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东龙口:全面打造“精致黄山馆”乡村振兴新样板

时间:2021-10-09 20:49:1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微信截图_20211009204423.png

山东省龙口市黄山馆镇凭海临河,是明清古驿,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人口1.14万人,是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7月被列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黄山馆镇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引导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中,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享受。

纵深提升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蝶变”

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黄山馆”作为最终目标,坚持“党的建设高位引领、勠力同心高位聚能、精益求精高位推进”大整治格局,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党员带头,群众跟进。镇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村级“两委”主动牵头,组成“突击队”,812名村级党员每人划分一块“责任田”,51名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五到1个村集中整治,利用“主题党日”,将“自选动作”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形成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二是同频发力,因村制宜。为了让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黄山馆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广泛开展调研,实行社区村“单元长制”和非社区村“胡同长制”精细化积分管理机制,由工作片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村民所获积分可以统一兑换生活用品。

三是讲究“面子”,注重“里子”。打造10公里精品绿化带,栽植各类苗木30余万棵,实施“一村一品”,建设花海、镜心湖、槐香园等30余处特色景点。为了充分满足群众生活、娱乐需求,镇党委对清理出来的空地因地制宜赋予新功能,修建“微花园”“微广场”“微果园”以及停车场等,将痛点、难点变成亮点、闪光点,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微信截图_20211009204519.png

闭环收集处置,让生态环境实现精准治理

以“精致黄山馆,洁美新生活”为品牌引领,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引领、闭环管理、精准分类、长效保持”的治理模式,全面实施环卫一体化管理。

一是一“户”一“桶”分类投。由镇政府按照常住人口户数统一购置1150个垃圾分类桶,分发给村民,上门安装,实现“垃圾分类不漏一人”。垃圾分类桶具有“轻巧、方便、可拆卸、封闭无异味”特点,并统一配有“温馨提示卡”,让村民明白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以周到细致的工作不断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二是一“员”一“车”有序收。“员”就是保洁员,每120户配一个保洁员,户数最多的村则配有3个保洁员,优先选择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精力体质较好、会使用电动三轮车的人员作为保洁员,并进行上岗前知识技能培训,确保人员精干;“车”就是电动三轮收集车,统一定制,配载两分类垃圾收集桶,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保证逐户有序收集。

三是村村有“房”定点集。为了解决原有垃圾桶分布杂乱等问题,镇领导班子联合各村“两委”成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采取实地调研和座谈研讨形式,科学确定各村垃圾收集房建设位置以及“每120户的村1个”的数量标准,全镇共建设12个“四分类五窗口”式且符合馆驿文化特色的垃圾收集房,可同时容纳10个垃圾收集桶,实行专人专管,大大缩短了收运距离,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保证 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应收尽收、生态处置,镇党委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一体化”进行详细梳理和明确,形成了“闭环式”运转机制,实现垃圾分类桶、保洁员、收集车、转运车“齿轮式”咬合,衔接顺畅、闭环运转,达到生态高效处理目的。

共谋共治共享,让善治模式成为为民服务载体

把“诚信黄山馆”建设作为一项极端重要任务抓实抓细,一轴贯通乡村治理全范围,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出两种善治路径。

一是创优治理机制,强化融合发展。在社区村创建“家务善治”硬载体,成立“家务善治会”,采用“固定成员+临时成员”的方式组建“管家团”,每月20日召开“家务会”,共商共建新家园。建立“村民信誉等级积分”机制,对参与禁毒宣传、带动四德新风、助力平安村居建设等七个方面表现情况进行累计赋分,并按照信誉积分情况给予表彰,激励全体村民成为“家务善治”的谋划者、参与者、实践者。

二是创新组织相加,探索联村共治。按照“党建先行”理念,瞄准建立一支团结一心的“领头羊”队伍,积极搭建共治平台,实现非社区村各党组织间的“相加”。成立“姊妹团”工作指导小组,村书记叫到一起,创新推动了单个党组织的“独角戏”变成五个村级党组织的“大合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相邻两个村将卫生保洁范围主动向村外延伸10米,在村与村之间形成“交叉保洁区”,打破了以往各家顾各家、边界无人管等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优势互补,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接续引来“乡关一舍”金银花种植园、太空芦竹饲草种植园、桂花流苏种植园等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在道路安全领域整治中,各村劝导员对未戴头盔、违规载人的三轮车,无论是哪个村村民,都进行劝导,集聚合力共建平安家园。

