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我的驻村纪实

时间:2022-01-06 11:56:4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常志强

2021年6月10日,我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选派到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转眼间已经半年有余。自驻村以来,我迅速转变角色,及时进入状态,通过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在省厅的定点帮扶下,紧紧依靠镇党委、村“两委”,密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优势,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一抓双促”,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紧扣“一抓双促”总要求,深化“争创五面红旗,实施五牌联动 ”工程,做好理论武装、活动载体、规范建设、为民办事“四大文章”,引导全体党员学习有内容、活动有收获、思想受洗礼、担当更有为,为助力胡陈村乡村振兴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一是学习“八个方面”,做好理论武装“大文章”,累计集中学习14次。二是抓实“六个活动”,做好党建载体“大文章”,累计集中交流39次,开展专题党课6次,开展组织生活会2次,开展现场教学活动2次,开展主题党日6次。三是争创“五面红旗”,做好规范标准“大文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与省农机推广总站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双培双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2名,四是聚力“以小见大”,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强村党组织,筹措资金20余万元提升人居环境,引导全村207户脱贫户(或边缘户)参保“防贫保”综合保险,协调牧原集团爱心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8000元教育基金;疏通汛情期间村民田间地头积水沟渠12条1100余米;协调修缮改造梁庄损坏桥梁,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以“事要解决”为核心,解决邻里矛盾纠纷10条;协调镇村两级解决村小扩建征地问题。

聚焦巩固拓展,常态排查监测,防止返贫致贫

一是常态化排查,持续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全覆盖走访200户脱贫户和7户边缘户2次,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完善落实村组防范返贫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充分发挥9个自然村11个庄组18个小网格员的作用,实时动态监测,着力排查“三保障一安全”等问题,建立了月度排查台账,更新了207户脱贫户(或边缘户)的帮扶手册,逐户建立“户方案人措施”,落实了各项惠民政策,半年以来,累计开展大排查6次,开展排查总结汇报会6次,迎接省级督查评估3次。二是动态化整改,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问题1条(基层组织人才缺失),户下“三保障一安全”问题1条,省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督查问题4条,以整改为契机,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能力,补齐有效衔接的短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的风险。

聚焦产业振兴,盘活现有资产,创新收益模式

一是围绕“两改革一发展”,充分发挥“三变改革”的作用和成效影响,全面梳理村级扶贫资产,摸清家底和在建项目,核算了总额1335万元集体资产,及时处置损毁资产3项,盘活闲置资产2项,建立50项扶贫资产的台账,完成了2013年至2020年资产信息的登记,同时完善了资产管护运营和公益岗开发管理制度。半年以来,引进海宁金瑞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租赁村级闲置厂房,解决徽拖长期拖欠农机问题(置换一台2104型拖拉机),协调促进了有机肥加工厂的工程进度,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二是围绕村级低收益资产,创新模式,实现了“两个转变(转变原有部分资产收益的形式,变租赁为入股的形式;转变原有部分资产使用的形式,变他用为自用)。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产业和绿色经济三根杠杆撬动胡陈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20万,预计比2020年增加7万元,主要收入来源光伏电站、生产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劳务中介收入以及其他入股分红,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乡村治理,提升人居环境,铸造文明乡风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生态美、生活美“五美并进”为目标,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充满活力美丽乡村。一是环境整治塑形。持续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年度户厕改造372户,清理沟渠等垃圾500余方,改善了村居人居环境,让群众参与决策建设管护全过程,为脱贫群众开发管护公益岗5个,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二是文明乡风铸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深化“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细化“爱心超市”正向激励,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向群众传政策、传法律、传精神、传技术、传文化,群众通过传习活动、文明实践活动,活跃了思想、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技能,提升了群众的勤劳致富的本领。

聚焦发展谋划,坚持目标导向,实现有效衔接

驻村以来,主动听取了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产业带头人的发展意见,理清了产业发展现状。立足村情实际,完善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规划,让发展有了方向;着眼产业振兴,制定村级产业发展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清单,让发展有了目标;发挥单位优势,充分征求和尊重镇村发展意愿,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帮扶下,与县农业农村局协商支持帮扶事项8项,其中,确保类支持事项7个,争取类支持事项1个,目前已落实3项。截至目前,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项目完成两项,一个是有机肥加工厂,一个是自来水消毒设施。同时按照县镇要求,结合实际申报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26个,已入库4项。

乡村要想发展壮大,关键是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探索独有的发展模式,实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未来,我将围绕“四个充分”,推动胡陈村进一步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充分担当驻村角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以村为家,驻村“驻身”;以民为亲,驻村“驻心”;以号为令,驻村“驻责”。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心用情用力筑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修好通向群众的“致富路”,解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二是充分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以党建带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乡村振兴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支部建强、把支部书记带优、把党员队伍带好,把基层党建抓得更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是充分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收入。一方面进一步理清村集体资产数目和资源数量,积极探索“村集体+主体+农户”等合作模式,提高资产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发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种养结构,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四是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点做大做强脱毒山芋育苗特色产业,扩大山芋种植的规模;充分挖掘果蔬大棚的潜力,做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争取建设山羊养殖标准化羊舍,实现养殖的规模化;着力发展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配套秸秆收储机械,持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作者系安徽省泗县胡陈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故事    

