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安徽宿松凉亭镇:下足“绣花”功夫,绣出山村美景

时间:2021-12-15 08:50:0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吴金旺 朱向阳

“这里的污水已接入污水处理池,能及时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处理后,会有一些烂泥,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在里面种植莲藕。”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东山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杨春龙介绍村里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215084204.jpg

为打造“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山村,东山村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建立了由党员、村民组长、乡贤组成的议事机构,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理事会成员明确分工,负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深入群众家中,挨家挨户耐心做工作,争取群众大力支持,并带头宣传旱厕拆除政策,认领“门前三包”包户任务,制止乱扔乱抛行为,实行长效管理机制。

为强化污水治理,作为省级中心村的东山村,在自然村庄牌楼屋率先实施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出台了污水处理管护制度,建设了“雨污分流”管网系统。排污管连接到了各家各户,村民生活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直接进入过滤池,完全能够得到净化。净化之后的清水可以用来灌溉,没有一点异味。在排污口建设了人工湿地,种植了莲藕。农户门口的墙壁上都张贴了卫生习惯管护人员报修电话,排水管坏了可以随时报修。从窨井的建设、管护到污水处理,理事会成员全过程都参与。

“这里以前是老草堆,到处是垃圾、无功能用房和残垣断壁,我们进行了集中整治,清运了垃圾,拆除了无功能用房和残垣断壁,把这里平整为菜园,用竹子做篱笆把它围好,鸡鸭实行圈养。”随行的凉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朱向阳介绍,以前公路沿线环境看不得,真是脏、乱、差。现在,在拆除的老屋基、草堆处,镇村干部帮助村民建起了五小园,即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茶园,既充分利用了空地,又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村民收入。各家各户都建立了杂物间,乱堆乱放乱建的情况也没有了;村民组按照“四有四无”的标准,开展了美丽庭院评选,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评比,激励大家搞好庭院环境卫生。

在牌楼屋附近,有一口池塘,年久失修,基本丧失蓄水灌溉功能;池塘周边以前有一条狭窄的泥巴路,路上到处是鸡屎鸭屎猪屎,又臭又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们饱受其苦。结合环境整治,村里与群众签约,对池塘进行了彻底整修。采访时,我们看到一位村民正悠闲自得地在池塘边享受垂钓的乐趣。

“这口池塘比以前深好多了,国家投资四五万元,我们就地取材,把池塘深挖下去两米多,把取出的淤泥运到菜园肥土种菜,挖出来的黄土用来铺设水泥公路路基。”杨春龙指着面前的水泥路说,以前这里是烂泥区,现在我们投资12万余元,已经修起了循环水泥公路——连塘上路,公路边还安装了路灯,建起了马头墙,栽种了亮丽的红叶石楠等花木,环境十分清新优美。

为不让自家环境影响整体,村民们积极配合环境整治工作。村民贺遇保自己出钱,把家门口及其水沟铺上了水泥,一直连接到公路上,村里没有掏一分钱。村民贺五保也给自家门前的空地进行了硬化。“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茅厕旱厕都拆除了,现在连蚊子都没有了。”贺五保喜不自胜地,他指着路旁的宣传牌说:“你看,‘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现在我们农村就跟这上面写的一样啊!”

记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该村把这里的香樟古树、大泡桐树、竹林等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还建立了农耕文化展示厅。展厅内,犁、耙、锄头、酒壶、石锁、对窝、石舂、碾子、算盘、木锅盖、煤油灯……这些随着时代变迁即将消失在人们视野里的各种农户用具一应俱全,着实能勾起人们对过往的无限回忆。

为切实加强管理,农户墙壁上多处张贴了醒目的《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保护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在村主干道旁,设有多个“绿化、亮化、道路、环境卫生管护”责任牌,责任牌上都写明相关镇村干部和党员的姓名、手机号码,构建了“镇干+村干+党员”的联合监管模式,以加强其管护责任,形成了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我镇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下足‘绣花’功夫,对各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全力整治,用心描画乡村美丽风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凉亭镇党委书记尹建军表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参与互动
010—84298763
公共微信