QQ截图20211009205357.jpg

融汇优势资源,让乡村振兴集聚“助推力”

一是因势利导壮大产业元素。借势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整合土地资源,科学划片、一体推进,实现示范片区打造与群众致富增收双促进。引导各村集体对接域内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两大农业企业,将闲散、撂荒土地进行整合,探索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合作经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抱团发展,镇域共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个、联合社1个,入社村民可获得“每亩地400-600元保底分红”+“企业支付收益的10%-15%二次分红”收益,还可优先到产业项目务工获取工资收入,有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9个行政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二是守正创新涵养文化元素。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开展“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挖掘馆驿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孝德文化资源,对各村古文化、古树、古宅、古物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一条连接7个村、长约10公里的民俗旅游观光带;对辖区内徐镜心故居进行扩展,打造农耕文明展示基地,实现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机融合;创建志愿梦三角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二十四孝贤”、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让“孝、仁、忠、义、礼、信、勤”的传统美德化于心、见于行。同时,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将黄山馆镇打造成集度假休闲、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三是外引内育激活人才元素。持续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着力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组建“招才引智”专班,与企业建立双向沟通联络机制,每年常态化走进科研院校、企业开展招引工作,先后柔性引进来自中国工程院、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的5名高层次人才和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研究所研发团队,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兴企、科技兴农。鼓励在外人才参与家乡建设、服务家乡发展,搭建青年农民创业园,先后有5名乡贤返乡创业、3名青年人才创办农场。同时,全力做好内部挖潜文章,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力促进农民致富和农业发展。

下步,龙口市黄山馆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关于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为引领,结合镇域实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的探索,突出特色,形成亮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兴镇、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以五大振兴为主线,以产业兴旺为主体,以田园风光为基底,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愿景的乡村振兴之路,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古驿黄山馆,和美新家园”。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聚焦两会

山东龙口:全面打造“精致黄山馆”乡村振兴新样板

时间:2021-10-09 20:49:1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微信截图_20211009204423.png

山东省龙口市黄山馆镇凭海临河,是明清古驿,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人口1.14万人,是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7月被列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黄山馆镇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践行群众路线,积极引导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中,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享受。

纵深提升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蝶变”

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黄山馆”作为最终目标,坚持“党的建设高位引领、勠力同心高位聚能、精益求精高位推进”大整治格局,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党员带头,群众跟进。镇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村级“两委”主动牵头,组成“突击队”,812名村级党员每人划分一块“责任田”,51名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五到1个村集中整治,利用“主题党日”,将“自选动作”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形成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二是同频发力,因村制宜。为了让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黄山馆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广泛开展调研,实行社区村“单元长制”和非社区村“胡同长制”精细化积分管理机制,由工作片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村民所获积分可以统一兑换生活用品。

三是讲究“面子”,注重“里子”。打造10公里精品绿化带,栽植各类苗木30余万棵,实施“一村一品”,建设花海、镜心湖、槐香园等30余处特色景点。为了充分满足群众生活、娱乐需求,镇党委对清理出来的空地因地制宜赋予新功能,修建“微花园”“微广场”“微果园”以及停车场等,将痛点、难点变成亮点、闪光点,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微信截图_20211009204519.png

闭环收集处置,让生态环境实现精准治理

以“精致黄山馆,洁美新生活”为品牌引领,积极探索实施“党建引领、闭环管理、精准分类、长效保持”的治理模式,全面实施环卫一体化管理。

一是一“户”一“桶”分类投。由镇政府按照常住人口户数统一购置1150个垃圾分类桶,分发给村民,上门安装,实现“垃圾分类不漏一人”。垃圾分类桶具有“轻巧、方便、可拆卸、封闭无异味”特点,并统一配有“温馨提示卡”,让村民明白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以周到细致的工作不断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二是一“员”一“车”有序收。“员”就是保洁员,每120户配一个保洁员,户数最多的村则配有3个保洁员,优先选择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精力体质较好、会使用电动三轮车的人员作为保洁员,并进行上岗前知识技能培训,确保人员精干;“车”就是电动三轮收集车,统一定制,配载两分类垃圾收集桶,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保证逐户有序收集。