2021,我的驻村纪实

时间:2022-01-06 11:56:4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常志强

2021年6月10日,我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选派到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转眼间已经半年有余。自驻村以来,我迅速转变角色,及时进入状态,通过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在省厅的定点帮扶下,紧紧依靠镇党委、村“两委”,密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优势,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一抓双促”,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紧扣“一抓双促”总要求,深化“争创五面红旗,实施五牌联动 ”工程,做好理论武装、活动载体、规范建设、为民办事“四大文章”,引导全体党员学习有内容、活动有收获、思想受洗礼、担当更有为,为助力胡陈村乡村振兴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一是学习“八个方面”,做好理论武装“大文章”,累计集中学习14次。二是抓实“六个活动”,做好党建载体“大文章”,累计集中交流39次,开展专题党课6次,开展组织生活会2次,开展现场教学活动2次,开展主题党日6次。三是争创“五面红旗”,做好规范标准“大文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与省农机推广总站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双培双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2名,四是聚力“以小见大”,做好为民服务“大文章”,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强村党组织,筹措资金20余万元提升人居环境,引导全村207户脱贫户(或边缘户)参保“防贫保”综合保险,协调牧原集团爱心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8000元教育基金;疏通汛情期间村民田间地头积水沟渠12条1100余米;协调修缮改造梁庄损坏桥梁,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学习践行“枫桥经验”以“事要解决”为核心,解决邻里矛盾纠纷10条;协调镇村两级解决村小扩建征地问题。

聚焦巩固拓展,常态排查监测,防止返贫致贫

一是常态化排查,持续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全覆盖走访200户脱贫户和7户边缘户2次,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完善落实村组防范返贫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充分发挥9个自然村11个庄组18个小网格员的作用,实时动态监测,着力排查“三保障一安全”等问题,建立了月度排查台账,更新了207户脱贫户(或边缘户)的帮扶手册,逐户建立“户方案人措施”,落实了各项惠民政策,半年以来,累计开展大排查6次,开展排查总结汇报会6次,迎接省级督查评估3次。二是动态化整改,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问题1条(基层组织人才缺失),户下“三保障一安全”问题1条,省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督查问题4条,以整改为契机,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能力,补齐有效衔接的短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的风险。

聚焦产业振兴,盘活现有资产,创新收益模式

一是围绕“两改革一发展”,充分发挥“三变改革”的作用和成效影响,全面梳理村级扶贫资产,摸清家底和在建项目,核算了总额1335万元集体资产,及时处置损毁资产3项,盘活闲置资产2项,建立50项扶贫资产的台账,完成了2013年至2020年资产信息的登记,同时完善了资产管护运营和公益岗开发管理制度。半年以来,引进海宁金瑞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租赁村级闲置厂房,解决徽拖长期拖欠农机问题(置换一台2104型拖拉机),协调促进了有机肥加工厂的工程进度,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二是围绕村级低收益资产,创新模式,实现了“两个转变(转变原有部分资产收益的形式,变租赁为入股的形式;转变原有部分资产使用的形式,变他用为自用)。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产业和绿色经济三根杠杆撬动胡陈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20万,预计比2020年增加7万元,主要收入来源光伏电站、生产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劳务中介收入以及其他入股分红,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乡村治理,提升人居环境,铸造文明乡风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生态美、生活美“五美并进”为目标,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打造充满活力美丽乡村。一是环境整治塑形。持续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年度户厕改造372户,清理沟渠等垃圾500余方,改善了村居人居环境,让群众参与决策建设管护全过程,为脱贫群众开发管护公益岗5个,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二是文明乡风铸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深化“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细化“爱心超市”正向激励,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向群众传政策、传法律、传精神、传技术、传文化,群众通过传习活动、文明实践活动,活跃了思想、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技能,提升了群众的勤劳致富的本领。

聚焦发展谋划,坚持目标导向,实现有效衔接

驻村以来,主动听取了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产业带头人的发展意见,理清了产业发展现状。立足村情实际,完善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规划,让发展有了方向;着眼产业振兴,制定村级产业发展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清单,让发展有了目标;发挥单位优势,充分征求和尊重镇村发展意愿,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帮扶下,与县农业农村局协商支持帮扶事项8项,其中,确保类支持事项7个,争取类支持事项1个,目前已落实3项。截至目前,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项目完成两项,一个是有机肥加工厂,一个是自来水消毒设施。同时按照县镇要求,结合实际申报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26个,已入库4项。

乡村要想发展壮大,关键是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探索独有的发展模式,实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未来,我将围绕“四个充分”,推动胡陈村进一步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充分担当驻村角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以村为家,驻村“驻身”;以民为亲,驻村“驻心”;以号为令,驻村“驻责”。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心用情用力筑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修好通向群众的“致富路”,解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二是充分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以党建带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乡村振兴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支部建强、把支部书记带优、把党员队伍带好,把基层党建抓得更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是充分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收入。一方面进一步理清村集体资产数目和资源数量,积极探索“村集体+主体+农户”等合作模式,提高资产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发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化种养结构,突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四是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点做大做强脱毒山芋育苗特色产业,扩大山芋种植的规模;充分挖掘果蔬大棚的潜力,做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争取建设山羊养殖标准化羊舍,实现养殖的规模化;着力发展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配套秸秆收储机械,持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作者系安徽省泗县胡陈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