安徽宿松凉亭镇:下足“绣花”功夫,绣出山村美景

时间:2021-12-15 08:50:0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吴金旺 朱向阳

“这里的污水已接入污水处理池,能及时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处理后,会有一些烂泥,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在里面种植莲藕。”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宿松县凉亭镇东山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杨春龙介绍村里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215084204.jpg

为打造“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山村,东山村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建立了由党员、村民组长、乡贤组成的议事机构,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理事会成员明确分工,负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深入群众家中,挨家挨户耐心做工作,争取群众大力支持,并带头宣传旱厕拆除政策,认领“门前三包”包户任务,制止乱扔乱抛行为,实行长效管理机制。

为强化污水治理,作为省级中心村的东山村,在自然村庄牌楼屋率先实施了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出台了污水处理管护制度,建设了“雨污分流”管网系统。排污管连接到了各家各户,村民生活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直接进入过滤池,完全能够得到净化。净化之后的清水可以用来灌溉,没有一点异味。在排污口建设了人工湿地,种植了莲藕。农户门口的墙壁上都张贴了卫生习惯管护人员报修电话,排水管坏了可以随时报修。从窨井的建设、管护到污水处理,理事会成员全过程都参与。

“这里以前是老草堆,到处是垃圾、无功能用房和残垣断壁,我们进行了集中整治,清运了垃圾,拆除了无功能用房和残垣断壁,把这里平整为菜园,用竹子做篱笆把它围好,鸡鸭实行圈养。”随行的凉亭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朱向阳介绍,以前公路沿线环境看不得,真是脏、乱、差。现在,在拆除的老屋基、草堆处,镇村干部帮助村民建起了五小园,即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茶园,既充分利用了空地,又美化了环境,增加了村民收入。各家各户都建立了杂物间,乱堆乱放乱建的情况也没有了;村民组按照“四有四无”的标准,开展了美丽庭院评选,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评比,激励大家搞好庭院环境卫生。

在牌楼屋附近,有一口池塘,年久失修,基本丧失蓄水灌溉功能;池塘周边以前有一条狭窄的泥巴路,路上到处是鸡屎鸭屎猪屎,又臭又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们饱受其苦。结合环境整治,村里与群众签约,对池塘进行了彻底整修。采访时,我们看到一位村民正悠闲自得地在池塘边享受垂钓的乐趣。

“这口池塘比以前深好多了,国家投资四五万元,我们就地取材,把池塘深挖下去两米多,把取出的淤泥运到菜园肥土种菜,挖出来的黄土用来铺设水泥公路路基。”杨春龙指着面前的水泥路说,以前这里是烂泥区,现在我们投资12万余元,已经修起了循环水泥公路——连塘上路,公路边还安装了路灯,建起了马头墙,栽种了亮丽的红叶石楠等花木,环境十分清新优美。

为不让自家环境影响整体,村民们积极配合环境整治工作。村民贺遇保自己出钱,把家门口及其水沟铺上了水泥,一直连接到公路上,村里没有掏一分钱。村民贺五保也给自家门前的空地进行了硬化。“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茅厕旱厕都拆除了,现在连蚊子都没有了。”贺五保喜不自胜地,他指着路旁的宣传牌说:“你看,‘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现在我们农村就跟这上面写的一样啊!”

记得住乡愁,看得见青山。该村把这里的香樟古树、大泡桐树、竹林等都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还建立了农耕文化展示厅。展厅内,犁、耙、锄头、酒壶、石锁、对窝、石舂、碾子、算盘、木锅盖、煤油灯……这些随着时代变迁即将消失在人们视野里的各种农户用具一应俱全,着实能勾起人们对过往的无限回忆。

为切实加强管理,农户墙壁上多处张贴了醒目的《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保护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在村主干道旁,设有多个“绿化、亮化、道路、环境卫生管护”责任牌,责任牌上都写明相关镇村干部和党员的姓名、手机号码,构建了“镇干+村干+党员”的联合监管模式,以加强其管护责任,形成了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我镇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下足‘绣花’功夫,对各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全力整治,用心描画乡村美丽风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凉亭镇党委书记尹建军表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