量和出栏量下降,区委区政府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恢复生猪生产,取得良好实效。
政策措施护航,恢复生猪生产。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港南实际,制定实施《港南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港南政办〔2020〕1号),划分禁养区与适养区。在适养区内按适度规模、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原则,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全面实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目标。制定实施《港南区实施菜篮子工程保障肉品供应方案》,重点支持种猪场和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复产,2020年评估合格恢复生产的生猪养殖基地40个,2021年预计达到60个。
落实扶持措施,融资建设猪场。2019至今,筹集补助资金4129.181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及升级改造铁桶猪场,其中新建猪场17家,扩建、改造铁桶猪场75家。通过扶持推进猪场建设,进一步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与扬翔合作,推广防非“铁桶”模式。学习推广扬翔公司探索与实践得出的“铁桶猪场”复产模式,筛选符合复产条件的养殖场,为复产养殖户实施“一场一策”,守好“12条防控非洲猪瘟路线”,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由扬翔防非服务中心统一放苗,统一配送洗消安全的生产、生活物资,构建“铁桶猪舍+封闭式洁净物流+养猪能力赋能中心”的稳固防非阵地,帮助养殖户成功复产。全区与扬翔公司+农户合作达50户,出栏生猪8.9万头,养殖收益6131万元。
加大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2020年3月以来,港南区与和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签订1.5亿、5.6亿、20亿等生猪重点产业项目和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项目,加快本地区的生猪产业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稳定发展。
建规模屠宰企业,助力养殖发展。扬翔食品产业园项目暨年屠宰200万头肉猪及配套食品深加工项目选址在港南区苏湾工业区,用地面积300亩,设计年屠宰200万头生猪,配套开展食品深加工,年生产18万吨冷鲜肉及2万吨肉制品。项目正在火热实施,建成后可带动地方就业200人,助力港南区养殖业及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有效保障猪肉产品供给,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
推进品牌认证,担当敢为人先。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2021年2月3日,港南大力打造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生猪无非洲猪瘟小区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成为全国第一批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香江种猪场、桂妃山种猪场、蝙蝠山种猪场、牛栏山种猪场、天梯山公猪站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定为“2020年第一批五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桂妃山种猪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0年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率先在港南区上线试点运行(广西第一),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信息化和可追溯,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供给安全,提升产业宏观调控能力。
港南区多举措推动生猪生产恢复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26家规模养殖场恢复生猪生产,今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51.3282万头,同比增长51.68%,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生猪总存栏量50.8304万头,同比增长12.33%,获得财政部2021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港南区多举措推动生猪产能加快恢复
时间:2021-11-04 18:21:0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梁勇
自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以来,港南区生猪养殖的存栏量和出栏量下降,区委区政府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恢复生猪生产,取得良好实效。
政策措施护航,恢复生猪生产。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港南实际,制定实施《港南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港南政办〔2020〕1号),划分禁养区与适养区。在适养区内按适度规模、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原则,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全面实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目标。制定实施《港南区实施菜篮子工程保障肉品供应方案》,重点支持种猪场和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复产,2020年评估合格恢复生产的生猪养殖基地40个,2021年预计达到60个。
落实扶持措施,融资建设猪场。2019至今,筹集补助资金4129.181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及升级改造铁桶猪场,其中新建猪场17家,扩建、改造铁桶猪场75家。通过扶持推进猪场建设,进一步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疫情,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与扬翔合作,推广防非“铁桶”模式。学习推广扬翔公司探索与实践得出的“铁桶猪场”复产模式,筛选符合复产条件的养殖场,为复产养殖户实施“一场一策”,守好“12条防控非洲猪瘟路线”,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由扬翔防非服务中心统一放苗,统一配送洗消安全的生产、生活物资,构建“铁桶猪舍+封闭式洁净物流+养猪能力赋能中心”的稳固防非阵地,帮助养殖户成功复产。全区与扬翔公司+农户合作达50户,出栏生猪8.9万头,养殖收益6131万元。
加大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2020年3月以来,港南区与和大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签订1.5亿、5.6亿、20亿等生猪重点产业项目和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项目,加快本地区的生猪产业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稳定发展。
建规模屠宰企业,助力养殖发展。扬翔食品产业园项目暨年屠宰200万头肉猪及配套食品深加工项目选址在港南区苏湾工业区,用地面积300亩,设计年屠宰200万头生猪,配套开展食品深加工,年生产18万吨冷鲜肉及2万吨肉制品。项目正在火热实施,建成后可带动地方就业200人,助力港南区养殖业及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有效保障猪肉产品供给,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
推进品牌认证,担当敢为人先。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2021年2月3日,港南大力打造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生猪无非洲猪瘟小区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成为全国第一批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香江种猪场、桂妃山种猪场、蝙蝠山种猪场、牛栏山种猪场、天梯山公猪站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定为“2020年第一批五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桂妃山种猪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0年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率先在港南区上线试点运行(广西第一),实现生猪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信息化和可追溯,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供给安全,提升产业宏观调控能力。
港南区多举措推动生猪生产恢复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26家规模养殖场恢复生猪生产,今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51.3282万头,同比增长51.68%,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生猪总存栏量50.8304万头,同比增长12.33%,获得财政部2021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