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汉阴:数字赋能防返贫

时间:2021-11-29 16:29:0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汉阴县地处陕南秦巴腹地,“十三五”期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县之一。全县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辖10个镇,141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31.1万,其中农业人口27.2万。脱贫攻坚期间,全县有26811户74615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今年以来,汉阴县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加强动态监测,持续精准施策,做到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主要做法:

责任网格化,夯实“三全”基础。

一是细化网格夯全域。依托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精细化监测帮扶,分片区设立一级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二级网格,按照就便就近就亲的原则确定三级网格,全县共划分4876个基础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党员、人大代表担任,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监测全覆盖”。二是“三线”联系夯全面。将全县141个行政村及15个社区10.39万户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内监测,帮扶干部负责脱贫户,村“四支队伍”负责“三类”重点监测户,村民小组长和中心户长负责其他农户,实行分片到户、包户到人,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体系。三是整合力量夯全员。103名“第一书记”、164名驻村工作队员、236名监测帮扶信息员、2502名县镇村干部、4386名网格员全覆盖负责网格内所有农户动态监测预警,时时关注、天天监测、周周统计、月月研判,夯实了全域、全面、全员的“三全”动态监测帮扶基础。

监测信息化,确保四个精准。

一是数据共享,信息录入精准。在汉阴县“321”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试点研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PC端及手机APP,将农户家庭成员、收入、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集成建立全量化数据中心,细化数据分类,定期开展比对,随时可查询基本指标、风险指标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情况,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各村“四支队伍”通过手机现场就能完成发现、初核、录入等工作,并随时随地上传信息,自动比对汇总,自动生成统计台账,确保数据信息精准,避免重复填表报数采集信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是纵横联动,问题摸排精准。一方面,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农户申报、村级排查、帮扶干部排查、网络上报、系统监测、热线电话受理6条渠道,实现问题申报多元化;另一方面,通过医保和残联部门的病残数据、民政部门的低保数据、住建部门的住房安全数据以及应急管理、卫健部门的灾情疫情等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建立上下联动、纵横联动的返贫致贫线索发现机制,织密织牢动态监测网。

三是可视调度,统筹指挥精准。全县接入二级视频监控406路、三级视频监控4860余路,全县10个镇、156个村(社区)全部接入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点对点交流互动、调度指挥,使各项指令精准及时传达落实到村,确保了全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统筹指挥精准。

四是流程管理,帮扶落实精准。严格按照“ 风险发现、村初核、镇复核、县审定交办、部门受理、跟踪回访、核实验收、风险消除”八步工作流程,对纳入的三类监测对象逐一落实帮扶责任人,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在入户督导的同时,强化电子督查,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对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帮扶主体、帮扶措施、跟踪回访等方面全程跟踪督办,自动预警提醒,形成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闭环。

帮扶靶向化,创新四大举措。

一是创新“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破解脱贫户持续增收问题。按照“加入一个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的“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全县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脱贫群众带资入社1.4万户,新发展茶叶、蚕桑、猕猴桃等中长期特色产业6.9万亩,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委托代管、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全覆盖。

二是创新后续扶持,破解易地搬迁户防返贫问题。全面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按照1个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搭建便民服务、平价购物、老人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红白理事等“5+3X”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难题。

三是创新医养结合,破解特殊群体防返贫问题。目前,全县11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150人,已建成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3所,建有医务室、康复理疗室、心理咨询室,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招聘156名护理人员,其中脱贫人口45人、残疾人18人,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四是创新防贫保险,破解突发严重困难户防返贫问题。按全县总人口10%的比例,县财政预算185万元建立防贫保险基金,对家庭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重大情况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的农户,通过行业部门政策支持后依然无法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启动防贫保险,由保险公司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防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

重要成效:

多渠道监测,风险申报方便快捷。汉阴县在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中,研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及手机APP,该平台有数据中心、巩固成果(防返贫监测)、乡村振兴、智能查询等8个模块,基本实现了“多种途径把问题全面捞上来,一个闭环把帮扶及时落下去”的目标。

多措施帮扶,返贫致贫风险早消除。通过落实四大精准帮扶措施,将农户的需求在还没有形成风险之前及时采取措施早干预,将返贫致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截至10月上旬,全县共纳入脱贫不稳定户208户691人、边缘易致贫户182户50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4户100人,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565项。

经验启示:

脱贫攻坚精神要继续发扬。新的历史时期,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以抓脱贫攻坚的力度来抓乡村振兴,达到工作的力度和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不能变、工作重心不能变、统筹协调机制不能变“三个不能变”。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走向信息化。研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有申报易操作、全覆盖、智能化、减负担四个特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贫底线提供了数据支撑。

“防”的重要性。汉阴县通过数字化防返贫监测和多措并举帮扶机制,达到了坚决杜绝返贫风险、把新增致贫消除在萌芽状态两个目的。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陕西安康    
聚焦两会