三是村村有“房”定点集。为了解决原有垃圾桶分布杂乱等问题,镇领导班子联合各村“两委”成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采取实地调研和座谈研讨形式,科学确定各村垃圾收集房建设位置以及“每120户的村1个”的数量标准,全镇共建设12个“四分类五窗口”式且符合馆驿文化特色的垃圾收集房,可同时容纳10个垃圾收集桶,实行专人专管,大大缩短了收运距离,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保证 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应收尽收、生态处置,镇党委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一体化”进行详细梳理和明确,形成了“闭环式”运转机制,实现垃圾分类桶、保洁员、收集车、转运车“齿轮式”咬合,衔接顺畅、闭环运转,达到生态高效处理目的。

共谋共治共享,让善治模式成为为民服务载体

把“诚信黄山馆”建设作为一项极端重要任务抓实抓细,一轴贯通乡村治理全范围,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出两种善治路径。

一是创优治理机制,强化融合发展。在社区村创建“家务善治”硬载体,成立“家务善治会”,采用“固定成员+临时成员”的方式组建“管家团”,每月20日召开“家务会”,共商共建新家园。建立“村民信誉等级积分”机制,对参与禁毒宣传、带动四德新风、助力平安村居建设等七个方面表现情况进行累计赋分,并按照信誉积分情况给予表彰,激励全体村民成为“家务善治”的谋划者、参与者、实践者。

二是创新组织相加,探索联村共治。按照“党建先行”理念,瞄准建立一支团结一心的“领头羊”队伍,积极搭建共治平台,实现非社区村各党组织间的“相加”。成立“姊妹团”工作指导小组,村书记叫到一起,创新推动了单个党组织的“独角戏”变成五个村级党组织的“大合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相邻两个村将卫生保洁范围主动向村外延伸10米,在村与村之间形成“交叉保洁区”,打破了以往各家顾各家、边界无人管等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优势互补,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接续引来“乡关一舍”金银花种植园、太空芦竹饲草种植园、桂花流苏种植园等项目,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在道路安全领域整治中,各村劝导员对未戴头盔、违规载人的三轮车,无论是哪个村村民,都进行劝导,集聚合力共建平安家园。

QQ截图20211009205357.jpg

融汇优势资源,让乡村振兴集聚“助推力”

一是因势利导壮大产业元素。借势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整合土地资源,科学划片、一体推进,实现示范片区打造与群众致富增收双促进。引导各村集体对接域内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格润富德农牧科技股份两大农业企业,将闲散、撂荒土地进行整合,探索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合作经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抱团发展,镇域共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个、联合社1个,入社村民可获得“每亩地400-600元保底分红”+“企业支付收益的10%-15%二次分红”收益,还可优先到产业项目务工获取工资收入,有效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9个行政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二是守正创新涵养文化元素。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开展“乡村记忆”工程,深入挖掘馆驿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孝德文化资源,对各村古文化、古树、古宅、古物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一条连接7个村、长约10公里的民俗旅游观光带;对辖区内徐镜心故居进行扩展,打造农耕文明展示基地,实现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机融合;创建志愿梦三角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二十四孝贤”、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让“孝、仁、忠、义、礼、信、勤”的传统美德化于心、见于行。同时,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将黄山馆镇打造成集度假休闲、康体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三是外引内育激活人才元素。持续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着力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组建“招才引智”专班,与企业建立双向沟通联络机制,每年常态化走进科研院校、企业开展招引工作,先后柔性引进来自中国工程院、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的5名高层次人才和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研究所研发团队,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兴企、科技兴农。鼓励在外人才参与家乡建设、服务家乡发展,搭建青年农民创业园,先后有5名乡贤返乡创业、3名青年人才创办农场。同时,全力做好内部挖潜文章,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力促进农民致富和农业发展。

下步,龙口市黄山馆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关于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为引领,结合镇域实际,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的探索,突出特色,形成亮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兴镇、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以五大振兴为主线,以产业兴旺为主体,以田园风光为基底,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愿景的乡村振兴之路,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古驿黄山馆,和美新家园”。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