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聚焦聚力灾后重建 坚决防止因灾返贫

时间:2022-01-17 15:12:1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1期作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1年,对河南省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7 月份以来,河南省先后遭遇多轮强降雨,造成 195 个县 ( 市、区,含功能区 )2407 万人受灾。

河南省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总书记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为强大动力,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全省上下特别是奋战在巩固脱贫成果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在大灾之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闻汛而动”全力应对

坚持把加快灾后重建、防止因灾返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组长”的省特大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工作。27 名省级领导和 27 个厅局联系帮扶 27 个受灾严重的县 ( 市、区 ),深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省财政、民政、卫健、住建、水利、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指导支持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全省筹集 900 亿元用于灾后重建,相关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按每人700 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解决燃眉之急。扩大“防贫保”业务覆盖面,累计覆盖 105个县 ( 区 )、承保人数 628.12 万人,提供了 6491.13 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紧盯监测帮扶关键举措,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洪涝灾害影响,实行“1357”精准识别工作法,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一户纳入监测一户。“1”是排查工作做到所有行政村和农村人口全覆盖,不落一村一户;“3” 是坚持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 3 种渠道相结合 ;“5”是重点关注失业人员、大病重病或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困境儿童等 5 类特殊群体家庭 ;“7”是对因灾导致长期居住的唯一住房出现倒塌或严重损毁,需要纳入重建或危房改造的家庭等 7 种情形重点排查纳入。对因灾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事实清楚、群众普遍认可的,简化识别程序,先行救助帮扶。对监测对象每户明确一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坚持审慎退出,严禁各地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确保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目前,受灾脱贫群众生活稳定、“两不愁三保障”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抓实产业就业两个渠道,着力促进群众增收

产业帮扶方面,针对种植业、养殖业受灾情况,组织各地迅速开展生产自救,排除农田积水,抓好田间管理,修复损毁棚室,采取免费提供种子、落实奖补政策、给予保险理赔、科技帮扶等形式帮助及时改种补种、补栏增养。推广金融帮扶“卢氏模式”,做到应贷尽贷、及时续贷,截至 2021 年 11月底,全省小额信贷余额 109.95 亿元、惠及脱贫户 34.79 万户 ;发放精准帮扶企业贷 64.28 亿元、惠及脱贫户 11.6 万户。就业帮扶方面,与广东、上海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推广“就业帮扶直通车”,对有外出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行点对点、组团式劳务输出 ;围绕排涝清淤、灾后重建等开发公益性岗位,灾后新增岗位 15.18 万个。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帮助脱贫群众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 227.1 万人,较 2020 年底增加 21.68 万人。按收入年度算账,截至 2021年 9 月底,全省脱贫户、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4345.2 元、10296 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0%、8.7%。

四、突出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水毁项目恢复或重建,具体工作中做到三个优先 : 一是优先修缮或重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损毁住房。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因灾倒损的房屋,优先修缮或重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二是优先恢复或重建水毁扶贫项目。对因灾受损的基础设施、帮扶车间、光伏电站和其它产业项目尽快修复或重建,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截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全省 5311 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项目,已完成修复或重建 4534 个,竣工率 85.37%。三是优先恢复或重建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区损毁项目。对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受损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类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在 2022 年 6月底之前完成恢复或重建。

下一步,河南省将认真谋划、扎实开展 2022年工作,力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贡献更多河南力量。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河南:聚焦聚力灾后重建 坚决防止因灾返贫

时间:2022-01-17 15:12:1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1期

作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1年,对河南省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7 月份以来,河南省先后遭遇多轮强降雨,造成 195 个县 ( 市、区,含功能区 )2407 万人受灾。

河南省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总书记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为强大动力,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全省上下特别是奋战在巩固脱贫成果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在大灾之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闻汛而动”全力应对

坚持把加快灾后重建、防止因灾返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成立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双组长”的省特大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工作。27 名省级领导和 27 个厅局联系帮扶 27 个受灾严重的县 ( 市、区 ),深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省财政、民政、卫健、住建、水利、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指导支持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全省筹集 900 亿元用于灾后重建,相关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按每人700 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解决燃眉之急。扩大“防贫保”业务覆盖面,累计覆盖 105个县 ( 区 )、承保人数 628.12 万人,提供了 6491.13 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紧盯监测帮扶关键举措,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基础上,针对洪涝灾害影响,实行“1357”精准识别工作法,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一户纳入监测一户。“1”是排查工作做到所有行政村和农村人口全覆盖,不落一村一户;“3” 是坚持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 3 种渠道相结合 ;“5”是重点关注失业人员、大病重病或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困境儿童等 5 类特殊群体家庭 ;“7”是对因灾导致长期居住的唯一住房出现倒塌或严重损毁,需要纳入重建或危房改造的家庭等 7 种情形重点排查纳入。对因灾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事实清楚、群众普遍认可的,简化识别程序,先行救助帮扶。对监测对象每户明确一名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坚持审慎退出,严禁各地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确保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目前,受灾脱贫群众生活稳定、“两不愁三保障”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抓实产业就业两个渠道,着力促进群众增收

产业帮扶方面,针对种植业、养殖业受灾情况,组织各地迅速开展生产自救,排除农田积水,抓好田间管理,修复损毁棚室,采取免费提供种子、落实奖补政策、给予保险理赔、科技帮扶等形式帮助及时改种补种、补栏增养。推广金融帮扶“卢氏模式”,做到应贷尽贷、及时续贷,截至 2021 年 11月底,全省小额信贷余额 109.95 亿元、惠及脱贫户 34.79 万户 ;发放精准帮扶企业贷 64.28 亿元、惠及脱贫户 11.6 万户。就业帮扶方面,与广东、上海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推广“就业帮扶直通车”,对有外出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行点对点、组团式劳务输出 ;围绕排涝清淤、灾后重建等开发公益性岗位,灾后新增岗位 15.18 万个。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帮助脱贫群众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截至 2021 年 11 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务工 227.1 万人,较 2020 年底增加 21.68 万人。按收入年度算账,截至 2021年 9 月底,全省脱贫户、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4345.2 元、10296 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0%、8.7%。

四、突出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水毁项目恢复或重建,具体工作中做到三个优先 : 一是优先修缮或重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损毁住房。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因灾倒损的房屋,优先修缮或重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二是优先恢复或重建水毁扶贫项目。对因灾受损的基础设施、帮扶车间、光伏电站和其它产业项目尽快修复或重建,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截至 2021 年 12 月 20 日,全省 5311 个需要恢复重建的项目,已完成修复或重建 4534 个,竣工率 85.37%。三是优先恢复或重建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区损毁项目。对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受损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类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在 2022 年 6月底之前完成恢复或重建。

下一步,河南省将认真谋划、扎实开展 2022年工作,力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中贡献更多河南力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