陕西汉阴:数字赋能防返贫

时间:2021-11-29 16:29:0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汉阴县地处陕南秦巴腹地,“十三五”期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县之一。全县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辖10个镇,141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31.1万,其中农业人口27.2万。脱贫攻坚期间,全县有26811户74615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今年以来,汉阴县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加强动态监测,持续精准施策,做到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主要做法:

责任网格化,夯实“三全”基础。

一是细化网格夯全域。依托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精细化监测帮扶,分片区设立一级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二级网格,按照就便就近就亲的原则确定三级网格,全县共划分4876个基础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党员、人大代表担任,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监测全覆盖”。二是“三线”联系夯全面。将全县141个行政村及15个社区10.39万户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内监测,帮扶干部负责脱贫户,村“四支队伍”负责“三类”重点监测户,村民小组长和中心户长负责其他农户,实行分片到户、包户到人,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体系。三是整合力量夯全员。103名“第一书记”、164名驻村工作队员、236名监测帮扶信息员、2502名县镇村干部、4386名网格员全覆盖负责网格内所有农户动态监测预警,时时关注、天天监测、周周统计、月月研判,夯实了全域、全面、全员的“三全”动态监测帮扶基础。

监测信息化,确保四个精准。

一是数据共享,信息录入精准。在汉阴县“321”基层治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试点研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PC端及手机APP,将农户家庭成员、收入、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集成建立全量化数据中心,细化数据分类,定期开展比对,随时可查询基本指标、风险指标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情况,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各村“四支队伍”通过手机现场就能完成发现、初核、录入等工作,并随时随地上传信息,自动比对汇总,自动生成统计台账,确保数据信息精准,避免重复填表报数采集信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二是纵横联动,问题摸排精准。一方面,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农户申报、村级排查、帮扶干部排查、网络上报、系统监测、热线电话受理6条渠道,实现问题申报多元化;另一方面,通过医保和残联部门的病残数据、民政部门的低保数据、住建部门的住房安全数据以及应急管理、卫健部门的灾情疫情等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建立上下联动、纵横联动的返贫致贫线索发现机制,织密织牢动态监测网。

三是可视调度,统筹指挥精准。全县接入二级视频监控406路、三级视频监控4860余路,全县10个镇、156个村(社区)全部接入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点对点交流互动、调度指挥,使各项指令精准及时传达落实到村,确保了全县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统筹指挥精准。

四是流程管理,帮扶落实精准。严格按照“ 风险发现、村初核、镇复核、县审定交办、部门受理、跟踪回访、核实验收、风险消除”八步工作流程,对纳入的三类监测对象逐一落实帮扶责任人,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在入户督导的同时,强化电子督查,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对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帮扶主体、帮扶措施、跟踪回访等方面全程跟踪督办,自动预警提醒,形成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闭环。

帮扶靶向化,创新四大举措。

一是创新“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破解脱贫户持续增收问题。按照“加入一个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的“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全县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脱贫群众带资入社1.4万户,新发展茶叶、蚕桑、猕猴桃等中长期特色产业6.9万亩,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委托代管、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全覆盖。

二是创新后续扶持,破解易地搬迁户防返贫问题。全面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按照1个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搭建便民服务、平价购物、老人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红白理事等“5+3X”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难题。

三是创新医养结合,破解特殊群体防返贫问题。目前,全县11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150人,已建成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3所,建有医务室、康复理疗室、心理咨询室,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招聘156名护理人员,其中脱贫人口45人、残疾人18人,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四是创新防贫保险,破解突发严重困难户防返贫问题。按全县总人口10%的比例,县财政预算185万元建立防贫保险基金,对家庭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重大情况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的农户,通过行业部门政策支持后依然无法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时,启动防贫保险,由保险公司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防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

重要成效:

多渠道监测,风险申报方便快捷。汉阴县在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中,研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及手机APP,该平台有数据中心、巩固成果(防返贫监测)、乡村振兴、智能查询等8个模块,基本实现了“多种途径把问题全面捞上来,一个闭环把帮扶及时落下去”的目标。

多措施帮扶,返贫致贫风险早消除。通过落实四大精准帮扶措施,将农户的需求在还没有形成风险之前及时采取措施早干预,将返贫致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截至10月上旬,全县共纳入脱贫不稳定户208户691人、边缘易致贫户182户50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4户100人,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565项。

经验启示:

脱贫攻坚精神要继续发扬。新的历史时期,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以抓脱贫攻坚的力度来抓乡村振兴,达到工作的力度和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不能变、工作重心不能变、统筹协调机制不能变“三个不能变”。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走向信息化。研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有申报易操作、全覆盖、智能化、减负担四个特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贫底线提供了数据支撑。

“防”的重要性。汉阴县通过数字化防返贫监测和多措并举帮扶机制,达到了坚决杜绝返贫风险、把新增致贫消除在萌芽状态两个目的。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